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民要术》有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据此完成1~2题。
1.下图各条曲线中,能正确反映“天雨新晴,北风寒彻”天气的气压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冷锋天气系统与天气。解答此题,首先应明确题干的意思,“天雨初晴,北风寒彻”表明是冬季冷锋过境后的天气现象,由于锋面过后天气转晴,且受冷气团控制,则气温变化是由高到低,气压变化必然是逐渐升高,所以②曲线符合。故答案选B项。
2.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主要是下图中( )
A.a减弱
2、C
【解析】晴天晚上多霜,主要是由于云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应差,故气温骤降,易形成霜冻。故选C项。
读下图,完成3~4题。
3.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
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3、D
【解析】冬季(1月)副极地低压被陆地冷高压切断,如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低压仅留在海洋上,有冰岛低压和阿留申低压。读图可知,此时亚欧大陆为高压控制,为北半球冬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受强冷空气的影响.故选:D。
4.当P天气系统最强盛时,印度半岛为( )
A.德干高原一年中最凉爽的时候
B.农田干枯,土地龟裂
C.乞拉朋齐降水量多的时候
D.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洪涝灾害
4.A
【解析】当P天气系统强盛时,图示亚欧大陆受高压中心控制,北半球是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印度半岛的德干高原是一年中最凉爽的时候,A对。印度半岛冬季少雨,不会出现农田干枯,土地龟裂的旱灾景象,B错。乞拉朋齐降水最多的时候是夏季,C错。此时盛行东北季风,D错。
读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hPa),完成5~6题。
5.图中a、b、c、d、e五地中最有可能降水的是( )[
A.b地、d地、e地
C.a地、b地、d地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天气系统控制我国时,可能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
②乙天气系统冬季控制我国时会带来寒潮灾害
③在春季,A天气系统可能会给北方带来沙尘天气
④江南丘陵的绵绵春雨可能与丙天气系统有关
⑤丁天气系统会给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带来梅雨天气
A.②④⑤
5、A
【解析】
5、根据图中的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可知,该地区位于北半球;b地位于冷锋锋后、d地位于暖锋锋前、e地受低压系统控制,这几处都易形成降水。
6、甲为高压,受其影响,易形成秋高气爽的天气;A为冷锋,我国北方受其影响会形成沙尘天气;丙为低压,受其影响,会造成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春雨绵绵。
据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公室消息,截止到2016年8月26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入京水量近16亿立方米,约占中线工程调水总量的近三分之一。全市1 100万人因此受益,全市地下水平均埋深较去年7月同期回升62厘米。据此完成7~8题。
7.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
A.水汽输送
8.关于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是联系海陆之间的主要纽带
③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它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④它对地表太阳能可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
A.①②
7.C
8.C
【解析】
7.图中①的功能是水汽输送,由海洋吹向陆地,实现此功能是是我国的夏季风,C对。陆风、我国的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A、D错。长江是地表径流,B错。
8.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环节施加了影响。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①是水汽输送,A错。④是大气降水,B错。⑤是地表径流,C对。⑥不是地表径流,D错。
下图是从南极上空观察到的地球局部洋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洋流流向。读图,完成9~10题。
9.以③为中心的环流圈( )
A.其中的一支是东澳大利亚暖流
C.是南半球的副热带环流
10.有关洋流②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该洋流影响下,会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B.该洋流会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故该洋流沿岸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C.该洋流会使自南向北航行的船只航速增加
D.在该洋流的影响下,沿岸地区形成了沙漠气候
9.C10.B
【解析】9、结合图中的海陆轮廓可知,③位于印度洋的南部,该环流是南半球的副热带环流。故选C。
10.由图可知,②洋流是东澳大利亚暖流,该洋流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就与该洋流有关。故选B。
考点:洋流分布。
如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
1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
A.1
11.B
12.B
【解析】考查地质构造。
11.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可知乙为断层,该断层形成后,发生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丙,之后才形成甲沉积岩。故选B。
12.图中有多个侵蚀面,当侵蚀面与岩层界面相交,不是平行关系时,说明岩层发生完全变形,形成褶皱构造,图中有两处侵蚀面与岩层相交,所以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2。故选B。
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图,阴影部分为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
13.该山地南坡属于( )
A.阳坡和迎风坡
C. 阳坡和背风坡
14.甲、乙、丙按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 甲乙丙
15.实际调查发现,该山地北坡植被生长状况优于南坡,可能是由于北坡 (
13. B
【解析】试题考查山地垂直差异
13. 从图中看,甲地与丁地气温相同,丁海拔高于甲,说明丁地所在南坡是阳坡;雪线南坡分布海拔低,南坡为迎风降水较多,A正确。
14. 图中甲和乙都在阴坡,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甲气温高于乙地;甲和丙海拔高度相同,丙在阳坡,甲在阴坡,丙气温高于甲,D正确。
15. 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北坡为阴坡,气温低,蒸发小,C正确;土壤厚度与阳坡、阴坡和迎风坡、背风坡无关。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6、图中M 市西部海域渔业资源极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A.寒暖流交汇,海水搅动,饵料丰富
C.入海河流众多,带来丰富营养物质
17.图中洋流(
A.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加快
C.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
16.C
17.B
【解析】
16.此题考查的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7.读图分析,图中洋流位于北半球,是寒流,自北向南流,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减慢,A错。导致沿岸地区气温下降,降水减少,C错。寒流经过的海面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B对。流向低纬海区,不能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D错。故答案选B。
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影响海洋生物资源:有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充足的养料,从而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有利于鱼类大量繁。寒暖流交汇也能够形成水障,使得鱼群集中,往往形成较大的渔场(如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有上升补偿流的地方也能形成大的渔场(如秘鲁渔场)。
3.影响海洋航行的速度与安全:顺着洋流航行可以加快速度,节省燃料,节省时间;逆着洋流航行会减慢速度,浪费时间,浪费燃料。寒、暖流的交汇处容易形成海雾,从而不利于海上航行。从北极地区南下的洋流也会携带海冰,威胁海上航行安全(如泰坦尼克号撞冰山事件)。
4.影响海洋环境:对于海洋污染来说,既可以使污染物因迅速扩散而加快其稀释和净化的速度,也相应地使污染范围扩大。
5.影响全球的水热平衡:洋流流动的过程中伴随着水分和热量的交换。
18.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A.①圈层
19.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厚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18.B
19.C
【解析】
18.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图示①圈层是地壳; ②圈层是地幔; ③圈层是外地核; ④圈层是内地核。选B正确。
19.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小;②圈层纵波、横波都能通过;③圈层横波不能通过,最可能为液态;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最大。选C正确。
【点晴】地震波分横波和纵波,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纵波可在固、液、汽三态中传播;横波和纵波在通过地壳层时都明显加速;在能过古登堡面时,横波消失、纵波减速,认为外地核是液态。由地心到地表,组成的物质的密度越来越小,温度和压力也越来越小。
20.下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图示是( )
20.B
【解析】
本题考查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问题。在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偏向运动方向的右侧,在南半球偏向运动方向的左侧,在赤道上不发生偏向。因为南北半球偏向不同,风向在穿过赤道后一定会发生改变,故A、C、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是B。
21.读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关于图中①、②各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 )
A.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
B.①层大气下热上冷,对流运动显著
C.②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D.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
【答案】B
【解析】据图可知,图中①位于大气最底层,为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显著;低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达18~19千米,高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达12千米左右,故纬度越高,大气层厚度逐渐递减;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不利飞机飞行。②层为平流层,气温上热下冷,该层有臭氧层,吸收紫外线而增温;以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飞行。故选B。
【点睛】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可以将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这主要是因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该层的对流运动显著因此得名。低纬度地区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所达高度就高,可达17~18千米;高纬度地区受热少,对流层高度就低,仅8~9千米;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近地面的水汽和固体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空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降低,容易成云致雨。平流层主要特点是:气温会因高度而上升。是因为其顶部吸收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而被加热。空气特别稳定,不易产生对流,大气运动多是水平,因此称为平流层。目前大型客机大多飞行於此层,以增加飞行的稳定度。高层大气的特点是有自平流层顶至2000~3000千米高空,空气密度很小,气压很低,高空有电离层,有利于无线电通讯。
22.
C.降水异常减少
23.
A.地域性
22.A
23.B
【解析】
试题分析:
22.由材料“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了频繁的“黑风暴”可知,“黑风暴”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破坏了地表植被,从而使地表失去植被保护,在风力的吹拂作用下而出现的,故选项A正确。
23.植被遭到破坏导致“黑风暴”的出现,说明地理环境中的某一要素发生改变,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受到影响,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故选项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图4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24.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25.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的高差可能是
24. B
【解析】试题分析:
24.
25.
【考点定位】等高线地形图局部地形的判读和相对高差计算
【名师点睛】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1)公式计算法:如图所示,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A、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 m,利用公式(n-1)d m+1)d m。可得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 m。
(2)直接计算法:根据图中各点的海拔计算相对高度,如图中A点海拔为300~400 m,B点海拔为0~100 m,则A、B的相对高度为(300-100)m-0)m。
26.一个旅行社在某地举办攀岩比赛,需要制作陡崖剖面图海报,想宣传“险、奇”效果,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26、B
【解析】
试题分析:地形剖面图作用是反映某条剖面沿线的地势起伏状况。一般画地形剖面图时,水平比例尺与原地形图相同,垂直比例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能够表示出剖面线上的最高和最低值为根据。垂直比例尺越大,纵坐标越长,反映的起伏状况越明显。
敦格铁路北起敦煌火车站,南至青海省的格尔木火车站,全长约616.79千米,预计2019年通车。下图中的虚线为敦格铁路。读图回答27~28题。
27.敦格铁路正线全长约509千米,由此可推知,上图的比例尺最接近( )
A.1∶30万
C.1∶2 500万
28.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的虚线为图例
B.图中的“格尔木”为注记
C.图中的省界大体为西北—东南走向
D.在该图判断方向应依据经纬线
27.C
28.D
【解析】
试题分析:
27.读图可知,图中敦煌和格尔木两地相距约2厘米,而两地的实地距离约为509千米,故该图的比例尺最接近1∶2500万,C正确。
28.图中的实线、虚线都是图例;图中的文字是注记;判断方向的方法有三种,但该图既没有经纬线、也没有指向标,故应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向;图中的省界大体为西北—东南走向,因此,答案为D。
【考点定位】比例尺计算,地图
(2017·长春模拟)一架飞机从甲地(60°N,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抵达乙地(60°N,80°E)。据此回答29~30题。
29.飞机飞行航线( )
A.一直不变
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30.这架飞机若以同样的速度,沿60°N纬线飞行,抵达乙地大约需要( )
A.8小时
C.16小时
29.D
30.B
【解析】
试题分析:
29.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应是过这两点的地球大圆上被这两点分成的劣弧长。结合图示甲、乙两点位于相对的两条经线上,因此过这两点的大圆在一个经线圈上,又因为这两点均在北半球,所以过经线圈被它们分得的劣弧要经过北极点。因此最近的走法是先朝北再朝南。
30.从甲到乙的最近航线的距离跨纬度60°,距离为60*111KM=6660KM,使用时间为8小时;而在60°N上飞行,飞了180°,路程只有赤道上的一半,相当于走了180×111×0.5=9 990KM,故推理所用时间为12个小时。
考点:本题组考查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地图的基本知识。
二、综合题:(共40分)
31.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22分)[来源:学科网ZXXK]
图1
(1)判断两图各自所处的季节。
图1 ________
(2)图1中的C和图2中c分别受哪个气压带或风带控制?这说明_______移动引起它们移动,从而影响气候。
C
(4)若图中大陆为亚欧大陆,图1中与下面甲、乙气候类型相同的地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甲
31、(1)图1为冬季,原因是30°N~40°N大陆西岸受西风控制(或大陆东岸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图2为夏季,原因是30°N~40°N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或大陆东岸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2)C处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处受东北信风控制,e处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这说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3)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4)E F
【解析】考查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气候类型的判读
【点睛】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调整着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如下表所示:
|
气候类型 |
成因 |
特点 |
分布规律 |
单一的气压带、风带控制 |
热带雨林气候 |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全年高温多雨 |
赤道附近 |
热带沙漠气候 |
终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 |
全年高温少雨 |
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中部和西部 |
|
温带海洋性气候 |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
终年温和湿润 |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
|
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
热带草原气候 |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 |
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 |
地中海气候 |
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
[技巧点拨] 气候类型判定的八字方针——“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所谓“以温定带”,即以气温定热量带,缩小范围;“以水定型”,即以降水定类型,确定具体气候类型。现表示如下:(冷指最冷月平均气温,热指最热月平均气温)
(1)冷>15 ℃集中程度低→热带草原气候
(2)0 ℃<冷<15 ℃年雨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3)冷<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4)0 ℃<热<10 ℃→苔原气候
(5)热<0 ℃→冰原气候
32.读“某日昼夜半球示意图”、“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左图所示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右图中
(2)图中EF线为
(3)此时西安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4)此时A、B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A
(5)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
(2)晨 23°26′S(南回归线)
(3)昼短夜长(2分)
(4)> <(4分)
(5)12时 6时(4分)
【解析】
(1)左图中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表示北半球冬至日,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位于右图中的④处;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2)图中EF线东侧为昼半球,该线表示晨线;从上题分析可知,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26′S)。
(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日北半球各地均昼短夜长,因此西安昼短夜长。
(4)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其余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图中A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B地;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增加而递减,因此图中C地线速度小于D地。
(5)图中中间经线经过晨线和赤道的交点,其地方时为6点,A点所在经线位于6点经线以东90°,其地方时早6小时,为12点;D点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6点日出、18点日落。
考点:光照图综合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