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行星带位于(
A. 水星与金星之间
C. 火星和木星之间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所以C正确。
考点:宇宙中的地球
2. 木星是天空中第四亮的天体,2010年11月,青岛的天空出现“木星合月”、“狮子座流星雨”的天象,与该行星相邻的是(
A. 地球、火星
【答案】C
考点:宇宙中的地球
3. 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的是(
①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会产生偏移
A.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地方时的差异和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变化是地球公转形成的地理意义,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4. 下图中横线是0°纬线,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箭头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图示是(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图中横线是0°纬线,横线以北为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横线以南为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转。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5. 甲地位于( )
A. 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C. 东半球中纬度地区
6. 乙地的地理坐标是( )
A. 20°N,95°W
【答案】5. D
【解析】
5. 经纬网地图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根据自西向东逐渐增大的为东经度,逐渐减小的为西经度,可以判断两点经度;依据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可以判断两点纬度,甲点坐标为(20°N,14°W),所以甲位于北半球,则A错误;低纬度为0-30°之间,可判断甲位于低纬度,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可以判断甲位于东半球,故C错误;根据甲地位于14°W,可以判断甲位于西一区,故B错误;故该题选D。
6. 经纬网地图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根据自西向东逐渐增大的为东经度,逐渐减小的为西经度,可以判断两点经度;依据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则乙点坐标为(20°S,95°E),故该题选D。
【点睛】判断各点坐标以及掌握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中低纬度的划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根据自西向东逐渐增大的为东经度,逐渐减小的为西经度,可以判断各点经度;依据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可以判断各点纬度,然后结合20°W、160°E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30°、60°分别为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分界线。根据经度计算时区的方法为:经度/15度=商……余数。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
下图是一幅经纬网地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7. 一架飞机走最短距离从①地飞往②地,
A. 一直向正西方飞行
C. 一直向正西方飞行
8. 某人从②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东方向至③地,其路程约为 (
A. 6600km
【答案】7. D
【解析】试题分析:
7. 从图中可以看出,①②两地在同一纬线上,从方位上看,②地位于①地的正西方,从①地飞往②地的最短航程是两地所在大圆的劣弧,所以D正确。
8. 经线上1纬度的距离约为111千米,60°纬线圈的周长是赤道周长的一半,据此可以推算出其行进的距离约为5000千米,所以B正确。
考点:
9.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答案】D
【解析】地理自西向东自转,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通过经度判断东西,选择D。
10. 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A. 四季更替
C.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四季更替是地球公转的结果,与地球自转无关,长江南岸受侵蚀较北岸严重是地转偏向力影响,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北京的地方时比成都早都是自转的结果。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折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1. 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
A. 北温带
12. 在图中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该地( )
A. 黑夜最短
C. 气温最高
【答案】11. D
【解析】试题分析:
11.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而且在12月22日前后,所以该地位于南回归线附近。
12. 在图中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太阳直射该地,所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正午旗杆的影子最短,所以B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平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A. 甲→乙
C. 丙→丁
14. “五一”国际劳动节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A. 甲点
【答案】13. A
【解析】
13. 地球公转过程中近日点附近速度快、远日点附近速度慢;图示甲→乙段是运行在近日点附近,速度快,用时最少。选A正确。
14. 图中P是12月22日,顺着公转方向1月31日更接近乙点。选B正确。
一位中国游客在挪威旅行观赏到“日不落景观”,下图为该游客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5. 若拍摄地经度为30°E,当太阳位于F位置时,北京时间是(
A. 15时
16. 与上海相比,该地(
A. 冬季更短
C. 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
【答案】15. C
【解析】试题分析:
15. 北京为东八区,比该地早6小时,太阳位于F位置时,当地时间为12时,即可计算出北京时间为18时。
16. 从太阳运动轨迹可知,挪威现在是极昼,地理纬度高,年内昼长变化幅度更大,所以D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7. 甲地(30°N,160°E),乙地(30°S
A. 都向高纬偏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甲地(30°N,160°W)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向西运动的物体偏向北(中纬);乙地(30°S,160°E)位于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转,向东运动的物体偏向北(低纬)。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8. 下列四天中,符合“太阳直射点正在南移,但仍在北半球”这一事实的是(
A. 元旦
【答案】B
读“地球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代表黑夜,非阴影部分代表白昼,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9. 关于图中晨昏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晨线
20. 这一天的日期和节气分别是(
A. 6月22日
C. 3月21日
21. 关于ABCD四点地方时的计算结果,全部正确的是(
A. 16
C. 16
【答案】19. B
【解析】试题分析:
19.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白天进入黑夜的为昏线,由黑夜进入白天的为晨线,图中晨昏线为昏线,所以B正确。
20.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现象,为北半球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所以B正确。
21.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白天进入黑夜的为昏线,由黑夜进入白天的为晨线,图中晨昏线为昏线,A、B、C、D四点地方时分别是14时、19时、20时、15时,所以B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读下面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各题:
22. 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是(
A. A线
23. 比较不同纬线的长度,正确的是(
A. ①线是②线的1/2
C. ③线比④线长
24. 甲、乙两人从G点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 (
A. 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C. 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25. 图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条件的是 (
A. E点
【答案】22. C
【解析】试题分析:
22. 由图可知,图中各纬线所跨经度相等,因此纬度越低的纬线,其长度越长;③为赤道,是所有纬线中最长的。
23. 甲从G点向北行,当他到达北极点后将无法行走,因为不管他朝哪个方向走,都是向南,因此他没法回到原点出发地点,而乙从G点向东行,可以绕地球一圈回到原出发点。
24. 图中位于东半球的有K、H,位于北半球的有E、K,位于低纬度的有K、G、H,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只有K点,所以D正确。
考点: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第Ⅱ卷
二、综合题
26.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至B时,是______月______日左右,公转到BC之间时,泸西昼夜长短状况是__,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______。
(2)当地球运行至D位置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区域是
(3)地球公转到______、______点时(填字母),泸西昼夜平分。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均出现极昼的是_______(填字母),最接近近日点的是_____(填字母),其公转速度较_______。
(4)泸西白昼开始变长的是在_________至________期间(填字母)。
【答案】(1)12月22日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通过地球公转图的判读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以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难度较低。
(1)考察地球的二分二至示意图。关键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其次找太阳光线所照射的纬线。若直射赤道为二分日;若直射南北回归线为二至日。该图中B处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按照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可以判断C、D、A、依次为春分日、夏至日和秋分日。所以当地球公转到BC之间时,即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该时间段内,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昼变长,夜变短;南半球相反,泸西的大致纬度为北纬24度,所以泸西昼夜长短状况是:昼短夜长,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昼变长,夜变短。
(2)考察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当地球运行至D位置(夏至日)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3)考察地球昼夜长短变化及其公转速度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春秋二分时,太阳光线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时,北极圈以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圈以及以内出现极夜现象,根据公转规律,近日点为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距离冬至日最近,即离B点最近。
(4)考察地球昼夜长短变化与太阳回归运动的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白昼达一年中最长,故泸西白昼变长应由冬至日(B点)到夏至日(D点)。
【点睛】根据地球公转示意图判断二分二至日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连接太阳光线的延长线和地球的交点所在纬度就是直射点纬度,可以判断D为冬至日,根据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一致,按照二分二至日的顺序可以判断其他各点的节气。
27. 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C.上海的人们正着清凉夏装
(3)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4)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
(5)Q地位于M的
(6)该日,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
(7)此时在赤道上,属于东半球并与北京在同一日期的白昼范围是
【答案】(1)20°S,120°W (答对一个给一分) (2)D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主要通过太阳光照图的判读考查太阳直射点的计算、昼夜长短变化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日期时间的计算。
(1)读图可知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可知以120°W为中心平分昼半球,所以120°W为地方时12时,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70°N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为北半球冬季,根据所学知识直射点纬度和极昼、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互余,所以可以计算直射点纬度为20°S。则可知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0°S,120°W)。
(2)根据上题所知,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得出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较长,北京夏至日时正午树木影子最短,A错;北半球冬季纽约的白昼短于黑夜,B错;上海位于北半球,也为冬季,C错;哈尔滨由于纬度高且是冬季,气温低,多冰雕活动,故D正确。
(3)根据所学知识,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为:由直射点纬度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所以,该日太阳直射20°S,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20°S向南北两侧递减。
(4)读图该日,Q地刚好出现极夜,P地昼短夜长,且夜长小于24小时,所以Q地夜长大于P地夜长,根据图甲Q点所在经度为12时,即120°W(西8区)为12时,可以计算135°E(东9区)的区时为:12+17=29,29-24=5,即为5时,根据M地处于晨线上,所以得出M地5点日出,其日落时间=24-5=19时,M地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14小时。
(5)读图甲地坐标为(70°N,120°W)M地为(34°S,135°E)根据两图中经纬度值可知Q地位于M的东北方向;
(6)考察日出方位的变化。该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夜长昼短,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所以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东南方向。
(7)本题考查半球的划分。首先东半球是指20°W--160°E。北京位于东八区,根据120°W为12时,可以计算北京时间=12+16=28,28-24=4,为新一天的4时,新的一天的起点的时间为0点,其经度为120°E-60°=60°E,所以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经度范围为60°E—180°;赤道上白昼的范围为6点-18点,经度范围为150°E-30°W,综上,取交集为:150°E—160°E。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图甲中120°W的地方时的判断,可根据120°W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判断120°W为12时,或根据70°N以北为极夜,Q点刚好出现极夜,从而判断120°W为12时,根据规律: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和直射点纬度互余从而可以得出此时太阳直射20°S;计算昼夜长短的公式: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4,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
28. 图Ⅰ为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轨迹示意图、图Ⅱ地球公转示意图(a、b、c、d代表二分二至)、图Ⅲ地球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戊是
(2)今年春节是2018年2月15日,当日阳光直射点位于图Ⅰ中
A.甲乙之间
此刻地球上的光照情况最接近的是
(3)泸西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最大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4)地球运行到图Ⅲ中的③处时,描述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情况。
(5)简述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答案】(1)春分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主要通过地球公转示意图以及太阳光照图的判读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以及公转的速度变化规律。
(1)通过观察图Ⅰ,戊点位于赤道,且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运动到赤道,所以时间为3月21日前后,节气为春分日。结合公转图Ⅱ得出a为春分、b为夏至、c为秋分、d为冬至。根据太阳光照图的判读图Ⅲ中①④为春分或秋分②为冬至③为夏至。
(2)2018年2月1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赤道移动,位于丁戊之间,所以该题选D。根据2018年2月1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则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图Ⅲ只有②图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故②正确。
(3)泸西位于北半球,夏至日其白昼达一年中最大值,位于公转轨道中b位置;图Ⅲ中③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为夏至日,所以该题为③;夏至日其后一个月到7月22日前后,因为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所以其公转速度变化为:先变慢后变快。
(4)图Ⅲ中③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根据所学知识夏至日可全球昼夜长短的规律是: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现象;赤道地区昼夜等长。
(5)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可以从地球所处的外部环境(稳定的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本身的特征(日地距离适中、质量和体积适中、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去分析。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三幅图日期的判断,图Ⅰ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以及运动方向判断甲位于赤道向北移动所以应为春分日,乙位于北回归线应为夏至日,丙位于赤道向南移动应为秋分日,丁位于南回归线应为冬至日;图Ⅱ根据地球在公转图中的位置判断b、d为二至日,a、c为二分日,连接太阳中心和b、d的中心,交点为直射点纬度,可以判断a为春分、b为夏至、c为秋分、d为冬至;图Ⅲ根据极昼极夜的范围可以判断①④为昼夜等分应为春分日或秋分日;②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应为冬至日,③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应为夏至日。
29. 如下图所示。此时ABC弧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0某人正在距离B地正南方2775km的某地肉眼观测北极星.观测到的北极星平均仰角为48度。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阳光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_ __。
(2)A地此日昼长约_____ _小时,日出时间是______ ____。
(3)B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
(4)此时全球新的一天的范围比占全球的比重
【答案】(1)80°W,17°N
【解析】整体分析:
(1)ABC弧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那么ABC弧线是晨昏线且B点位于北极圈附近,有极昼或者极夜现象;根据某人正在距离B地正南方2775km的某地观测北极星,可知图示区域为北半球且弧ABC以下为夜半球,且B点所在经线的时间为夜半球的平分线(时间为0时),该经线经度为100°E,则计算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度(时间为12时)为80°W。某人观测到的北极星平均仰角为
(2)由上题可知AB弧为昏线,BC弧为晨线,则A点处于日出,又B点为0时,根据A点经度为40°E,与100°E相差4个小时,计算A点所在经度地方时为20点,即A点20时日落,由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4,可计算日出为4点,又白昼=日落-日出=16小时。
(3)根据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90°-直射点纬度和所求地点纬度的绝对值,所求B的纬度是北纬73°,直射点的纬度北纬17°,那么B处正午太阳高度角=90°-(73°-17°)=34°。
(4)根据地球日期分界线分别是国际日期变更线180°附近和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由题干知识可得,100°E为0点,则新的一天的经度范围为100°E-180°,占全球的比重为80°/360°=2/9。
【点睛】解答该题目的关键在于根据太阳光照图判断晨昏线进而确定时间信息,由题干弧ABC太阳高度为0,可以判断弧ABC为晨昏线,又距离B地正南方可以直接观测到北极星,所以可以判断弧AB为昏线,弧BC为晨线,则100°E为0时;日期的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自然日界线即0时经线,一条是人为日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