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二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时间:2018-11-23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诗歌民谣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 “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荫。有水皆成瀑,城为石头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须问,十九布依人。”以上诗句描绘的景观可能出现在(  )

A. 华北平原    B. 青藏高原    C. 珠江三角洲    D. 云贵高原

2. 五百年前刘伯温曾预言:“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姑且不谈其预测依据,若将来真的如预言所讲,那么合理的理解是(  )

A. 江南地势低,被海淹没了    B. 江南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

C. 云贵的现代文明超过江南地区    D. “云贵万重山”的资源被人类开发利用

【答案】1. D    2. D

【解析】

试题分析:

【1题详解】

根据题目描述:“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荫。有水皆成瀑,城为石头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须问,十九布依人”为喀斯特地貌区,少数民族分布多,为我国云贵高原地区。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题详解】

云贵高原地区,地势崎岖,但是资源丰富,尤其是旅游资源丰富。如果云贵胜江南,主要原因应是“云贵万重山”的资源都被人类开发利用。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考点:区域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

3.自然环境影响聚落的建筑风格。下列地区和当地民居搭配相符的是(  )

A. 西双版纳——竹楼    B. 江南地区——窑洞

C. 陕北延安——尖顶屋    D. 云贵高原——蒙古包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详解】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竹楼是西双版纳地区的典型民居,A正确;窑洞是黄土高原陕北延安地区的民居,B错误;尖顶屋利于排水,是江南地区的民居,C错误;蒙古包是内蒙古高原上的一种民居,D错误。故选A。

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二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4. 下列有关图示区域从阶段Ⅰ到阶段Ⅲ发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②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 ③图示区域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④ 图中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乡村人口比重减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5. 从阶段Ⅲ到阶段Ⅳ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图中农业生产空间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政策    B. 交通运输    C. 劳动力    D. 市场

【答案】4. D    5. D

【解析】

考查土地利用状况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城市化标志,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4题详解】

读图可知,从Ⅰ到Ⅲ阶段,耕地面积增加,林地面积减少,城市面积增加,由于林地对水源的涵养功能下降,同时城市中地面硬化导致下渗减少,因此河流的丰水期水量增加,①正确。在图示区域乡村数量增加,城市从无到有,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乡村人口比重减少,出现了城市化现象,④正确。故选D。

【5题详解】

读图可知,从Ⅲ到Ⅳ时期,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加强。故选D。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打车软件将“互联网”和“交通”融合,改变人们日常出行模式。

6. “互联网+交通”出行模式主要利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A. GIS与GPS    B. RS与GPS    C. GIS与RS    D. 数字地球与RS

7. 我国“北斗”系统主要属于下面哪一类现代技术(  )

A. GPS    B. RS    C. 计算机网络    D. 移动3G网络

【答案】6. A    7. A

【解析】

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6题详解】

RS技术用于获取地面信息,GIS用于处理、分析数据,它是在计算机里借助软件来完成的,GPS的功能主要是定位和导航。“互联网+交通”的经济模式主要利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GIS和GPS。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题详解】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卫星群来获取地面经纬度坐标及其高程坐标并用于定位和导航的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开始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正式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该系统属于GPS技术,故选A。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地理信息系统(GIS)部分图层,该区域人口密度由甲到乙呈递减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二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8.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甲到乙气候适宜度变好    B. 甲到乙地形起伏度变大

C. 甲到乙植被覆盖率变小    D. 甲到乙水文指数值变大

9. 下面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的是(  )

①防灾减灾 ②交通管理 ③城市规划 ④医疗服务  ⑤学生管理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答案】8. B    9. B

【解析】

考查地理信息系统概念和实际应用。

【8题详解】

该区域人口密度由甲到乙呈递减趋势,可知甲地与乙地相比环境条件较好,气候较适宜、地形较平坦、水文指数值较大,开发程度较高,植被覆盖率较小,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领域有多个方面,它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GIS作为空间信息获取、管理和应用的技术体系,在社会经济信息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交通通信、国土管理、农林水利、环境保护、交通管理、城市规划、医疗服务、防灾减灾等领域,①②③④正确。故选B。

读某区域水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二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10. 有关甲河流的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水量较丰富,含沙量较大    B. 有双汛期,春汛长于夏汛

C. 有结冰期和凌汛现象    D. 水位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11. 有关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全年湿热,适宜水稻种植    B.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 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冬冷夏热    D. 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

【答案】10. C    11. A

【解析】

试题分析:

【10题详解】

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甲河流是黑龙江,主要的水文特征水量较丰富,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较小,A错。有双汛期,夏汛长于春汛,B错。纬度高,有结冰期,河流流向较高纬度,所以有凌汛现象,C对。水位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D错。

【11题详解】

图示区域气候冷湿,水稻种植热量条件没有优势,A不正确,选A。该地属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为黑土分布区,B正确。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冬冷夏热,C正确。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D正确。

【考点定位】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及原因。

棉花遥感识别是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关键,下面是我国北疆地区不同时期棉花光谱信息与其他作物光谱信息的曲线分析图。图中前3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分别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第4波段为近红外波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二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12. 容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最佳波段是(  )

A. 蓝波段    B. 绿波段    C. 红波段    D. 近红外波段

13. 根据图中信息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6月份和9月份相比,棉花遥感识别最佳时期在6月份

B. 盛絮期棉花反射率明显降低

C. 北疆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

D. 北疆地区发展棉花种植业的优势是耕地面积广大,便于大规模的机械化操作

【答案】12. D    13. B

【解析】

【12题详解】

由图可知,棉花与其他作物在第4波段即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差别最大,容易区分。

【13题详解】

9月份棉花与其他作物在各波段的反射率差别大于6月份,盛蕾期棉花红波段反射率最高。9月份棉花盛絮期1~3波段的反射率降低而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升高。叶面面积越大,反射率越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由2003年的1204.2百万吨油当量上升到2018年的2735.2百万吨油当量;能源消费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如下图中外圆为2018年、内圆表示2003年能源消费结构,读下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二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14. 关于能源消费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 煤炭消费量变化较小    B. 原油消费量明显增加

C. 水电消费比重下降    D. 核电和再生能源发展速度最慢

15. 下列关于能源消费变化影响表述合理的是

①减少灰霾天气 ②减少紫外线辐射   ③加剧全球温室效应  ④加剧能源供应紧缺程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4. B    15. C

【解析】

试题分析:

【1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大幅度增加,煤炭消费比重变化不大,但是煤炭消费量大增,A错。原油消费比重变化不大,在能源消费量大增前提下,消费量增加明显,B对。水电比重增加,C错。核电和可再生能源消费发展速度快,D错。故选B。

【15题详解】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加,排放的粉尘等颗粒物增多,灰霾天气增多,①错。紫外线辐射多少与能源消费无关,②错。能源消费量增加,会加剧全球温室效应,加剧能源供应紧张状况,③④对。故选C。

【考点定位】读图分析能力  能源消费增加对环境的影响

薰衣草原产于法国东南部的普罗旺斯,7-8月花期时要有充足的阳光,耐旱怕温。我国新疆伊犁河谷是世界薰衣草三大种植基地之一。左图为“普罗旺斯气候资料图”,右图为“新韁伊犁河谷伊宁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二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16. 费罗旺斯、伊宁两地有利于薫衣草种植的共同气候条件是

A. 冬季温和湿润    B. 夏季光照充足    C. 全年干旱少雨    D. 全年水热丰富

17. 在新疆盲目扩大薫衣草种植面积,最有可能造成

A. 物种灭绝    B. 水源枯竭    C. 湿地消失    D. 土地荒漠化

【答案】16. B    17. D

【解析】

考查区域的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生产活动,不合理的人类生产活动会导致生态破坏,出现环境问题。

【16题详解】

薰衣草7-8月花期时要有充足的阳光,耐旱怕温。从“新韁伊犁河谷伊宁气候资料图”图中可以看出7-8月降水少,阳光充足,所以费罗旺斯、伊宁两地有利于薫衣草种植的共同气候条件是夏季光照充足,B正确。故选B。

【17题详解】

新疆深居大陆内部,气候干旱降水少,在新疆盲目扩大薫衣草种植面积,造成植被破坏,最有可能造成土地荒漠化,正确D。故选D。

城市道路绿化布置形式多样,“二板三带式”即道路被中间一条绿化带隔离成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和两条行道树。下图为二板三带式道路绿化断面。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二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18. 人行道上绿化带的作用是(  )

①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② 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③ 调节气候,为行人庇荫 ④ 减弱噪音,美化环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9. “二板三带式”的优点有(  )

A. 用地较少,管理方便简单    B. 车辆之间,互不干扰

C. 绿地较广,投资费用很大    D. 人行道与车行道分离,安全性好

【答案】18. B    19. D

【解析】

试题分析:

【18题详解】

人行道上绿化带可以对道路交通中的大气污染、噪音污染起到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减弱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城市交通绿化带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从而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由于城市中人行道上绿化带面积较小,大多为硬化路面,因而涵养水源,减轻内涝不明显,故选项B正确。

【19题详解】

由图可知“二板三带式”分成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和两条人行道,中间以一条分车绿化带分隔,构成二板三带式绿带。这种形式适于宽阔道路,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较显著,多用于高速公路和人城道路。由于各种不同车辆,同向混合行驶,还不能完全解决互相干扰的矛盾;但隔离行人和车辆,安全性好。故选项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下列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形以山地为主,新疆的地形有“三山夹两盆”之说②塔里木河为我国最长的 内流河,位于准噶尔盆地内③灌溉农业为本区的特色,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被 誉为“塞外江南”④内蒙古高原东部的草原为我国最好的草原 之一,我国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就生长在这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西北区的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塔里木河分布于塔里木盆地内, ①②错误;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灌溉农业为本区的特色,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因黄河水的恩惠被誉为“塞外江南”,③正确;内蒙古高原东部的草原为我国最好的草原之一,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就生长在这里,④正确。故选B。

21..我国古代道教就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下列做法符合这种人地关系思想的是(    

A. 在我国西南林区大量采伐林木    B. 在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植树造林

C. 我国在东、黄、渤海海域全面实行伏季休渔制度    D. 在东北大面积开垦沼泽地

【答案】B

【解析】

“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强调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符合人地伙伴论思想。西南林区大量采伐会导致森林资源枯竭;在东北大面积开垦沼泽地会导致湿地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这两种行为均强调人类对环境的索取,忽视环境自身的稳定与发展,体现了人类中心论思想,AD错误。严禁捕渔,不利于人类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符合人地伙伴论思想,C错误。在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植树造林,会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使人地关系趋向和谐统一,这种行为符合符合人地伙伴论思想,B正确。故选B。

22.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A. 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B. 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C. 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然较多    D. 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答案】B

【解析】

我国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的相对短缺、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故选B。

第Ⅱ卷

23.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图为“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二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1)左图中A,B,C三地与右图所示气候特征一致的是         地,简单概括其降水特点。

(2)说出AB所在国传统工业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影响这种分布的主要区位条件。

【答案】(1)B     全年降水丰富,冬季更多

(2)日本传统工业集中分布于太平洋沿岸   岛国海岸曲折多良港,矿产贫乏原材料、能源需要大量进口,国内市场狭小。

【解析】

【分析】

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读图分析能力。关键是掌握世界区域环境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

【详解】(1)右图的降水量分布特征为全年降水丰富,冬季降水量较多,故与B地符合,由于B地位于日本海沿岸,冬季西北风受日本海水汽补充,在日本的西北侧形成西北季风的迎风坡,故冬季降水量较多。

(2)AB位于日本,该国的工业布局类型属于临海型,由于工业的原料和产品需大量进口和出口,故工业主要集中于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结合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矿产资源、市场、交通、劳动力等因素分析。

24.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二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1)据图概括我国A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

(2)简要分析沙尘暴路径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原因。

(3)指出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特大沙尘暴的变化趋势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并说明其主要人为原因。

【答案】(1)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沙漠广布、地表径流少。

 (2)冬、春季节,(我国北方地区处于亚洲高压的东部)盛行西北风。

 (3)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

人为原因:北方草原过垦、过牧;不合理灌溉;工矿建设不注意环境保护。

【解析】

【分析】

考查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及区域环境问题的成因。

【详解】第(1)题,读图可知,A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其自然环境特点应从当地气候、植被、地表径流等方面分析。

第(2)题,我国冬季风主要为西北风,呈西北-东南走向的沙尘暴路径走向基本与我国冬季风风向相同。

第(3)题,由沙尘暴的定义可知,沙尘暴主要反映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中的土地沙化现象。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过樵、过垦、过牧、不合理灌溉及工矿建设不注意环保等。

25.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和欧洲某国示意图。




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二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完成了2 000 hm2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材料三 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




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二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1)分析R地1月均温比Q地高的主要原因。

(2)与法国相比,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

(3)如果大量引用黄河水发展葡萄生产,可能对本地(P、Q所在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答案】(1)R地海拔较低,冬季R地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西风)的影响,而Q地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R地处沿海,Q地处内陆。

(2)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劳动力丰富廉价。

(3)对本地区:灌溉方式不合理,土壤次生盐渍化。

对黄河中下游地区:本地区灌溉用水过多,可能造成黄河中下游水量减少或断流。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表2可知法国R地海拔较低,海拔低气温高。由图可知法国R地位于40ºN 至60ºN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终年受西风影响,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R地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西风)的影响,气温较高,而Q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接近冬季风源地,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大,温度较低;而且R地处沿海,Q地处内陆,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法国R地气温也应当高于宁夏Q地。

(2)由图甲中经纬度位置可以推断贺兰山东麓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成分的积累;冬季气温低,病虫害难以越冬,病虫害少。该区域经济较为落后,土地租金低,人口较多,就业机会较少,劳动力丰富廉价。

(3)该题应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角度考虑。如果大量引用黄河水发展葡萄生产,可能导致本地的土壤次生盐渍化和黄河中下游地区水量大减,甚至断流。

【考点定位】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农业区位条件等。

【知识扩展】光照、量度、降水等天气条件都是葡萄生长和结果所必需的,特别是夏秋季的天气状况。

1.光照:太阳能是葡萄进行光合作用唯一的能源.是葡萄进行能量和物质循环的动力,葡萄产量和品质的90%~95%来源于光合作用。真正消耗于光合作用的太阳能在许多情况下,还没有达到太阳总能量的1%。在中国一般葡萄园太阳能的利用率仅为0.5%左右。葡萄是喜光作物,几千年来人们为它搭架和整形修剪,以便使它获得更充足和合理的光照。

2.温度:温度(热量)是影响葡萄生长和结果最重要的气象因素。葡萄属暖温带植物,要求相当多的热量。葡萄生长期(从明芽至桨果成熟)需要的月平均气温在10度以上的活动积温、因品种不同而存在差异。温度对葡萄生长、结果的进程也产生重要影响。高温能对葡萄造成危害,但程度远远不如低温,低温对葡萄的伤害是世界葡萄栽培中常遇到的问题、低温限制了葡萄的栽培区域。葡萄一般栽培在北半球北纬20度~51度之间。欧洲葡萄品种的栽培北限是德国的莱茵河流域,栽培的南界伸展到了印度。在南半球、葡萄主要栽培于南纬20度~40度之间。欧洲葡萄的种植范围朝赤道方向扩展的限制因素是高温、病害和缺乏足够的低温诱发葡萄的休眠。欧洲葡萄向两极方向扩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生长季节短、不足以保证果实和枝蔓成熟以及抵御冬季低温。

3.降水:降水的多寡和季节分配,强烈地影响着葡萄的生长和发育,影响着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在某些地区,对某些栽培品种、降水量季节性的变化是葡萄品种区域化的最重要的气候因素之一。降水量季节性的变化,因世界不同的气候类型.而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地中海气候的降水量季节分配的特点是:夏秋干旱.冬春多雨。而中国主要葡萄栽培区的气候为季风气候(除新疆外),夏季高温多雨,南方春季阴雨天气更加重了葡萄栽培的难度。除新疆外,对葡萄不利,水分胁迫现象对葡萄表现十分显著。

26.下图为我国甲、乙两区域的农业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二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1)简述甲地形成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2)分析乙地大量农田变成花卉基地和蔬菜基地的原因。

【答案】(1)地广人稀;地势平坦(或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或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机械化水平较高(或农业科技较先进或工业基础较好〕;国家政策扶持等。

( 2)工业用地、城市用地增加,土地租金提高;花卉、蔬菜的附加值高于水稻;经济发展,人口增加。花卉、蔬菜市场需求增大;农业科技发展等。

【解析】

【分析】

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优势,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详解】(1)读图可知,甲地位于东北平原,东北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是我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该地区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主要有自然条件:地势平坦;黑土土壤肥力高;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人文条件:地广人稀;交通便利;东北地区重工业基础雄厚;市场广阔;政策扶持等。

(2)读图可知,丙地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土地租金提高,追求高效率的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同时经济发展对花卉、蔬菜、畜产品等的需求增加,由此造成了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变。

27.读“南美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二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区:A是          。B地区的典型植被分别是           

(2)A地区的植被在全球分布最广的原因?

(3)人类的开发是导致A地区植被被毁的直接原因,保护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1)亚马孙平原 热带草原

(2)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终年受赤道低气压的影响,全年高温多雨;南美洲北宽南窄 ,亚马孙位于最宽处,利于暖湿气流深入;东边沿岸暖流流经,带来大量的暖湿气流。

(3)保护的措施有: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等。

【解析】

【分析】

考查拉丁美洲地形、气候的分布及其对植被的影响,雨林的全球环境效益、破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详解】(1)读“南美洲图”可知,图中字母A表示的地形区是亚马孙平原。B地区位于巴西高原,其典型植被是热带草原。

(2)由上题可知,A地区是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植被分布区,该地热带雨林在全球分布最广的原因主要有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全年高温多雨;东临大西洋,整个平原呈口袋状迎接大西洋水汽,来自海洋东北、东南信风带来湿润的水汽,可以长驱内陆,并在西部安第斯山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南赤道暖流经过,暖流经过的地区增温增湿,降水较多。

(3)人类的开发是导致亚马孙平原地区植被被毁的直接原因,对亚马孙雨林保护的措施可以参照必修3教材图片内容,要求学生熟练运用对雨林的保护措施,主要从意识教育、积极保护及保护性的开发方式方面着手分析有关措施。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月考地理试题
  • 上一篇: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2018-201
  • 下一篇: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届高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