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千烟洲试验站成为我国农业基础研究重要基地
25年科技攻关,26个科研项目,50多位科技工作者参与,千烟洲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始创于1983年的中国科学院千烟洲试验站,通过20多年的发展变化,这里已成为我国农业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基地。该站开展的南方红壤丘陵水土资源利用与环境研究成果被收入高中地理教科书。
座落在江西省泰和县灌溪镇境内的千烟洲。是个总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的红壤丘陵小山村,林木苍翠,人丁兴旺,鼎时有1000多户人,千烟洲也因此而得名。过去由于当地群众忽视了环境保护,滥采乱伐森林资源,致使该村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人们纷纷迁出千烟洲,到1983年,全村只剩下7户共31口人,人均年纯收入仅120元。
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以红壤丘陵区为主,原植被为常绿阔叶林,植物种类丰富,生物生产力高,但由于长期的人为活动,大部分地区原生植被已破坏殆尽。不但耕作难度大,就连草木也难以生长,被称为“江南沙漠”。1983年,中国科学院选择了荒山草坡占81%的泰和县千烟洲作为红壤丘陵综合开发的试验点,并与江西省合作,建立千烟洲试验站。科研人员根据千烟洲“宜林而少林,多雨而缺水,资源多样而经营单一,土地有余而生活贫困”的特点,从治水入手,以柑桔为主导产品,大力发展短期受益项目,同步发展林业,建立了一个农业生态性循环系统,形成了“丘上林草丘问塘,河谷滩地果鱼米粮,畜牧水产相促进,加工流通两兴旺”的“千烟洲开发模式”。在不到2平方公里的试验区,科学家和当地农民建起了大大小小的山塘水库20多座,雨季防洪蓄水,早稻灌溉植被。树林慢慢长起来以后,不但能够涵养水源,还能保护农作物。1991年,一场百年一遇的寒流袭击了江西,几乎所有的柑桔产区都严重受冻,而千烟洲的柑桔不但幸免于难,反而增产15万公斤。
千烟洲试验区综合开发治理红壤丘陵的成功,不仅为进一步开发我国南方大面积红壤区丘陵资源提供了科学的、可行性强模式样板,而且还为该区域的资源综合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了一条成功道路。研究成果很快被当地农民采用,五年内在吉泰盆地就建立了千烟洲模式示范推广点38处之多,推广面积已达40万亩,直接经济交易1450万元,推广效益为2.02亿元。
25年来,试验站获取气象观测、生物量测定、土壤理化分析及肥料试验、水文观测和社会经济调查等科研数据2030万个,其中气象数据2010.5万个,土壤监测数据5万个,水分监测数据7.5万个,研究项目数据5万个,其他途径收集的数据3万个。尤其是研究成果丰硕。建站以来,承担和完成国家攻关、中科院重大、有关部委和江西省的科研项目20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6项。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其中国家计委、科委、财政部“八五”攻关科技重大成果奖2项,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以及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同时,千烟洲试验站还培养研究生5人,接待来站从事博士与硕士论文研究25人,其中瑞士3人、英国1人。“九五”期间,受UVDP项目委托为地方培训人员230人次。
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千烟洲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4.3%,提高到现在的80%以上,土地利用率由原来的10.9%,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生态环境改善了,群众的生活也一天一天好起来,迁出去的居民又陆续迁回了千烟洲,目前,住在千烟洲的农业人口增加到300多人,人均纯收入是开发前的30倍。
近几年,中科院和江西省政府对千烟洲站加大了合作力度。自2001年以来,先后在千烟洲站投入2000多万元,添置了一批国际国内先进的科学实验仪器与观测设备,着眼于国家长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千烟洲站由原来的农业攻关型向农业基础研究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