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前期,现蒙古一带为与现太平洋一带相连的海域,称为蒙古—鄂霍茨克洋。中晚侏罗纪时期,由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的碰撞挤压,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地壳隆升形成古蒙古高原,其隆升范围、幅度及其对相邻区域构造的影响均不逊色于现今宏伟的青藏高原。古蒙古高原的隆升改变了区域水系格局、气候特征,成为重要的分水岭和物源地,对地表物质迁移产生重要影响。古蒙古高原边缘的准噶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松辽盆地形成了巨厚的沉积体系(其中颗粒较细的沉积层厚度大)和油气储层,古蒙古高原东南边缘出现著名的热河动物群和最早的鸟类、被子植物化石,古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之后的白垩纪时期,形成板块会聚的内力消失,古蒙古高原在其自重下发生伸展垮塌。直到新生代的始新世晚期再次隆升,形成当前的蒙古高原。下图示意古蒙古高原构造格局。
(1)分析蒙古—鄂霍次克洋闭合降升成为高原对区域水系格局、气候特征的影响。(6分)
(2)有地质学家认为,准噶尔等诸多盆地的沉积物主要来自古蒙古高原,并非来自毗邻盆地的山脉。试从此地沉积物特征上说明理由。(6分)
(3)说明侏罗纪晚期古蒙古高原东南边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原因。(6分)
(4)简述与青藏高原隆升相比,古蒙古高原的隆升研究关注度较低的原因。(6分)
答案:(1)水系: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海洋隆升为高原,水系由向心状演变为放射状。气候:受海洋影响减弱,降水量减少,气候变干,昼夜温差加大。
(2)沉积物规模较大,推测物源发育(来源)地范围广阔;沉积层较厚,推测沉积持续时间长,与古蒙古高原隆起时间相吻合;沉积物颗粒较细,推测搬运距离较远;盆地周围山区气候较为湿润,植被覆盖率较高,少此类沙质沉积物发育。
(3)高原东南边缘纬度较低,且处于来自大洋水汽的迎风坡,水热条件较好;高原边缘山脉较多,地势高度差大,垂直地带性显著,生物种类多。
(4)青藏高原现代仍然在隆升,古蒙古高原隆升发生在地质历史时期;古蒙古高原对人口密集的东亚、南亚地区影响较小;古蒙古高原曾经伸展垮塌,遗存证据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