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1. 六大板块
岩石圈可以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六大板块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在不断的移动(每年1cm~10cm),两个板块既可以相互挤压,也可以相互远离,因此板块之间形成了两种边界:
① 生长边界:两个板块互相远离,距离越来越远,常常会形成海岭、断层、裂谷、新的海洋。如下图所示,红色表示生长边界,箭头方向表示板块的运动方向,可以发现,大西洋中间是一条很长的生长边界,表明大西洋正在扩张。
② 消亡边界:两个板块相互挤压,距离越来越近,常常会形成山脉、海沟(海洋板块俯冲到陆地板块下方)。下图中,绿色表示消亡边界,可以发现喜马拉雅山脉仍旧受到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挤压,不断隆升。
2. 气压带与风带——无风带
假设地球是一个光滑的球体,在热力、动力的作用下,形成了“七压六带”,如下图所示。其中在判断风带的风向时,应按照以下步骤:①垂直于气压带;②由高压指向低压;③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
在”七压六带“中,存在着三个无风带。由于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很小,因此它们的风速很小。三个无风带分别为:
① 赤道无风带:分布在5°S~5°N,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很小;
② 副热带无风带(南):分布在30°S附近,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③ 副热带无风带(北):分布在30°N附近,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
例题
图3 例题
答案:(1)地理位置优越 航道条件好(风浪小);淤泥质海岸
(2)① ①处海域淡水注入多
(3)海沟 大洋板块俯冲(挤压)至大陆板块之下 海啸
精讲精析:(1)分析马六甲海峡的区位优势。①马六甲海峡地处亚洲、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②马六甲海峡处在赤道附近,为赤道无风带,全年大部分时间风平浪静,有利于船舶航行。
(2)分析海水盐度的差异。河流为淡水,盐度较低;海洋为海水,盐度较高。图中①地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大量淡水注入海洋,降低了①处海水的盐度,因此①处海水的盐度低于②处。
(3)分析海底的地形及成因。②处附近的海水突然变深,从2000m快速加深到6000m,表明该地海底地形十分陡峭,又因为该地恰好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容易形成海沟,因此判断该地很可能为海沟。板块的不断挤压,造成海底地震或者地壳的升降,带动海水进行运动,形成海啸。
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南宽北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通道”,在高考地理中,经常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气候。
① 地形地貌:马六甲海峡海底比较平坦,东岸航道较深,西岸地势低平,分布着沼泽和红树林海滩,大型船只难以靠岸。同时多条河流注入海峡,降低了海峡海水的含盐度。
② 气候: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附近,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同时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无风带,风平浪静,风浪很少,航行较为安全。
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