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高中地理知识讲解-内力、外力、背斜、向斜、地形倒置

时间:2020-07-04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知识点

地球的内力与外力作用,同时进行,共同改变着地壳和地表形态:

①内力作用:来自于地球内部(热能),主要通过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高山、断崖、盆地);

②外力作用:来自于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地球的重力能),主要通过风、流水等对地表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逐渐削高填低,使得地表趋于平坦。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内力、外力、背斜、向斜、地形倒置)

图1 地球的内力与外力作用

当岩层两侧受到挤压,便会发生弯曲。向上凸起的为“背斜”、向下弯曲的为“向斜”。在【理想状况】下,背斜向上凸起发育为山峰,向斜向下凹陷发育为山谷,即“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向斜背斜的判断,主要有两种方法:

①根据岩层的形态。岩层向上凸起为背斜,向下凹陷为向斜(注意,是根据岩层形态,而不是地表地貌形态);

②根据岩层的年代。中间老、两侧新的为背斜,中间新两侧老的为向斜(这里说的中间,即为下图中的“核部”;两侧,即为下图中的“两翼”)。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内力、外力、背斜、向斜、地形倒置)

图2 背斜与向斜(理想状况下)


例题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内力、外力、背斜、向斜、地形倒置)

图3 例题

答案:D

精讲精析:(1)分析图中的地质构造。①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为一座山峰,从山麓到山顶,各个岩层大致平行,并且弯曲(褶皱山);②从山麓到山顶,各个岩层呈现出“向下凹陷”,即为向斜构造。因此图中的地质构造为“向斜成山”,即向斜构造形成的褶皱山。

(2)分析褶皱山的成因。①褶皱山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球的内力作用,即地壳的水平运动,使得岩层受到挤压,产生弯曲,因此形成褶皱山的主要因素为地壳运动;②褶皱山形成后,由于向斜的核部受到挤压,结构比较致密,耐风化。而两翼岩层相对容易受到风化,逐渐降低。因此逐渐形成了中间高、两翼低的山峰,即为“向斜成山”。因此向斜褶皱山的形成,是由于地壳运动+差异风化,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主要的原因,则选择地壳运动。


总结

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通过岩层形态及相互关系,分析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山);②分析褶皱山(向斜)的成因。其中在考试中,背斜、向斜及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经常考查。

在【理想状况】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在【自然状态】下,背斜经常会发育为山谷,向斜发育成山峰,即“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形成的原因为:

①背斜成谷:背斜向上拱起,顶部受到较大的张力,容易被风化和侵蚀,最终成为山谷;

②向斜成山:向斜向下凹陷,核部受到较大的挤压力,更加耐侵蚀,最终成为山峰。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内力、外力、背斜、向斜、地形倒置)

图4 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高中地理知识背斜向斜内力外力地形倒置
  • 上一篇:新建一中2020届高考地理押题卷答案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讲解-寒潮、冷空气、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