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一中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作业31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阅读下列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美国南加利福尼亚拥有万顷良田,星罗棋布的地下灌溉网络,这是现代科技在沙漠地区创造的一个神话,用科学的水利设施把沙漠变成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区,仅加州的农产品就稳占世界农产品市场的37%.
②米德湖位于内华达和亚利桑纳州交界处的高山峡谷,由胡佛水坝拦腰截断科罗拉多河形成,它为美国西南的城市提供了用水,还为美国150万英亩荒漠和墨西哥50万英亩农田提供了农业灌溉水源
③胡佛水坝建有17套发电机组,年发电40亿度,是美国最大的水力发电站,整个加利福尼亚州75%的电力来自这里,好莱坞电影城也是在此基础上才得以兴盛的。
1.造成南加利福尼亚沙漠广布的原因是
A. 地处副热带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降水少
B. 落基山脉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山间盆地干旱少雨
C. 沿岸加利福尼亚寒流是形成沙漠的最主要原因
D. 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破坏了原来的生态系统,使土地沙化
2.充足的光照条件和灌溉水源,使南加利福尼亚成为美国的
A. 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区 B. 商品谷物和农业区 C. 重要的棉花产区 D. 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3.主要受益于胡佛水坝淡水和电力供应的城市有
A. 休斯敦 B. 洛杉矶 C. 新奥尔良 D. 达拉斯
4.下列沙漠中,与南加利福尼亚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相似的有
①塔克拉玛干沙漠 ②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西南非洲纳米布沙漠
④南美阿塔卡马沙漠 ⑤撒哈拉沙漠 ⑥中亚卡拉库姆沙漠 ⑦南美巴塔哥尼亚沙漠
A. ①③⑤⑦ B. ①②④⑦ C. ②③④⑤ D. ④⑤⑥⑦
近年来,河西走廊渐渐从我国商品粮基地名录中淡出,现为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当地制种玉米生产苗期需水少,但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的拔节抽穗阶段需水量大。下图为我国玉米制种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5.6.河西走廊淡出我国商品粮基地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年降水量少 B. 水资源短缺
C. 耕地面积减少 D. 土壤污染加剧
7.8.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基地与图中其它四区相比,正确的是
A. 较①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多 B. 较②区夏季水源更为稳定
C. 较③区更适合机械化制种 D. 较④区昼长更长,光照足
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今西安市西)所写的一首诗的节选: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
①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回答下列问题。
9.10.诗中①是一种粮食作物,它最有可能是
A. 水稻 B. 甘薯 C. 冬小麦 D. 春小麦
11.12.当地农田多分布在“南冈”,最主要是
A. 南冈为冬季风背风坡,利于作物安全越冬
B. 南冈为阴坡,潮湿、水源充足,利于作物生长
C. 南冈即秦岭,海拔高,农作物受洪涝灾害威胁小
D. 南冈为向阳坡,夏季风迎风坡,光热、水分都充足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时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该区域发展农业的优势区位是( )
A. 土壤肥沃 B. 人均耕地面积大
C. 商品率高 D. 水热条件优越
14.为保证该地区农业稳定生产,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B.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 改良土壤 D. 培育良种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5.有关图中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地区农业发展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光照不足
B. B地区农业发展引河流水灌溉最容易导致水土流失问题
C. C地区发展河谷农业是因该地热量相对充足
D. 相比D地,F地农业发展的优势为土壤肥沃,光热充足
16.图中耕作方式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该地区
A. 水利设施不足 B. 环境污染严重 C. 人口密度过大 D. 干旱少雨
富碳农业是指将工业生产产生的二氧化碳捕集后,以高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几倍的浓度,释放在相对密闭的人造小区域中,创造一个高效的光合作用环境,从而极大提高作物产量的农业。下图示意富碳农业产业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7.符合富碳农业的特点是
A. 生产规模大 B. 集约化程度低
C. 对自然条件依赖较小 D. 商品率低
18.富碳农业是新型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其生产
A. 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B. 缓和了碳排放压力
C. 减轻了水土流失 D. 分布在交通枢纽附近
农田水分盈亏量指年降水量与农田作物用水量之差,农田作物用水量受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土地性质等影响。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农田水分盈亏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9.图中关于农田水分盈亏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东南部以盈余为主
B. 由盈转亏的分界线接近400mm年降水量线
C. 东北部以亏损为主
D. 西北部亏损量最大
20.图中甲处农田水分盈亏量数值最可能为
A. 0 B. 500 C. —500 D. —200
21.造成甲处农田水分盈亏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①水田农业 ②岩溶地貌
③一年两熟 ④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我国天然橡胶主要产地为西双版纳。该地区为大力种植橡胶,一直在砍伐原生态林。为保证橡胶产量,需要扩大间距,控制单位面积植株数。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2.西双版纳最适宜橡胶种植的地区是
A.海拔400-600米的平坡
B.海拔600-800米的南坡
C.海拔800-1000米的东坡
D.海拔1000-1200米的北坡
23. 西双版纳地区扩大橡胶的种植,会带来
A.生物多样性增多 B.温度升高,温差减小
C.水土流失减轻 D.生态灾害增多
下图为欧洲某地区的农业生产土地利用示意图,当地农民夏季上山放牧、农田两年轮种和种植橄榄是,图示地区重要的农
业生产特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4.制约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是
A. 水源不足 B. 土壤贫瘠
C. 洪涝频繁 D. 气温较低
25.图中地区居民在不同地形区采取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这显示出其适应环境的智慧。其中,在山地地区以放牧高蛋白丰富的山羊或绵羊为主,这是因为
A. 山地地势过低,造成水草不丰美 B. 山地地表崎岖,羊攀移能力强
C. 山区过于寒冷,羊御寒能力较强 D. 山区传染病多,羊抵抗能力较好
玉米也疯狂。以美国为首的可再生能源开发(主要包括以玉米为原料开发生物乙醇)拉动了世界玉米的价格飙升,也带到了饲料成本上升后中国猪肉价格的暴涨和持续高位运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6.美国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特征是
A. 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B. 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
C. 农业生产高度商品化 D. 农业生产高度集约化
27.近年来美国玉米产业迅速向现代玉米能源加工业发展转变的原因有
①玉米生产过剩,库存大量增加 ②石油不断升价,能源危机产生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玉米深加工水平的提高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蓝莓原产于美国,被称为美国蓝莓。我国主要产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尤其是大兴安岭中部,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机体免疫等功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8.美国蓝莓能够在中国大小兴安岭大面积推广,其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A. 平原面积广大,适宜蓝莓大范围种植 B. 土壤肥沃,有利于其生长
C. 有大面积的林地资源,可以充分利用 D. 灌溉水源便利
29.大兴安岭蓝莓产业已从蓝莓原果及果汁生产,发展到自主开发生产以果酒、果汁、干果、烘焙食品等30多个品种蓝莓系列产品,此举反映了大兴安岭林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A. 抓好“天然保护工程” B. 推进农业向规模化、生态化发展
C. 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加工业 D. 实现由产品加工向原料生产转变
下图是东北地区中部和西部的草业一畜牧业一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0.东北地区这种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是
①有效保护了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
②促使中部产粮区粮食就地转化
③密切了中西部的协作关系
④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链条,充分发挥了地区优势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1.东北地区牧业发展重点是
A. 退耕还草,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和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B. 继续加大粮食种植,提供大量饲料,发展饲养业
C. 发展以屠宰为主的原料型生产
D. 围绕本地区城市消费需要,发展乳畜业生产
32.关于东北农业生产区域分布及组合不正确的是
A. 耕作农业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B. 林业和特产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C. 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 D. 舍饲养畜业——广大林区和农区
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回答下面小题。

33.表中四地最有可能位于
A. ①地——华北平原 B. ②地——云贵高原
C. ③地——塔里木盆地 D. ④地——海南省
34.表中①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和主要农作物是
A. 热量不足;春小麦 B. 水源短缺;棉花
C. 光照不足;水稻 D. 降水少;甜菜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统计,美国大致有4520 间温室,以种花为主。70年代石油危机之前,以芝加哥为中心分布有大片温室,之后温室生产中心转移到南方的加利福利亚州、佛罗里达州等地。全国温室花卉产量集中在秋、冬季节,北方温室种花圣诞节后至春季停产,南方温室则全年生产。
1994年以来,亚利桑那州建立了大片特殊温室:屋顶覆盖加入硫酸铜染料、降低红外线透射率的薄膜,必要时再在薄膜上喷撒白灰;屋顶每隔3米设一个喷头,每3分钟自动喷水30秒;抬高屋脊到7米,一半屋顶为自由开启天窗。
(1)70年代后,美国温室生产中心转移到南方加利福利亚州等地区,试说明南方地区温室生产的优势条件。
(2)推测美国北方温室种花圣诞节后至春季停产,南方温室则全年生产的原因。
(3)简析亚利桑那州特殊温室适用的季节及作用.
36.36.材料一 滩涂一般指沿海滩涂,是沿海平均高潮线以下低潮线以上的潮浸地带。围垦是指在滩涂将涨落潮位差大的地段筑堤拦海,防止潮汐浸渍并将堤内海水排出,造成土地,用于农业生产的工程。围垦后的滩涂都是盐碱地,改造成耕地,需要大量的淡水经过多年冲洗才可用于种植。研究发现,围堰合拢10年后,堤外新淤面积相当于原来的围垦面积。广东滩涂主要分布在港口众多的南部沿海地区和岛屿,下图为广东地形图。

材料二 1986年广东湛江果农陈日胜偶然在虎头坡海滩上发现一株奇异稻种。经过多年试种,稻子可以迎着海潮生长,这就是‚海水稻‛——依靠海水的养料就可生长,但单产较低。长势最旺的海水稻株高超过1.7米,涨了大潮,‚海水稻‛仅露出几丛叶尖;退潮后,稻子依然生机一片。虎头坡海边盐碱田经过5年的海水稻种植,已能种植花生和普通水稻。研究表明,海水稻基因独特,海水稻可能是进化早期的一个水稻变种。
(1)指出广东省沿海地区地势特点,并分析其多为盐碱地的原因。
(2)说明围垦给地理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3)推测“海水稻”的独特习性并评价发展“海水稻”生产的积极意义。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雨育农业是指完全不依靠河流及地下水源灌溉,或仅有田间坑塘补充供水条件,以种植一年生作物为主,或兼种多年生作物或兼养家禽、家畜的种植制度。简单地说,就是完全依靠当地自然降水进行耕作的农业。
材料二 伊拉克雨育农业分布示意图和雨育农业区气候资料图。
(1)比较①②两地冬季日照强度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结合材料,评价伊拉克雨育农业区农展的业发不利气候条件。
(3)据图分析伊拉克典型农业的分布特点。
参考答案
1.A
2.D
3.B
4.C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南加利福尼亚沙漠分布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由于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的控制而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2.结合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可知,南加利福尼亚充足的光照天骄和灌溉水源能为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3.根据题干中的材料,“好莱坞电影城也是在此基础上才得以兴盛的。”可知,为洛杉矶,因为好莱坞在洛杉矶。
4.南加利福尼亚州的沙漠受副高控制形成的,选项中澳大利亚大沙漠、西南非洲纳米布沙漠、南美阿塔卡马沙漠、撒哈拉沙漠的形成都与副高控制有关。
考点:该题考查沙漠形成的原因和美国农业带。
5.6.B
7.8.B
【来源】【百强校】2017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开学)地理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5.6.河西走廊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身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水资源成为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商品粮需水量大,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逐渐淡出我国商品粮基地,答案选B项。
7.8.①区位东北地区,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河西走廊由于地表植被较少,土壤较贫瘠,A错;2②为我国的华北地区,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但夏季风不稳定,降水不稳定;西北地区,夏季冰雪融化成为主要补给水源,谁来那个鱼温度呈相关性,水量较稳定,B对;③地区为我国的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地形平坦,面积较大,更适合机械化作业,C错;④区夏季纬度较高,昼长大于河西走廊,D错。
考点:农业类型的转变、区域地理特征。
9.10.C
11.12.D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9.10.材料反映该地区位于西安附近,西安市位于渭河平原,秦岭—淮河以北,种植作物以冬小麦为主,5月为冬小麦成熟时期。答案选C项。
11.12.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条件是水热条件,故从向阳坡和迎风坡角度分析。南冈”即山冈之南,为阳坡和夏季风迎风坡,水热条件较好。答案选D项。
考点:农业的分布、区位因素。
13.D
14.A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11月联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13.该区种植油菜和甘蔗,所以是我国南方地区,而南方地区土壤肥力较差,人均耕地面积小,农产品商品率低,但水热条件优越。
14.南方地区降水量大,所以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改良土壤、培育良种对于稳定生产作用不大。
15.C
16.A
【来源】2012届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题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农业生产。
15.由图可知,A、B地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区,光照充足,但B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不突出。C地相对青藏高原上的其他地区而言,热量较充足,故在该地发展河谷农业。F地土壤肥沃,但纬度比D地高,光热条件没有优势。
16.由题图可知,该耕作方式出现于华北地区,灌溉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该地水利设施不足,垄槽可起到完善水利设施的作用。
17.C
18.B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7.根据材料分析,富碳农业是在小区域内,创造高效的光合作用环境,极大提高作物产量的农业,因此生产规模不大,A项错;集约化程度高;有产业链图可知农产品主要通过仓储物流进入社会,说明商品率较高,C错;富碳农业在相对密闭的人造小区域中,对自然条件依赖较小,D对。
18.根据富碳农业的生产原理,主要是将工业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富集起来,进行农业生产,即能提高农业产出,又能减缓二氧化碳的排放,能为全球变暖问题做出贡献。
考点:二氧化碳的回收和利用。
19.B
20.D
21.C
【来源】【百强校】2016届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高三下学期收心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9.读图可知,图中东南部农田水分盈亏量即年降水量与农田作物用水量之差为正值,所以以盈余为主,A对。图中东部地区农田水分由盈转亏的分界线最接近的是秦岭—淮河一线,约为800毫米年降水量线,B错;图中农田水分盈亏量线数值为0的以北以西地区为亏损地区,C对。读图中数值的分布可以看出西北地区亏损量大,D对。故选B。
20.读图可知,甲外围等值线数值为0,与其相邻的两条线分别为0和500,说明甲处数值小于0(大于大的,小于小的),但是不会低于一个梯度(图中相邻等值线数值差500),所以为-200,故选D。
21.由材料可知,农田作物用水量受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土地性质等影响,甲处位于云贵高原地区,水田农业,主要种植水稻,需水量大,岩溶地貌,下渗强烈,地表水缺乏,热量条件好,一年两熟,①②③正确,而滑坡、泥石流灾害与水分盈亏关系不大,④错。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
22.B
23.D
【来源】2016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文综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22.根据图示数据,从海拔角度,海拔600-800处种植强度最大;受坡向影响,南坡种植强度最大,综合起来,海拔600-800米的南坡是西双版纳最适宜橡胶种植的地区。
23.西双版纳地区扩大橡胶的种植,是以砍伐原生态林为代价的,所以,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温差增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灾害增多,故选D。
考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4.A
25.B
【来源】【百强校】2016届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三考前高考模拟九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24.该地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并且农产品的商品率高,大面积种植橄榄,应为地中海沿岸的混合农业,所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蒸发旺盛,易导致动物饮水困难、农业灌溉缺水,水资源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A项正确。
25.山地地区地表崎岖,但水草丰美,适宜牧羊。山羊或绵羊具有较强的攀移能力,崎岖的地表利于减少体内多余脂肪,增加体内蛋白质含量。
【考点定位】考查制约农业生产的因素,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6.B
27.A
【来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作业31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
26.生产布局是指各种农作物的地区分布特征,美国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即不同的农作物有其较为集中的分布区域,如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在中央大平原的北部,这样便于充分利用各地优势进行生产,选B。
27.近年来,由于美国地区生产专门化,玉米生产过剩,库存大量增加,同时,石油不断升价,能源危机产生,生产成本上升,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玉米深加工水平的提高使得玉米产业迅速向现代玉米能源加工业发展转变,这可以获取更多的利润,选A。
【点睛】
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是其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依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各地的农作物品种及种植规模都有明显不同。
28.C
29.C
【来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作业31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
28.根据材料,蓝莓在我国主要产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尤其是大兴安岭中部,这些区域均为林区,因此推测蓝莓喜欢温带的林区环境,据此选C。
29.大兴安岭的蓝莓产业从蓝莓原果及果汁生产,发展到自主开发生产30多个蓝莓系列产品,这反映了大兴安岭林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发展蓝莓特色农业和特产品加工业,选C。材料中未显示“天然保护工程”,产业是拓宽蓝莓产业链,并非推进农业向规模化发展。
30.A
31.A
32.D
【来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作业31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
30.东北地区西部植草,中部种植粮食饲料,中西结合,种养结合,有效保护了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促使中部产粮区粮食就地转化为饲料,密切了中西部的协作关系,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链条,充分发挥了地区优势,选A。
31.东北地区牧业发展重点是退耕还草,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和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牧区不适合发展耕作业,中西部的大城市不多,不适合乳畜业发展,选A。
32.广大林区应该发展林业,不应该发展舍饲养畜业,选D。
33.A
34.B
【来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作业31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
33.根据表格信息,①地有可能为华北平原;②地积温及降水远大于云贵高原;③地降水量远多于塔里木盆地;海南省降水量大于1500,不可能是④地,选A。
34.根据材料及上题,表中①地区为华北平原,该地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是水资源短缺和主要农作物是棉花,选B。
35.(1)南方地区冬季光照充足,气温较高,耗能少(可节省能源);同时土地辽阔,地价便宜;产品质量高,生产成本低。
(2)美国温室主要生产花卉,圣诞节后到春季没有什么重大节日,花卉需求量较小,关闭生产成本较高的北方温室,只需南方温室生产即可满足全国市场需求。
(3)适用季节:夏季。 作用:减少进入温室的太阳辐射,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并避免沙漠环境的强辐射灼伤农作物;利用天窗通风(自然通风)排放温室内的热量,降低温室内的温度(降低成本)
【来源】【百强校】2015届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五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美国南方地区纬度较低,冬季光照和热量相对较为充足,耗能少;南方地区开发较晚,经济相对落后,土地面积广阔,地价较低;南方光热水条件较好,农产品质量高,生产成本低。
(2)本题考查市场需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应结合美国实际情况加以分析。从材料中可知,美国北方温室主要生产花卉,而圣诞节后到春节美国没有什么重大节日,花卉需求量较小,因此此时只需南方温室生产即可满足全国市场需求,而北方温室成本较高,此时可以关闭。
(3)从材料可以看出,亚利桑那州位于美国南部,纬度较低,温度高,从材料中对亚利桑那州温室的描述可以看出,该温室的主要作用不是维持温室内较高的温度,而是尽量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其中“屋顶覆盖加入硫酸铜染料、降低红外线透射率的薄膜,必要时再在薄膜上喷撒白灰”的主要作用是减少进入温室的太阳辐射,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并避免沙漠环境的强辐射灼伤农作物;而天窗主要用于通风,增强温室内外的热量交换,以降低温室内的温度。
考点:美国农业
36.(1)地势低平,(西)北高(东)南低
距海近,易受海水影响,地下水含盐量高;沿海地区地势低平,地下水埋藏浅(水位高);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 。
(2)破坏滩涂生态环境;海域自净能力下降;造成泥沙淤积,影响港口功能 。
(3)抗盐碱 ,抗涝 ,不需施肥、锄草(或无病虫害)
改造盐碱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粮食产量;作为水稻基因库,提供优良基因
【来源】2016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元月调研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由材料可知,广东沿海地区多滩涂,说明地势低平,且地势北高南低。由于地势低平,受海水影响,地下水含盐量高,并且地下水水位高,纬度低,气温高水分蒸发旺盛,盐类在地表集聚,成为盐碱地。
(2)滩涂属于湿地资源,在保护环境方面有重要的生态效益,围垦后,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导致泥沙淤积更加严重,影响港口的停泊和通航能力等。
(3)读材料二可知,“海水稻”可以在盐碱地中生长,所以抗盐碱,当退潮后稻子依然生机一片,说明抗涝,依靠海水的养料就可以生长,所以不需施肥。通过种植可以改造盐碱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粮食产量,提供优良基因。
考点:地形地势判断 滩涂湿地的生态效益
37.(1)差异:②地强于①地。
原因:②地纬度低,冬季日照时间长于①地; ②地终年少雨,①地冬季多阴雨天气,②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比①地弱,光照强。
(2)冬季低温,热量不足 ;夏季炎热干燥,降水少且蒸发量大。
(3)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高原山地区;
雨育农业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与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或河流中上游);
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地区的平原地区。
【来源】重庆市第七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解析】(1) 日照强度主要受降水和日照时间有关,读图可知②地纬度低,冬季日照时间长于①地;②地属于沙漠气候,终年少雨,①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阴雨天气,②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比①地弱,光照强。
(2) 结合伊拉克雨育农业气候资料图,可知伊拉克雨育农业区不利条件是冬季低温,热量不足;夏季炎热干燥,降水少且蒸发量大。
(3) 据图例分析,伊拉克典型农业主要包括畜牧业、雨育农业和灌溉农业。读图可知,山地牧场的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高原山地区;雨育农业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与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地区的平原地区。
加载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