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是诺基亚的一款GPS手机的GPS功能显示图,该手机的出现说明了(
A.GPS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
B.随着GPS技术的普及,民用GPS技术发展很快
C.只有名牌的手机厂商才有开发GPS手机的技术,中国目前还没有掌握此技术
D.手机GPS导航不需要通过GPS卫星,有手机信号就行
2.手机GPS功能的出现,说明GPS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出行、旅游、探险的好帮手。关于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GPS手机成为时尚
B.GPS技术可以帮助人们选择最合适的旅游路线,降低旅游成本
C.GPS技术可以扩大人们的出行范围
D.GPS技术可以使旅游者更具安全感
每一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地理环境,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结合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3.在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制约该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河网密布
B.雨热同期
C.土质黏重
D.红壤广布
4.该地区密集的河网对区域工业化阶段所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提供工业原料
B.提供生活水源
C.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
D.提供丰富的水产品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5.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A.GPS—RS—GIS
C.GIS—RS—GPS
6.“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
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
B.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
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
D.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7.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
C.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D.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我国“十二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8.以上划分是按(
A.单一指标划分的
B.自然指标划分的
C.综合指标划分的
D.自然地理划分的
9.关于所划分功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
B.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完全一致
C.各区域间都有十分明显的界线
D.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样
10.区域划分主要体现的是区域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阶段性
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1.地理信息技术包括(
①RS
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⑤
12.能体现地理信息技术大众化应用趋势的是(
①GPS汽车导航
②空间信息网站
③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
④国土资源管理
⑤航天测控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③⑤
13.目前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是(
A.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
C.印尼群岛雨林
14.东北地区的气候是(
A.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
B.中温带湿润季风气候
C.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D.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上流程最长、流量最大的支流
B.田纳西河流域地形全为平原
C.田纳西河流域虽然降水少,但河床比降大,所以水能资源丰富
D.流域内冬春季节易发生洪涝灾害
16.田纳西河发源于(
A.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
C.落基山的东坡
17.在水能、风能、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中属于非可再生能源的有(
A.2种
18.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据此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①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交错分布
②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③逆城市化现象凸现
④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
A.①②③
19.长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壤是(
A.水稻土
20.下列有关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能源消费比重最大的是天然气
B.我国能源消费中,石油的比重最高
C.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绝对优势
D.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比重高于水电比重
21.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是(
A.提高一次产业比重
C.降低资源开发强度
22.西北地区形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常年以下沉气流为主
B.在北纬40°以北,纬度偏高
C.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D.山地高原地形,地势高
23.除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外,城市当中的森林还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这包括(
A.提供农林产品
B.净化饮用水资源、提高生物多样性
C.减少空气污染、降低温室效应
D.提供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
读下面的简图(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完成下列问题。
24.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带,乙表示中西部地带,则沿箭头1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A.水源
B.资金
C.劳动力
D.煤炭
25.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2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A.劳动力
B.技术
C.资金
D.管理经验
从19世纪后期至今,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经历了从欧洲到北美再到亚洲的变化过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6.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不断向中国转移,主要是因为(
A.消费市场扩大
C.劳动力廉价
27.汽车产业中心的转移会使中国(
A.环境污染加剧
C.人口向内地集中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8.甲区的自然景观与乙区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B.乙区日照时间长,积温高
C.乙区人类活动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大
D.甲区全年气温低、光照时数少
29.对乙自然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C.热量丰富
30.丙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北差异的主要成因。
(2)南水北调东线需要逐级抽水直至过了________才能自 流输水,该处地势高的原因是________。
(3)试比较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各自的优缺点。
(4)缓解华北水资源紧张状况的措施除南水北调外还有哪些?
32.读“东北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注主要山脉: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填注主要平原: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
(3)由图可知,东北地区的地形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
(4)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简述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5)根据你对该区域经济发展历程的了解,分析其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
33.读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城市中,特别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特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沿海开放城市是__________。
(2)(双选)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和新兴的电子工业基地。这与下列哪些区位条件最密切__________
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C.科技文化水平
(3)本经济区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
(4)今后,珠江三角洲发展的方向应该是: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5)从地理角度考虑,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的劣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1.
2.
【解析】
【分析】
考查GPS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
1.GPS有定位导航功能,接收信号时,首先需要卫星进行定位,D错误;GPS手机的出现,说明GPS已融入人们的生活,说明民用GPS技术发展很快,但GPS并不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A错误,B正确;中国已经掌握了研发GPS手机的技术,C错误。故选B。
2.人们出行、旅游、探险时用到GPS技术,有利于旅游者选择最合适的旅游路线,从而降低旅游成本,B正确。故选B。
【点睛】
全球定位系统的原理: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卫星群来获取地面经纬度坐标及其高程坐标并用于定位和导航的系统。GPS用户-接收机在收到这些信息后,经过计算便能获得自身所在地点的三维位置、三维方向以及运动速度和时间信息等,目前主要应用于军事、交通以及旅游、探险等方面。
3.
4.
【解析】
【分析】
从具体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理特征分析影响传统农业的主要因素,要注意分析的是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河流对工业的影响主要是提供水源和交通。
3.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分布红壤,红壤土质严重,古时农业耕作困难。长江中下游地区河网稠密,在古时影响交通。雨热同期对传统农业生产有利,选择B。
4.该地区密集的河网可以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不能提供工业原料。提供生活水源和提供丰富的水产品不是对工业化阶段所产生主要影响。选择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长江中游地区的地理知识。
5.D
6.D
【解析】
试题分析:
5.这一过程,先用RS获得相关的土地利用信息,然后用GIS对相关的信息处理,最后借助GPS把化肥、农药按要求的数量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故本题选D。
6.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主要借助RS获得信息,可以应用于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但无法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故本题选D。
考点:该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
7.C
【解析】
【分析】
考查我国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基本概况。
【详解】
长三角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自然环境优越,农业基础好,其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A正确;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B正确;松嫩平原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丰富,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D正确;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不足,重工业的发展不能依托于当地的矿产资源,C错误。故选C。
【点睛】
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的区域地理环境差异:
8.
9.
10.
【解析】
8.四类主体功能区是结合了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等因素划分,不是单一指标,是综合指标;是人为划定的,不是自然形成;没有考虑地理位置差异。选C正确。
9.区域是地理的空间单位,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A正确;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具有相似性,但并不完全一致,B错;各区域间不一定有十分明确的界线,C错;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因地制宜,不完全一样,D错。选A正确。
10.利用综合指标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是考虑了各个地区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各地应因地制宜发展,不能以一概全;整体性是区域内各要素的相互关联;开放性是区域间的联系;阶段性是区域发展过程的体现。选B正确。
【点睛】
区域用某项指标或某几个特定指标的结合,在地球表面划分出具有一定范围的连续而不分离的单位。区域特点:(1)有界性:边界有明确的,也的过渡性;(2)层次性:区域内等级有高低;(3)差异性:区域间有差异;(4)整体性:区域内的各要素之间有内在联系,有相对的一致性。
11.
12.
【解析】
【分析】
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11.地理信息技术包括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简称3S技术。而④GDP为国民生产总值,⑤CPU是指计算机软件。故①②③正确,故选C。
12.注意“大众化”是指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GPS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都是大众化的应用,①②③符合题意;而国土资源管理不仅指一国的土地资源,而是包括国家全部资源,即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进行国土资源管理,④错误;航天测控仅限于专业技术水平高的航天人员使用,很难普及,⑤错误。B正确,故选B。
13.A
【解析】
【详解】
目前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是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其它三地都有热带雨林分布,但都没有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面积大和保存完好。
14.C
【解析】
【分析】
考查我国区域的气候类型。
【详解】
东北地区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季风气候典型;地处温带,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吉林、辽宁东部受山地的影响,降水量多于800mm,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故气候类型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C正确,故选C。
【点睛】
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15.D
【解析】
【分析】
考查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详解】
田纳西河是俄亥俄河上流程最长、流量最大的支流,俄亥俄河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故田纳西河属于密西西比河上的二级支流,A错误;田纳西河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落差大,流域内属于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故水力资源丰富,B、C错误;田纳西河流域内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故流域内冬春季节易发生洪涝灾害,D正确。故选D。
【点睛】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及对流域开发的影响:
16.A
【解析】
田纳西河发源于美国东南部的阿巴拉契亚山的西侧,A对。拉布拉多高原在阿巴拉契亚山脉北面,美国的东北部,B错。落基山脉的东侧位于美国西部,C错。密西西比河平原位于美国中部,D错。
17.B
【解析】
在水能、风能、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中属于非可再生能源的有煤炭、石油、天然气3种,B对。水能、风能、生物能是可再生能源,A、C、D错。
18.C
【解析】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交错分布,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这些都是城市化的标志。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为城市化,没有逆城市化现象,③错误,①②④正确,选择C。
19.A
【解析】
试题分析:
长江三角洲的自然土壤为红壤,红壤较贫瘠,由于这里长期耕作水稻,所以形成了肥沃的水稻土;黄土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和黄土高原;紫色土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20.C
【解析】
试题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且煤炭资源开发难度低,故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绝对优势,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到66%上,是我国能源消费中比重最高的,其次是石油23.4%、天然气2.7%,水电占7.8%,。天然气的比重低于水电。
【考点定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名师点睛】了解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D
【解析】
【分析】
考查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详解】
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是①协调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②东西部共同富裕,缩小差距;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④改善生态环境;⑤促进经济发展。西部大开发注重发展特色产业,不能提高一次产业比重,A错误;扩大国际市场需求不是西部大开发的意义,B错误;降低资源开发强度不是西部大开发的意义,C错误;西部大开发使东西部共同富裕,缩小东西部差距,D正确。故选D。
【点睛】
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改善,发展特色经济,加强科技文化教育等。
22.C
【解析】
【分析】
考查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自然特征的主要原因。
【详解】
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内陆,离海远,且周围山岭环绕,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故降水少,气候干旱,C正确;纬度位置北纬40°以北主要影响气温而对降水量影响不大,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是世界热带荒漠的主要形成原因,而我国西北地区是大陆内部的温带荒漠,A、B错误;地形以山地、盆地为主,D错误。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以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区域气候特征的主要形成原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主要是由于海陆位置因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与地形因素——周围山岭环绕,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导致降水少。与纬度位置、地势高低、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影响不大。
23.D
【解析】
【分析】
考查森林的综合效益。
【详解】
提供农林产品为森林的经济效益,A错误;净化饮用水资源、提高生物多样性和减少空气污染、降低温室效应为城市森林的生态效益,B、C错误;为城市居民提供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是城市森林的社会效益,D正确。故选D。
【点睛】
森林三大效益就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经济效益可概括为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两大类。直接经济效益主要来自木材、药材、苗圃、果实的生产以及公园旅游收入等。间接经济效益主要来自于遮阳和防风带来的能源节省,防火、贮水保土和净化环境所带来的损失减少,绿地所带来的财富增值,以及环境改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等。
2、社会效益:①森林是旅游休养的最佳场所;②森林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科研基地;③森林是文艺创作的源泉;④森林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3、生态效益包括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等。
24.
25.
【解析】
24.我国东部地带经济发达,资金充足;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缺乏开发资金。因此从我国东部地区调配到中西部地区的应该为资金,故答案选B项。
25.发展中国家拥有大批廉价劳动力,发达国家技术、管理经验先进,资金雄厚。因此从发展中国家调配到发达国家的为劳动力,故答案选A项。
26.A
27.D
【解析】
试题分析:
26.中国汽车的人均占有量小,市场潜力大,人口众多,市场广阔,所以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不断向中国转移;而汽车产业不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也不是原料指向型的,我国的汽车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比发达国家低较低。故选A。
27.汽车企业不是污染严重的企业,汽车企业主要转入我国东部大城市,所以不会出现人口向内地集中;但是汽车企业的转入会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加快产业的升级。故选D。
考点:产业转移
28.A
29.A
30.B
【解析】
试题分析:
28.图示甲为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而乙为东部季风区,由于甲位于内陆,离海远,故受海洋水汽影响小,故气候干旱;而乙位于东部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为湿润半湿润地区。由于降水的多少导致自然景观截然不同。
29.乙为我国东部季风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故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A正确,乙地区的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在0°C以下,河流有冰期,B错误。乙地区的北部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C错误。北方地区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植被为温带落叶落叶林,D错误。
3.图示丙为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河谷地带相对温度较高,热量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青藏高寒区种植业的类型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
考点:我国的区域差异。
31.(1)南方雨季长,雨量大,河流多且径流量大;北方雨季短,雨最少,河流少且径流量小
(2)黄河
(3)东线的优点是有现成的大运河可以利用、投资小,工期短,但黄河以南需逐级抽水,成本较高;中线虽可自流引水,但需修建新的渠道,投资大,工期长;西线需凿通巴颜喀拉山脉,工程浩大,还是远景.
(4)发展节水产业,合理分配水资源,积极治理水体污染,循环用水等
【解析】
【分析】
考查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北差异的主要成因,南水北调工程,缓解华北水资源紧张状况的措施。
【详解】
(1)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降水空间差异大,南方雨季长,降水多,径流量大;北方雨季短,降水少,径流量小。故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北差异南多北少,分布不均匀。
(2)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东线方案是利用京杭运河调水,缓解淮河、黄河、海河三大流域的用水紧张状况。由于黄河下游泥沙淤积严重,形成“地上河”,地势高,需要逐级抽水提水过黄河,黄河以北地势南高北低,过黄河后才能自流输水。
(3)南水北调分东线、中线和西线方案。东线方案是利用京杭运河调水,缓解淮河、黄河、海河三大流域的用水紧张状况;中线方案从长江上游的三峡及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向北经郑州、石家庄,直达京津两市;西线方案是把长江上游的水资源调到河流解决西北地区缺水问题。东线工程的有利条件为①利用京杭运河调水,工程量小,②调水量大;不利条件为①易受污染,水质较差;②黄河以南需逐级提水。中线方案的有利条件为可自流引水;不利条件为需修建新的渠道,工程投资大。西线方案有利条件为水质好;不利条件为需凿通长江与黄河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工程浩大。
(4)缓解华北水资源紧张状况的措施包括
【点睛】
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天然降水较少,河流径流量小等原因;
②人为原因:包括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水浪费等。
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解决措施:
①跨流域调水;②修建水库;③节约用水;④防治水污染;⑤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群众的节水意识;⑥提高水价等。
32.(1)长白山
(2)三江平原
(3)山环水绕
(4)总体上呈现出冷湿的气候特征,具体可以概括为:冬季漫长且寒冷潮夏季高温多雨。
(5)地广人稀,为农业的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机械化水平 较高; 国家的政策支持;发达的工业生产为农业生产奠定了坚实的现代化基础。
【解析】
【详解】
(1)根据图示主要山脉分布位置,A表示长白山,B表示小兴安岭,C表示大兴安岭。
(2)图中主要平原,D是三江平原,E是松嫩平原,F是辽河平原。
(3)由图可知,东北地区的地形结构特点是山环水绕,三面环山,河流较多。
(4)东北地区的纬度较高,总体上呈现出冷湿的气候特征,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且寒冷,夏季高温多雨。
(5)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机械、政策、科技等方面考虑。地广人稀,为农业的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机械化水平较高。东北振兴,有国家的政策支持。发达的工业生产,为农业生产奠定了坚实的现代化基础。
【点睛】
东北地区的地形结构特点是山环水绕,东北地区的纬度较高,总体上呈现出冷湿的气候特征。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机械、政策、科技等方面考虑。
33.(1)香港; 澳门; 深圳; 珠海; 广州;
(2)AC;
(3)外贸投资、以轻工业为主;
(4)工业及金融、运输、贸易、旅游等方面与港澳进行分工、互补发展; 进一步优化产业,大力发展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5)珠江三角洲的经济腹地范围不如长江三角洲大,科技力量和人才、经济基础等不如长江三角洲好。
【解析】
【分析】
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概况及发展情况。
【详解】
(1)认真读图,据图中字母的位置可得:特别行政区F是澳门,B是香港特别行政区。1980年国家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广东占3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占两个(即深圳、珠海经济特区),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广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故经济特区是城市G深圳,位于珠江口东侧;城市E珠海,位于珠江口西侧。沿海开放城市是城市A广州。
(2)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形成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和新兴的电子工业基地,轻工业基地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其主导区位因素是廉价劳动力,与珠三角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有关;影响新兴的电子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科技,与珠三角科技文化水平较高有关,AC正确;珠三角矿产资源贫乏,B错误;发达的水陆交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是影响工业最密切的主导区位因素,D错误。故选AC。
(3)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区位优越,毗邻港澳,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利用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且珠三角是我国著名的轻工业基地,故珠三角经济区的突出特点是外贸投资、以轻工业为主。
(4)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区位条件优越,东南部临海,毗邻港澳,毗邻港澳,临近东南亚,得以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故珠江三角洲发展的方向是工业及金融、运输、贸易、旅游等方面与港澳进行分工、互补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降低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提高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大力发展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
(5)珠江三角洲的劣势即可从长三角的优势角度分析。长三角科教相对于珠三角而言要发达很多,众多科研机构和大学聚集,科技力量和人才具有优势;长三角较珠三角的经济腹地广阔,长江这一黄金水道,其辐射范围可以深入到广阔内地,而珠三角北有南岭等山脉阻隔,西面有云贵高原,限制了其经济腹地的扩展;长三角交通便利,历史开发十分悠久,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经济、产业基础雄厚等。
【点睛】
珠三角工业化的有利条件:
a.优越的地理位置——我国的南大门,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影响:使本区得以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
b.改革开放政策
c.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d.国际经济环境(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提供了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