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舟五号”的发射地酒泉位于我国________ 省,____________铁路线经过该地,它所在的交通要道,早在“丝绸之路”年代就已著名,因其位于黄河的西面被称“______________”。
(2)神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西部,这除了符合国防安全的需要外,还考虑了
A、高耸的地势条件B、发达的科技条件
C、较好的气象条件D、丰实的能源条件
(3)神舟号系列飞船的着陆点,大多选在内蒙古地区,其原因有
A、地形开阔,平缓多沙质草地,无大河。
B、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C、草高林密,有利于宇航员安全降落。
D、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多晴朗天气,大气能见度好。
E、人烟稀少,可避免人员伤亡。
(4)“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时,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纽约(西经74度,北纬41度)为
A、10月15日16时33分
B、10月15日17时27分
C、10月15日18时48分
D、10月16日16时17分
(5)此时,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中山站进入极昼
C、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小到大,是悉尼-吉隆坡-纽约-摩尔曼斯克
D、澳大利亚农民将开始收割小麦
这样一道时事材料综合题,既考了学生“中国地理”部分的区域知识、地形知识,又考了“世界地理”部分的时区知识,还涉及到了高中地理的相关内容,可以说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综合考察。
所以在高考复习中运用时事材料,既符合高考改革的趋势,又有利于学生复习层次的提高。
三、在研究性学习中运用时事材料,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正在进行的中学地理课程改革很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许多学校也展开了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把各种取之于社会实践的课题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而时事正是可用于开展素质教育的很好题材。在研究性学习中,通过对时事内容的寻找、分析等,可有效地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会大大促进学生自觉掌握课内知识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比如在高二地理最后一章“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教学时,在课上我先引用了一个青藏铁路修建时,为保护藏羚羊的生存迁移通道,而架桥以保护那里的生态环境的时事实例,分析了其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然后,我就布置学生在课后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自己查找关于我国西部开发其它的时事实例,并从中分析、评论其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果学生交来了一篇篇很不错的小文章,有的谈到:团中央启动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活动对西部开发的教育扶持是具有持久影响和重要意义的开发西部途径;有的举了九寨沟实行游客每日限量最多1.2万人的例子,认为虽然景区为此高峰日每日要少收入上百万元门票,但却有效使其更具可持续发展性;也有的同学举出了反例,如内蒙古草原开发的过程中,有人就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大肆挖生长在草根的发菜(因发菜与“发财”谐音,宴席上需求大,所以其市场价较高),发菜是开发利用到了,但草原却遭到严重破坏,载畜量下降,甚至引起沙漠化,彻底违背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这些时事事例的收集、分析,学生更深切地理解了教材,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同样,我也曾就“城市垃圾处理”这方面对时事内容作过专门收集,然后设计成讨论专题,在教学中运用。“中国地理”部分环境保护内容中就有关于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教学内容,课上我将时事材料中提到上海各时期不同处理垃圾的方法告诉学生,有通过水路运往老港垃圾处置场填埋,有在郊区简易堆放,有泔脚垃圾被收购去喂猪,有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置,有垃圾全封闭、全压缩运输,有垃圾焚烧发电,有垃圾的生化处理、卫生填埋,有垃圾产业链打造“循环经济”等。让学生来分组讨论,哪些是可取的途径?哪些是应摈弃的?原因又是为什么?大家生活中又应如何去付诸实践?你还能有什么好办法吗?通过这样引入时事内容的研究性学习,使得原本平淡、枯燥的内容一下子变得鲜活了,更贴近学生生活了,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更深地体会到了学习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更喜欢学习了,更学会关心自己周围的生活,更多地习惯于把所学的知识与改变生活相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