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地球的形状,叙述正确的是(
A. 皮球状的正球体
C. 橄榄球似的椭球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地球的形状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故D正确,其它选项均不对。
2.一人站立点的南是南半球,北是北半球,东是东半球,西是西半球.他站立点是(
A. ( 30°N,0°)
C. ( 0°,160°E)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分析题干可知:东边东半球,西边是西半球的经线是20°W;北边是北半球,南边是南半球的纬线是0°纬线,故地理位置为20°W,0°.故选项B符合题意。
3.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C. 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经度与纬度的知识。
【详解】赤道是南北半球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经线圈,
4.甲乙两人以相同速度从南极同时出发,分别沿30°E和30°W向北前进,发生的情况有(
A. 他们之间的距离始终不变
C. 他们在北极相遇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详解】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沿30°E和30°W向北出发,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远,最北到达北极,在北极相遇.根据题意,答案选C.
.
5.从北半球中纬度某一点,向北走1000KM,再向西,向南,向东依次走1000KM,此时该人位于(
A. 原出发点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详解】(1)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如图示

【点睛】此图用图示法效果较好。
6.有两副图幅面积相等的地图,一副是云南省的地图,另一幅是昆明市的地图,下列关于两副地图说法正确的是(
A. 两副图的内容一样详细
B. 两幅图的内容一样简略
C. 云南省的地图内容简略,昆明市地图的内容详细
D. 云南省的地图内容详细,昆明市地图的内容简略
【答案】C
【解析】
【详解】图幅面积相等的地图,地图的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就越详细;地图的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就越简略.云南省的面积远大于昆明,故云南省的地图比例尺小,内容简略;昆明市的地图表示的实际范围小,其比例尺大,内容详细。故答案选C。
北京时间2014年9月24日10点30分左右,印度首颗火星探测器“MOM”已经安全进入火星轨道。“MOM”用于分析火星大气和地质方面的特征,并探索火星上是否存在某种原始生命形态。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7. 下列关于火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公转轨道位于金星和地球公转轨道之间
B. 为地外行星
C. 质量、体积、密度大于地球
D. 是距太阳最近的行星
8. 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 有密切关系的是(
A. 地球的公转方向
B. 地球的自转方向
C. 地球处于一种相对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D.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答案】7. B
【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特征;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重点考查地球“液态水存在”主要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分析。
【7题详解】
根据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可知D错;与火星公转轨道相邻的是地球和木星,故A错;火星的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大气密度小于地球,故C错;因其轨道在地球的外侧,故为地外行星,故B对。
【8题详解】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能接受到的太阳光热适量.适宜的温度使地球表面的水多以液态存在,形成辽阔的海洋和江河湖泊及地下水.故选:D。与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无关,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也具备,故C排除。
9.下图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A、C错;东经度数顺着自转方向增加,B是正确C错。
【考点定位】地球自转方向
10.观测太阳黑子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哪种方法最不适合(
A. 曝光过的X光底片
B. 直接通过墨镜看
C. 通过电焊护目镜看
D. 用望远镜把太阳投影到投影板看
【答案】B
【解析】
【详解】对黑子的观测最好用专门的观测仪器。曝光过的X光底片颜色较深,可以较短时间的观看;电焊护目镜本就是在强光下保护眼睛的,用它直接看太阳就可以;望远镜投影法对眼睛的伤害较小,而用墨镜直接观测黑子,对眼睛的伤害较大,故最不合适的是选B。
11.农业谚语“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中,体现了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
A. 光、热资源
C. 生产能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体现了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A正确。
【考点定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2.我国太阳辐射能最丰富和最贫乏的省区分别是(
A. 新疆、青海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西藏自治区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海拔高,空气稀薄,降水少,明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最多。青海纬度比西藏高,太阳高度角小些,太阳能较少。新疆纬度高,海拔较低,大气削弱作用较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能比西藏少。海南纬度比西藏低,热量充足,但是降水多,阴雨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比西藏较少。黑龙江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降水较多,大气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能少。四川纬度与西藏相近,但是海拔低,位于盆地地形区,盆地地形导致空气流通不畅,多云雾、降水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最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最少。所以B对。A、C、D错。
考点:该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3.下列不属于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是(
A. 风能发电
【答案】C
【解析】
【详解】风能属于大气运动产生的能量,其来源于太阳辐射,故A不符合题意.石油(和煤炭)是地质历史时期储存下来的太阳能,其来源于太阳辐射,故B不符合题意地热发电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过程中产生的热能,故不属于太阳能,故答案选C;太阳能热水器利用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故D不符合题意。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如果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15. 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高
【答案】14. D
【解析】
试题分析: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长江中下游平原年平均PAR强度在23-26,四川盆地小于20,华北平原在23-29,青藏高原在32-38,青藏高原最大,农业生产潜力最大,所以D正确。
【15题详解】
甲地位于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所以太阳辐射能弱。乙地位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多晴天,云量少,所以D正确。
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6.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为23°31′,下列现象中不会出现的是(
A. 北极圈的度数变为66°29′
B. 地球上太阳光直射的范围增大
C. 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的天数增加,范围增大
D. 地球上温带范围减小
【答案】C
【解析】
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为23°31′,即黄赤交角变大。黄赤交角度数与极圈的度数互余,北极圈的度数变为66°29′,A正确。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回归线度数,地球上太阳光直射的范围增大,B正确。地球上出现极昼极昼夜的天数不变,范围增大,C不正确。地球上温带范围减小,D正确。
北京时间2015年3月12日凌晨0:22,太阳动力学天文台捕捉到一个巨大的X2.2级的太阳耀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照片中的耀斑这种太阳活动现象出现在(
A. 光球层上
18. 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下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A. 2000~2001年
C. 2006~2007年
【答案】17. C
【解析】
【17题详解】
耀斑主要爆发在太阳的色球层,故答案选C。
【18题详解】
太阳活动的周期是11年,故下一周期是在2022~2023年,故答案选B。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回答下面小题。

19. 下列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A. ①②
20. 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A. 30°、1月
【答案】19. C
【解析】
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19题详解】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①对。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处都相等,②错。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不均匀分布的,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③错。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④对。C对,A、B、D错。
【20题详解】
甲图M点的自转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说明M点的纬度是60°,乙图N点的公转速度最快,说明在远日点,月份是7月。B对,A、C、D错。
二、非选择题(共3题,总计40分)
21.写出下图中A、B两点的地理坐标。

A: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应用,主要考查经纬网定位和定向。
【详解】由于A位于赤道以北的15°,故是北纬15度,经度在0度经线以东是40° E;B纬度越往南越大,故是南纬的40°,经度往东增大,故是东经170度;在南北方向上A点离北极点更近,故A在B的北侧;在东西方向上,东经度增大方向上是东,故A在B的西侧,故A在B的西北方。
22.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AD两地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__米,D点温度为31℃,C点气温为_____。
(2)量得C、D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C、D之间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_千米。
(3)图中小溪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__。
(4)该地的地形属于________(类型),如果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最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
(5)从E点爬到山顶A和从C点爬到山顶A,比较省力但费时的是从__________点爬到山顶A。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570米
(4). 山地
【解析】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A点的海拔高度是670米,D点的海拔是100米,故D点与A点的相对高度=670-100=570米。C点的海拔是400米,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C,可知C点比D点低1.8°C,故答案是29.2℃(2)根据图中的比例尺可知图中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1千米,故图中距离3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千米。(3)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故可知河流的流向由西北流向东南。(4)图中的等高线在500米以上,且比较崎岖,故表示的是山地地形。植被破话严重最容易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所以选择AC处,登山较轻松,选EA较累。
23.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八颗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________,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_。
(2)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________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____________,其中心天体是________,此天体成为该天体系统中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水星
(2). 2
【解析】
【详解】(1)八颗行星中,由近及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故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木星和土星属于巨行星,体积最大的是木星。
(2)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2级天体系统,即太阳系和地月系,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太阳系,其中心天体是太阳,此天体成为该天体系统中心的原因是质量体积巨大,引力巨大。
(3)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八大行星同向共面近圆,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个安全的宇宙环境。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如有适宜的温度、有适合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的形成。而此图反映出来的是日地距离适中,为地球提供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