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辽宁省凌源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

时间:2019-02-20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1.下列概念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A. 太阳系—木星—冥王星    B.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

C. 太阳系—地月系—银河系    D. 太阳—地球—哈雷彗星

每年10月4日至10日为“世界空间周”。目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的空间站已经成为一个“全球观测和监测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地球是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

A. 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B. 其绕日公转轨道形状近似圆形

C. 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 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3.空间站能够进行全球观测和监测,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全球定位系统    B. 遥感技术    C. 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地图

 

1989年3月13日,在太阳活动极大年期间,黑子活动引发的强磁暴使加拿大魁北克的电网受到严重冲击,致使魁北克供电中断了9个小时,数百万居民生活受到影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4.黑子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A. 内部    B. 光球层    C. 色球层    D. 日冕层

5.太阳活动造成的影响是

A. 引起电离层扰动,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B. 使达到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

C. 爆发几分钟后极光变得格外绚丽多彩

D. 对人造卫星的运行没有影响

 

6.地震发生时,当地的居民的感觉是()

A. 左右摇晃    B.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 上下颠簸    D.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下列问题。

辽宁省凌源三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解析】

7.图中A表示()

A. 莫霍界面    B. 古登堡界面

C. 软流层面    D. 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壳是一个不连续圈层    B. A以上为岩石圈

C. H和D都是地核的组成部分    D. 图中B处为岩浆的发源地

 

9.下列有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对流层中的水汽和CO2吸收紫外线    B. 平流层中的O3吸收红外线

C. 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    D. 散射作用使地面温度升高

10.下图为潍坊某中学一学生画的几种不同形式的热力环流,其中错误的是()

辽宁省凌源三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解析】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读图“中国某海滨地区不同时间旗帜主要飘动方向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辽宁省凌源三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解析】

11.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日内主要风向的变化,则()

A. 甲为夜晚,吹陆风    B. 乙为夜晚,吹海风

C. 甲为白天,吹海风    D. 乙为白天,吹陆风

12.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的变化,则引起盛行风向变化的主要成因是()

A. 天气系统不同    B.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人类活动变化    D. 气压带、风带移动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下图是城市风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辽宁省凌源三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解析】

13.如果要在图中布局火电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的空气污染,工厂应该选择

在()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14.根据城市风的原理,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在()

A. 市区    B. 郊区    C. 市中心    D. 农村

15.假若该地位于上海市,图中剖面为东西方向,乙点测到城市热岛环流产生的风向为()

A. 东南    B. 西南    C. 西北    D. 东北

 

16.读图“热力环流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辽宁省凌源三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解析】

A. ①地的气温高于②地的气温    B. ④地的气压高于①地的气压

C. ②地的气温低于③地的气温    D. ①地的气压高于②地的气压

17.夏季,新疆的塔里木河水量急剧增长,其原因是该河的河水补给主要来源于()

A. 雨水    B. 冰川融水    C. 湖泊水    D. 地下水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辽宁省凌源三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解析】

18.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A. C环节    B. G环节    C. F环节    D. E环节

19.对陆地水资源更新作用最大的是()。

A. A、B循环    B. H、G循环

C. A、C、G、E、F循环    D. B、C、G、F循环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在四川省北部的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据此回下列问题。

20.人们在第一时间迅速掌握整个地震灾区建筑破坏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A. 地理信息系统    B. 全球定位系统

C. 遥感技术    D. “数字地球”

21.上题中地理信息技术的关键装置是()

A. 传感器    B. 卫星系统

C. 地面装置    D. 信号发射装置

22.在震区被困灾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①GIS

②GPS

③RS

④GPRS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

 

23.在我国,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寒潮多发生在()

A. 秋季和春季    B. 冬季和春季

C. 秋季和冬季    D. 初冬和秋末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辽宁省凌源三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解析】

24.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A. 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 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C. 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 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25.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右图所示不同的是:()

A. 庐山    B. 喜马拉雅山    C. 华山    D. 泰山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是我国北方典型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区。读下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辽宁省凌源三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解析】

26.塑造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风力沉积    B. 海浪侵蚀

C. 风化作用    D. 流水侵蚀

27.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 ①——冷却凝固    B. ②——变质作用

C. ③——重熔再生    D. ④——沉积作用

28.在该地质公园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岩石的主要类型应为图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辽宁省凌源三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解析】

29.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

①侵蚀作用

②搬运作用

③溶蚀作用

④堆积作用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30.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A. ①或④    B. ②或④    C. ①或③    D. ③或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1.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辽宁省凌源三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解析】

(1)图中C表示的天体名称是____,D表示的天体名称是____。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具有____性、____性、____性。

(3)图中E字母所表示的行星,从结构特征来看属于____行星。

(4)图中虚线是____的运行轨道,该天体上一次回归地球是在1986年,则它下一次回归将在____年。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____。

32.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辽宁省凌源三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解析】

(1)A为____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这些区域是由于____而黯黑。它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____的标志。

(2)B是____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____。它的爆发是____的显示。

(3)C是____层。

(4)世界上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____。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____层,会引起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太阳大气抛出____,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____现象。

33.读等高面与热力因素形成的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辽宁省凌源三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解析】

(1)图中①~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

(2)A、B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气压较高的是____。

(3)图中如果形成热力环流,其方向为____时针。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____。

(5)若图中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____(白天或夜间)。

(6)图中A、B两地中,最易形成阴雨天的是____。

34.读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以下问题。


辽宁省凌源三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解析】
 

(1)图中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____,属于向斜的是____,属于断层的是____。

(2)图中所示的褶皱构造主要是由于____(内力、外力)作用造成的。

(3)B处顶部的物质比A处多一层的原因是____

(4)上图中数字①②分别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是:①____②____。从发生领域来看,水循环可分为三种类型,它们是海陆间大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循环,环节①②③④构成的循环属于____。人类对水循环哪个环节影响最大?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详解】

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宇宙—银河系—太阳系,B对。木星和冥王星、地球-哈雷彗星等级相同,没有从属关系,A、D错。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C错。

 

2.    D    

3.    B    

【解析】

2.地球是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D对。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是木星,A错。其绕日公转轨道形状近似圆形是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B错。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是太行系行星共同特征,C错。

3.空间站能够进行全球观测和监测,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技术,主要功能是拍摄遥感图像,获取信息,B对。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A错。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信息,C错。数字地图主要功能是将信息转化成数字,D错。

 

4.    B    

5.    A    

【解析】

4.黑子现象发生在太阳外部大气的光球层,B对,A错。色球层主要太阳活动类型是耀斑,C错。日冕层主要太阳活动是太阳风,D错。

5.太阳活动造成的影响是引起电离层扰动,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A对。太阳活动不影响达到地球的可见光,B错。极光是太阳活动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与地球两极地区的磁场碰撞产生的,粒子的运动速度比耀斑爆发的光速慢得多,一二天后才能到达地球附近,不能在爆发几分钟后出现极光,C错。可能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从而影响人造卫星的运行,D错。

【点睛】

黑子现象发生在太阳外部大气的光球层。极光是太阳活动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与地球两极地区的磁场碰撞产生的,粒子的运动速度比耀斑爆发的光速慢得多,一二天后才能到达地球附近,不能在爆发几分钟后出现极光。

6.D

【解析】

【详解】

地震波的横波传播速度较慢,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地震发生时,居民生活在陆地上,当地的居民感觉是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D对。A、B、C错。

 

7.    A    

8.    C    

【解析】

【分析】

地震波经过莫霍界面,波速增大。在古登堡界面处,横波消失。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岩浆的发源地在软流层。

7.读图,地震波经过图中A界面后,波速增大,A表示莫霍界面,A对。古登堡界面处横波消失,B错。软流层面位于地幔,C错。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是古登堡界面,D错。

8.地壳是一个连续圈层,A错误。A以上为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B错误。H和D都是地核的组成部分,分别是内核、外核,C正确。图中B处为古登堡界面,岩浆的发源地在软流层,D错误。

9.C

【解析】

【详解】

有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对流层中的水汽和CO2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部分,A错误。平流层中的O3吸收紫外线,B错误。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C正确。散射作用使天空呈蔚蓝色,D错误。

10.C

【解析】

【详解】

图甲中受热处气流上升,气压低,遇冷处气流下沉,气压高。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A正确。图B中,白天山坡比同一高度的大气升温快,气流上升,吹谷风,B正确。图C中,白天陆地比海洋升温快,气流应上升,海洋上气流应下沉,C错误。图D城区比郊区气温高,气流上升,D正确。故选C。

【点睛】

热力环流的原理是受热处气流上升,气压低,遇冷处气流下沉,气压高。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白天山坡比同一高度的大气升温快,气流上升,吹谷风。

 

11.    A    

12.    B    

【解析】

11.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日内主要风向的变化,根据图中旗帜飘动方向,图甲吹陆风,说明陆地比海洋气压高,为夜晚,A对,C错。乙为白天,陆地气压低,吹海风,B、D错。

12.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的变化,夏季吹海风,冬季吹陆风,则引起盛行风向变化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对。天气系统影响时间短,不能表示一年中盛行风向,A错。人类活动变化不影响盛行风向,C错。气压带、风带移动不是海陆风的主要成因,D错。

 

13.    C    

14.    B    

15.    A    

【解析】

【分析】

火电厂有大气污染,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的空气污染,火电厂应布局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根据城市风的原理,风由郊区吹向城区,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在郊区。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

13.火电厂有大气污染,如果要在图中布局火电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的空气污染,工厂应布局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该选择在丙地,C对。选择甲、乙、丁地不能减少对市区的污染,A、B、D错。

14.根据城市风的原理,风由郊区吹向城区,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在郊区,B对。在市区、市中心造林,会加重市区、市中心区土地的压力,A、C错。在农村造林,对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小,D错。

15.假若该地位于上海市,图中剖面为东西方向,且符合左西右东。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乙点测到城市热岛环流产生的风向为东南风,A对。B、C、D错。

16.D

【解析】

【详解】

读图,①地的气流下沉,说明气温低,气压高,说明①地的气温低于②地,气压高于②地的气压,A错,D对。④地的海拔高,气压低于①地的气压,B错。②地的海拔低,气温高于③地的气温,C错。故选D。

17.B

【解析】

【详解】

夏季,新疆的塔里木河水量急剧增长,其原因是该河的河水补给主要来源于冰川融水,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B对。位于西北内陆,降水少,雨水不是主要补给水源,A错。湖泊水、地下水补给稳定,不是水量急剧增长的原因,C、D错。

【点睛】

西北内陆,降水少,雨水不是主要补给水源,河水补给主要来源于冰川融水,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湖泊水、地下水补给稳定。

 

18.    D    

19.    C    

【解析】

18.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E环节,即地表径流环节,D对。图中C环节表示水汽输送,A错。 G环节表示降水,B错。F环节表示地下径流,C错。故选D。

19.对陆地水资源更新作用最大的是A、C、G、E、F循环 ,即海陆间大循环,C对。A、B循环表示海洋内循环, H、G循环表示陆地内循环,对水资源更新的作用小,A、B错。B、C、G、F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一部分,D错。故选C。

 

20.    C    

21.    A    

22.    D    

【解析】

【分析】

遥感技术,主要功能是拍摄遥感图像,获取信息,关键装置是传感器。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

20.人们在第一时间迅速掌握整个地震灾区建筑破坏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遥感技术,主要功能是拍摄遥感图像,获取信息,C对。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A错。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B错。 “数字地球”主要功能是将信息转化成数字,D错。

21.上题中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技术,关键装置是传感器,A对。卫星系统是传感器的工作平台,B错。地面装置是信号传输、接收装置 ,C错。信号发射装置是传感器功能的一部分,D错。

22.在震区被困灾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GIS,主要是查寻、分析、处理信息,①对。利用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确定需要救援者位置,②对。利用RS技术,主要是获取灾区的遥感信息,③对。GPRS不是地球信息技术,④错。D对,A、B、C错。

23.A

【解析】

【详解】

在我国,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寒潮多发生在秋季和春季,秋季晚熟作物还未收获,春季作物开始返青生长,最易受寒潮危害,A对。冬季作物已经收获,或进入冬眠,受寒潮危害小,B、C、D错。

 

24.    C    

25.    B    

【解析】

24.从成因上看,山地M相对于两侧的岩层上升,岩层有明显错动位移,属于断层形成的断块山,C对。背斜形成的褶皱山、向斜形成的褶皱山没有岩层错动位移,A、B错。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没有岩层的错动位移,D错。

25.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图示不同的是喜马拉雅山,属于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褶皱山,B对。庐山、华山、泰山都是断层形成的断块山,成因与图示山脉相同,A、C、D错。

【点睛】

图中山地M相对于两侧的岩层上升,岩层有明显错动位移,属于断层形成的断块山。喜马拉雅山,属于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褶皱山。

 

26.    D    

27.    B    

28.    A    

【解析】

26.塑造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是石灰岩被流水侵蚀、溶蚀形成的,D对。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是沙丘、沙垄地貌,A错。海浪侵蚀形成的是海蚀崖等地貌,B错。风化作用形成的是碎石、戈壁地貌,C错。

27.结合箭头方向和图中注记,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中,甲是外力作用形成,①指向甲,表示外力作用,A错误。丙是重熔再生形成,表示岩浆,乙由岩浆形成,表示岩浆岩,所以丁是变质岩,②指向丁,表示变质作用,B正确。③指向乙,表示冷却凝固作用,C错误。④指向丙,表示重熔再生,D错误。

28.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被水侵蚀、溶蚀形成,在该地质公园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岩石的主要类型是石灰岩,属于沉积岩的一种,结合上题分析,应为图中的甲,A对。B、C、D错。

 

29.    D    

30.    C    

【解析】

【分析】

曲流地貌,即凹岸、凸岸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凹岸较陡,是侵蚀岸。凸岸有堆积物,是河流堆积岸。

29.图示河流地貌是曲流地貌,即凹岸、凸岸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①④对,D对。河流的搬运作用、溶蚀作用不是曲流形成的主要原因,②③错,A、B、C错。

30.乙图所示地形剖面中,T岸较陡,是侵蚀岸,凹岸。P岸有堆积物,是河流堆积岸,凸岸。对应甲图中的①或③,C对。②或④没有表示出明显的凹岸、凸岸差异,A、B、D错。

31.小行星(带)    天王星    同向(性)    共面(性)    近圆(性)    类地(行星)    彗星    2062年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轨道安全,互不干扰    

【解析】

【详解】

(1)根据太阳系天体分布规律,图中C表示的天体名称是小行星带,D表示的天体名称是天王星。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3)图中E字母所表示的行星是火星,从结构特征来看属于类地行星。

(4)图中虚线是彗星的运行轨道,该天体公转周期是76年,上一次回归地球是在1986年,则它下一次回归将在2062年。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32.光球    黑子    比四周温度低    太阳活动强弱    色球    耀斑    太阳活动最强烈    日冕    相关性    大气    高能带电粒子    磁暴    

【解析】

【详解】

(1)读图,A位于太阳外部大气的最内层,为光球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黑子,这些区域是由于比周围的温度略低而黯黑。它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大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2)B是色球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耀斑。它的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3)C是日冕层,位于太阳外部大气结构的最外层。

(4)世界上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会引起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太阳大气抛出高能带电粒子,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

【点睛】

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是黑子,它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大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色球层的太阳活动主要是耀斑,它的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耀斑爆发时,会引起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33.④    ⑤          逆       白天       

【解析】

【详解】

(1)等压面上的点气压相同,在垂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图中①~⑤点,气压最高的是④,气压最低的是⑤。

(2)近地面气压分布状况与高空相反,高空中④是高压,对应的近地面B是低压,气温较高。⑤是低压,对应的近地面A是高压,气温低。A、B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B,气压较高的是A。

(3)近地面气温高,气流上升,气温低,气流下沉。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吹向低压。图中如果形成热力环流,其方向为逆时针。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处气流下沉,表示郊区。B处气流上升,表示城区。

(5)若图中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B处气流上升,说明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白天,陆地比海洋升温快。

(6)图中A、B两地中,最易形成阴雨天的是B,多上升气流,水汽易凝结成雨。

34.D          内力    B处发生断层后下陷,地势相对两侧较低,有物质沉积    蒸发    水汽输送    海陆间大循环    ④或地表径流    

【解析】

【详解】

(1)根据图示岩层形态,图中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D,岩层向上拱起。属于向斜的是C,岩层向下凹。属于断层的是B,岩层有明显错动和位移。

(2)图中所示的褶皱构造主要是由于内力作用造成的。

(3)结合岩层类型,B处顶部的物质比A处多一层的原因是B处发生断层后下陷,地势相对两侧较低,有物质沉积。

(4)上图中数字①②分别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表示蒸发,②表示水汽输送。从发生领域来看,水循环可分为三种类型,它们是海陆间大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循环,环节①②③④构成的循环属于海陆间大循环。人类对水循环地表径流环节影响最大,对应图中序号是④。

【点睛】

背斜构造岩层向上拱起,向斜构造岩层向下凹。断层构造岩层有明显错动和位移,褶皱构造主要是由于内力作用造成的。人类对水循环地表径流环节影响最大。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月考地理试卷
  • 上一篇: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2018-201
  • 下一篇: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