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高考地理小专题——海水稻(4)

时间:2019-07-12  归属:高中地理专题

典型例题四:(23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滩涂一般指沿海滩涂,是沿海平均高潮线以下低潮线以上的潮浸地带。围垦是指在滩涂将涨落潮位差大的地段筑堤拦海,防止潮汐浸渍并将堤内海水排出,造成土地,用于农业生产的工程。围垦后的滩涂都是盐碱地,改造成耕地,需要大量的淡水经过多年冲洗才可用于种植。研究发现,围堰合拢10年后,堤外新淤面积相当于原来的围垦面积。广东滩涂主要分布在港口众多的南部沿海地区和岛屿,下图为广东地形图。 
 
材料二 1986年广东湛江果农陈日胜偶然在虎头坡海滩上发现一株奇异稻种。经过多年试种,稻子可以迎着海潮生长,这就是海水稻——依靠海水的养料就可生长,但单产较低。长势最旺的海水稻株高超过1.7米,涨了大潮,海水稻仅露出几丛叶尖;退潮后,稻子依然生机一片。虎头坡海边盐碱田经过5年的海水稻种植,已能种植花生和普通水稻。研究表明,海水稻基因独特,海水稻可能是进化早期的一个水稻变种。 
(1)指出广东省沿海地区地势特点,并分析其多为盐碱地的原因。(8分)

(2)说明围垦给地理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

(3)推测“海水稻”的独特习性并评价发展“海水稻”生产的积极意义。(9分)

典型例题四参考答案:

(1)地势低平,(西)北高(东)南低(2分) 

距海近,易受海水影响,地下水含盐量高(2分);沿海地区地势低平,地下水埋藏浅(水位高)(2分);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2分)。

(2)破坏滩涂生态环境(2分);海域自净能力下降(2分);造成泥沙淤积,影响港口功能(2分)。

(3)抗盐碱(1分),抗涝(1分),不需施肥、锄草(或无病虫害)(1分)

改造盐碱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2分);增加粮食产量(2分);作为水稻基因库,提供优良基因(2分)。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例题下列高考地理地理高考专题小专题海水稻水稻阅读材料典型完成
  • 上一篇:高考地理小专题——雾的形成
  • 下一篇:高考地理小专题——河流上该不该建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