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农村劳动力从事的非农产业构成,右下图示意该地从事非农产业农村劳动力的空间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
A.从业比例最大的是工业B.从业比例最大的是餐饮业
C.主要向省外流动D.主要向国外流动
2.关于该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弥补了迁入地劳动力不足B.阻碍了迁出地经济发展
C.可能出现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D.有利于缓解迁出地农村劳动力过剩
下面为我国1990-2012年城乡人口比重变化图(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据图可知,我国
①1990,乡村人口比重最低②1990年以来,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升高③2010年,城乡人口比重持平 ④2010年以后,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放缓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4.影响我国1990~2012年城乡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A.经济因素B.生态环境因素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下表为2012~2014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变化抽样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表中数据可以直接反映出北京市
A.人口数量减少B.城镇用地规模减小C.城市化水平提高D.人口老龄化减缓
6.2016年1月我国开始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预计到2040年前后,此项政策对北京人口方面的可能影响是
A.增加人口合理容量B.解决人口过于集中的问题
C.增加劳动力的数量D.大幅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下面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图中四处,地租最高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8.该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宜布局在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城市热岛”指城区比周边地区气温高的现象。下图中的曲线表示某城市夏季午后近地面气温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城市热岛形成了城郊间的热力环流。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该环流方向的是
A. B. C. D.
10.为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可在城区扩大
A.工业区B.商业区C.住宅区D.公共绿地
“海绵城市”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吸收、蓄存、渗透、净化雨水等功能。目前我国正在积极试点海绵城市建设。读海绵城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1.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区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增加大气降水B.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
C.减少地表水蒸发D.减少水汽输送
12.建设海绵城市的有效措施是
A.增加城区绿地B.增加城区硬化面积
C.加快城市交通建设D.合理布局城市商业区
目前田园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人为中心,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据此回答下题。
13.田园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休憩地B.工业区C.交通区D.住宅区
14.北京市中心城区为行政区而不是商务区,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历史原因B.经济因素C.社会因素D.政策因素
15.关于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欧洲由于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心一般很少建设现代化的高楼大厦
B.我国古代在“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影响下,形成一种将城市有组织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的“山水城市”,例如杭州
C.美国首都华盛顿是以政治职能为主的城市,国会大厦居于高处,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
D.城市历史发展较晚的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的大城市市中心都是摩天大楼
16.地球环境人口容量一直是学者讨论的话题,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B.世界人口总量已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C.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D.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17.关于世界人口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B.世界上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C.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为欧洲
D.世界人口稀疏地区有冰原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沙漠地区、高山和高原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
18.形成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于密西西比河平原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达B.开发历史长
C.气候条件优越D.资源丰富
下面是某市新城区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9.20.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A.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B.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C.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D.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21.22.该新城区计划建污水处理厂,最适宜布局在
A.①B.②C.③D.④
23.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梯田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显示,人类生产活动改造的自然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降水D.地形
24.下侧漫画所反映的城市问题是
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
B.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
C.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
D.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
随着农业科技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北方城郊温室大棚面积迅速扩大,西红柿、黄瓜等反季节蔬菜成为市民冬季餐桌上的家常菜。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5.促使我国北方城郊温室大棚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气候B.水源C.国家政策D.市场
26.温室大棚内能够种植反季节蔬菜,其主要原因是改善了
A.热量条件B.土壤条件C.水分条件D.光照条件
201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新提法是城市住宅用地布局模式要由“大院式”向“街区式”转变,住宅小区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7.我国住宅用地采用“大院式”布局的主要原因是( )
A.地价低廉B.人口密度大
C.便于管理D.地形平坦
28.我国城市住宅用地布局从“大院式”向“街区式”转变可能生产的影响有( )
①增加住宅小区公共空间 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③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④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29.30.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地加大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
D.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31.32.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由好到差的顺序依次为( )
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ⅡⅠD.ⅠⅢⅡ
读鲜花、蔬菜生产及销售模式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33.阶段I鲜花、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平坦B.雨热同期
C.市场需求D.劳动力不足
34.阶段II鲜花和蔬菜全部从乙输入,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
A.甲地全部城市化B.甲地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C.乙地人口密度小,劳动力工资水平低D.乙地生产鲜花蔬菜条件好,成本低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5.读下图,图中箭头表示人口流动方向,回答:
(1)图中反映出的人口流动特点是,原因是。
(2)图中所示的人口流动现象对流入地区有哪些影响?
(3)近年来,部分天津、济南等大城市的退休人员到威海定居,试分析其原因。
36.读某城市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①、②、③代表城市三大基本功能区(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那么①代表________、②代表________、③代表________。
(2)该城市计划在甲处建设一座火力发电厂,试评价其布局的合理性。
(3)乙处为新建高档住宅区,试简析其区位优势。
37.“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新疆的A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区生产的番茄品质优良,就其气候方面有哪些有利条件?
(2)导致番茄榨汁企业在该地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3)简要分析图示地区城市相对集中的主要区位因素。
参考答案
1.A
2.B
【解析】
1.根据农村劳动力从事的非农产业构成,该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从业比例最大的是工业,约占39﹪,A对,B错。主要在乡镇内流动,C、D错。
2.该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弥补了迁入地劳动力不足,A正确。推动了迁出地经济发展,B错误。可能出现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C正确。有利于缓解迁出地农村劳动力过剩,D正确。
点睛:该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从业比例最大的是工业,约占39﹪。该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弥补了迁入地劳动力不足。有利于缓解迁出地农村劳动力过剩。
3.D
4.A
【解析】
3.据图可知,我国1990,乡村人口比重最高,①错。1990年以来,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升高,②对。2010年,城乡人口比重持平,③对。2010年以后,城镇人口比重增长加快,④错。D对,A、B、C错。
4.影响我国1990~2012年城乡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迅速向城镇转移,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A对。生态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不是主要原因,B、C、D错。
5.C
6.C
【解析】
5.表中数据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可以直接反映出北京市城市化水平提高,C对。表中反映的是人口比重的变化,不能表示人口数量减少,A错。城市化水平提高,城镇用地规模增大,B错。常住人口死亡率增加,表示人口老龄化增加,D错。
6.2016年1月我国开始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预计到2040年前后,现在的新增人口转移为劳动力,此项政策对北京人口方面的可能影响是增加劳动力的数量,C对。人口出生率提高,不能增加人口合理容量,也不能解决人口过于集中的问题,A、B错。由于生育观念的变化,不会大幅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D错。
点睛: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可以直接反映出北京市城市化水平提高。2040年前后,现在的新增人口转移为劳动力,“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北京人口方面的可能影响是增加劳动力的数量。
7.B
8.C
【解析】
7.图中四处,地租最高的是②,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交通通达度高,是商业区,B对。①是住宅区,地租较低,A错。③靠近高校和风景区,④靠近高级住宅区,地租是次高峰,低于市中心,C、D错。
8.该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宜布局在图中的③处,靠近高校和风景区,从业人口素质高,环境质量好,C对。①是住宅区,②是商业区,④位于交通十字路口,是低一级商业中心,不适宜高技术产业布局,A、B、D错。
9.A
10.D
【解析】
9.城市热岛形成了城郊间的热力环流。城区的工业、人口密集,产生的废热多,气温高,是上升气流。郊区气温较低,是下沉气流。读图,能正确表示该环流方向的是图A,A对。B、C、D错。
10.植被有调节气候的功能,为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可在城区扩大公共绿地面积,D对。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产生的废热多,会加重城市热岛效应,A、B、C错。
点睛:城郊间的热力环流,是因城区与郊区间的气温差异形成。城区的气温高,气流上升。郊区的气温较低,气流下沉。在近地面气流由郊区吹向城区。植被有调节气候的功能,增加绿地,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11.B
12.A
【解析】根据材料中海绵城市建设的作用,具有吸收、蓄存、渗透、净化雨水等功能,分析建设过程中,主要表现在对下渗、地下径流环节的影响。有效措施应是利于雨水下渗。不利于雨水下渗的措施,不是有效措施。
11.根据材料,海绵城市具有吸收、蓄存、渗透、净化雨水等功能,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区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B对。不能增加大气降水,A错。湿地面积增加,可增加地表水蒸发、水汽蒸发,C、D错。
12.建设海绵城市的有效措施是增加城区绿地面积,减缓地表径流速度,增加下渗,A对。增加城区硬化面积,下渗减少,蓄存减少,B错。加快城市交通建设,合理布局城市商业区不利于增加下渗,不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有效措施,C、D错。
13.A
14.A
15.D
【解析】
13.田园城市以人为中心,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工业区、交通区不是主要功能区,B、C错。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的接近自然空间,住宅区不适宜在中心区,D错。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休憩地,A对。
14.北京市中心城区为行政区而不是商务区,主要影响因素是历史原因,古代的宫殿建筑,皇城位于中心城区,A对。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政策因素不是主要因素,B、C、D错。
15.欧洲由于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心一般很少建设现代化的高楼大厦,A正确。我国古代在“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影响下,形成一种将城市有组织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的“山水城市”,例如杭州,B正确。美国首都华盛顿是以政治职能为主的城市,国会大厦居于高处,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C正确。城市历史发展较晚的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大城市市中心都是摩天大楼,法国位于欧洲,城市历史发展早,D不正确。
点睛:田园城市以人为中心,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工业区、交通区不是主要功能区。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的接近自然空间,住宅区不能集中在中心区。法国位于欧洲,城市历史发展早,城市中心一般很少建设现代化的高楼大厦。
16.D
【解析】试题分析:环境人口容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状况,A错。当人口超过环境人口容量,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而失去平衡,并最终失去原来的承载力,所以B选项错误。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控制在8—9亿,人口合理容量是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因此C也错误。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所以D正确。故选D。
【考点定位】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17.D
【解析】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都有分布,A错误。世界上的大平原有的是人口稀疏地区,如亚马孙平原,B错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为非洲,C错误。世界人口稀疏地区有冰原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沙漠地区、高山和高原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D正确。
18.B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并不高于密西西比河平原地区,A项错误。两地区气候条件、资源条件差异不大,C、D项错误。而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开发历史远长于密西西比河平原地区,这是形成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于密西西比河平原地区的主要原因。故B为正确选项。
考点:地区间人口密度差异的原因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同学们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于密西西比河平原地区原因的分析能力。
19.20.D
21.22.D
【解析】试题分析:
19.20.甲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下风方向,应是工业区;乙在城市中心,交通便利,应是城市的商业区;丙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方向,应是住宅区。选D正确。
21.22.污水处理厂是处理城市污水的,应建在城市河流的下游④地区。选D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城市功能区。
23.D
【解析】图中显示我国南方某地梯田景观,人类生产活动改造的自然因素是地形,D对。不能改变光照、热量、降水因素,A、B、C错。
24.C
【解析】城市的灰尘和油污多,反映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25.D
26.A
【解析】试题分析:
25.市场需求的变化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和分布。
26.温室大棚起到了保温作用,能使蔬菜在气温较低的季节生长,从而改变了热量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制约。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
27.C
28.D
【解析】试题分析:
27.住宅用地采用“大院式”布局,四周有墙,相对比较安全,也便于在一个小区内统一管理,与地价、人口密度和地形关系不大。C正确。
28.小区没有围墙,道路畅通,方便交通,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同时增加城市土地利用效率。D正确。增加住宅小区公共空间,扩大城市绿地面积这两个方面影响不大。
考点:城市结构
29.30.C
31.32.A
【解析】试题分析:
29.30.环境人口容量是用来估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的概念,故①错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发利用资源的程度和范围可不断提高,环境容量会不断加大,故②正确;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人口数量不能超越环境容量,人口数量一旦超越环境容量,生态环境就会遭到破外,从而使环境容量减小,故③错误;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④正确。综合分析,本题选B。
31.32.Ⅰ表示人口数量始终保持在环境容量以内,故人地关系最为协调;Ⅱ由于在一定时期内人口数量超过了环境容量,造成了一定的环境破坏;Ⅲ由于人口数量超过了环境容量,造成了一定的环境破坏,甚至导致了当地的环境容量变小。故人地关系最不协调。
考点:本题考查环境容量。
33.C
34.D
【解析】试题分析:
33.鲜花和蔬菜不耐储藏,要尽快运送到消费者手中,需要布局在靠近城市的郊外,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从图中并无法看出地形平坦、雨热同期、劳动力丰富的数据。故选C。
34.阶段2鲜花和蔬菜不在甲地中生产,全部由乙地输入,说明甲地城市化水平比乙地高,乙地的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甲乙两地的交通条件得到改善,这些都是外因。最根本的原因是乙地生产鲜花和蔬菜成本低,在甲城生产的竞争力大。故选D
【考点定位】城郊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35.(1)由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 经济发展不平衡 (2)有利:①弥补劳动力不足,促进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②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③推动城市化发展。不利:①加剧生态环境问题。②给城市带来巨大压力,带来就业困难、交通拥挤、居住困难等问题 (3)威海地处温带沿海,气候深受海洋影响,温度适宜、降水适中;威海城市污染轻,适合人们居住
【解析】(1)图中反映出的人口流动特点是由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
(2)图中人口流动现象对流入地区有利影响是弥补劳动力不足,促进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推动城市化发展。不利影响是加剧流入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给城市带来巨大压力,带来就业困难、交通拥挤、居住困难等问题。
(3) 部分天津、济南等大城市的退休人员到威海定居,从气候条件分析,威海地处温带沿海,气候深受海洋影响,温度适宜、降水适中。天津、济南的冬季相对较寒冷。天津、威海是大城市,工业污染严重,威海是小城市,城市污染轻,适合人们居住。
36.(1)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 (2)靠近铁路,交通便利;靠近河流,取水方便;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空气污染较小;地处城市外围,地价较低 (3)位于河流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优美,靠近高等院校,交通便利
【解析】整体分析: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是住宅区,占面积最大。商业区位于城市几何中心。工业区位于城市边缘,盛行风的下风向。工业区布局原则,不污染城市环境。要考虑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高档住宅区对交通、环境、文化等要求高。
(1)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是住宅区,占面积最大。如果①、②、③代表城市三大基本功能区,那么①代表住宅区。商业区位于城市几何中心,②代表商业区。工业区位于城市边缘,盛行风的下风向,③代表工业区。
(2) 读图,结合图例分析,火电厂需要煤、石油等做原料,甲处靠近铁路,全球原料运入,交通便利。火电厂耗水量大,甲地靠近河流,取水方便。甲地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空气污染较小。地处城市外围,地价较低,甲地适合建设一座火力发电厂。
(3)高档住宅区对交通、环境质量要求高。读图,乙处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大气污染少。靠近山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靠近高等院校,交通便利。适宜新建高档住宅区 。
37.(1)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原料 (3)地处山麓绿洲地区,地势较平坦;水源较充足;邻近铁路线,交通便利;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
⑴根据经纬度,A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夏季热量充足,降水少,光照强,日照时间长。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所以番茄品质优良。
⑵番茄不便于长距离运输,生产应靠近原料产地。吸引番茄榨汁企业在该地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原料。
⑶在干旱地区,山麓绿洲地区,地势平坦,有河流经过,水源较充足。邻近铁路线,交通便利。有绿洲分布,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城市相对集中在山麓地区。
考点: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影响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影响城市分布的区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