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某市迁入人口的年龄结构金字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市迁人人口
A. 性别比例比较平衡
C. 年龄结构比较平衡
2. 迁人人口对该市产生的影响是
①缓解该市就业紧张局面
④给城市建设带来大量劳动力
A. ①②③
【答案】1. D
【解析】
1. 读图,把各年龄段该市迁入人口数相加,得出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人口,A错误。从年龄构成来看,不能确定是否以技术性人才为主,B错。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迁入人口都集中在15~29岁和30~44岁两个年龄段,这是青壮年劳动力集中地年龄段,C错、D对。故选D。
2. 读图分析可知,迁入人口都集中在15~29岁和30~44岁两个年龄段,这是青壮年劳动力集中地年龄段,增大了该市就业紧张局面,①错误;缓解了劳动力不足问题,有利于促进该市的经济发展,大量人口的迁入增加消费需求,活跃市场,但是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②③④正确,故选C。
点睛:人口迁移的影响
迁出地:
有利的:加强了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减轻了人口压力,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积极地影响。
不利的:造成了人才外流。
迁入地:
有利的:弥补了劳动力不足,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节约了教育和培训费,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带动经济的发展。
不利的:引发种族冲突,影响社会治安,给自然和生态环境、人口与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如西部大开发对西部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
读俄罗斯亚洲部分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俄罗斯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
A. 南部地区
4. 制约俄罗斯亚洲地区人口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自然条件为
A. 矿产资源
5. 俄罗斯亚洲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潜力大,主要表现在
A. 地域辽阔,地广人稀
C. 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
【答案】3. A
【解析】
3. 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由于领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显著.从图中可以看出,受纬度因素的影响,俄罗斯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及南部,其中东欧平原气候比较温和,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这里。故答案选A。
4.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当然越多。资源的种类繁多,一般在研究中主要考虑的是几种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资源,如土地、淡水、能源等。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都不是制约其人口容量的因素,ABC错误;但由于其纬度较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从而成为影响其环境人口容量潜力的因素,故答案选D。
5. 读图,根据图中国家轮廓可知,该国为加拿大,地域辽阔,地广人稀;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业生产自然条件欠佳;纬度高,气温低,经济发达,人均消费水平高。故答案选A。
下图为京津冀地区部分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北京与天津地区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河北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因素
7. 为缓解北京城市问题,下列措施中最合理且可行的是
A. 将北京部分职能和人口转移到河北
C. 大力建设绿地,缓解北京环境压力
【答案】6. C
【解析】
6.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区域城市化水平高低的因素。北京和天津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二、三产业较为发达,因此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人口比重较大,城市化水平较高,C正确。
7. 北京人口分布主要集中的中心城区,要缓解北京市“城市病”关键在于避免人口在中心城区高度集聚,促进人口均衡分布,可以将将北京部分职能和人口转移到河北地区,A正确;天津的也面临产业的升级改造,因此不适宜承接北京部分职能和人口,B错误;北京的土地紧张,因此不易大力建设绿地,C错误;缓解北京的交通压力,需要在合理布局交通网,不能单单发展轨道交通建设,D错误。选A正确。
下图为某城市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空间形态演变顺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图示城市化过程中
①I阶段城市化水平最低②Ⅱ阶段城市规模最大
A. ②③④
9. Ⅲ阶段出现远离城市的“飞地”(这几处“飞地”仍属该城市辖区)的原因可能是
①山河阻隔限制了城市发展②城市化的畸形发展③环境移民④城市地价昂贵
A. ①②
【答案】8. B
【解析】
8. 读图可知,I阶段为城市发展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最低,①对。Ⅱ阶段为城市加速发展阶段,城市规模并非最大,②错。Ⅲ阶段为城市化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最高,③对。Ⅲ阶段为了缓解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出现卫星城市,④对。故选B。
9. “飞地”的出现或因自然因素的阻隔,或因“飞地”所在地环境优美,或因市中心地价太高等,它是城市职能分化和扩散的结果。城市化的畸形发展、环境移民,不可能导致四个方向都形成“飞地”。故选C。
下图示意某城市地租水平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在图中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处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A. 商业区
11. 图中丁处距市中心较远,而地租水平却较高,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地表崎岖,有一定坡度
C. 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
【答案】10. A
【解析】试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特点
10. 从图中看地租最高峰出现在市中心,一般形成商业区,A正确。
11. 影响地租的主要因素是距市中心距离和交通通达度,丁处地租水平较高的原因最可能是基础完善,交通便捷,C正确。
【点睛】
【名师点睛】三大功能区的特点、分布及原因
功能区 |
形态 |
特征 |
分布及原因 |
|
商 业 区 |
呈点状 或条状 |
占地面积小,人口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是城市的核心区 |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原因:①人口稠密、市场广阔;②交通便捷、便于商品流通 |
|
工 业 区 |
集聚性 强,成 片分布 |
专业化程度高,竞争协作强,导致集聚,又因环保、地租、交通等因素导致分散 |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原因:①减轻对市区污染;②交通便利,降低运输成本 |
|
住 宅 区 |
呈片状、 团状、点 状分布 |
占地面积大,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背向发展 |
高级住宅区 |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原因:①环境优良;文化氛围浓,人口素质高 |
低级住宅区 |
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原因:①便于工人上下班;②收入低,文化教育程度低 |
长江与汉江交汇处的江汉平原,由于气候湿润、地形平坦、水运便利,很早就开始发展农业和工商业;由于江水和滩涂阻隔,三片互不联属的区域各自发展,形成了汉口、汉阳、武昌三镇。山城重庆位于嘉陵江和长江汇合处,千百年来其外部形态变化不大。读清朝末期的武汉三镇图和目前的重庆市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早期武汉三镇形成最重要的区位因素是
A. 气候温暖湿润
13. 重庆市千百年来地域结构模式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是
A. 河流阻隔
【答案】12. C
【解析】
12.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区位因素。由材料分析可知,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因此便利的交通有利于城镇沿河流两侧逐渐发展,故答案选C项。
13.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地域结构的因素。读图分析,并结合材料可知,重庆位于嘉陵江和长江汇合处,虽然交通便利,但是由于江水和滩涂阻隔,三片互不联属的区域各自发展,因此导致城区发展沿河流向三个方向发展,从而形成组团式的地域结构,故答案选D项。
点睛:城市区位因素的分析:
分析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个城市刚刚诞生时,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在这一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和限制了它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找出某个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因此,分析、评价城市的区位特点要运用综合思维,从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来进行。在这两大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发展变化较大,因此自然因素可以称为静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可以称为动态因素。而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地形与河流相比,前者可以称为宏观因素,后者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最初形成的具体位置,可称为微观因素。
读欧洲某大城市中心建筑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中的建筑属于
A. 基督教
15. 图中景观位于市中心,却没有改建为高大的现代建筑,其原因是
A. 高大的现代建筑影响城市空气流通
C. 高大的现代建筑建设成本过于高昂
【答案】14. A
【解析】
14. 读图可知,图中景观为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属于基督教建筑,故选A。
15. 图中景观位于市中心,却没有改建为高大的现代建筑,其原因是保护传统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风貌,属于历史原因,故选D。
读某城市步行街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中表示的功能区是
A. 工业区
17. 图示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原因是
A. 临近货源地运费低
C. 位于市中心市场广阔
【答案】16. B
【解析】
16. 读图分析可知,该地人口流动量大,而且两侧主要是商铺,因此说明该街道的主要功能为商业区,故答案选B项。
17、有上题分析可知,图示功能区位商业区,建筑物高度密集,商业活动频繁,主要位于城市的中心,市中心交通便利,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市场广阔,C对;货源地往往接近生产地,而该地猪脚接近市场地,A错误;分散的商业网点多位于住宅区内,主要是为了方便居民,B错误;每个城市都具有商业区,不只是在滨海城市存在,D错误。故选C。
合理改造自然条件能够大幅度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盲目改造自然条件,违反因地制宜的原则,则会劳民伤财。山东一农业科技爱好者从广东引进优质香蕉种苗,在山东丘陵低山区露天栽培,生产的香蕉小如手指、没有果肉,后采用地膜覆盖,外加大棚温室,获得的产品与原产地品质接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山东省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 夏季高温多雨
19. 在山东生产香蕉采取地膜覆盖,外加大棚温室,主要是为了
A. 减小温差
【答案】18. A
【解析】
18. 山东属于温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
19. 香蕉属于热带水果,山东位于暖温带地区,由于热量不足,不利于香蕉的生长,采取地膜覆盖,外加大棚温室,主要是为了改变热量条件,提高积温,从而有利于香蕉的生长。故答案选C项。
读吉林省等高线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该省西北部农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
A. 土壤肥沃
21. 该省东南部适宜发展
A. 种植业
【答案】20. A
【解析】
20. 该省西北部位于松嫩平原,地形平坦,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适于发展农业。降水稀少、地形崎岖均不利于农业发展;西北部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21.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东南部等高线密集且数值较大,以山地为主,地形崎岖,结合已有知识可知,该地降水较多,因此适宜发展林业。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图甲)和美国东北部地区(图乙)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影响两工业区共同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 原料与燃料
23. 为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两地区均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①电子工业②钢铁工业③机械工业④纺织工业
A. ①②
【答案】22. A
【解析】
22. 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北部地区都属于传统工业区,都是在资源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两地都具有工业发展的原料与燃料,故答案选A。
23. 从图中矿产资源符号看,两地煤和铁资源比较丰富,因此两地可以发展钢铁工业,进而发展机械工业。因此②③正确。故答案C正确。
读河南某地矿产及交通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图中炼铝业发展较快,最主要原因是
A. 靠近铁路,交通便利
C. 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25. 若在甲地进行工业布局,则合理的一组工厂是
A. 化工厂、水泥厂
【答案】24. B
【解析】
24.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炼铝工业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读图分析可知。该煤炭资源丰富,动力充足,从而促进炼铝业快速发展,故答案选B项。
25.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的合理布局。河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图中甲地位于城区的东南部,而且距离城市较近,因此不可以布局对环境有污染的企业,A、B、C错误。家具厂和服装厂分别属于市场指向型和劳动力指向型的工业,污染较小,布局在甲地可以接近市场和劳动力,故答案选D项。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盆地四周的冲积扇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1)推测图中地区人口及主要城市集中分布的地区,并说明其原因。
(2)分析图示地区人口环境承载力较小的主要原因。
【答案】(1)主要集中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或山麓冲积扇)。原因:地形平坦开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较充分,光照资源丰富;主要交通干线经过,交通便利。
(2)气候干旱少雨,淡水资源不足;地域辽阔,交通不便,自然资源开发难度大;沙漠广布,地表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及主要城市集中分布的因素和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等呢过相关知识,以下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及主要城市集中分布的因素。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因此水分是决定塔里木盆地人口和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山前冲积扇,土壤肥沃,水源比较充足,而且从图中的公路和铁路分布状况可观察出,塔里木盆地交通线呈环状分布,在山前冲积扇处交通干线经过,交通便利,是城镇布局最好场所。
(2)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其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是环境人口容量。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而且地域辽阔,经济较为落后,交通不便,自然资源开发难度大;沙漠广布,地表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从而使得该地人口容量较小。
27. 阅读图表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的共同特征。
(2)分析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对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答案】(1)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
(2)民营经济发展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人口向城市集中,提高城市化水平;使乡村土地转变为城市用地,城市范围扩大;促进工业化进程,加快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转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城市发展的特点和动力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1)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点可以从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城市数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等级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长时间和大西洋沿岸的两大城市群,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1.5%,人口却占到8%——20%,人口密度都比较大,城市化水平在68%——90%,城市化水平都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城市群分布在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都很高,都是该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都形成了完整的城市等级体系。(2)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对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从民营经济发展对就业、土地利用方式、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角度考虑。随着民营经济发展,可以使得大量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有利于安排就业。从土地利用来看,民营经济发展,使得从农村用地转为城市用地。同时,城市化和工业化推进,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观念发生转变。
28. 读我国南方某城市不同时期功能区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图中表现出的城市化特征主要是________ 。
(2)说出该城市水域面积变化的特点及有利影响。
(3)指出图中物流园区建设的有利条件。
(4)简述自来水厂由a地迁至b地的原因。
【答案】(1)住宅区商业区
(2)特点:水域面积扩大。
有利影响:美化城市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减轻城市内涝。
(3)靠近公路和铁路,交通运输便利;位于城市边缘,可用士地多且地价较低。
(4)a地由城区外变为城区内,水质受到影响。(或b地远离城区,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的合理规划。
(1)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乙位于城市中心地区,为商业区,甲位于商业区周边,占地面积较大,为住宅区,丙分布在尝试的外围,靠近主要交通运输线路,且位于城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为工业区。图中表现出城市的用地面积在1998-2016年间不断增大。
(2)读图分析可知,该城市的水域面积不断增大。水域面积大,可以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增加空气湿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防止城市内涝等。
(3)本题主要考查物流园的区位,主要从土地和交通方面分析。物流业需要便捷的交通运输以及大面积的土地。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物流园分布在城市铁路以及公路附近,交通便利,且位于城市外缘,土地价格较低,有利于降低土地成本。
(4)自来水厂的主要因素为水质,应该位于河流的上游。读图分析可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原来分布在a点的自来水厂,逐渐变为城区,随着周围经济的发展,会对水质产生影响,而b地远离城区,位于河流上游,水质条件较好。
点睛:城市的合理规划
(1)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依据,以达到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的目的。
(2)合理城市规划的作用:具有超前性,可以保证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各类问题,有利于建设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3)城市的布局形式:是城市总体布局首先要考虑的重大问题。基本形态有集中紧凑与分散疏松两类。在我国,中小城市只要有条件,大多采用集中紧凑式,有些大城市为了解决市区人口拥挤、工业集中、交通不畅、污染严重等问题,可以分散城市布局。
(4)功能区的合理布置(协调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
工业用地靠近交通便捷区位;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方便的联系;需劳动力多的工业区接近居民区
合理安排工业用地位置,减少对居民区的污染。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布置在居民区内。污染大或有火灾危险的企业远离城市,污染空气和水源的工业布置在城市的下风向和水源的下游。
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在带内加以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在防护带中一般可设置一些少数人使用的、非长期停留的建筑留有发展余地。
(5)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要设计多个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得到最优方案。
29. 下图示意我国主要农业生产地区,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甲、乙两地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2)简述甘肃省河西走廊绿洲地区发展葡萄生产的优势条件。
(3)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周围花卉种植面积扩大的原因。
【答案】(1)水源
(2)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纯净的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灌溉水源较充足;葡萄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价格较低。
(3)市场需求量增大;花卉单位面积产值高;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以及限制因素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读图分析可知,甲地为我国南疆的绿洲农业,由于深居内陆,降水少,水源成为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乙地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丙位置位于我国的华北地区,丙地发展农业有利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四个方面来回答。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充足;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河流流经,灌溉水源较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