从物理学观点来看,噪声就是指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从生物学观点来看,只要使人烦恼,不受人欢迎的声音,都可以看作是噪声。把声音的大小强弱程度分成等级叫做声级,衡量声级的单位叫分贝。平时生活中我们听到的手表滴达声是20分贝,一般说话声是60分贝或70分贝,电锯声110分贝,喷气式飞机发动声140分贝。
一般说来,噪声在50分贝以下,环境是安静的,而各种车辆造成的噪声一般都在80分贝以上。
国际标准组织提出的环境噪声标准(分贝dB)
噪声污染被视为一种无形的环境污染。它是一种感觉性公害,具有局部性、暂时性和多发性的特点。噪声不仅会影响听力,而且还对人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有人称噪声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
(一)干扰休息和睡眠
休息和睡眠是人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维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但噪声却使人不得安宁,难以休息和入睡。当人辗转不能入睡时,就会心态紧张、呼吸急促、脉博跳动加剧、大脑兴奋不止,第二天就会感到疲倦、头昏或四肢无力,从而影响工作和学习。久而久之,人就会患神经衰弱症,表现为失眠、耳鸣、疲劳。人进入睡眠之后,即使是40-50分贝较轻的噪声干扰,也会从熟睡状态变成半熟睡状态。人在熟睡状态时,大脑活动是缓慢而有规律的,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而半熟睡状态时,大脑仍处于紧张、活跃的阶段,这就会使人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体力的恢复。
(二)损伤听觉视觉器官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从飞机里下来或从锻压车间出来,耳朵总是嗡嗡作响,甚至听不清对方说话的声音,过一会儿才会恢复。这种现象叫做听觉疲劳,是人体听觉器官对外界环境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如果人长时间遭受强烈噪声作用,听力就会减弱,进而导致听觉器官的器质性损伤,造成听力下降。据统计,长期在90分贝以上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耳聋发病率明显增加。近来又发现噪声在90分贝以上,可使人的视网膜中视杆细胞区别光亮度的敏感性降低,对弱光的反应迟缓。随着噪声强度的升高(超过95分贝),40%的人瞳孔直径也会扩大,时间一长,就可能出现眼疲劳、眼痛、眼花和流泪等现象。
(三)对人体的生理影响
噪声是一种恶性刺激物,长期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失调,条件反射异常,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多梦、失眠、。心慌、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者可产生精神错乱。这种症状,药物治疗疗效很差,但当脱离噪声环境时,症状就会明显好转。噪声可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在血压升高或降低,心率改变,心脏病加剧。噪声会使人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胃蠕动减弱,食欲不振,引起胃溃疡。噪声对人的内分泌机能也会产生影响,如:导致女性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流产率增加等。噪声对儿童的智力发育也有不利影响,据调查,3岁前儿童生活在75分贝的噪声环境里,他们的心脑功能发育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在噪声环境下生活的儿童,智力发育水平要比安静条件下的儿童低20%。噪声对人的心理影响主要是使人烦恼、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此外,噪声还对动物、建筑物有损害,在噪声下的植物也生长不好,有的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