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中国——中亚——俄罗斯——欧洲段沿线自然景观的差异体现了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
C. 垂直分异规律
2. 北半球夏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风浪最小的海域是
A. 东海
3. “一带一路”沿线,适合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相“嫁接”的地区是
A. 东南亚
【答案】1. B
【解析】
考查地域分异规律,区域环境特征。
【1题详解】
从中国—中亚—俄罗斯—欧洲段沿线自然景观的变化是由距海远
【2题详解】
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在北半球夏季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风力微
【3题详解】
西亚地区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气候干旱,光照充足;临海,有大量海水资源可以利用;海水淡化技术先进,资金充足。故选D。
下图为“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风向、等压线、等高线、等温线、昏线的组合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该地区
A. 位于南半球
C. 图中河段无凌汛现象
5. 此时下列发生的现象中,可能的是
A. 长江河口表层海水盐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C. 巴西利亚附近的草原一片葱绿
【答案】4. C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多个方面的地理知识,认真读图,从图中信息进行判断是解题关键。
【4题详解】
根据图中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可以看出,风所受的地转偏向力向右,所以该地位于北半球;该地位于中纬度,图中等温线为0℃,说明此时为冬季,所以此时昼短夜长;根据河流和等高线的关系(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可判断该河自北向南流,所以不可能有凌汛现象。该处中纬度,所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选D正确。
【5题详解】
根据上题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长江流入河口水量少,表层海水盐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青岛冬季的海滨浴场不适宜旅游;南半球是夏季,巴西为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所以此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草原一片葱绿。 巴西利亚附近的草原一片葱绿;中国长城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选C。
天兴乡位于武汉城区东北部的江心洲上,其聚落分布受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及河道自然演变影响显著,早期天兴乡居民住宅聚落选址主要在沙洲南部,后来又向北部迁移目前出现大面积荒废村落,形成多个“空心村”。下图示意天兴乡1991-1998年沙洲形态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 影响天兴乡住宅聚落由南向北迁移的因素是
A. 围垸建村
7. 目前天兴乡出现大面积荒废村落的根本原因是
A. 沙洲面积大幅度减小
C. 受长江三峡大坝建设的影响
8. 推测天兴乡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
A. 建设钢铁工业基地,吸引武汉市区人口迁入
B. 大力建设高级住宅区,解决“空心村”问题
C. 变废弃村落为生态用地,打造休闲服务中心
D. 对原废弃村落进行复耕,建设粮食生产基地
【答案】6. B
【解析】
【6题详解】
由图可知,江心洲由于南岸受侵蚀,沙洲南岸坍塌,沙洲从1991-1998年向北扩展,促使天兴乡住宅聚落由南向北迁移,B对;围垸建村、经济发展不是住宅聚落向北迁移的原因,A、C错;图中无交通条件变化的信息,D错。故该题选B。
【7题详解】
根据图中沙洲边界的变化可得出,西南部沙洲减小,东北增大,总体变化较小,故A错误;图中没有反映出及生态用地的变化,B错;长江三峡大坝建设对天兴乡出现村落荒废没有直接影响,C错;随着武汉城市化进程加快,天兴乡的年轻人多数离开村落进城,导致该地村落荒废,出现大量“空心村”,故选项D正确。
【8题详解】
由图可知,天兴乡位于江心洲上,土地面积小,不利于建设钢铁工业基地,A错;该地区靠近武钢工业港,不利于建设高级住宅区,B错;将废弃的村落建设成绿地等生态用地,部分滩涂及水体用于旅游娱乐活动,同时该地离武汉较近,利于市民休闲,可以打造休闲服务中心,C对;该沙洲面积小,不利于建设粮食生产基地,D错;故选项C正确。
【点睛】
小题1根据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转,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导致沙洲北岸增加,南岸减小;小题2可以联想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农村人口较少,耕地撂荒,村落荒废。
杞麓湖位于滇中高原,为封闭型断层陷落湖盆,无明显地表径流出口。沿湖平原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下图为杞麓湖某采样点部分时段沉积物平均粒径、有机碳及碳酸盐含量的变化曲线图。该湖泊沉积物的粒径及其碳酸盐含量与湖泊水位呈显著负相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 杞麓湖为淡水湖,其原因最可能是该湖
A. 气温低,蒸发弱
C. 湖中有泄水暗河
10. Ⅰ时期,湖区气候相对
A. 冷湿
11. 研究发现,Ⅲ时期降水丰富,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却呈波动上升趋势,原因最可能是
A. 气温显著下降
【答案】9. C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以杞麓湖某采样点部分时段沉积物平均粒径、有机碳及碳酸盐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为背景材料,以杞麓湖为淡水湖的原因、Ⅰ时期湖区气候状态、Ⅲ时期降水丰富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呈波动上升趋势的原因为切入点,考查湖泊的补给方式、气候对水文特征的影响、影响水体状况的因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基本知识和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本题组难度中等,对解题者的地理逻辑思维及推理能力要求较高,解题时应结合设问具体限制信息,调用水循环及地理环境整体性等相关知识进行解题。
【9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杞麓湖为封闭断层陷落湖,该湖无明显地表径流出口。可该湖又为淡水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淡水湖的性质是湖水中盐度低,要么该湖入湖水多,补给量大,要么该湖水可以外流,虽无明显地表径流出口,但有断层存在,可能湖中有泄水暗河,从地下汇流,C正确;气温低蒸发弱不代表该湖就是淡水湖,因为湖水中盐分是有一个累积的过程,青藏高原上很多湖泊气温低蒸发弱却成为了咸水湖,A不符;结合材料可知沿湖为重要的农耕区,如果降水量超过蒸发量,又没有明显地表外泄出口的话,湖水水位应该呈上升状态,农耕区将不会存在了,B不符;该湖位于滇中高原,那里没有大量冰川存在,湖水的补给方式是以降水补给为主,多冰雪融水汇入不符合实地情况,D不符;故本题C为正确选项。
【10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湖泊沉积物的粒径及其碳酸盐含量与湖泊水位呈显著负相关。从图示信息判断,可知Ⅰ时期湖区沉积物的粒径及其碳酸盐含量偏低,因此该时期湖泊的水位应该偏高。而气候呈现干或者热的状态时,将会出现降水少、蒸发量大的现象,由此而造成的是湖泊水位下降变浅;如果气候呈现冷湿的特征时,蒸发弱、降水多,此时湖泊的水位才能保持较高。故选项中气候有干及热内容的均不会形成图中Ⅰ时期湖泊的特征,BCD错,A正确。(湿热虽然降水可能较大,但蒸发量较冷湿较大,所以冷湿状态下的湖水位会保持更高状态)。
【11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如果Ⅲ时期降水丰富,那么湖泊水位应升高,此时碳酸盐含量应较低,但设问中却是“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却呈波动上升趋势”,所以可以推测出,此时应该是虽然降水量大,但用水量可能了大,导致湖泊水位较低,再加上该湖周边为重要农业区,所以最有可能是农业引湖灌溉使湖泊水位下降,C符合;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时间段从1986年左右开始,当前的全球气候特征是气候变暖,并没有呈现出气温显著下降的特征,A不符;结合周边是重要农耕区的信息,可推测受湖泊周边人类农耕活动的影响,水土流失应有所增加,入湖泥沙应呈增加趋势,B不符;如果径流汇入增多,将会导致湖泊水位升高,这样湖水中的碳酸盐含量应下降,D不符;故本题C正确。
【点睛】杞麓湖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属高原封闭型断陷湖泊,位于北纬24°08′—13′,东经102°43′—49′之间,在云南高原西南边缘的通海县境内。杞麓湖水资源对生态平衡、物种保护、气候调节等有着重要意义。该湖属珠江水系。杞麓湖没有明河出口,镇海岳家营的落水洞是杞麓湖唯一的排洪口,仅有伏流通过外泄。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年均气温 |
6.3 |
7.7 |
11.6 |
16.8 |
20.8 |
23.3 |
25.1 |
24.9 |
21.0 |
16.7 |
12.4 |
7.8 |
平均降水 |
20.8 |
31.9 |
50.9 |
93.0 |
129.4 |
181.5 |
369.5 |
433.6 |
206.6 |
98.3 |
56.5 |
20.9 |
降水天数 |
13.3 |
16.1 |
18.6 |
17.8 |
19.1 |
19.3 |
20.1 |
18.8 |
20.8 |
20.4 |
16.3 |
12.6 |
(1)结合材料二,分析雅安“天漏”的形成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大气热力性质及热力环流相关理论,分析雅安夜雨多的原因。
(3)依据材料和雅安气候统计资料,试从自然方面分析雅安鱼生活的优越条件。
(4)结合材料,从自然方面分析雅女皮肤细腻白皙的原因。
【答案】(1)受夏季风暖湿气流的影响;位于河流沿岸,水汽丰富;三面环山的河谷地形,水汽不易扩散;地形抬升形成降水 (或地形雨)。
(2)①盆地地形,河湖较多潮湿,云层多且厚;②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不多),对流不旺盛,大气稳定。③夜晚大气的逆辐射较强,低层空气相对温暖产生对流。④加之盆地四周沿山坡下沉的气流多,造成盆地底部夜晚气流上升较旺,形成夜雨。
(3)①河流为山泉水受污染较少,水质较好;②河流较多且水位季节变化小,为鱼类生存和繁衍提供一定的场所;③气候温暖,鱼类生长条件优越。④雅安位于山区,有水流,保障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⑤多为山泉水,水温较低。⑥河流上游侵蚀作用明显,具有众多的沙砾物质。
(4)①雅安阴雨多、日照少,紫外线辐射相对较少;②空气湿润,风力小、温差小,对人的肌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解析】
【详解】1)联系降水形成的条件回答,一是要有充足的水汽,二是使气块能够抬升并冷却凝结
(2)从图中可以看出雅安属于盆地地形,河湖较多潮湿,云层多且厚,再根据热力环流有关知识进行回答,,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不多),对流不旺盛,大气稳定。夜晚云层(上部迅速变冷,)大气的逆辐射较强,低层空气相对温暖产生对流。加之盆地四周沿山坡下沉的气流多,造成盆地底部夜晚气流上升较旺,形成夜雨。
(3)主要从水质、气温、河床条件分析适于鱼类生活的环境。①河流为山泉水受污染较少,水质较好;②河流较多且水位季节变化小为鱼类生存和繁衍提供一定的场所;③气候温暖,鱼类生长条件优越。④雅安位于山区,有水流,保障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⑤多为山泉水,水温较低;⑥河流上游侵蚀作用明显,具有众多的沙砾物质。
(4)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太阳紫外线辐射少,对人的皮肤伤害比较小,有利于皮肤的保护。
【点睛】降水的形成条件,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从整体性分析与对生活的环境,人类生存的有利条件。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的的喀喀湖位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的安第斯山脉东侧阿尔蒂普拉高原,是南美洲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被称为“高原明珠”。 湖面周期性涨落明显。湖泊周围区域是南美洲印第安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湖上还留存着一个奇观,那就是乌鲁族人用当地生产的芦苇草捆扎而成建立的一座座漂浮岛。
(1)说明湖水周期性涨落的规律并解释原因。
(2)分析印第安人文化发源于的的喀喀湖周边地区的有利地理条件。
(3)说明乌鲁族人用芦苇草建造漂浮岛的理由。
【答案】(1)规律:夏季(夏半年)湖水水位高,冬季(冬半年)水位低。白天水位高,夜间水位低。
原因:夏季(夏半年)气温高,高山冰川融水量大,降水量较大 (或:冬季气温低,高山冰川融水量小,降水量较小)。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多,夜间气温低,冰雪融水少。
(2)所处纬度较低、海拔较高,气候终年温和;湖泊周围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
(3)内陆高原地区木材匮乏,湖岸附近芦苇丰富,利于就地取材;芦苇材质轻、易漂
【解析】
【详解】(1)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地势高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水量主要受气温影响。夏季(夏半年)湖水水位高,冬季(冬半年)水位低。白天水位高,夜间水位低。
(2)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地所处纬度较低(纬度低,气温高),但由于当地海拔较高,夏季较为凉爽,冬季较为温和,故气候终年温和;湖泊周围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业发展;靠近湖泊,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3)其用芦苇建造漂浮岛可从原料来源丰富,躲避战乱,方便捕鱼等进行分析。内陆高原地区木材匮乏,湖岸附近芦苇丰富,利于就地取材;芦苇材质轻、易漂浮;湖泊中芦苇广布,便于芦苇的收集和加工。可逃避战乱(减少外界干扰);方便捕鱼,进行生产。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4月5日,“第二十八届洪洞大槐树文化节寻根祭祖大典”在山西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举行。该园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祭祖习俗收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寻根旅游在这里日渐兴起,形成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服务区。下图为洪洞大槐树景区及周边地区被游资源分布图。
分析洪洞县寻根旅游日渐兴起的主要原因。
【答案】洪洞县具有独特的寻根旅游资源,可满足游客寻根问祖的心理需求;洪洞大槐树文化节寻根祭祖大典影响日趋广泛,品牌带动效应明显;周边旅游资源丰富,集群状况好;交通便利,交通通达度较高;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旅游接待能力提高;政府政策大力支持(答出5点即可)
【解析】
整体分析:本题考查旅游资源开发的区位条件,可从资源价值、位置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
根据材料洪洞县具有独特的寻根旅游资源,能吸引大量特定的游客;被收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加了知名度,更进一步吸引了游客;读图,周围景点众多,集群效应状况好;交通便利,形成综合旅游服务区,所以其基础设施逐渐健全,接待能力增强。
【点睛】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条件:1、游览价值:资源质量、地域组合、集群性;
2、交通通达性;3、市场距离;4、地区接待能力;5、环境承载量;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刺山柑极耐旱,为适温超旱生植物,分布在荒漠和半荒漠地带,不耐盐渍和潮湿,适宜在砂砾戈壁、山前洪积扇、低山阳坡、风蚀沙地上生长。刺山柑在干热条件下可发育成大片密集的灌丛,能有效防止土壤风蚀,在沙源丰富的地区,可以积聚沙土、保持水分。
简析刺山柑在防治荒漠化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保护地表土壤,减少土壤风蚀;可以积聚沙土;减少阳光对地表的直射,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水分;增加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通过保水、保士,增加地表植被。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荒漠化的发生与干旱、地表物质缺水、松散,风力侵蚀有关,刺山柑在干热条件下可发育成大片密集的灌丛,能有效防止土壤风蚀,在沙源丰富的地区,可以积聚沙土、保持水分,利于减少荒漠化。
【详解】荒漠化的发生与干旱、地表物质缺水、松散,风力侵蚀有关,刺山柑在干热条件下可发育成大片密集的灌丛,保护地表土壤,能有效防止土壤风蚀,能有效防止荒漠化;在沙源丰富的地区,可以积聚沙土的作用,减少土壤的流失;植被覆盖率提升,也减少阳光对地表的直射,减少水分蒸发,利于保持土壤水分;枯枝落叶也可增加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通过保水、保士,增加地表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利于减少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