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的转变表,完成下列各题。
1. 该国人口增长具有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特点的阶段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 影响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有 ( )
①国家政策
②自然环境
③社会福利
④文化观念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 B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国人口增长具有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特点的阶段是②③。
【2题详解】
社会福利和文化观念的改变均会影响人口出生率,进而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而现代社会自然环境对人口模式转变的影响很小,因此③④正确、②错误。表中缺少国家政策信息,①错误。
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据此回答:
3. 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A. 年轻劳动力过剩 B. 老龄化趋势显著 C. 自然增长率上升 D. 人口出生率较高
4. 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A. 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B. 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
C. 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D. 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
【答案】3. B
【解析】
【3题详解】
图中变化显示了年轻人口比重不断下降,老年人口比重逐步上升过程。
【4题详解】
图中显示了老年人口中女性人口比例明显大于男性人口。
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来自中间障碍因素。同时人口的迁移过度可能会给迁入地带来巨大的压力,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5.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而有很多科技工作人员迁往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⑥
6. 近些年来,叙利亚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
A. ① B. ②
C. ④ D. ⑤
7. 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 ① B. ②
C. ④ D. ⑥
【答案】5. C
【解析】
【5题详解】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影响因素是③经济收入,但有很多科技工作人员迁往西部地区是受④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影响,C正确。
【6题详解】
些年来,叙利亚冲突不断,一直处于战争状态,为躲避战火,不断有叙利亚居民大量外迁,⑤正确,选D。
【7题详解】
美国东北部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属于冷冻地带,西部、南部纬度较低的沿海地区,冬季气温高,环境好,迁移的主要原因是①气候,A正确。
【点睛】本题组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人口迁移是各种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原因,同时,诸如战争、国家政策、宗教、民族、生态环境、大型工程建设等都会导致人口迁移。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8. 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
A.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 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 科技发展水平 D. 蕴藏的资源数量
9.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A. 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 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 制定科学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 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答案】8. C
【解析】
【8题详解】
根据资料中前后对比可知,清朝与今天的中国所供养的人口差距很大,其主要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的,由于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范围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人口容量,C正确。
【9题详解】
人口合理容量是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不妨碍未来人口的生活质量条件下一个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从而有助于深入了解我国的人口国情,制定相应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C正确。
【点睛】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很多,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生活水平及文化消费水平等,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读下图“某城市空间结构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0. 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
A. 同心圆模式 B. 扇形模式
C. 多核心模式 D. 田园城市模式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①③是低级住宅区 B. ④处宜布局钢铁工业
C. ②是高级住宅区 D. ⑤处宜布局高新技术产业
【答案】10. B
【解析】
试题分析:
【10题详解】
图示交通干线经过城市,故工业区沿交通线分布,其他功能区以中心商务区为核心,其他功能区自中心商务区向外发散,符合扇状模式特征。
【11题详解】
图示③布局于交通干线两侧,判断为工业区,故A项错误。图示④处离矿产地和铁路较远,故不适宜布局钢铁工业区;图示②远离工业区和铁路,故环境优美,适宜布局高级住宅区,故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功能分区。
点评:本题以某城市空间结构图为背景考查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功能分区。注重学生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人口倒挂”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数量(户籍人口数)的现象。近年来,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上海市的外来流动人口明显增多。其中,Q区成为主要外来人员迁入地之一,且迁入人员以低学历青壮年为主。
读图, 回答下列各题。
12. 上海市的人口倒挂区
A. 主要为高档住宅集中区
B. 劳动力成本比中心城区高
C. 主要为高科技产业园区
D. 加工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
13. 上海市出现人口倒挂现象,表明该市
A. 环境承载力逐渐增大
B. 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C. 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D. 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
【答案】12. D
【解析】
【分析】
结合材料,上海市的人口倒挂区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数量的地区,且迁入人员以低学历青壮年为主,属于廉价劳动力.
【12题详解】
人口倒挂区迁入人员以低学历青壮年为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这些迁入人员收入相对较低,主要为低级住宅集中区;劳动力成本比中心城区低.D正确。
【13题详解】
上海市出现人口倒挂现象,表明该市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人口迁入,C正确;人口倒挂不能表示环境承载力逐渐增大,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有资源、消费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等,A错误;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B错误;该现象表示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不是开始,D错误。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人口的迁移,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读我国总人口及城乡人口变化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14. 甲、乙两种图例分别表示我国的
A. 总人口和农村人口
B. 总人口和城市人口
C. 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
D. 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和乡村人口增长速度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城乡人口出生率不同
B. 城乡人口死亡率不同
C. 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
D. 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
【答案】14. D
【解析】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2000年甲、乙两种图例所示人口之和为13亿左右,为我国总人口数,A、B错;再根据我国国情可知,城市人口数量少于农村人口数量,且城市人口数量增加较快,故甲表示城市人口,乙表示农村人口,D正确。
【15题详解】
改革开放以来,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影响,我国出现了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的现象,故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较快,而农村人口增长速度较慢,C正确。
【点睛】此题组考查人口迁移相关知识点,内容简单,学生需熟悉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包括人口总数、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廉租房是指政府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廉租房并非高档住宅,一般为一梯四户。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6. 综合地价高低、交通便乘等因素,东莞市廉租房的位置,首先选建在左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 影响廉租房主轴线与经线斜交成一定角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A. 采光 B. 民俗
C. 通风 D. 交通
【答案】16. B
【解析】
试题分析:
【16题详解】
①、③两个位置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地价较高,A、C错。④地尽管靠近高速公路,但与市区内交通联系不便利,D错。所以综合地价高低、交通便乘等因素,东莞市廉租房的位置,首先选建在左图中的②处。B对。
【17题详解】
廉租房主轴线与经线斜交成一定角度主要考虑的是房子采光,一般与经线呈30度到60度的夹角,A对。民俗、通风、交通不是交成一定角度的主要因素,B、C、D错。
考点: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影响因素,影响城市规划的因素。
读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8. ③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B. 生态环境恶化
C. 技术人才外流
D. 本地人口大量外迁
19. 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8. A
【解析】
人口迁移率是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③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减少。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率。
【18题详解】
根据材料,人口迁移率是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③时期前人口迁入多,应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减少,A对。人口迁移率下降,但仍是正值,说明生态环境恶化、技术人才外流、本地人口大量外迁不是主要原因,B、C、D错。
【19题详解】
该地区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率,图中最高的时期是①,A对。②、④时期明显较小,B、D错。③人口迁移率高,但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各值较小,C错。
20.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 )
A. 由中部向东北、西北、西南迁移 B. 由平原向山区迁移
C. 由内陆向沿海迁移 D. 由较发达地区向较落后地区迁移
【答案】C
【解析】
【详解】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后,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故由于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导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主要由内陆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由乡村向城市迁移,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C正确。
【点睛】该题考查我国人口迁移方向,学生需熟知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方向及原因。其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多为自发性迁移,迁移方向主要为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目的。
读漫画《圣诞老人划船送礼》,完成下列各题。
21. 漫画所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扩大湿地面积 B. 大量排放污水
C. 过度开采地下水 D.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22. 为改善此环境问题,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提高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B. 提倡适度消费,杜绝铺张浪费
C. 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D. 植树造林,扩大绿地面积
【答案】21. D
【解析】
【21题详解】
读图分析 可知,该图反应是圣诞老人划船送礼,由此判断该漫画所示的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水平面上升,造成圣诞老人划船送礼。故选D。
【22题详解】
煤、石油都属于化石能源,其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为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会加大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故不合理,A正确;提倡适度消费,杜绝铺张浪费;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植树造林,扩大绿地面积都可以改善此环境问题,故BCD错误。
点睛:一、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1)大量燃烧煤炭、天然气等含碳燃料产生大量温室 气体;
(2)肆意砍伐原始森林,使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措施的制定必须得根据产生的原因,所以,预防措施当从减少含碳化合物的燃烧和保护森林两方面做起。
(1)必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措施便是减少含碳化合物的燃烧,大力研究并使用新型能源,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使用,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这必将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2)大力保护森林,禁止滥砍滥伐,大力倡导植树造林,增加人工造林的覆盖率。
(3)净化空气,通过化学的手段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此法来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4)制定并完善一些规章制度,提高公民意识。
(5)开展国际合作。
图为我国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远近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3. 图中1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A. 环境极差 B. 地价太高
C. 交通不便 D. 设施不全
24. 图中3区域可能属于( )
A. 工业区 B. 住宅区
C. 商业区 D. 行政区
【答案】23. D
【解析】
试题分析:
【23题详解】
读图分析①区域位于城市中心,地价高,主要是支付能力强的中心商务区、商业区分布,住宅区分布较少,故常住人口数量少,答案选B。
【24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③区域常住人口数量最多,住宅区的人口多,故为住宅区,B对。
考点:影响城市常住人口布局的因素。
25.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合理容量就是环境人口容量
B. 人口合理容量一般大于环境人口容量,有些接近地区最适宜人口的含义
C. 是指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
D. 合理人口容量具有较大的确定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盈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C对。人口合理容量小于环境人口容量,AB错。资源的不确定性、科技发展水平、地区与外界交流程度以及人口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人口容量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D错。故选C。
考点:人口合理容量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 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7. 【小题2】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
A. 城市人口数较少 B. 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
C. 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D. 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
【答案】26. D
【解析】
【26题详解】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比较低,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只有丁曲线符合要求。
27题详解】
我国人口基数大,虽然城市化水平低,但城市人口数童大。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城市人口比重还有很大差距。
下面是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8. 产生图中所示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光照
B. 热量
C. 水源
D. 土壤
29. a地种植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A. 水源充足
B. 土壤肥沃
C. 地势平坦
D. 热量条件
【答案】28. B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生产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28题详解】
读图可知,自西南向东北纬度越高油菜的生长发育越晚,因此,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热量。
【29题详解】
图中a地位于青藏高原的河谷地带,高原上热量不足,河谷地区因海拔低,热量条件好,可以种植油菜。
读我国东部某地区局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30. 若图示地区位于东北平原中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地以种植冬小麦为主
B. ②地利于发展蔬菜种植业
C. ③地最适宜种植苹果树
D. ④地应大力发展乳畜业
31. 若图示地区位于华北地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原地区夏季光热充足,利于棉花生长
B. 洪涝、盐碱、梅雨是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三大障碍
C. 城市适宜发展甘蔗加工工业
D. 内河航运是该地区主要的运输方式
32. 若图示地区位于南方沿海地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①地以种植水稻为主
B. ②③两地发展城郊农业条件优越
C. ④地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D. 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
【答案】30. B
【解析】
【30题详解】
如果图示地区位于东北平原中部,①地处平原以种植春小麦为主,②距离城镇较近,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利于发展蔬菜种植,③地靠近城市、公路,交通便捷,最适宜发展乳畜业,④地位于温带丘陵地区,应种植温带水果,综上所述,B正确。
【31题详解】
如果位于华北平原,夏季光热充足,利于棉花生长,A正确;旱涝、盐碱、风沙灾害是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障碍,没有梅雨,B错;甘蔗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华北平原不适宜种植甘蔗,C错;陆路运输是该地区主要的运输方式,内河航运不发达,D错。
【32题详解】
若图示地区位于南方沿海地区,热量充足,耕作制度为一年三熟,D错误,D符合题意;①地为平原,以种植水稻为主,②③两地发展城郊农业条件优越,④地位于丘陵地区,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A、B、C描述都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该题组考查农业生产相关知识,农业生产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第一题容易错选A,认为东北地区种植的是冬小麦,学生需掌握我国长城以北种植的是春小麦,以南种植的是冬小麦,同时②③也容易搞反,学生会忽略蔬菜种植需要大量灌溉水源。第二题相对比较简单,注意梅雨发生的地点、时间即可。第三题注意位置是“我国南方沿海”,纬度低,热量充足,此题简单。
下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和农业产值构成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3. 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大牧场放牧业 B. 种植园农业
C. 混合农业 D. 商品谷物农业
34. 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 劳动力投入多,科技含量低
B. 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C. 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D. 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
【答案】33. B
【解析】
【33题详解】
读图该地区有草地和麦田二者比例相当,且小麦产值比重为35%,畜牧业产值比重为45%,可以看出该地区既有种植业也有畜牧业,且二者比例相当,所以属于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以畜牧业为主,故A错误;种植园农业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故B错误;商品谷物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
【34题详解】
混合农业属于商品农业,专业化程度较高,生产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高,技术较为先进,商品率高,故B正确,AC错误;因为混合农业既有种植业又有畜牧业,农民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种植和放牧的规模,对市场的适应性强,生产的灵活性强,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
【点睛】
混合农业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农业。且二者比例相当,生产规模较大,为商品农业;主要优点为: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可保持土地肥力,形成良性农业生态系统;种植业和放牧业两种生产方式,在时间上可做到忙、闲错开,便于合理、有效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农民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种植和放牧的规模,对市场的适应性强,生产的灵活性强,经济收入稳定。
今年60岁的杰恩和安娜夫妇经营了一个农场,杰恩说:“三四十年前农场常有许多来自西部牧场的牛群在此肥育,并就地屠宰,当时大家真是忙坏了,近年这种盛况少见多了。”
根据其工作年历(见下表)如所提供的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35. 杰恩和安娜的农场最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A. A地 B. D地
C. E地 D. F地
36. 造成该农场近年来自西部牧场肥育牲畜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
①交通革新
②人们饮食习惯改变
③腌肉需求量大增
④节省运费
⑤饲料作物栽种面积大幅缩减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⑤
C. ②⑤ D. ①④
37. 下图中甲—己中符合该农场特征的农业类型是(
A. 甲 B. 乙
C. 己 D. 戊
【答案】35. B
【解析】
【35题详解】
由表中的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可以判断,为美国的玉米带,地处中央大平原,D地符合,B正确;且该地离西部近,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符合题意中杰恩所说现象发生地区。C、F为小麦种植带,B为棉花带;从表格中的生猪饲养可排除A乳畜带以及E畜牧和灌溉农业带。
【36题详解】
三十年前西部牧场的牛群到此肥育并屠宰,而现在无此现象,并不是说明此地不再需要牛肉,而是说明现在在西部牧场屠宰后直接运来此地,交通的革新,使得西部牧场肥育牲畜可就地屠宰,然后迅速将新鲜的肉运往消费市场,D正确,人们长时间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性不会改变,②错,有大量新鲜牛肉会导致腌肉需求量减少,③错,饲料作物栽种面积没有大幅缩减,⑤错。
【37题详解】
根据分析该农场为商品谷物农业,特点为集约型,商品率高,以作物种植为主,四地中,只有甲最靠近作物主种植区,可利用其作物进行牲畜肥育,把耕作业与畜牧业更科学地结合起来,A正确。
【点睛】该题组考查美国农业带及农业地域类型相关知识,第一题从表中获取关键信息玉米,然后结合美国农业带便可获取答案;第二题用排除法解答;第三题解题关键是判断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需要学生熟知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我国北方某地区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大型养猪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8. 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水稻种植业 B. 混合农业
C. 乳畜业 D. 商品谷物农业
39. 利用塑料大棚种植疏菜可以改善
A. 热量条件 B. 光照条件
C. 降水条件 D. 土壤条件
【答案】38. C
【解析】
试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区位因素。
【38题详解】
从图中看该地种植业产值比重为40%,畜牧业产值比重为50%,种植业和畜牧业产值比重差别不大,为混合农业,B正确;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中种植业产值比重占绝对优势,乳畜业中畜牧业产值占绝对优势。
【39题详解】
从材料中可知,该地为我国北方地区,秋季气温低,冬季寒冷,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主要为了改善热量条件,A正确。
读“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力模式图”(图中各点与中心距离的长短表示各区位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回答下列各题。
40. 与图示区位条件相匹配的工厂是
A. ①—有色金属冶炼厂 B. ②—计算机装配厂
C. ③—甘蔗榨制厂 D. ④—采矿厂
41. 区域工业发展规划合理的是
A. 我国沪宁杭工业区发展①所示的的工业部门
B. 美国东北部地区发展②所示的工业部门
C. 印度班加罗尔工业区发展③所示的工业部门
D. 意大利东北部地区发展④所示的工业部门
【答案】40.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工业主导区位因素.
【40题详解】
读图判断,①能源占主导地位,适宜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厂,A对;②技术为主导因素,是技术导向型工业,计算机装配厂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B错;③市场为主导因素,甘蔗制糖厂是原料导向型工业,C错;④劳动力占主导地位,采矿厂是原料导向型产业,D错。故选A。
【41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我国沪宁杭工业区能源短缺,不适宜发展①所示的动力导向型工业,A错;美国东北部地区是传统工业区,不适宜发展②所示的技术导向型工业,B错;印度班加罗尔工业区是印度的高新技术工业中心,不适宜发展③所示的市场导向型工业,C错;意大利东北部地区是新兴工业区,多中小企业规模,以轻工业为主,适宜发展④所示的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对。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下图示意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完成下面小题。
42. 影响该生态产业园区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 能源 B. 技术
C. 原料 D. 市场
43. 该生态产业园区中( )
A. 企业的集聚避免了市场的竞争
B. 技术协作带动了企业间的集聚
C. 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D. 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联系
【答案】42. C
【解析】
试题分析:
【42题详解】
由图可知某企业是以制糖厂为中心,衍生出来的产业部门。制糖厂是原料密集型产业。故C正确。
【43题详解】
由图可知企业之间的集聚市场竞争难免故A错误。各企业之间并不是存在技术协作而是生产协作联系,故B、C错误。图中蔗田是第一产业,其他产业属第二产业。都是通过物质的循环利用实现的。故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考查工业生产之间的联系
广东家具在中国市场一直扮演着“龙头老大”的角色,但伴随着四川、江浙、北京、东北四大板块的崛起,广东家具龙头地位受到了挑战。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44. 广东家具龙头地位受到挑战的原因有
①劳动力成本上升
②遭到贸易壁垒,出口优势降低
③质量下降
④缺少品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
45. 四川、江浙、北京、东北发展家具业的区位优势有
①四川具有成本低的优势
②江浙具有土地廉价的优势
③东北具有市场的优势
④北京具备历史文化的优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44. A
【解析】
【44题详解】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东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而四川、东北等地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同时,广东家具主要面向国际市场,近几年来受贸易壁垒抬头的影响,导致家具出口优势降低,①②正确,A正确。质量没有下降,并不缺少品牌,③④错误。
【45题详解】
四川、东北木材丰富,且劳动力成本较低,因此具有成本优势,东北市场有限,③错;江浙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市场广阔,土地价格高,②错;北京历史悠久,具有历史文化的优势,①④正确,B正确。
【点睛】该题组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调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能力。该题组两个小题都可用排除法解答。
华为作为中国出货量最大的智能手机品牌厂商,近几年一直将其旗舰级智能手机的首发选择在海外市场。华为手机属于华为消费者业务,是华为三大核心业务之一。华为消费者业务在中国、美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及印度等地设立了16个研发中心。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4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对外投资初期选择巴西、印度等欠发达地区,并没有优先选择发达地区的原因是因为发达地区
A. 优惠政策较少 B. 技术水平较高
C. 远离原料产地 D. 电信设施完善
47. 近年来,华为多个型号的手机总是选择在欧洲首发,然后在国内发行,原因最可能是:
①全球化战略,欧洲发布有助于品牌建设
②开拓国际市场
③研发中心在欧洲
④国内市场竞争太激烈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48. 华为在多国设立研发中心,其中在时尚之都——巴黎的研发中心最可能是
A. 美学研究中心
B. 小型化、质量控制研究中心
C. 软件、大数据研发中心
D. 操作系统、芯片研发中心
【答案】46.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46题详解】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对外投资初期选择巴西、印度等欠发达地区,因为欠发达地区技术水平较低,华为的竞争力较强,发达地区技术水平高,竞争激烈,华为没有优势,B正确。
【47题详解】
从材料中看,华为手机要进军高端手机市场,与苹果和三星一决高下,由此可见,华为选择在国外首发主要考虑的是市场因素,全球化战略,欧洲发布有助于品牌建设,开拓国际市场①②对;在欧洲设立研发中心是为了占领市场,不是华为手机选择在欧洲首发的原因,③项错误;与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并无太大关系,④项错误。B正确。
【48题详解】
由题干可知,华为在巴黎设立研发中心,能够充分发挥巴黎作为时尚之都的区位优势,A正确。质量、技术和大数据不是巴黎的优势。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49. 两者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A. 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B. 劳动力资源充足
C. 靠近消费市场 D. 科技力量雄厚
50. 通过对上述两企业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料产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
B. 交通不再是我国工业区位选择考虑的主要因素了
C. 燃料产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增强
D. 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
【答案】49. C
【解析】
【49题详解】
本题考查工业区位。鞍钢位于辽中南工业基地内,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接近原料和燃料地,同时接近消费市场(东北重工业基地)也是其形成的重要因素。宝钢形成的主导因素:接近消费市场,交通便利,共同的的区位优势是靠近消费市场,C正确。
【50题详解】
钢铁工业区位的变化为由原料—交通—市场。钢铁工业最初布局在原料丰富,如铁矿石丰富的地区,二战后,钢铁工业主要布局在港口,便于运输,接近于消费市场,为临海型工业布局,原料、燃料产地的影响在减弱,而交通、市场的影响在增强,D正确。
【点睛】该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一题需要学生熟悉鞍钢和宝钢的区位条件;第二题关键是要理解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处于发展变化中,自然条件的影响在减弱,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在增强。
二、综合题。
51.电视剧《闯关东》将其创作定位为:小人物成为大英雄的故事。“闯关东”这种民族行为是中华民族特定历史背景下被迫进行的民族大迁移。“闯”意味着“犯禁”,代表着“冒险”,寓含着“开拓创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闯关东”同时期的我国人口迁移中,“走西口”属于
(2)促使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3)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均是我国的重要农耕区,但在历史上分属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和关东文化区,从社会意义上,东北三省基本上是华北农业社会的扩大。东北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与不利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
(4)1990年以后,出现了大量东北地区的人口迁往山东的“雁南飞”现象,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答案】(1)国内 国际
(2)①传统习惯的影响;②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条件好;③华北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社会不安定等
(3)有利: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耕地、林地面积广;气候温暖湿润,发展农业生产条件适宜。不利: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积温较低,秋季易发生霜冻等。
(4)原因:山东经济增长迅速,人均收入超过黑龙江省。 有利影响: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思想、文化交流。不利影响:增加了交通、卫生、教育、环保、计划生育、住房等压力。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电视剧《闯关东》为切入点,考查人口迁移的类型和原因。
【详解】(1)“走西口”没有跨出国界,属国内人口迁移,而“下南洋”跨越国界,属国际人口迁移。
(2)应注意从题干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并结合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可知,促使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的原因主要有传统习惯、自然条件、政治因素等。
(3)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考虑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
(4)改革开放以来,受位置和政策等因素影响,沿海省份经济发展快,经济水平和经济收入要高于东北地区,吸引人口南下,出现了“雁南飞”现象,应注意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点睛】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1.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2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3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5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为工业企业,钢铁厂和服装厂的合理区位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该城市拟建一座化工厂,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D、E两地中较合理的是________
(3)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________。
A.各种活动规模的大小
C.各种活动付出租金的多少
(4)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包括________。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②土地利用方式
③交通通达度
④企业的支付能力
A.①②
C.②④
【答案】(1)C、B(2)E,理由是位于河流下游水污染小;位于垂直盛行风的郊外空气污染小(3)C(4)B
【解析】
试题分析:
(1)钢铁厂有大气污染应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C处,且C处有铁矿资源,又临铁路交通方便;服装厂污染小又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应布局在市区B处,劳动力丰富。
(2)图中D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严重,不合适;C位于河流下游且位于主导风向的垂直郊外,对城市水污染和大气污染较小,C处合理。
(3)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付出租金的多少,C正确。
(4)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因素包括距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B正确。
【考点定位】城市功能区
53.读“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所示为阿根廷的________草原。该国的大牧场放牧业以养________为主。
(2)该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3)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主要是人类发明了________,其反映了________的改善,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本内容的识记能力、以及对地图的理解能力。借助课本知识、运用图中提供的信息并经归纳、整理和推理,不难得出结论。
【详解】(1)由图中阴影位置可判断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该国的大牧场放牧业以养牛为主。
(2)潘帕斯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应从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如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
(3)该题考查交通运输对农业的影响,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主要是人类发明了海上冷冻船,使得牛肉长途运输不会变质,其反映了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点睛】该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农业区位条件包括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工业基础等)。
5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Ⅰ图中阴影区域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2)Ⅱ图中东北部城市密集,与其类似工业地域有德国的
(3)图中箭头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G城市工业企业不断向亚洲转移。试分析向亚洲转移的主要原因。
【答案】(1)水稻种植业;夏季高温多雨(或水热充足),雨热同期;多位于沿海和平原地区,水源充足;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粮食需求量大;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
(2)鲁尔区(或辽中南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
(3)土地、住房和劳动力都很便宜。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工业区位以及工业转移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调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及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阴影部分位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这些区域有利于发展该类农业的区位条件,应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如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或水热充足),雨热同期;地形、水源:位于沿海和平原地区,水源充足;劳动力:这些地区人口稠密,能够为水稻种植业提供丰富的劳动力;市场:这些地区人们以稻米为主食,粮食需求量大;生产经验: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
(2)Ⅱ图中东北部城市密集,位于美国东北部,为传统工业区,与德国的鲁尔区相似,传统工业区最初的发展得益于煤铁资源丰富(阿巴拉契亚山地煤炭资源量大、质量好)、水陆交通便利(为东北部煤铁资源开发提供了廉价的水陆运输)。
(3)G城为美国“硅谷”,其向亚洲转移的工业多为加工、组装类型,应从劳动力、土地、住房等条件考虑。亚洲主要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住房和土地都比较廉价。
【点睛】该题为基础题,识记农业区位、工业区位,然后具体地区具体分析即可。工业转移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因此工业转移的原因从降低成本角度出发,从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地价、市场、国家政策、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5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德国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邻近法国、荷兰、比利时等九个国家,鲁尔区是其典型的传统工业区。
材料二:辽中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业区,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最集中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水资源也愈感短缺。
材料三:德国鲁尔区工业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图。
(1)根据所给材料,分析辽中南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的发展传统工业条件的异同点,并填写下表。
(2)针对辽中南工业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可以采取哪些节约用水的措施以缓解水资源供应紧张的状况,使经济得到持续发展。
(3)要想成功实现区域发展的转型,辽中南地区可向鲁尔区借鉴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1)相同点: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任答两点) 不同点: 辽中南工业区有丰富的铁矿资源,而鲁尔区铁矿资源贫乏;鲁尔区水资源丰富而辽中南工业区当前水资源短缺。
(2)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在平时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
(3)①调整区域产业结构;②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改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③加强交通建设;④开展科技创新;⑤积极发展旅游业。(任答3点)
【解析】
【分析】
该题以鲁尔区和辽中南工业区位背景考查传统工业区的区位条件,比较异同,以及如何节水、传统工业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考查学生调用所学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基础。
【详解】(1)传统工业区的区位条件应从资源、市场、交通等角度思考,读图可知,辽中南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发展传统工业的相同条件有: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德国鲁尔区国内以及欧洲市场都很广阔,辽中南传统工业区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不同点:读图可知,辽中南工业区有丰富的铁矿资源,而鲁尔区铁矿资源贫乏,主要从国外进口;鲁尔区河流众多,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而辽中南工业区当前水资源短缺。
(2)节约用水的措施可从生产和生活角度思考,工业生产中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农业生产中发展节水农业,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一水多用。
(3)该题关键是记住鲁尔区复兴的措施,鲁尔区实现复兴是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积极发展旅游业,开展科技创新,加强交通建设,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改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这些都是辽中南地区可借鉴之处。
【点睛】第一题,鲁尔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区位条件的异同应从资源、交通、市场等角度分析,学生容易错误的认为两地都有丰富的煤铁资源;第二题应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角度提出节水方案;第三题牢记鲁尔区复兴的的措施。
56.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1)a地区商业网点的特点是:规模________、密度________。
(2)河流Ⅰ的上游以 ________作用为主,下游以________作用为主。
(3)计划修建a村到b村镇的公路,在①、②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选择填空)。
A.线路①距离短,修建公路工程量小
B.线路①路途短,经济效益高
C.线路②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较低
D.线路②工程量大,成本高
(4)修建从b镇到d镇的公路没有走直线,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________(选择填空)。
A.地形的影响
(5)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公路往往需要________。
(6)a、b两地相比更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商业网点的特点、流水侵蚀与堆积作用、交通选线原则和影响因素、聚落影响因素,知识点多,但都比较基础,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及综合应用所学地理知识的能力,以识记为主,学会简单迁移应用。
【详解】(1)读图可知,a地处山区,山区聚落规模小且分散,人口密度小,商业网点的规模小,密度小。
(2)河流Ⅰ的上游流经山区,水流速度快,以侵蚀为主,下游流经平原地区,地势地平,水流速度慢,以堆积为主。
(3)山区修路为了降低坡度应沿山谷修建,修建难度小,成本低,较为合理的是②线路,理由C正确。
(4)读图可知,b、d都位于平原地区,修路应充分考虑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串联更多的聚落,因此绕道c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B正确。
(5)山岳地区修公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为了降低坡度,道路常呈“之”字形。
(6)a、b两地相比更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b,b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开阔,靠近河流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点睛】山区在自然条件影响下人口稀少,导致商业网点规模小,密度小;流水的侵蚀、堆积作用发生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交通线路选线一般原则为:避开不利地段、选择有利地形,尽可能多的串联聚落。与山区相比,平原地区的聚落更有可能发展为城市。
57.读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东北部地区农业结构: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看,都属于________。都有大面积的________和________种植;不同之处是________。
(2)两个地区小麦种植共同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有________。
(4)美国东北部乳畜带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5)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项目 |
美国玉米带 |
中国玉米带 |
纬度 |
37°N~45°N |
42°N~46°N |
地形 |
平原 |
平原 |
土壤有机质(%) |
3~6 |
2 |
降水量(mm) |
500~700 |
450~650 |
无霜期(天) |
160~200 |
130~145 |
玉米面积比重(%) |
50 |
50~60 |
玉米单产(kg/公顷) |
7 500 |
6 750 |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单产美国玉米带高于我国玉米带,原因从自然条件看: ______;从社会经济条件看:_____。
【答案】(1)商品谷物农业 (2分)
(2)地势平坦;夏季温暖多雨;土壤肥沃,均为黑土分布区;水源充足(6分,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3)热量不足,水源不足(2分)
(4)美国玉米带纬度位置比我国稍低,热量条件优于我国东北;美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我国东北,无霜期长,降水略多(6分,每点三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美国和我国东北都是商品谷物农业,主要种植玉米和小麦。美国的东北部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发展有乳蓄业;我国东北部地区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可发展水稻种植业。
(2)美国东北部和我国东北,地形都是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地处中纬北温带,土壤肥沃;美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东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都是夏季高温多雨,两地区河流多,水源充足。
(3)水稻种植要求水热条件充足;而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漫长,热量相对不足,水源相对少。
(4)美国东北部工业发达,城市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对乳蓄产品的需求量大;当地气候温暖,利于牧草生长,适合发展乳蓄业。
(5)由表格资料可以看出:美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我国东北,热量条件优于我国东北,降水略多;美国农业科技水平高于我国东北地区。美国经济发达,用于农业投资多;美国的自然条件较优。
考点:主要考查美国东北和我国东北区域农业发展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