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比是指人口中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比值(通常指每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人数),下图为我国近30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和总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不属于近30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呈持续上升趋势的原因的是( )
A. 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C.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2.从长远来看,受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影响最大的是( )
A. 教育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B. 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C. 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D. 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4.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C. 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亚健康群体的高比例和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中国社会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的住宅需求呈现多元化,养生地产已经被列为了住宅产业的稀缺产品。受此感染,许多城市试图打造中国的“养老小镇”。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5.养老小镇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 我国的老龄化日趋严重,城市养老条件差
B. 独生子女养活不了老人
C. 经济发展水平高,老人们喜欢安静
D. 老龄化与城市病问题交织产生的需求
6.下列有关养老小镇的建设,不正确的是( )
A. 在远离城市的山区,生态环境好、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建设养老小镇
B. 可在小镇上为老年人提供再就业机会,体现其社会价值
C. 可依托自然景观,打造旅游、养生于一体的养老小镇
D. 养老小镇要注重健康保健需求方面的设计和配置
7.下图为养生小镇规划图,字母所示功能区正确的是( )
A. A区建设成接待中心
C. C区更适合发展养生地产
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8.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
A. 甲
9.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 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C. 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D. 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
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了“钟摆”交通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10.上图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 )
A. 8:00
11.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 )
A. 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
C. 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12.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下图是2010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
(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13.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总人口72万,其中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周边的卫星城。城市土地利用与地铁交通系统有紧密联系,50%以上的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1)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区和卫星城共同组成大斯德哥尔摩市。据左图,描述该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
(2)据图,分析城市居民就业地与居住地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解释把卫星城建设成为城市分中心的原因。
(3)该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在各城市中心区,与社区市民广场相连,广场周边被商店、学校及社区基础设施围绕,居住区分布在离车站600米范围内,车站周围形成高密度住宅区,这样的功能区一般称作混合区。请对这种土地利用方式作出评价。
(4)图中卫星城③是以高新技术著称的西斯塔科学城,科学园区有750家公司,就业人口中移民占50%,主要来自欧盟、美国和以色列,通信、交通设施完善。请说明该城高科技产业的布局条件。
14.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从武汉沿长江水道行进,可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水而至豫陕,经洞庭湖南达湘桂,故有“九省通衢”之称。历来,武汉是长江中游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商业贸易中心,加之得水独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故为华中重镇。
今天,武汉市是湖北省的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和旅游中心。武汉作为中部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长江水运连通东西,京广铁路纵穿南北,北至北京,南抵广州,西去重庆,东达上海。东西水运干线和南北铁路干线使武汉的物资交流范围扩展到全国各地。
(1)根据材料回答,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有哪些?(提示:从地形、气候、河流、交通、政治等要素分析)
(2)武汉市作为区域服务中心地,其主要服务内容有哪些?
(3)从古到今武汉市的服务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D
2.B
【来源】【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解析】
1.重男轻女及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且呈持续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人口迁移与此关系较小,所以D正确。
2.性别比是指人口中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比值(通常指每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人数),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未来会出现较多男性无法组建家庭的现象,影响社会稳定,所以B正确。
3.A
4.D
【来源】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单元测试题 第1章 人口的变化
【解析】
3.由图示可以看出,该省自然增长率由0.51%下降到0.23%,呈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A正确;10年来总人口减少约200万,人口总数约8000多万,人口密度十年来不可能是大幅减小,B错;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的是农村人口的城市化,C错;城市人口比重由27%增加到40%,即10年来城市人口由222345万增加到321680万,增长了99335万,增长率为44.7%,D错。选A正确。
4.该省在我国西部,经济落后,10年来常住人口数量减少,主要外出务工的多,即是劳务输出数量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不是主要原因;与水利工程无关;省级行政区域也没缩小。选D正确。
5.D
6.A
7.C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word】河南省豫南九校16-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地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问题和城市规划建设,要根据老人的生活习惯和城市的特点建设养老中心;要根据各功能区的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城市结构。
5.我国的城市养老条件比农村好,A错;从经济条件看独生子女养活老人没有问题,B错;有些老人们喜欢安静,但并不都是这样,C错;我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大城市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严重,养老小镇兴起的主要原因是老龄化与城市病问题交织产生的需求,D对。
6.在远离城市的山区,生态环境好、不受外界影响,但是医疗条件差,配套设施不齐全,不适宜建设养老小镇;小镇为老年人提供再就业机会,体现其社会价值,既可以自食其力,又避免孤单;依托自然景观,打造旅游、养生于一体的养老小镇,有利于老人的生活; 养老小镇要注重健康保健需求方面的设计和配置,方便老人生活。选择A。
7.A 区靠近古镇,具有较大的商业价值;B 区靠近停车场、位于整个小镇的入口处,适合发展为旅游接待中心;C 区临近小河景观好,离古镇较远,较为安静,适合发展养生地产;D 区靠近古镇和停车场,宜发展为商业区。故选 C。
8.D
9.A
【来源】【百强校】2014届西安铁一中及国际合作学校高三第一次模拟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8.我国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但发展速度快,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处于中期发展阶段,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因此图中甲、乙、丙、丁四条折线分别表示发达国家、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故D项正确。
9.城市化水平提高大大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故A项正确;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发展第三产业所致,工业比重逐渐下降,故B项错误;城市环境恶化出现在中期发展阶段,故C项错误;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发达国家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开始向农村和小城镇迁移,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减少,故D项错误。
10.A
11.D
【来源】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地理(山东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0.根据材料,不少人在城郊居住,在城市中心工作,造成“钟摆”交通现象,图中拥挤路段并不在城市中心区,分布在环线与放射线交汇处,进城放射线路的右侧车道。所以最可能是早晨8:00进城上班时间,B对。其它时间段12:00或14:00车流集中程度低,不易拥堵,B、C错。18\:00应是出城的右侧车流拥堵可能性大,D错。
11.北京城市中心区是商务区,不是人口主要分布区,A错。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人口流动性可能更强,不能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B错。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吸引企业进入,不能缓解“钟摆”交通现象,C错。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可以导致相关从业人员迁出,缓解“钟摆”交通现象,D对。
【考点定位】通过分析城郊之间的“钟摆”交通现象的成因,考查城市人口流动方向及原因。
12.(1)(地理位置)邻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中东部省份比例高。
(2)3省与3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3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性强;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
(3)应该限制: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
不该限制: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海南卷参考版)
【解析】试题分析:
(1)对比三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省份的特点以及与各市地理位置的关系,可知共同特点是主要是临近三市的省份;人口大省外来人口比例高,中东部省份比例高。
(2)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主要与到城市的距离、文化习俗适应、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有关。
(3)此问为开放性问题,限制与否都可以,只有回答的理由能够充分支持自己的观点就行。
考点:人口流动和城市化。
13.(1)围绕市中心区沿轨道交通线,形成放射状多中心(核心)的城市空间形态。
(2)分布特点:大部分居民在斯德哥尔摩市区工作,卫星城居住人口比重较大。
原因:卫星城分担中心城市的职能,缓解中心城市人口、产业高度集中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卫星城也起到城市中心区向外辐射的枢纽和经济增长点的作用。
(3)评价:土地利用集约高效,方便人们乘坐轨道交通出行,同时方便购物,减少人们出行次数,节约时间。
(4)条件:临近大学城,科技人才多;靠近国际机场,交通方便;环境优美舒适;通讯信息联系便捷。
【来源】2017届重庆市高三二诊文综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卫星城均分布在斯德哥尔摩市的主要交通线沿线,城市空间形态呈多核心模式,围绕中心城区呈放射状分布。而从就业分布来看,在中心城区就业比重大于卫星城,而从居住地来看,卫星城大于中心城区。
(2)土地利用方式的评价主要从居住区与交通车站的距离来看,居住区分布在距离车站600米范围内,车站周围形成高密度住宅区,方便人们乘坐轨道交通,而轨道交通车站设在中心区且靠近商店、学校等方便购物、上学,减少了出行次数,节约时间。
(3)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条件主要从交通、科技等方面考虑。从交通来看,靠近飞机场及轨道交通,交通条件优越。从科技人才来看,靠近大学城,科技人才多,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布局。
14.(1)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富;水陆交通便利;省会城市。
(2)文化、教育、科学研究、体育、卫生、气象等方面。
(3)服务范围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交通方式由内河航运为主,逐渐扩大到水陆联运、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通讯事业也发展迅速。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大学附中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和发展条件主要从地形、河流、资源、交通、政治等方面分析,根据材料提示,武汉主要是河流、地形。
(2)武汉是省会城市,又是中部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服务内容是综合性的。材料上也有提示。
(3)由于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服务范围也不断扩大。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