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2018年高考地理衡水中学高考押题专题06 人口数量与迁移变化

时间:2018-05-24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图Ⅰ为香港2010—205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预测图。据此完成1~2题。

2018年高考地理衡水中学高考押题专题06 <wbr>人口数量与迁移变化【解析】

图Ⅰ

2018年高考地理衡水中学高考押题专题06 <wbr>人口数量与迁移变化【解析】

图Ⅱ

1.图Ⅱ中①、②、③、④四条香港人口总数增长曲线与图Ⅰ预测符合的是(  )

A.①曲线 B.②曲线

C.③曲线   D.④曲线

2.按照本预测,香港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时段是(  )

A.2010—2020年   B.2020—2030年

C.2030—2040年   D.2040—2050年

【解析】第1题,依据概念可知,总人口数量=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据图中数据可计算出①曲线符合。第2题,在上题基础上,分析①曲线反映的人口增长情况,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1.A 2.B

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即出现“人口红利”。反之,可能出现“人口负债”。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读图,完成3~5题。

2018年高考地理衡水中学高考押题专题06 <wbr>人口数量与迁移变化【解析】
中国抚养比和就业比历史变迁及展望[来源:Z§xx§k.Com]

3.婴儿潮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较高的现象,下列年份中“婴儿潮”较明显的是(  )

A.1950—1960年   B.1960—1970年

C.2000—2010年   D.2040—2050年

4.关于上图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就业比最低的时期是由于就业机会少导致的

B.抚养比最低的时期是由于劳动年龄人口较多导致的

C.2015年以后抚养比逐渐升高是由于婴儿潮导致的

D.近几年就业比逐渐下降将会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

5.2015年后“人口负债”愈发严重,对此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增加生育率 ②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 ③限制劳动年龄人口向国外迁移 ④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⑤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⑥建立健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

【解析】第3题,图示1950——1983年抚养比较高,而此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说明此时间地段内少儿人口比重较高,即出生率较高。A、B两项的两个时间段比较而言,1960——1970年间抚养比更高,故“婴儿潮”较明显的时段是该时段。第4题,依据材料中概念可知,抚养比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负相关,图示抚养比最低时期又是就业比最高时期,就业比越高表面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越大,故B项正确。注意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与就业无关,故A项错误。2015年以后,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但老龄化加剧,故抚养比增加,则C项错误。劳动力不足导致就业比下降,而不是就业比下降导致劳动力不足,故D项错误。第5题,由题意可知,人口负债是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低、抚养人口比重较高现象。针对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可延长退休年龄增加劳动年龄人口,以及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减少对劳动年龄人口的需求;针对抚养比较高,应建立健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减轻抚养负担。我国人口总量大,不适宜全面放开生育政策,目前我国只是全面放开二孩,而限制劳动年龄人口向国外迁移不现实。

【答案】3.B 4.B 5.D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据此完成6~7题。

6.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 ②农业专业化发展 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7.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解析】第6题,导致人口流动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因素。题中的因果关系应是: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吸引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引发了城乡间人口流动,这种流动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促使农业生产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故D项正确。第7题,本题主要考查有关人口流动的知识。人口流动会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的协调发生会减缓流动人口的增加,故A项错误,C项正确。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故B项错误。小城镇人口流向大城市不利于小城镇的发展,不利于城市水平的提高,故D项错误。

【答案】6.D 7.C

下图为2010年上海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

2018年高考地理衡水中学高考押题专题06 <wbr>人口数量与迁移变化【解析】
 8.上海流入人口比例最大的年龄段是(  )

A.20~24岁   B.25~29岁

C.30~34岁   D.35~39岁[来源:Z§xx§k.Com]

9.上海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下降最快的城市之一,主要原因是(  )

A.出生率大幅下降       B.死亡率迅速上升

C.大量年轻劳力流入   D.大量老龄人口迁出

10.目前上海市流动人口正处在(  )

A.劳动力个体流动阶段

B.老人跟着孩子流动阶段

C.夫妻带着孩子流动阶段

D.农村流动人口回流阶段

【解析】

第7题、由图例可以看出:20~24岁外来人口男女比例都是最大的。选A正确。

第8题、上海经济发展快,社会经济发达,吸引大量年轻劳力流入,使得上海市老年人口比重有所下降,降低了其老龄化程度。选C正确。

第9题、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征是夫妻双方一起流动,举家迁移趋势明显;目前上海市流动人口也是以夫妻带着孩子流动为主。选C正确。 

【答案】:8.A 9.C 10.C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回乡投入创业,推动“归雁经济”兴起。四川省2016年累计扶持37.4万农民工实现回乡创业。据此完成第11~12题。

11.四川省“归雁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①原就业地的生活压力较大 ②农民工具备一定的创业技术 ③家乡当地气候条件的改善 ④原就业地就医比较困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归雁经济”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A.减缓城市化速度 B.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C.提高环境承载力 D.导致地价大幅下跌

【答案】11.A 12.B

【解析】第11题,“归雁经济”强调的是农民工的返乡创业,说明农民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创业技术,所以B、C选项错误;又因为原就业地主要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生活消费水平高,医疗卫生设施完善,所以A项正确,D项错误。第12题,“归雁经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对原来的就业地还是回流地来说都会促进城市化的发展,A项错;无论是原就业地还是回流地都有利于促进区域的产业结构的调整,B项正确;对于回流地来说因为人口增加,产业增加,对环境的压力加大,对于原就业地来说会减少环境压力,改善环境质量,C项错;对于回流地来说,经济活动增加,用地增加,会导致地价上涨,对于原就业地来说因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多地少,用地紧张,地价同样不会出现大幅下跌,D项错。

下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该图揭示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呈正相关。据此完成第13~15题。

2018年高考地理衡水中学高考押题专题06 <wbr>人口数量与迁移变化【解析】

13.2000—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

A.整体升高,东西差异扩大

B.西北升高,东部降幅小

C.西北升高,东西差异缩小

D.整体升高,东部升幅小

14.2000—2010年,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迁入

B.放开二胎

C.出生率持续较低

D.城市化水平提高

15.该时期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会(  )

A.增加青壮年的社会负担

B.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

C.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善

D.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解析】

第13题.读图可知,我国2010年人口老龄化程度与2000年相比,总体呈升高趋势,东部上升明显,西部地区上升不明显,东西差异扩大,北部地区升高,南方地区略有下降,故选A。

第14题.读图可知,东北地区在该时间段内,人口老龄化程度升高,人口迁入,会导致老龄化程度降低,A错。放开二胎,出生率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会降低,B错。出生率降低,会导致人口老龄化加剧,C对。城市化水平与人口老龄化程度之间没有必然联系,D错。故选C。

第15题.读图可知,该时期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是由于大量外来年轻劳动力迁入导致的,人口老龄化降低,青壮年的社会负担减轻,A错。劳动力充足,劳动力成本升幅降低,B对。人口老龄化升高,会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善,而南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C错。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D错。故选B。

【答案】13.A 14.C 15.B

下图为1953—2010年中国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6~17题。

2018年高考地理衡水中学高考押题专题06 <wbr>人口数量与迁移变化【解析】
16.1953—2010年西北半壁人口比重变化的直接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

A.西北半壁的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

B.东南半壁人口大量迁向西北半壁

C.实行少数民族计划生育优待政策

D.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

17.中西部地区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城镇化和现代化,其可行性路径是(  )

A.大力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

B.鼓励粗放游牧业逐步向城郊乳畜业转变

C.重点发展与资源开采相衔接的深加工业

D.发展面向农民且就业容量较大的服务业

【解析】

第10题.1953-2010年西北半壁人口比重略有上升,直接原因为无关东部地区,汉族比例大,实现严格计划生育政策,而西北半壁少数民族数量多,少数民族地区有计划生育优待政策,C对。人口比重变化与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无关,且西北半壁也是汉族占比大,A错。西北半壁经济发展落后,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不会有大量东南半壁人口向西北半壁迁移,B错。无关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人口地区分布比重的影响不大,D错。故选C。

第11题.城镇化水平越高,服务业发展水平越高,且服务业能够安排大量就业人口,D对。大量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会导致城市化问题的产生,A错。鼓励粗放游牧业向城郊乳畜业转变,并没有促进城市化的发展,B错。重点发展与资源开采相衔接的深加工,只是提高了经济效益,但是对环境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C错。故选D。

【答案】16.C 17.D

常住人口包括户籍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下图示意1982年以来北京人口数量演变,2010年北京市东城区工业企业大部分外迁。据此完成第18~19题。

2018年高考地理衡水中学高考押题专题06 <wbr>人口数量与迁移变化【解析】
18.1982年以来的北京人口(  )

A.人口增加以外来常住人口增加为主

B.户籍人口增长率大于外来常住人口

C.呈现先快后慢趋于稳定的发展态势

D.人口结构变成以外来常住人口为主

19.北京市a图例分布区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价上升 B.环境恶化

C.产业转移 D.交通拥堵

【解析】

第10题.读图可知,图中户籍人口数量增加幅度小,而常住人口增加快,说明人口增加以外来常住人口为主,A对。户籍人口增长率小于外力常住人口,B错。北京市人口数量呈现逐渐加快增长的态势,C错。外来常住人口比例比当地户籍人口数量少,人口结构以当地人为主,D错。故选A。

第11题.读图可知,北京市a图例分布区人口数量变化呈减少趋势,结合其位置及材料判断,该区域位于东城区,人口数量变化与2010年北京市东城区工业企业大部分外迁有关,故选C。

【答案】18.A 19.C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促进人口迁移,下图示意2000—2010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重心变化。据此完成第20~21题。

2018年高考地理衡水中学高考押题专题06 <wbr>人口数量与迁移变化【解析】
20.十年间,我国人口迁移重心均位于武汉市周边,主要是因为其(  )

A.地理位置居中 B.人口基数稳定

C.经济实力雄厚 D.交通网络发达

21.据图推断,图示时段(  )

A.西部地区人口迁出速度加快

B.中部地区人口迁移规模稳定

C.珠江三角洲转为人口净迁出地区

D.长江三角洲对外来人口引力增强

【解析】

第20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促进人口迁移,从图中可以看出,十年间,我国人口迁移重心均位于武汉市周边,主要原因是武汉地理位置比较适宜,所以A正确。

第21题.从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重心变化可以看出,图示时段西部地区人口迁出速度减慢,珠三角转为人口净迁入地区,长三角对外来人口引力增强,所以D正确。

【答案】20.A 21.D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示意我国劳动人口增量变化(含预测)。

2018年高考地理衡水中学高考押题专题06 <wbr>人口数量与迁移变化【解析】

 (1)简述我国劳动人口变化的特点。

(2)简析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3)若我国劳动人口持续减少,请分析其弊端。

(1)城市劳动人口在2033年前整体上呈正增长趋势,之后呈负增长趋势;农村劳动人口自2002年以后,一直呈负增长趋势。

(2)前期:农村劳动人口向城市转移,故农村劳动人口呈负增长趋势,城市接纳农村大量劳动人口,故城市劳动人口呈正增长趋势。后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为负值,人口总量开始减少,劳动人口整体呈下降趋势。

(3)人口抚养比上升,社会负担加重,人口红利减少等。

第(1)题,分别从农村劳动人口变化特征、城市劳动人口变化特征方面分析。结合图中城市劳动人口和农村劳动人口随时间的变化,可知城市劳动人口在2033年前整体上呈正增长趋势,之后呈负增长趋势,农村劳动人口自2002年以后,一直呈负增长趋势。第(2)题,劳动人口数量变化与地区差异、人口迁移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有关。第(3)题,我国劳动人口持续减少,会导致社会抚养比加大,人口抚养比上升,社会负担加重,人口红利减少。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京津冀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两大城市群面积及经济密度对比图。

2018年高考地理衡水中学高考押题专题06 <wbr>人口数量与迁移变化【解析】
材料二 上海和北京常住外来人口来源地对比图(2010年统计数据)。
2018年高考地理衡水中学高考押题专题06 <wbr>人口数量与迁移变化【解析】
2018年高考地理衡水中学高考押题专题06 <wbr>人口数量与迁移变化【解析】

材料三 《2015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至2015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 415.27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 433.62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81.65万人,同比下降1.5%,2014年外来常住人口为996.42万。这是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十五年来首现负增长。

2018年高考地理衡水中学高考押题专题06 <wbr>人口数量与迁移变化【解析】

上海市常住人口数量和增速变化

(1)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密度比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低的原因有哪些?

(2)分析上海和北京常住外来人口来源地构成的异同及影响原因。

(3)描述1978—2015年上海常住人口数量和增速的变化特征。

(4)分析2015年上海常住外来人口开始减少的原因。   

【解析】第(1)题,从区域内部差异和大城市对周边地区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两方面分析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密度低的原因。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密度低的原因主要有,京津冀城市群地区有些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群内部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北京和天津等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偏弱。

第(2)题,根据材料二归纳上海和北京常住外来人口来源地构成的异同,结合两城市职能的差异分析其原因。结合材料二“上海和北京常住外来人口来源地对比图”可知两地人口来源地较广泛,周边行政区更多;原因是上海和北京都是国家中心城市,辐射范围广。由于距离近,周边省级行政区人口流入更方便。

第(3)题,据图从数量和速度两方面描述1978-2015年上海常住人口数量和增速的变化特征。结合材料三和“上海市常住人口数量和增速变化图”可分析出上海常住人口数量2015年之前一直增加,2015年开始减少;增速变化是1995年前波动下降且增速较慢,1995—2010年波动上升且速度较快,2010年之后增速较快下降且2015年为负数。

第(4)题,从拉力因素、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控制等角度分析2015年上海常住外来人口开始减少的原因。原因是上海近年来生活成本持续上升,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严重,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下降;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对普通劳动者的需求减少,而普通劳动者多为外来人口;上海对城市环境的整治和外来人口的控制也使外来人口减少。

【答案】(1)京津冀城市群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北京和天津等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偏弱。

(2)相同:来源地较广泛,周边行政区更多。原因:上海和北京都是超大城市,辐射范围广。由于距离近,周边省级行政区人口流入更方便。不同:北京来源更广泛。原因:北京是首都(国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家交往城市),辐射范围更大。

(3)上海常住人口数量:2015年之前一直增加,2015年开始减少。增速:1995年前波动下降且增速较慢,1995—2010年波动上升且速度较快,2010年之后增速较快下降且2015年为负数。[来源:学科网]

(4)上海近年来生活成本持续上升,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严重,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下降;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对普通劳动者的需求减少,而普通劳动者多为外来人口;上海对城市环境的整治和外来人口的控制也使外来人口减少。

24.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每年增加的常住人口数量达到四五十万人,相当于一个中小城市的规模。

材料二 近年来“逃离北上广”已成为一个时髦概念,但淘宝迁徙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人口依旧呈正向流入趋势。与此同时,广东在众多省份中依然最具务工吸引力。

材料三 随着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北上广”等地的“大城市病”日益突出,城市承载力已经接近极限。

2018年高考地理衡水中学高考押题专题06 <wbr>人口数量与迁移变化【解析】
(1)人口大量流入“北上广”可能给这些大城市带来哪些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广东省人口流动的特点,并分析广东在众多省份中依然最具务工吸引力的主要原因。(8分)

(3)专家表示,特大城市人口膨胀根源在于产业和功能过度聚集,因此有必要对特大城市功能和产业进行疏解,主动舍弃一些产业,“掉一些肉”。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掉一些肉”指的是哪些产业。(6分)

【解析】:

第(1)题,人口流入对这些大城市的影响可以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

第(2)题,广东省人口流动的特点可以根据图中信息,分别从人口流入和流出及流动人口年龄构成等方面分析。原因可以从劳动力的需求量及以往人口流动惯性等方面分析。

第(3)题,从环境保护、人口数量控制及功能调整等方面分析即可。

【答案】:(1)积极推动这些大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增加社会活力;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可能影响城市交通以及社会秩序。

(2)流入人口数量大于流出人口数量;劳动年龄人口占流动人口的绝大部分。原因: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发达,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比例较大;受以往人口流动惯性的影响等。

(3)以扼制“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为目标,加快清退劳动生产率不高的一般性产业;以控制人口数量为目标,疏解区域性物流基地和专业批发市场等流动人口聚集的产业;以功能调整优化为目标,解决优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启动部分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向外转移试点工作。

25.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迁移日渐频繁,老龄化现象也日趋严重。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2016年我国部分地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

2018年高考地理衡水中学高考押题专题06 <wbr>人口数量与迁移变化【解析】

省区

65岁以上人口比重/%

省区

65岁以上人口比重/%

重庆

13.25

安徽

10.53

四川

12.76

辽宁

10.22

江苏

12.25

广西

9.29

天津

11.46

浙江

9.2

山东

10.98

河南[来源:Z|xx|k.Com]

8.93

上海

10.64

北京

8.58

湖南

10.57

广东

7.24

材料二 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养老压力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上面表格是2014年我国部分省区常住人口老龄化数据。

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指出,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1)由于人口迁移导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不一致。分析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并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区造成的影响。(8分)

(2)据材料,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其原因。(6分)

(3)比较四川省和广东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并分析其中的原因。(6分)

(4)有人认为,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就是放弃坚持30多年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多生多育,你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请说明理由。(6分)

【解析】

第(1)题,结合坐标图横坐标是常住人口纵坐标是户籍人口。图中斜线右下的省份常住人口多于户籍人口,说明经济发达吸引人口迁入多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斜线左上的省份情况则相反多为内地经济欠发达,继而总结出人口迁移的空间分布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影响。

第(2)题,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即可得出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原因。

第(3)题,结合表格及区域知识即可分析出两省的老龄化差异及成因。

第(4)题,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由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向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迁移;由农村向城市迁移。(4分)有利影响:促进了迁出地区与外界经济发达地区的交流;缓解了当地的就业、环境压力。不利影响:农村人口从事农业的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土地荒芜,粮食产量下降等;农村凋敝,使农村文化景观、乡土建筑遭到破坏;出现留守儿童、农村孤寡老人的抚养等社会问题。(利弊分析,任意2点即可,4分)

(2)人口老龄化的特:老龄化严重;老龄化速度快;未富先老;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大。(任2点2分)

原因: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导致出生率下降明显;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水平进步,养老制度的逐渐完善,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重迅速上升。(任2点,4分)

(3)四川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广东高,四川常住人口进入严重老龄化,广东常住人口属于老龄化。(2分)广东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吸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使得常住人口中老龄人口比重下降;四川省属于人口迁出大省,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多,使得常住人口中老龄人口比重上升。(4分)

(4)不认同。(2分)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依然是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是对原有人口发展战略的调整完善,并不是鼓励多生多育;实施“二孩政策”有利于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缓解人口老龄化;但我国人口基数大,资源环境压力依然较大,所以现在还不能鼓励多生多育。(语言通顺,符合逻辑即可,4分)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高考地理衡水中学高考押题人口数量迁移变化
  • 上一篇:2018二轮复习最新地理模拟题专题训
  • 下一篇:2018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高考地理模拟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