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8日至4月22日为广西各地“壮族三月三”法定假日,假期期间,广西人民旅游出行达到高峰,“三月三”这个世界已被广西人包场,“三月三小长假,广西人包围长隆,拿下广州,攻陷长沙,占领了海南,入侵云南,扫荡东南亚……所向披靡!桂军威武!三月三来到,商家多喜欢三月三!”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天是指
A.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C. 一个恒星日
2.广西“三月三”假期期间,地球公转线速度总体变化是
A. 越来越快
C. 越来越慢
3.广西“三月三”假期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 南半球,向北移
C. 北半球,向南移
【答案】
1.D
2.C
3.B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自转的周期,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3时56分4秒,为1恒星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为1太阳日.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天是指昼夜交替的周期,为1太阳日。故选D。
2.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公转速度。地球的公转速度在不断发生变化,1月初在近日点,太阳离地球最近,地球公转速度一年中最快;7月初在远日点,太阳离地球最远,地球公转速度一年中最慢。由材料分析可知,4月18日至4月22日为广西各地“壮族三月三”法定假日,期间地球由近日点逐渐向远日点移动,
3.由上题分析可知,广西“三月三”假期期间为4月18日至4月22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并且向北移动,故答案选B项。
2017年8月8日,在我国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4.此次四川阿坝州九赛沟县地震的震源位于
A. 地壳
5.地震的能量来源是
A. 太阳辐射能
C. 地球重力能
6.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C.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答案】
4.A
5.D
6.A
【解析】
4.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根据震源深度20千米,说明此次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故A项正确。
5.地震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D正确。太阳辐射能。生物转化而成的化学能都是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AB错误;地球重力来自天体引力,也是来自地球的外部,C错误。故答案选D项。
6.本题主要考查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特点。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故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A项正确。
某生态度假集团将在左图中的阿布扎比南部的绿洲修建一座“绿洲生态度假村”。该度假村将投入使用15.7万块太阳能板(如右图所示),而水都来自深井。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与生态度假村所在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相关度最高的是
A. 赤道低压和低纬信风
C. 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
8.绿洲的分布反映的是
A.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9.打深井取水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 水汽输送
【答案】
7.D
8.D
9.C
【解析】
7.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从纬度、天气、地势等方面进行分析。读图分析可知,生态度假村位于阿拉伯半岛,位于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和低纬信风的影响,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故答案选D项。
8.非地带性是由非地带性因素引起的无规律分布,海陆分布、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很完整和不很鲜明,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由上题可知该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低纬信风的控制,降水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短缺,但是在沙漠中有地下水出露的地方,由于水资源较为丰富,往往会形成绿洲,这是非地带性的表现。故答案选D项。
9.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井水属于地下水,因此打深井取水主要影响的地下径流,故答案选C项。
点睛: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在水循环的四个基本环节(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输送)中,人类活动主要对径流输送施加影响,进而改变下垫面的特点。
①调节径流,加大了蒸发量和降水量。水利措施中修筑水库、堤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位的提高,可加大蒸发。农林措施中,“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入渗,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
②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入海年径流量,但对海洋来说,从总量上变化不大,相对海洋给大陆的水汽输送量影响是比较小的,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量增加、降水量增加。
③围湖造田,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防洪抗旱的能力,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同时严重破坏了水产资源,使产量大幅度下降。
④此外保护湿地资源(沼泽)、植树造林(绿色水库)、保护草原(绿色蓄水池)是有利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反之,则会产生恶劣的后果。
2018年1月3日-4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将出现一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南部、黄淮大部、江汉、江淮等地有中到大雪。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0.读下图,造成此次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大范围雨雪的天气系统是
A.
11.下列关于受此次暴雪、大暴雪影响的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大气污染加剧
C. 部分高速封闭
【答案】
10.A
11.A
【解析】
10.有材料分析可知,造成此次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大范围雨雪的天气系统是冷锋天气系统,是冷空气推动锋面南下形成。图A是冷锋,A对。图B是暖锋,B错。图C是气旋,图D是反气旋,C、D错。故答案选A。
11.受此次暴雪、大暴雪影响的地区,雪后大气污染减轻,A不正确,大雪可能引发危房校舍、农业大棚等设施坍塌,B正确。导致部分高速封闭
下图为世界洋流分布局部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形成图中洋流①的盛行风是
A. 东北信风
1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A. 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
C. 洋流②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答案】
12.C
13.A
【解析】
12.本题主要考查洋流的分布和成因。读图分析可知,①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位于盛行西风带,故答案选C项。
13.本题主要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从高纬流向低纬度,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从而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A正确;顺洋流而行,会导致航行速度增快,B错误;洋流②为本格拉寒流,寒流对沿岸起降温减湿的作用,C错;寒、暖流交汇或者冷水上泛处往往会形成大渔场,D错。故答案选A。
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环境 |
影响 |
气候 |
高低纬间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影响全球) |
洋流性质: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影响局部地区) |
|
海洋生物 |
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大渔场 |
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面→著名渔场 |
|
海洋污染 |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
海洋航行 |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对航运不利 |
当地时间2018年4月3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UNFCCC)框架下的新一轮气候谈判在德国波恩开幕。缔约方代表将就进一步制定实施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相关准则展开谈判,以期使该协定能够在操作层面得以落实。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4.下列有关全球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 植被破坏,导致沙尘天气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B. 冰箱、空调使用时释放氟氯烃,使紫外线增加
C. 矿物能源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CO2量增大
D. 近现代地壳运动频繁,火山喷发导致大气中的热量剧增
15.全球变暖会导致
A. 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增多,浓度增加
B. 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积雪下限上升
C. 全球平均降水量持续增加,地球淡水资源增加
D. 高纬地区降水增多,大陆冰川面积扩大
【答案】
14.C
15.B
【解析】
14.本题考查近现代的气候变化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大面积的毁林,故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温室效应增强,导致了全球气温波动上升,A错误;冰箱、空调使用时释放氟氯烃,消耗臭氧,会产生臭氧层空洞,B错误;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加强,全球变暖,C正确;近现代地壳运动频繁,属于自然原因,D错误。
故答案选C项。
15.本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增多,浓度增加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A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积雪的上界下降,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上升,B正确;全球气候变暖,有些地区降水增多,有些地区降水减少,冰川融化,地球淡水资源减少,C错误;高纬地区降水增多,大陆冰川面积减少,D错误。故选答案B。
2017年阿里巴巴天猫“双十一”网上购物交易金额高达1682亿元,全球消费者全天支付总笔数达到14.8亿笔,全天物流订单超过8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6.“双十一”巨量快递能及时投送,主要得益于
A. 娱乐业发展
C. 物流业发展
17.促使网上购物商业组织形式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 生产方式
【答案】
16.C
17.D
【解析】
16.考查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状况。物流业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物流业是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根据实际需要实施有机结合的活动的集合。随着消费多样化、生产柔性化、流通高效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和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物流服务的优质化是物流今后发展的重要趋势,“双十一”巨量快递能及时投送,主要得益于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故答案选C项。
17.网上购物需要运用电脑和互联网,所以促使“网购”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互联网技术。故答案选D项。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简图”,该城市主导风向为西北风。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8.图中四处,地租最高的是
A. ①
19.该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宜布局在图中的
A. ①
20.城市通风廊道是指把郊外的风引进城区吹散污染物的风道、该城最适合作为通风廊道的是
A. 城区西部的绿化带
C. 城区南部的绿化带
【答案】
18.B
19.C
20.B
【解析】
18.读图分析可知,①位于市中心,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故地租最高。故答案选B项。
19.高新技术园区主要分布在科技比较发达的地区,图中③位置附近为高等院校,科技发达,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分布,故答案选C项。
20.由材料分析可知,该地常年盛行西北风,西北部位于上风向,风景较好,空气质量好,且有河流连接市中心区域,故最适合作为通风廊道。故答案选B项。
目前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基地已经在南京高新区开建,重点引入芯片研制、功能模块、元器件制造等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南京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北斗”产业应用发展基地。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1.南京“北斗”产业应用发展基地
A. 属于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C. 对原料能源的依赖程度高
22.该产业基地的建立,对南京市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 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
C.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3.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 原料和燃料丰富
C. 南京市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众多
【答案】
21.D
22.C
23.C
【解析】
21.本题主要考查江苏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目前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基地已经在南京高新区开建,重点引入芯片研制、功能模块、元器件制造等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这些企业都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高,南京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北斗”产业应用发展基地。故选D。
22.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属于技术导向型,“北斗”产业应用发展基地的建设,有助于南京产业结构升级,但是对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和城市污染影响不大,也不会促进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选C项。
23.本题考查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科技力量雄厚。故答案选C项。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区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4.上图中a、b、c、d四个位置最容易形成城镇的是
A. a
25.在该地区的的城市化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
A. 土地生产力的大小
【答案】
24.B
25.B
【解析】
24.图中b处位于河流与铁路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最容易形成城镇,B正确。
25.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是其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因此城市化过程中首先要考虑水资源的多少,B正确。
上图中阴影表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范围,下图表示上图中相应区域的农业生产状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6.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主要分布在西亚和中亚
C. 以家庭经营为主,单产低,商品率高
27.下图所表示的上图中相应地区的农业
A. 商品谷物农业
C. 混合农业
【答案】
26.D
27.C
【解析】
26.水稻是喜高温且需水量很大的农作物,主要分布于东亚和南亚、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A错误;水稻生产多为小农经营、小户生产,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B错误;水稻种植业按投入属于密集农业,按产品用途属于自给农业,单产高,商品率低,C错误;水稻种植业按投入属于密集农业,是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需投入大量劳动力,D正确。故答案选D项。
27.读图分析可知,下图所示农业生产状况将种植业和渔业有机结合,是一种新颖的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故答案选C项。
2018年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持续关注“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休现出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8.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是
A. 劳动力、自然条件、气候资源
C.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
29.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A. 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C. 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
30.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A. 光照太强
【答案】
28.C
29.A
30.C
【解析】
28.农业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同时,农业生产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又要受到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因此,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构成了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生产与布局。故答案选C项。
29.主要考查了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华南地区热量丰富,可以种植双季稻;宁夏平原位于干旱半干旱区,水源是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所以在有水源的地方可以发展农业,水源是主导因素;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是由于光照强,利用糖分积累;上海市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为乳畜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正确答案选A。
30.本题考查农业生产。大棚生产,由于保温效益晚上更明显,故提高了大棚内夜间的温度,而减少了昼夜温差。昼夜温差小而养分积累不如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C正确;光照条件一般在大棚内外没有太大差别,而在冬季大棚里的热量条件要好于自然界的,AB错误;影响农作物积累的因素主要是气温日较差,而不是气温的年较差,D错误。故答案选C项。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在黄梅戏《天仙配》中唱到“我挑水来你浇园”“你耕田来我织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1.材料中黄梅戏《天仙配》唱到的歌词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
A. 史前文明时期
C. 工业文明时期
32.下列对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
B. 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
C. 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
D. 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答案】
31.B
32.C
【解析】
31.本题考查人地关系的思想演变。人类文明阶段可以分为:采猎文明阶段在人类社会早期,人类主要以狩猎动物和采集果实为生。农业文明阶段农业文明阶段,是以种植和养殖为标志的。工业文明阶段。“我挑水来你浇园”“你耕田来我织布”反映的农耕生活。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材料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场景,故属于农业文明时期。故答案选B项。
32.农业文明时期,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在局部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破坏问题,C正确;可持续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提出的,D错误,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主要为采猎文明阶段,A错误;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为工业文明阶段,B错误。故答案选C项。
2005年1月6日,是我国大陆“13亿人口日”,巨大的人口数量,再一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同时有关专家还指出,我国近期人口特征表现为三大高峰相汇,即增长高峰、老龄化高峰和就业高峰同时出现,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3.(小题1)我国人口“增长高峰”的形成主要由于
A. 人口基数大
C. 人口死亡率低
34.(小题2)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是我国
A. 养老保险制度较为完善
C. 人口出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35.(小题3)从人口普查资料可以看出,我国某些大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其主要原因是
A. 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改善
C. 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更好
【答案】
33.34.A
35.【小题2】B
【小题3】【小题3】D
【解析】
33.34.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我国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新增人口多。我国人口“增长高峰”的形成主要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5.【小题2】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是我国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年轻人口的比重降低,老龄人口的比重升高。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小题3】城市人口老龄化现象更突出,老龄人口的死亡率高,所以某些大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第II卷(非选择题)
|
二 、综合题 |
36.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上看,甲是_______________其成山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
(2)在甲、乙、丙三地中最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_______________地;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在河流上游的山区段,河谷横剖面一般呈“_______________”型;假设该河流位于我国,自西向东流,若只考虑地转偏向力,河流的(南或比)岸侵蚀严重。
(3)如果在该地区修建东西向地下隧道,应选择在甲、乙、丙地中的_______________地;在甲乙、内三地向下打井,最可能找到油气资源的是_______________地。
【答案】(1)向斜
(2)乙
(3)丙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貌,意在考查相关知识的应用。
(1)根据岩层的弯曲分析,甲的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构造。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2)乙处岩层断裂错位,为断层构造,因断裂带上地层破碎,抗冲蚀性与抗蚀性显著降低,在外力作用下发育成谷地,而且地势较低,水流汇集会形成河流,而甲地和丙地两处高于周围,不易形成河流。在河流上游的山区段,流经山区,流速较快,河流以下切作用为主,河谷横剖面一般呈“V” 型;假设该河流位于我国,自西向东流,若只考虑地转偏向力,河流的南岸侵蚀严重,因为河流会偏向右边,偏向南岸。
(3)如果在该地区修建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丙处,因为丙处为背斜构造,不会透水,而且比较安全;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背斜底部,中间为石油。丙为背斜,最可能找到油气资源。
点睛: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1)找水: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储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侧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选择在向斜中心。
利用断层找水。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断层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往往是泉水等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2)找矿:①利用背斜找石油、天然气。
“背斜顶部油气丰,气在油上要记清”。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背斜底部,中间为石油。
②利用背斜、向斜确定钻矿的位置。
如果岩层中含有某种矿层,如煤矿、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矿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顶部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了。
(3)工程建设:①背斜部位是隧道良好的选址。
背斜呈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向斜部位结构不稳定,是地下水汇集区,建隧道可能变成水道,因此修筑铁路开凿隧道应避开向斜。
②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工程应回避断层。
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断层处的烈度会变大。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3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图中,左图为西藏七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带语示意图。
(1)喜马拉雅山位于_____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
(2)图中甲坡是珠穆朗玛峰的_______________(迎风坡或背风坡),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甲坡山麓的陆地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
(3)西藏的城市多沿河谷分布,简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亚欧
(2)背风坡
(3)河谷地区地势较低,热量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板块构造与地貌、山地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城市区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喜马拉雅山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碰撞隆起而成的,地势较低的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俯冲的地区形成雅鲁藏布江谷地,印度洋板块褶皱形成了喜马拉雅山,印度洋板块的俯冲迫使北边的亚欧板块隆起形成了青藏高原。
(2)同一山体,降水越多的山坡冰雪覆盖面积越大,则冰雪下沿即雪线海拔越低,读图分析可知,甲坡的雪线较高,说明为背风坡。由甲坡为背风坡可知,甲坡为北坡,山麓地带在青藏高原,山麓的自然带与山体所在的水平自然带相一致,因此,甲坡山麓的陆地自然带是高山草原带。
(3)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区位。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气候高寒,而河谷地带,水源充足,热量条件较好,适合人类居住。
点睛:水热状况对同一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影响
同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内水热状况相似。随着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一般而言①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如针阔叶混交林带,在亚热带(台湾玉山)海拔可达2 800米,到暖温带(小五台山)只能到2 000米,而到了温带(长白山)仅及l 200米;②同一自然带在阳坡位置高,阴坡位置低;③同一自然带在迎风坡位置低,背风坡位置高(雪线受此影响明显)。但在具体分析的过程中要注意:若基带热量盈余,水分成为决定自然带上限高低的主导因素,同一自然带上限分布高度在迎风坡比背风坡高;若基带热量不足(中高纬度地带的山地或高原),土壤的水热状况就成为决定自然带上限高低的重要因素,水分充足,两坡热量差异明显的山地,同一自然带上限分布高度在阳坡高于阴坡;水分充足,两坡热量差异不大的山地,降水少的背风坡同一自然带上限分布高度比多雨的迎风坡高;水分短缺的地方,降水多的坡面能够更好地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同一自然带上限分布高度较高。
38.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城市中_______________城市更有条件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因为该城市_______________。
(2)甲地的运输网由_______________(交通运输方式)组成。乙地的综合运输网是由_______________等多种形式和多层次的交通运输方式组成。
(3)若甲、乙两地是我国东部、西部地区的代表,代表东部地区的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乙
(2)公路
(3)乙
【解析】本题结合图示考查商业中心的形成、商业网点密度的大小及影响因素、交通运输网组成,解题关键是掌握影响商业中心形成的因素,掌握影响商业网点密度的因素及东西部地区的特征。
(1)本题考查的是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一是要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二是要有便利的交通,便于商品的集散。读图可知:乙城市临近河流和公路,水陆交通便利,客货流量大,易形成商业中心。
(2)图中甲城市位于山区,交通运输方式单一,交通不便。乙城市位于平原地区,具有铁路、公路、水运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
(3)甲地属于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线路少,符合西部地区的特征;而乙地地势平坦广阔,交通便利,符合东部地区的特征。
39.图中,左图为鞍钢区位图,右图为宝钢区位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鞍钢是_______________导向型工业,依托_______________(资源)发展起来的。
(2)宝钢属_______________型的工业布局。下列工业部门与宝钢的工业导向性一致的是
A. 糕点加工
(3)宝钢规模与20世纪50年代扩建的鞍钢规模差不多,但在职职工仅2万,比鞍钢少得多。这说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业对劳动力的要求呈现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原料
(2)临海
(3)劳动力数量的投入越来越少,而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提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以及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等相关知识。
(1)从地理位置上鞍钢近燃料、原料地,属于原料指向型的工业,依托鞍山丰富的铁矿资源发展起来的。
(2)宝钢靠近市场,所需原料、燃料靠从其他地区运进,故布局在交通便利的港口附近,属于临海型的工业布局。宝钢的工业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糕点加工需要接近市场,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A正确;炼铝厂属于动力指向型,制糖
(3)由材料分析可知,宝钢所需要的劳动力远远小于鞍钢,这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原料地对工业区位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影响逐渐增强,劳动力数量的投入越来越少,而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