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消除工业“三废”的主要措施:
①要预防;
②综合利用化害为利:有色金属冶炼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可回收利用制成硫酸;火电厂排放的粉煤灰可制成建筑材料
③作无害处理:处理污水可建立污水处理场;处理废渣,在综合利用以外,可建立焚烧炉或采取掩埋;消除废气可用化学手段
④加强法制
五、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
1.地形与城市区位
(1)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
实例:我国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美国三大城市带位于平原上
原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
(2)热带城市分布在高原
实例:巴西城市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而不是亚马逊平原上
原因: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
(3)山区城市分布
在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如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
2.气候与城市区位
城市分布在气温和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我国特大城市中只有包头、兰州、乌鲁木齐位于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区:大约60°N以南的欧洲地区、日本、朝鲜半岛和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湿热雨林地区很少有城市分布
3.河流与城市区位
原因: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古代更明显,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军事防卫:河流弯曲度最大处、河心岛等处。如伯尔尼、巴黎、波士顿
4.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
5.交通与城市区位
株洲市形成初期,仅在湘江岸边平原、低地交通便利的地区分散布局,规模小,亦不能称之为城镇。后来随着京广线在该地域穿过,使城镇沿京广线分布,但规模较小且分散,特别是1949年前更是如此,后随着湘黔线、浙赣线的兴建,株洲市成为铁路枢纽,带动了株洲城市的发展,规模迅速扩大。由此可以看出:株洲市是京广线、浙赣线、湘黔线开通后而形成的城市,故称“火车拉来的城市”。
交通线变化对城市发展分布的影响:
京杭运河的开凿通航和南北方贸易的日渐频繁,扬州、济宁得到发展,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发展缓慢
6.政治、军事、宗教与城市区位
宗教:麦加、麦利那、梵蒂冈、拉萨最早由宗教中心发展而来
7.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军事、宗教因素减弱,资源、交通一直重要;科学、旅游成为一些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因科技而形成的日本筑波科学城;因旅游因素而兴起的城市如桂林、张家港、泰安、黄山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