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不同国家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据此回答下列1-3题。
1.有关甲乙丙丁对应国家正确的是()
A. 甲——芬兰
C. 丙——印度
2.造成丙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A. ①②
3.图中丁国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
A. 人口总数少、自然增长率高
C. 少年儿童比重大,失业率高
4.如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 )。
A. 顺风飞行
5.图A的天气系统剖面是沿图B中( )
A. ①线绘制的
6.图B所示天气系统( )。
A. 为南半球的锋面气旋
C. 多出现在副热带地区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名山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该地区( )
A. 年降水量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
B. 风力作用微弱,以流水作用为主
C. 景观呈现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 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8.关于该地区名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山东西坡带谱差异的形成基础是热量
B. ②山北坡为阳坡,基带上限高于南坡
C. ③山东坡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D. 该地区缺少冰雪带是因为纬度过高
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下列各题。
9.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
A. 自北向南增高
C. 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10.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 海拔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
11.12.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
A. 避开河谷
13.14.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 )
①沿河分布②沿交通线分布③沿断层线分布④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
A. ①②
15.下列事实能证明地球气候变化的是( )。
①南极洲发现煤层②非洲赤道附近有古冰川分布痕迹③银杏、水杉被称为“活化石”④北美五大湖湖盆由冰蚀作用形成
A. ①②④
读“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的结构(煤、石油、天然气和其他能源)图”,回答下列各题。
16.甲、乙、丙、丁四种能源分别是指( )
A. 石油、煤、水电、天然气
C. 天然气、石油、煤、水电
17.中国能源消费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 )
A. 乙、b
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8.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
A. ①③④②
19.若上图中四地代表的是北半球夏至日的昼长情况,则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 ①②③
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20.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①—a,②—b,③—c
C. ①—c,②—b,③—a
21.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 侵蚀、搬运、沉积
C. 沉积、搬运、侵蚀
22.在河流入海口处,常见的地貌形态是( )
A. 三角洲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这种气象灾害有可能同时具备的“身份”是 ( )。
①台风 ②寒潮 ③沙尘暴 ④干旱
A. ①②
24.针对这种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是 ( )。
A. 植树造林
C. 加快城市建设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5.阅读非洲气候分布图及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非洲气候带分布图(如图一).
材料二: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如图二).
(1)简述非洲自然带的分布特征并简述其原因.
(2)A、B两地纬度相差很大,但属于同一自然带,分析其原因.
(3)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完整的原因。
(4)乞力马扎罗山森林带和草原带上界南坡高于北坡,而雪线高度却是南坡低于北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我国出生人口1608万,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
材料二 我国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1)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的何种人口问题?
从图中看出该问题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年,导致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包
(3)下面漫画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长大以后问题就更明显了”,长大以后会引起什么问题?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应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1.D
2.C
3.B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淮北市高一下必修2模块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读图可知甲是高高低模式,应是发展中国家,芬兰是发达国家,故排除选项A;乙是高低高模式,即传统型,应该是发展中国家,日本属于发达国家,故排除选项B;丙是三低模式,可能是发达国家,印度人口出生率高,故排除选项C;丁是三低模式,人口负增长,可能是德国,故选项D正确。
2.由图可知丙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都较低,可能是因实施计划生育的中国等相类国家,或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医疗卫生水平落后,死亡率高,故排除③;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较高,故排除④;故选项A正确。
3.图中显示丁国死亡率高于出生率,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说明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少年儿童比重小,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人口就业压力小,故选项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结构和人口问题。
4.B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枣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飞机通常在高空飞行,高空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据图,风从西侧吹来,因此飞机自东向西飞在逆风飞行。故选B。
【点睛】近地面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高空风只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5.D
【来源】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调考地理试题
【解析】图A的天气系统剖面左侧是冷锋,右侧是暖锋。是沿图B中④线绘制的,D对。其它剖面线穿过的只有一种锋面,A、B、C错。
6.B
【来源】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调考地理试题
【解析】图B所示天气系统是锋面乞旋,根据箭头方向,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A错。P处位于暖气团一侧,Q位于冷气团一侧,气温高于Q处气温,B对。多出现在热带、副热带地区,C错。陆地、海洋上都能出现,D错。
7.A
8.C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作业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7.山地的基带和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自东北到西南依次是森林,草原,荒漠,分异的基础是水分,东部流水作用为主,西部风力作用显著,呈现经度分异规律,地势东北低,西南高,所以A正确。
8.①山东坡是迎风坡,降水多,西坡是背风坡,降水少,分异的基础是水分,A错误。②山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北坡是阴坡,B错误。③山地位于我国季风区,东坡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C正确。纬度越高自然带的位置越低,该区域缺少冰雪带的原因是因为海拔低。
9.D
10.B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试题分析:
9.根据经纬度,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自北向南降低,自西向东降低,合起来是自东南向西北增高,D对。A、B、C错。
10.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降水,B对。海拔高度不是雪线高度变化的原因,A错。热量与雪线高度呈负相关,是重要影响因素,不是主要因素,C错。坡向对雪线高度有影响,不是主要因素,D错。
【考点定位】雪线高度的变化趋势,主要影响因素。
【名师点睛】根据图示信息,将经度变化趋势和纬度变化趋势结合起来,判断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影响雪线的因素较多,主要因素是降水量,热量、坡向也有重要影响。
11.12.C
13.14.A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1.12.从等高线地形图及图例分布可判断,铁路主要分布在海拔低于200米的平原地区,且沿线分布有大量居民点,故铁路线弯曲主要是联系更多居民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3.14.结合图例及在图中的分布特点可知,居民点不仅分布在铁路沿线,而且河流沿岸地区也有分布,故可判断其分布特点。
【考点定位】影响铁路线的建设因素和居民点分布
15.C
【来源】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调考地理试题
【解析】能证明地球气候变化的是南极洲发现煤层,说明地质历史时期,该地曾森林茂密,①对。非洲赤道附近有古冰川分布痕迹,说明地质历史上曾气候寒冷,②对。银杏、水杉被称为“活化石”,③对。北美五大湖湖盆由冰蚀作用形成,说明寒冷时期,曾经是冰川覆盖地区,④对。C对,A、B、D错。
16.B
17.C
【来源】【全国市级联】湖南省益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
16.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其开采利用的技术要求较低,成为最主要的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例最大;其次,随着生活经济的发展
17.据上题分析,我国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是石油,而石油的消费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是比例最大的,故选C。
18.A
19.D
【来源】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调考地理试题
【解析】
18.赤道的昼夜等长,从赤道向两极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来越大,即与赤道昼长12小时的差值增大。①图昼夜等长,位于赤道,纬度最低,C、D错。②图有极夜现象,纬度高。③图比④图的昼长差值小,纬度比④图较低。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①③④②,A对,B错。
19.若上图中四地代表的是北半球夏至日的昼长情况,则四地中属于北半球的地点昼长夜短,无合适地点,只有赤道昼夜等长。属于南半球的地点昼短夜长,②③④符合,D对。A、B、C错。
点睛:赤道的昼夜等长,从赤道向两极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来越大,即与赤道昼长12小时的差值增大。北半球夏至日,属于北半球的地点昼长夜短,赤道昼夜等长。属于南半球的地点昼短夜长。
20.D
21.A
22.A
【来源】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调考地理试题
【解析】
20.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中,断面①河道宽浅,应位于河流下游,对应c。断面②河道深窄,呈V字形,位于河流上游。对应a。断面③河道较宽,水流较浅,位于中游,对应b。D对,A、B、C错
21.与河流位置a位于上游,主要是侵蚀下蚀作用。b位于中游,以搬运作用为主。c位于下游,水平平缓,以沉积作用为主。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侵蚀、搬运、沉积,A对。B、C、D错。
22.在河流入海口处,水流慢,泥沙沉积多,常见的地貌形态是三角洲,A对。冲积扇位于山麓地带,河流出山口,B错。峡湾是冰川侵蚀形成,C错。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D错。
23.B
24.A
【来源】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调考地理试题
【解析】
23.根据等值线,这种气象灾害从西北向东南递减,我国西北地区距冬季风源地近,受冷空气影响,寒潮次数多,向东南距冬季风源地远,寒潮次数减少。寒潮常伴有大风天气,引发沙尘暴天气。有可能同时具备的“身份”是②③,B对。西北不受台风影响,①错。干旱在我国分布面积最广,没有从西北向东南递减规律,④错。A、C、D错。
24.针对这种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是植树造林,削弱冷空气的势力,降低风速,减少沙尘暴危害,A对。开垦梯田、加快城市建设会破坏植被,导致灾害危害增大,B、C错。寒潮携带的水汽少,减少降水植被条件变差,可能加重寒潮、沙尘暴灾害,D错。
点睛:这种气象灾害从西北向东南递减,我国西北地区距冬季风源地近,受冷空气影响,寒潮次数多,向东南距冬季风源地远,寒潮次数减少。寒潮常伴有大风天气,引发沙尘暴天气。植树造林会削弱冷空气的势力,降低风速,减少沙尘暴危害。
25.(1)现代型
【来源】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调考地理试题
【解析】(1)非洲自然带分布特征是以热带雨林带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原因是赤道横穿非洲中部,横穿热带雨林带,雨林带两侧纬度对称,气压带风带类型对称。
(2)A、B两地纬度相差很大,同属于热带雨林带。 A地有赤道穿过,受赤道低气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B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作用显著,降水丰富。位于热带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3)乞力马扎罗山在赤道附近,所处的纬度低,山麓地带是热带草原带。海拔高,相对高度大,多种植被在不同海拔高度有适宜的气温、降水条件,所以自然带类型多样,最完整。
(4)由于乞力马扎罗山南坡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东南信风来自海洋,携带水汽多。北坡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东北信风来自大陆,携带水汽少。南坡的水分条件要优于北坡,因此乞力马扎罗山的森林带和草原带分布的海拔上限南坡高于北坡。降水量和气温是影响雪线的重要因素,南坡位于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高度低于北坡。
26.(1)低出生率
【来源】2012-2013学年黑龙江海林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题(带解析)
【解析】(1)由材料一可知,我国2008年人口出生率为12.14‰,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2)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读图可知,我国在2000左右,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原因与平均寿命延长及出生率下降,自然增长率降低有关。
(3)读图可知,图中杠杆两侧的男女比重不同,性别比失衡问题凸出。等到长大以后,到了婚育年龄,会发生男性婚配困难,影响社会秩序等。
(4)由以上材料发现,我国存在人口老龄化、性别比失调的现象,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但是新增人口数量仍然较多,所以应当在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前提下,控制性别比,提高人口素质,完善养老保障制度等。
【点睛】(1)人口老龄化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状态,进人老龄化社会。国际上的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状态。人口老龄化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其人口再生产已进人现代型。
(2)产生的原因: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晚婚晚育和小家庭,甚至不愿生育,使出生率不断降低,少年儿童的比重也逐渐下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平均寿命延长,死亡率低,老年人口比重相应上升。(关键是分析出生率、死亡率为什么都降低。)
(3)产生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用于老年人退休、养老的费用增加,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精神孤单等。
(4)解决措施:鼓励生育、吸引移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鼓励老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