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某市(34°N,117°E)长跑比赛于北京时间某日11:30鸣枪开赛。下图中,图甲为某运动员比赛中经过图乙中某点时的即时素描图,当该运动员到达该点时,其身影向正北并大致与身高相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运动员身影如图所示时,运动员位于图乙中的
A. 甲
2.此时比赛已进行约
A. 42分钟
3.下图示意2013年9月份第19号超强台风“天兔”登陆路径,据图推测9月21日至22日甲地风向变化全过程为
A. 西北→东北
C. 东南→偏南→西南→偏西
下图为“某年4月17日02时—20日02时我国西北某地气象要素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根据上图中各气象要素的变化得知,该天气系统与其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的正确组合是
A. 反气旋、冻雨天气
C. 冷锋、暴雨天气
5.此次天气过程对当地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A. 农牧业设施受到了损坏
C. 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题文)下图为我国某地河流实测径流量和降水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6.(小题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 雨水
7.(小题2)图中反映了该河流8月中旬的一次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变化过程,最大降水量与最大径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这个时间差逐年变大,这可能是由于
①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③全球气候变暖
A. ①②
(题文)下图为某河流径流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小题1)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 ①径流、
B. ①蒸发蒸腾、②地表调蓄、③河网调蓄、④径流
C. ①河网调蓄、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径流
D. ①蒸发蒸腾、②河网调蓄、③地表调蓄、④径流
9.(小题2)近年来图中河流含沙量变小,最可能的原因是
A. 修建水库
C. 降水强度增大
(题文)下图表示我国某区域多平均的水平衡收支概算(单位:亿m
10.(小题1)该地区位于我国
A. 南方地区
11.(小题2)该地区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A. 水资源短缺
(题文)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表为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12.(小题1)下列关于水库储水量说法正确的是
A. 12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C. 6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
13.(小题2)该水库最有可能位于
A. 西欧地区
(题文)下图为某海区洋流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4.(小题1)若该洋流是一支寒流,则其可能位于
A. 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
C. 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
15.(小题2)若该洋流流向纬度高的地区, 则该洋流
A. 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C. 位于澳大利亚大陆西部沿海地区
(题文)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回答下面小题。
16.(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各处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因与②接触,①处岩石易变质
C. ③处岩石埋藏较浅,易变质
17.(小题2)关于图示地区地质作用先后顺序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皱褶的形成晚于断层的形成
C. 沉积物的形成早于喷出岩的形成
青居镇位于嘉陵江畔,其形态的发展深受河流的影响。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8.关于牛肚滩耕地面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位于河流的凸岸,流水侵蚀作用明显,面积不断减小
B. 位于河流的凹岸,流水堆积作用明显,面积不断扩大
C. 位于河流的凸岸,流水堆积作用明显,面积不断扩大
D. 地转偏向力影响,流水侵蚀作用明显,面积不断减小
19.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测,未来青居镇城镇最不可能
A. 被河流划分成两部分
C. 部分搬迁到大中坝
某河谷一块高约二百米的巨大沉积岩崖壁上分布着许多直径小于 一米的洞穴,河谷所在流域一直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下图是崖壁洞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0.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
A. 流水侵蚀
21.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A. 年平均河水位线在持续上升
C. 海拔越高岩石年龄越老
冻土是指温度在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土体和岩石。冻土分为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两类。季节性冻土指冬季冻结,夏季全部融化的土层;多年冻土指冻结持续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冻土。下图是“北半球南北方向多年冻土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2.我国季节性冻土冻结和融化的特点是
A. 季节冻结层每年1月开始产生
C. 季节冻结层每年4月达最大厚度
23.亚欧大陆自西向东冰土带的分布南界具有纬度高—低一高的变化规律,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A. 海洋性气候强弱
C. 土体颗粒的组成
(题文)下图是秦岭南坡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Ⅰ至Ⅷ带海拔不断升高,Ⅱ至Ⅷ带为植被带,完成下面小题。
24.(小题1)Ⅰ带为该坡自然带的基带,则Ⅱ至Ⅷ自然带的变化是
A.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
B. 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
C. 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
D.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
25.(小题2)对秦岭南坡各类土地利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 耕地面积比重随海拔上升不断地减少
C. Ⅰ至Ⅱ带因水热条件减弱导致林地减少
某地理学习小组为了深入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成因,做了各种模拟演示。下图为某理想区域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6.在模拟演示中,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甲地气候类型将不存在,那么甲地实际所在的半球及气候类型为
A. 北半球 地中海气候
C. 南半球 地中海气候
27.研究表明,甲乙两地虽然纬度相当,但气候特征差异很大,造成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28.若图中甲地常年受某风带影响,图中甲地气候类型是
A. 地中海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砾岩楔是地震形成的地质构造,它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9.图示砾岩楔
A. 形成环境以沉积岩为主
C. 中部砂石粒径下小上大
30.关于砾岩楔形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形成过程只与地质条件相关
C. 形成过程中同时形成断层构造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1.读某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该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气候。
(2)试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等因素分析该气候形成的原因。
(3)下图中的四幅气候资料图中,与乙地的气候特征相符的是图______________。这表明乙地的气候特征与甲、丙相比有细微的差别,体现在______________。
(4)图中甲、丙两个气候区的纬度分布有什么差异?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差异?
3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白洋淀被称为“北国江南”。近10年来白洋淀天然入淀水量几乎为0,水域面积急剧缩减。流域内的保定市农业区位优势明显,全市建成7个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8个果品基地和8个牧渔基地。
材料一 白洋淀流域图
材料二 白洋淀流域蒸发量、降水量分布图(上右图)
材料三 白洋淀附近普遍存在的开采地下水剖面图
(1)据图判断白洋淀流域地势特征。
(2)1990年以来,白洋淀湖面面积最小的时间约是________年,试说明判断的理由。
(3)分析造成该地地下水位低的原因,并说明地下水位的下降对该区域造成的直接影响。
(4)简述解决白洋淀湖水急速减少的措施。
33.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环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问题。
(1)据图说明丁、戊、己三处自然带的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该变化的主导因素。
(2)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地相同,说出该自然带的名称,并分析乙处分布该自然带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3)说出丙地的自然景观,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
材料二
(1)图中地区位于(
(2)②⑥两处可能存在的矿产分别是(
A. 有色金属
C. 金刚石
(3)结合材料二和甲图,判断图中①处a、b、c三处断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参考答案
1.C
2.A
【解析】试题分析:
1.该地位于江苏省某市(34°N,117°E)在北回归线以北;其身影向正北说明为当地中午,太阳位于正南;图中运动员身影在其斜前方,说明在朝东北北方向跑,丙地符合;图示时刻甲身影应位于其斜后,乙身影位于其正左侧,丁身影位于其正右侧,选C正确。
2.当北京时间(120°E)为11:30时,该地(117°E)地方时为11:18,已知当地地方时为12:00,由此得出比赛已进行约42分钟,选A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3.D
【解析】从甲地到台风中心画出气压梯度力,按北半球右偏画出风向,如下图, 21日甲地位于气旋的西部,盛行西北风,偏北风,然后逐渐到气旋的北部,吹东北风,最后位于气旋的东部,吹偏东风;该题选D。
4.D
5.A
【解析】试题分析:
4.图示天气系统,随着时间变化,气压上升,气温下降,应是冷锋过境;该天气系统发生在我国西北的4月,正是春季,地表疏松物多,冷锋过境时,可能出现大风和沙暴天气。选D正确。
5.此次天气过程伴随着大风沙暴降温出现,大风可能使农牧业设施受到损坏;降水少,不会出现泥石流;沙暴天气,使大气环境质量明显下降;大风加重了绿洲农业供水紧张局面。选A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天气系统。
6.7.A
【小题2】【小题2】D
【解析】
6.7.根据图示:图中河流的流量和降水量呈正相关。河流流量受降水量的影响,所以为雨水补给。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小题2】最大降水量与最大径流量之间的差异变大,所以汇水速度变慢,可能是流域内植树种草,植被覆盖率提高;退耕还沼,退耕还湖效果显著。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8.9.B
【小题2】【小题2】A
【解析】试题分析:
8.9.读图,图的左右两部分对照,降水经冠层截流后,到达地表,经②地表调蓄进入土壤调蓄、地下调蓄,汇入地表河流,形成③河网调蓄,再形成④径流,这些水体在冠层是蒸腾、在地表、河道是蒸发,所以①是蒸发蒸腾,B对。
【小题2】【小题2】近年来图中河流含沙量变小,最可能原因是修建水库,水库蓄水,使泥沙截留在库区,河流中含沙量减少,A对。植被覆盖率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大,B错。降水强度增大,侵蚀能力增强,含沙量大,C错。上游河道采砂,水土流失增加,含沙量增大,D错。
考点:影响径流的因素,河流含沙量变化的原因。
10.11.A
【小题2】【小题2】C
【解析】
10.11.根据题干提示“该地区年均降水量约1 000 mm”,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小题2】【小题2】从图中数据可知,该地径流量大,水资源丰富,但地表径流大部分直接入海,实际用水量很少,故该地区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利用率低;该图没有水污染信息,也就不能判断水污染是否严重;地下水抽取量小于补给量,没有过量开采。
12.13.B
【小题2】【小题2】C
【解析】试题分析:
12.13.根据表格数据,水量盈余率大于1,注入量就大于流出量,水库储水量就在增加,所以从10月到2月水量都在增加,3月份收支平衡,水库水量达到最大值;同理,水量盈余率小于1,水量就在减少,所以9月份水量达到最小值。故选B。
【小题2】【小题2】该水库4-8月份水量减少,表明降水少,而其它月份水量增加,表明降水多,符合地中海地区的地中海气候特点。故选C。
考点:数据分析能力、气候分布
14.15.A
【小题2】【小题2】D
【解析】试题分析:
14.15.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为自北向南寒流,A正确;北半球的中高纬度的大洋东岸为暖流,B不合题意;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为自南向北的寒流,故C不符合题意;南半球无中高纬度大洋环流,D错。
【小题2】【小题2】若该洋流流向高纬度地区,则该洋流是南半球的暖流,又因南半球只存在中低纬度大洋环流,据此可判断该洋流是在南半球的中低纬度大陆的东岸,大洋的西岸。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故D对,A错;南半球的暖流流经地区无大型渔场的分布,B错;澳大利亚的西部分布着西澳大利亚寒流,C错。
【考点定位】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洋流的分布规律: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环流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北半球中高纬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环流东部为暖流,西部为寒流.根据图中的已知的方向判断洋流是向南流动的.自低纬海区流向高纬海区的是暖流;从高纬海区流向低纬海区的是寒流.
若该洋流是一支暖流,说明是从低纬度海区流向高纬度海区.因此判断此洋流是在南半球的中低纬度大陆的东岸,大洋的西岸。
16.17.A
【小题2】【小题2】B
【解析】试题分析:
16.17.读图,结合图例判断,岩石①是沉积岩,与②岩浆接触,①处易变质成大理岩,A对。②处岩石是岩浆冷凝形成,B错。③处岩石埋藏较浅,不易变质,C错。④处岩石是喷出岩,没有层理构造,D错。
【小题2】【小题2】图示地区地质作用中,断层两侧岩层错动相同,说明皱褶的形成早于断层的形成,A错。水平岩层的形成是褶皱发生后形成的,晚于倾斜岩层的形成,B对。喷出岩被埋在沉积物下部分,说明沉积物的形成晚于喷出岩的形成,C错。岩浆岩切断了沉积岩,说明形成晚于沉积岩的形成,D错。
考点:地质构造剖面图,岩层的形成条件及转化条件,地质作用的类型及过程。
18.C
19.B
【解析】试题分析:
18.河流曲流处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应考虑水流的惯性,所以D错误,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可判断,牛肚滩位于河流的凸岸,B错误;根据水流的方向,可判断应为泥沙堆积的河岸,面积会越来越大。故选C。
19.据图可知,青局镇位于河流的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可能会被河流分成两部分,A正确,因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不受洪水威胁错误;离大中坝较近,可能部分会搬迁到大中坝,C正确;因位于河流沿岸,可能会因河流而发展壮大,D正确。故选B。
考点:考查河流对地貌形态的影响。
20.A
21.D
【解析】试题分析:
20.读图,该地位于湿润气候环境,风力侵蚀不是主要外力,B错。图中洞穴有明显的水平分层,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流水侵蚀,流水水面与崖壁接触侵蚀形成,A对。冰川侵蚀形成的是U形谷等,没有洞穴,C错。河谷两侧崖壁,近现代不临海,不是海水侵蚀,D错。
21.洞穴形成的位置,是河水位线所在位置,读图判断年平均河水位线在持续下降,A错。海拔越高洞穴形成的年龄越老,B错。图示为沉积岩,海拔越高,靠近表层,岩石年龄越年轻,C错。高处洞穴较少,可能是久经外力作用而消失,D对。
【考点定位】区域地貌成因,主要外力作用类型,沉积岩的特点。
22.B
23.A
【解析】试题分析:
22.根据题干信息,季节性冻土春季(3月)开始融化,夏季全部融化,因温度积累需要一定过程,所以9月融化层达最大,季节冻结层每年10月开始产生,2月达最大厚度。
23.亚欧大陆东西两侧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冬季气温高,冻土带的分布南界纬度高;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冬季气温低,冻土带的分布南界纬度低,依所以正确。
考点: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24.25.B
【小题2】【小题2】D
【解析】试题分析:
24.25.秦岭南坡基带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所以Ⅰ带为常绿阔叶林带,Ⅱ至Ⅷ随海拔高度升高,水热条件不断变化,其自然带依次为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故选B。
【小题2】【小题2】图中耕地面积所占比重从Ⅰ至Ⅱ增加;Ⅱ带土地利用类型的种类和V带相同,均为五种;Ⅰ至Ⅱ带因开垦导致林地减少;而林地和草地所占面积比重最大,所以为主要土地类型。故选D。
考点: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6.A
27.C
28.B
【解析】
26.根据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如果甲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无法再找到。说明甲地气候类型是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所以甲为地中海气候。甲位于30°-40°之间,所以甲位于北半球。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7.甲、乙两地分别位于大陆的东西两岸,无论是在南北半球,甲地受到西风带或西风与副热带高气压的交替影响,而同纬度的大陆东岸,则受季风的影响。故造成两地气候特征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故答案选C项。
28.甲地常年受某风带影响”,其纬度在40°附近,可以判断控制P地的是西风带,且可以进一步判断该地位于南半球,在40°S以南地区,并且在大陆的西岸,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答案选B项。
点睛:黄赤交角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黄赤交角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即黄道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交角。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产生的根源。黄赤交角的变化必然导致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的变化。下面简单分析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产生的影响:
一、太阳直射范围的变化
黄赤交角的度数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南北回归线间是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假如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太阳直射的范围也将扩大或变小。
二、极昼和极夜现象范围的变化
地球上极圈内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极圈的度数是回归线度数的余角。因此,黄赤交角扩大,极圈的度数减小,极圈到极点的范围扩大,有极夜和极昼现象的范围也扩大;而如果黄赤交角减小,极圈的度数增大,极圈到极点的范围减小,有极夜和极昼现象的范围也随之减小。
三、五带的范围变化
热带是指地球上有太阳直射的地方,寒带是指地球上有极夜和极昼现象的地方,温带是指没有太阳直射及极夜和极昼现象的地方。即: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划分界线。因此黄赤交角扩大,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的范围缩小;黄赤交角减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也将减小,温带的范围扩大。
四、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
由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取决于距直射点的纬度差的大小,即假设为角a。角a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由于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幅度变大,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增大;反之,黄赤交角变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幅度变小,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减小。
五、昼夜长短的年变化
由于太阳光线与晨昏圈垂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晨昏圈与地轴的夹角越大,昼夜长短的差值越大。黄赤交角变大后,冬至和夏至时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变大,各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增大,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更短、夜更长,昼夜长短的差值也更大。因此,各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增大。
反之,黄赤交角变小,冬至和夏至时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变小,各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也随之变小。
六、季节的变化
由于地球上各地的季节变化主要取决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年际变化。黄赤交角变化,引起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年际变化。因此,当黄赤交角变大,地球上各地的季节变化会更明显。当黄赤交角变小,其结果与上相反。
29.A
30.D
【解析】
29.读图结合材料砾岩楔其形成受固结成岩和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为主,根据所学知识沉积岩形成受外力作用的影响,故A正确;读图砾岩楔形成早期的裂隙因地震影响受张力作用而形成的,故B错误;读图砾岩楔形成时受重力分异作用,下面的砂石颗粒大,上面的颗粒小,故C错误;砾岩楔是地震后形成的,不能预测地震的发生,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A。
30.读图结合材料砾岩楔形成有内力作用张裂作用和外力作用风化固结成岩作用,故A错误,D正确;形成过程中张力作用使其裂隙变宽变深,故B错误;断层是岩层或岩体顺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构造,砾岩楔仅仅受张力作用,没有明显上下位移,故C错误;所以该题选D。
31.(1)亚热带季风 (季风性湿润)
(2)位于亚热带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上形成随季节变化的高、低气压中心);形成季风环流,受不同性质的冬、夏季风的影响。
(4)④;年温差较小,年降水量较大,且季节分配较为均匀(具有海洋性特征)
(4)甲气候区的北界比丙气候区低(约5°纬度),原因:因为甲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西靠最大的大陆,东临最大的海洋),冬季风最为显著,使冬季气温较同纬度的丙地区更低,亚热带界线向更低纬度推移。(丙地区冬季风不够显著,冬季气温相对较高)
【解析】整体分析: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位置范围。根据图示海陆轮廓,判断气候类型及成因。区域气候特征,主要表现的是气温、降水的特征,根据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分析气候类型及特征。
(1)根据图示分布位置,该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或季风性湿润气候。除图示地区外,类似气候类型还分布在世界澳大利亚东南部、南美洲东南部。
(2)该气候位于亚热带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上形成随季节变化的高、低压中心,夏季大陆是低压中心,冬季大陆是高压中心,海洋上正好相反。风由高压吹向低压 ,随着季节改变风向,形成季风环流。亚热带大陆东岸受不同性质的冬、夏季风的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或季风性湿润气候。
(3)乙地是岛国,受海洋影响大,加之沿岸暖流影响,虽然纬度较高,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图中的四幅气候资料图中,与乙地的气候特征相符的是图④。这表明乙地的气候与甲、丙相比有细微的差别,体现在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大,且季节分配较为均匀,具有海洋性特征。
(4) 图中甲气候区的北界比丙气候区低,约低5°左右。因为甲地区西靠最大的大陆,东临最大的海洋,冬季风最为显著,冬季气温较同纬度的丙地更低,使亚热带界线向更低纬度推移。丙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冬季风不够显著,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所以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的纬度较高。
32.(1)西高东低
(2)2000;理由:年蒸发量大于年降水量,且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差值最大,导致湖泊水量最小。
(3)原因:农业的发展灌溉需水量大,导致过度开采地下水;
直接影响:地面出现陷落。
(4)跨流域调水(实施南水北调);发展节水农业;流域内合理调配水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用水效率;在白洋淀流域上游植树造林。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以白洋淀水资源利用为背景,考查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从自然和人为原因分析,缓解措施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分析。
(1)白洋淀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于华北平原上,根据白洋淀流域的水系特征可以判断出,该地地势为西高东低。
(2)根据白洋淀流域蒸发量、降水量不同年份二者差值(蒸发量-降水量)比较,差值最大的年份为2000年,则说这年白洋淀水量下降明显。
(3)从材料三中可知,由于人类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该地地下水水位降低,并可能导致地面出现陷落。
(4)解决白洋淀湖水急速减少的措施主要从开源、节流两方面来分析回答。
【点睛】
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1)总降水量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且地表径流少
(2)人口密集、城市众多,工农业规模大,生产、生活用水多。
①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已建或在建的引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
②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如规模宏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完成后,都将在防洪、灌溉及水资源调配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③海水淡化
④人工降雨
⑤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⑥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改良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率等)
33.(1)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热带雨林带;非地带性现象
(3)温带荒漠;地处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难以获得西风从海洋带来的水汽。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以南美洲自然带的分布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包括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根据所学知识丁、戊、己自然带分别为热带沙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其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为热量。
(2)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其成因为受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位于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形成热带雨林带。受地形、洋流等因素形成的自然带为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点睛】世界上大部分的热带雨林气候是在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下形成的。但在远离赤道的热带大陆东岸的迎风坡地区(南北回归线附近),因为风从海洋吹来,沿岸又有暖流经过,湿热空气受山地的抬升作用,降水较多,也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例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巴西东南沿海等地。回答时最好加上地处热带这个前提条件。
34.(1)亚欧、非洲、消亡、图中地质构造为褶皱,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2)A
(3)c b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地壳的物质循环和板块的分布以及边界,板块的边界有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
(1)地中海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消亡边界,消亡边界为挤压碰撞形成,生长边界为张裂形成。挤压碰撞形成褶皱、断层等,张裂形成海岭、断层等。
(2)②侵入岩可形成金属矿,⑥沉积岩形成背斜,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可能有石油,所以该题选A。
(3)根据岩层的形成顺序,下面的岩层比上面的岩层形成早,c断层切断的岩层最早,所以c断层形成最早,a切断最上面岩层,说明a断层形成最晚,所以断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c、b、a。
【点睛】不同边界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