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 1、气候的影响因素
气候(气温与降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①纬度: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接受的太阳辐射逐渐减少,气候逐渐变得寒冷;
②海陆位置:从沿海到内陆,水汽逐渐减少,气候逐渐变得干燥;
③海拔: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④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⑤盛行风:由海洋吹来会带来大量的水汽,由内陆吹来则会使得空气更加干燥;
⑥洋流:暖流使得沿岸气候增温增湿,寒流则会降温减湿。
图1 世界气候分布图
- 2、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20°之间,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而热带季风气候则有明显的“旱雨两季”,二者要注意区分:
(1)热带草原气候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成因1: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信风带(干季)的交替控制。
成因2:受东北/东南信风带(湿季)、副热带高气压带(干季)的交替控制。
(2)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热点: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季风控制时为旱季,夏季风控制时为雨季(如果存在迎风坡、背风坡,则单独讨论)。
图2 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
例题
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 )
A. 东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南风
2、图中R河段( )
A. 流量季节变化大
B. 春汛明显
C. 河流堆积作用强
D. 河谷横剖面呈槽型
答案:B、A
精讲精析:(1)分析降水的影响因素。①由题干可知,从沿海向内陆,依次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即降水逐渐减少,因此考虑盛行风、地形的影响;②图中西南侧为海洋,从海洋吹来的风会更加湿润,因此初步考虑为西南风;③从图中可以看出,由西至东,地形依次为沿海平原、山地,海拔为:低、高、 低。因此西南的湿润气流受到山脉的阻挡(迎风坡),成云致雨,所以沿海平原为热带雨林;④气流翻过山坡后(背风坡),变得干燥,因此降水减少,即为热带草原。因此西南风+沿海岸分布的山脉,导致了从沿海到内陆的植被分异,即选项B正确。
(2)分析河流的流量。①河流由高海拔流向低海拔,即从图中的中间流向右侧,因此河流位于内陆的热带草原区;②该地区纬度较低、海拔较低,因此积雪融水对河流的补给较少(春汛不明显),主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③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因此会影响河流的流量,选项A正确;④R河段位于山区(河流上游),河流落差较大,因此流速快,下蚀作用强(侵蚀强),河谷横剖面呈V型。
总结
- 河谷的发育过程
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根据植被的分布规律,分析降水的分布(沿海多、内陆少),进而分析降水的影响因素(由海洋吹来的风+地形);②根据河流所在地的气候、纬度与海拔,分析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大气降水),进而分析气候对降水的影响;③根据河流流经的地形(山区),分析河流的侵蚀能力(强),进而分析河谷的形状。
河谷的发育,主要分为3个过程:加深、拓宽、成熟。
①初期:在河谷发育的初期(地壳的抬升、海平面的下降),河流向下、向源头侵蚀的作用较强,向两侧侵蚀的作用较弱。河流以下蚀、溯源侵蚀为主,河谷呈现“V型”。
②中期:此时河流的下蚀能力减弱,侧蚀能力加强,河谷逐渐变宽。
③成熟期:河流不断进行侧蚀,河谷越来越宽,最终成为“U型”(槽型)。
将一条河流分为上、中、下游,每个河段对应的河谷发育时期为:
①上游:对应河谷发育的初期,即河流侵蚀以下蚀、溯源侵蚀为主;
②中游:对应河谷发育的中期,即下蚀减弱、侧蚀增强,河谷展宽;
③下游:对应河谷发育的后期,即下蚀基本消失,以侧蚀为主,河谷进一步展宽。
图3 河谷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