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 国际间人口迁移
C. 由城市到农村
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2.可知该市(
A. 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 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 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D. 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3.可推测该市(
A. 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C. 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读“某城区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4.该城区空间形态的变化过程中,会出现(
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A. ①②③
5.图中显示聚落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铁路交通的布局变化
C. 城市结构的布局变化
城市通风廊道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留出一定空间的走廊,以保持或引导天然气温,提升城市空气流通性。下图为北京市通风廊道规划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6.7.影响北京通风廊道规划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 盛行风向
8.9.下列地理事物中,不适合布局在通风廊道中的是(
A. 成片绿地
10.11.通风廊道建设完成后对北京的影响主要有(
A. 彻底解决雾霾
C. 提高城市地价
如图示意某项地理要素在1965-2025年的世界变化趋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13.图中纵坐标表示的地理要素是
A. 汽车需求量
C. 劳动力数量
14.15.序号①、②、③表示的地区依次为
A. 中南部非洲、东欧和中亚、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B.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东欧和中亚、中南部非洲
C. 东欧和中亚、中南部非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D. 中南部非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东欧和中亚
2014年2月10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宣布上海、江苏等9个省级行政区域已通过备案,成为第一批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的省级行政区域。下图为我国江西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X表示初期,Y表示后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6.有关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Ⅰ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C. II阶段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
17.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对江西省近十年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
A. 老年人口数量会有所下降
C. 缓解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2016年12月31日上午,昌平区第五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正式开幕。据悉,今后几年昌平将先后建设1050公顷的湿地公园。同时还将承建一条宽度在500米以上的一级通风廊道,该廊道全线11公里,最宽处达2.5公里,有望缓解北京冬季的雾霾。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8.昌平为了打造北京的生态屏障,不断增加湿地面积,对北京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①减轻了城市内涝
③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A. ①②
19.近年来,北京市为了治理雾霾采取了很多的措施:规划通风廊道大幅度压缩了供热燃煤比例。下列治雾霾措施合理的是(
A. 通过规划,逐步将全部污染企业迁出北京市
B. 通过人工降水技术,增加冬季降水量
C. 将北京周边的望京、回龙观、天通苑和燕郊打造成北京的“睡城”
D. 完善与周边卫星城之间的公交系统
20.目前,北京总共规划了5条贯穿市区的一级通风廊道,以及多条二级廊道,对于通风所经区域内土地利用规划合理的是(
A. 拆除所有建筑物,改为绿化用地
B. 开挖河湖、建设湿地,增加人工景点
C. 修建从市区通往燕郊的林荫大道,增加绿化与交通用地
D. 严格控制廊道通过地区建筑规模,逐步打通阻碍廊道联通的关键节点
下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图中分别反映了两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读图完成问题。

21.22.甲国最有可能是当今的(
A. 美国
23.24.甲、乙两国相比(
A. 甲国人口出生率低
C. 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为了延缓老龄化进程,我国调整了人口政策,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下图为“2010~204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预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5.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城乡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医疗水平
C. 人口迁移
26.“全面二孩”政策逐步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 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C. 人口增长模式发生变化
下图表示我国某工业公司向异国发展的过程。a、b、c三国均为发达国家,第Ⅰ阶段,该公司将国内生产的产品销往a、b、c三国;第Ⅱ阶段,该公司分别在a、b、c三国投资设厂,以避开贸易壁垒。据此判断下面小题。

27.影响该种工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 劳动力
28.根据生产布局的这种变化推测,该公司在第Ⅰ阶段发展过程中逐渐失去了(
A. 品牌优势
29.该公司为我国和a、b、c三国所设计的产品具有差异,这是因为它们
A. 生产工艺的地理差异
C. 管理水平的地理差异
波兰是欧盟第六大国,自20世纪90年代,经济保持着4%左右的年增长率,是欧盟平均速度的两倍,但是人口增长率一直在极低位徘徊。2015年底,波兰实行更加积极的鼓励生育政策--全民“500+”,即对生育二孩以上的家庭,每个孩子每月补贴500兹罗提(波兰货币),直到孩子成年。2017年波兰将迎来“婴儿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0.波兰政府全民“500+”政策的实施主要利益于(
A. 广阔的国土面积
31.波兰迎来“婴儿潮”将会(
A. 增强国家的竞争力
下图是英国、阿根廷主要畜牧业(图中阴影 )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2.33.甲、乙两图中畜牧业有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
A. 甲国以肉牛为主
C. 乙国你奶牛为主
34.35.甲国畜牧业(
A. 畜产品品质差
C. 畜产品商品率高
读某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36.小明画了上面一幅区域图,请找出图中地理事物标注错误的(
①阿拉伯海
④南回归线
A. ①②③
37.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三分之二,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印度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是(
①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
③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A. ①②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8.下图为人类与环境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A、B表示出现环境问题的两个主要原因:A表示
(2)图中箭头C、D表示出的含义是:C表示
(3)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和
(4)将下列选项的代号分别填入A----D(与图中箭头含义相同)空格内。
①滥采滥用石油等自然资源 ②燃煤产生的烟尘 ③工业“三废”排放 ④过度抽取地下水 ⑤通过绿化改造局部气候⑥酸雨 ⑦水利工程 ⑧环境保护
A
39.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是某同学家乡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请你用所学知识帮他规划家乡的美好未来。

(1)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建设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
(2)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咋东北部和西南部建设新城的两种方案,你支持哪一种方案?阐述你的理由。
40.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地所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为________(填序号)。
①混合农业②商品谷物农业③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2)B处农业地域类型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3)与A处相似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在世界上A类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
(4)A处农业地域类型的地理位置为________,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美国发展A类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包括: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A类农业提供机械、电力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________(填序号)。
①人口密度②先进的科学技术③便利的交通运输④发达的工业
参考答案
1.B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
【解析】现代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因素一般是经济因素。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城乡差别较大,大量现代技术手段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增加,受城市繁华经济吸引,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2.D
3.B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安福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2.读图,根据人口迁移方向和数量判断,该市中心区为人口净迁出区,近郊区为净迁入区,A错。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有人口迁入,也有人口迁入,B错。城区中心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C错。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D对。
3.根据该市中心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推测该市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B对。这种现象出现在城市化中期阶段,A错。城市“空心化”现象不明显,C错。城市人口规模继续增大,D错。
考点:人口迁移方向特征,城市化过程的阶段及特征。
4.C
5.A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一理下期末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4.对比两幅图可知,扩展后的城区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由此出现的现象有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增加。故选C项。
5.对比两幅图可知,铁路线路发生了变化,公路交通变化不明显,故A项正确,B项错误。
【考点定位】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名师点睛: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城市化的最主要的标志。
城市外部形态:①城市外部形态是从整个城市的宏观形状上看,它与所处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常见团块状、条带状(放射状)、组团状等几种形态;城市布局形式是从微观布局上看,指各功能区之间在空间上的结合,分为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两种。
②团块状城市:平原地区的城市如成都、合肥、华盛顿等,城市各部分集中连片、节省建设投资、方便居民生活,但易使污染集中。
③条带状(放射状)城市:山区河谷城市如兰州、洛阳、西宁、延安等,城市各部分接近自然、环境污染较小、但运输距离大,建设投资大。
④组团状城市:受地形限制或河流分割如重庆、武汉、上海等,城市各部分各自成片、利于规模扩大、保护环境,但居民联系不便,建设投资最高。
6.7.A
8.9.B
10.11.D
【来源】【百强校】2017届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6.7.根据材料,通风廊道的目的是保持或引导天然气流,提升城市空气流通性。所以通风廊道的走向与当地盛行风向应保持一致。影响北京通风廊道规划走向的主要因素是盛行风向,A对。道路分布、地形地势、工业布局不是主要因素,B、C、D错。
8.9.通风廊道要保持气流通畅,高大建筑阻挡气流流通,不适宜布局在通风廊道中,B对。成片绿地、湖面水域、城市道路不会阻挡气流通过,适宜布局,A、C、D错。
10.11.通风廊道建设完成后对北京的影响主要有改善城市气候,D对。通风廊道不能彻底解决“雾霾”问题,A错。使大气环境得到改善,但不能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地价,B、C错。
考点:城市通风廊道规划建设,对城市的影响。
12.13.C
14.15.C
【来源】2015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5月仿真卷文综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12.13.根据图中各地区所表示数量,高收入国家应是发达国家,数量比中低收入国家少,纵坐标表示的地理要素是劳动力数量,C对。高收入国家汽车需求量、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总量比中低收入国家高,A、B、D错。
14.15.序号①、②、③表示的地区是中低收入国家,结合选项判断,人口最少的地区是东欧和中亚。人口最多的地区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三地依次为东欧和中亚、中南部非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C对。A、B、D错。
点睛:世界高收入国家汽车需求量、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总量比中低收入国家高,人口数量比中低收入国家低。东欧和中亚自然环境恶劣,是人口最少的地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包括中国,人口数量最多。
16.B
17.B
【来源】[首发]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16.读图横轴是出生率,纵轴是死亡率。I阶段人口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不会持续人口老龄化问题,O拐点出现,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是受政府宏观调控影响,读图判断II阶段人口出生率始终大于死亡率,人口继续增长,不会持续劳动力严重短缺,从X到Y,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先是加快,后减慢。
17.老年人口数量变化与单独二胎政策无关,单独二孩政策可以减轻重男轻女思想影响,城市性别趋衡,近10年不能增加劳动力,缓解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新增的人口还不是劳动力人口,城市就业压力不会增大,所以B正确。
18.C
19.D
20.D
【来源】【全国百强校】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带解析)
【解析】
18.昌平不断增加湿地面积,会增加城市空气湿度,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效果,不会减轻北京中心城区的城市内涝;接纳北京城市污水,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9.逐步将全部污染企业迁出北京市,不切合实际;实施人工降水是应急之举,不是长久之计;将周边的望京、燕郊等打造成北京的“睡城”,会加剧交通拥挤,增加汽车尾气排放,不利于治理雾霾;完善北京与周边卫星城之间的公交系统,有利于缓解雾霾天气。
20.拆除所有建筑物,成本过高不切实际;通风廊道的功能是通风加速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开挖河湖、建设湿地,增加人工景点,与其功能不相符,且会大大增加成本;修建从市区通往燕郊的林荫大道,也会导致大量拆迁,成本太高;严格控制廊道通过地区建筑规模,逐步打通阻碍廊道联通的关键节点,合理可行。
21.22.B
23.24.C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升级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21.22.结合甲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可以得出少年儿童比重高,老年人口比重低,判断为人口增长快,为发展中国家,所以A正确。
23.24.甲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而乙的人口年龄结构反映少年儿童比重低,老年人口比重高,判断人口增长缓慢,为发达国家,所以D正确。
【点睛】人口金字塔形象地表示总人口中各年龄人数的多少和相互比例表明人口年龄构成的类型,反映人口状况,预示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反映人口发展的历史人口金字塔的运用,有利于掌握和研究人类自身生产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对发展和解决人口问题,进行人口预测,制定人口政策,实行人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25.C
26.A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地理试题
【解析】
25.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人口迁移: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迁入城市,导致农村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老龄化程度上升,城市地区相反。从医疗水平、教育水平来看,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环境质量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较小。ABD错误,故选C。
26.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我国人口出生率会有所上升,在人口死亡率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然而,因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寿命延长,造成短时期内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仍没有明显改变,B错误;人口模式仍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模式,C错误;全面二孩将导致女孩比例有所增加,男女性别比缩小,D错误,故选A。
【点睛】
人口性别比是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性别比大于100,说明男性人口数多于女性,反之,说明女性人口数多于男性。受传统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在只生一胎的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下,男孩比重大于女孩;全面放开二孩将导致女孩比重有所上升,男女性别比缩小。
27.C
28.B
29.D
【来源】[首发]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组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早期,跨国公司向外扩张一般选择靠国内第劳动力、地租低廉等进行国内生产国外销售,但贸易壁垒的存在,使得这种成本优势下降,因此,产业开始国外投资设厂以规避贸易壁垒的影响。考虑到地域差异及文化影响,中外产品有所差异。
27.根据材料信息,该产品能够进入发达国家,一定是因为发达国家有市场需求,选C。
28.由于贸易壁垒的存在,中国的成本优势会相应抵消,从而使得该公司在第Ⅰ阶段发展过程中逐渐失去了成本优势甚至价格优势。
29.产品设计要顺应市场的需求而变化,中外需求不同,因此,该公司为我国和a、b、c三国所设计的产品具有差异,选D。
30.C
31.A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济宁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
30.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政策实施的背景。波兰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实施全民“500+”的鼓励生育政策,政府要对所有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家庭进行补助,这是一项很大的开支,因此该政策的实施强劲的经济支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波兰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年均增长率,因此,强劲的经济增长为波兰政府实施“500+”政策奠定了基础,故选C。
31.新生儿数量的增长,将会改善波兰人口结构,B错误;会缓解老龄化现象,但是不会减少老年人口的数量,C错误;对提高国家教育水平关系不大,D错误;新生儿数量的增长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增强民族竞争力,A正确。故答案选A。
【点睛】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与负增长:
问题:人口增长缓慢或负增长、老龄化严重。
背景: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较高,人均寿命长,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生育观念改变,出生率低,青少年人口比重下降。
社会问题:劳动力短缺,社会赡养费用上升,财政压力增大,青壮年负担加重,社会资源浪费,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
政策:鼓励生育、推迟退休、接纳外来移民(此政策不适合日本,原因:人口密度大)。
32.33.D
34.35.C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亳州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解析】试题考查乳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
32.33.甲图是乳畜业,以奶牛为主,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生长;乙国以肉牛为主,是大牧场放牧业,农场规模大,D正确。
34.35.甲是英国,畜产品品质高,乳畜业是面向城市市场发展起来的,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C正确。
36.D
37.C
【来源】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
36.印度是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北回归线穿过其北部地区;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印度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东北部国土之间,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流经印度的主要河流是恒河,印度河主要流经巴基斯坦;故选D。
37.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印度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且劳动力成本低
【点睛】
印度共和国通称印度,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东北部国土之间,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
38.(1)人类社会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人类的经济活动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2)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人类作用于环境
(3)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
(4)②③;①④;⑥;⑤⑦⑧
【来源】[首发]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人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同时又把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如果人取用资源的速度超过了环境再生资源的速度,资源就会告急;如果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就会出现多类病症,如环境污染等。据此分析图示即可。
(1)结合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和环境问题的表现,A、B箭头人类社会指向环境,即人类社会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人类的经济活动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2)D箭头由人类社会指向环境,即人类社会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从而对环境造成影响;C箭头由环境指向人类社会,即人类的经济活动向环境索取资源,从而环境对人类产生反馈作用。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D表示人类作用于环境。
(3)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当前全球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
(4)A箭头人类社会指向环境,即人类社会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从而对环境造成影响;B箭头由环境指向人类社会,即人类的经济活动向环境索取资源,从而环境对人类产生反馈作用。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D表示人类作用于环境。故②燃煤产生的烟尘、③工业“三废”排放是A的表现;①滥采滥用石油等自然资源、④过度抽取地下水示B的表现;C表示⑥酸雨;D表示⑦水利工程、⑧环境保护。
39.(1)①地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word】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规划问题。(1)大型批发市场需要考虑地租,适合建在城市近郊或外围;作为批发性的商业要考虑交通便利,据此作答。(2)建设新城是为解决老城区问题或城市化的结果。建设前要考虑占地、工厂、工人、基建、环境等,无论哪个方案都有利有弊,支持哪一种选择有利区位表述即可。
(1)大型批发市场需要考虑地租,适合建在城市近郊或外围;作为批发性的商业要考虑交通便利,综合两点,①地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地处城市外围,地价低,最为合适。
(2)建设新城要考虑占地、工人上下班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环境状况等,无论哪个方案都有利有弊,支持哪一种选择有利区位表述即可。
40.(1)②③①
(2)地势平坦;人口密集,粮食需求量大;劳动力资源丰富;雨热同期;种植历史悠久。
(3)西北 东北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国。
(4)美国中部平原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5)地势平坦广阔 土壤深厚、肥沃 水源充足 气候温和,降水较多,雨热同期
(6)②④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带解析)
【解析】(1)结合A、B、C的图示位置可知,A为商品谷物农业区,B为季风水田农业区,C为混合农业区。
(2)B为季风水田农业区,这里发展季风水田农业区位优势明显,主要表现在自然条件优越,人口众多,人们喜食大米等方面。
(3)由于A处为商品谷物农业,所以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东北和西北地区;同理,发展该种农业生产的国家也应具备地广人稀的条件。
(4)由图示可知A为美国的中央大平原,这里的农业具有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的特点。
(5)美国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表现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雨热同期等。
(6)美国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为农业提供机械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