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期间是(
A. I期
2.在I期(
A. 人口急剧膨胀
C. 人口增长停滞
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 ①
4.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②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 计划生育
C. 采取移民政策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每出生l00个女孩所对应的男孩数,正常情况下保持在103-107之间。下图为我国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影响我国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差异因素有(
①教育程度
A. ①②
6.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对未来发展 影响较小 的是(
A. 城市化
7.有关环境承载力(即环境人口容量)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是()
A. 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
B. 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较合理人口容量小
C. 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较合理人口容量大
D.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目前的人口数
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回答下列各题

8.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的时期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据图,中国“人口机会窗口”达到顶点的时间为(
A. 1970年前后
9.据图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一般为(
A. 20年左右
10.“人口机会窗口”期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A. 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B. 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
C. 劳动人口过多, 失业率下降
D. 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 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11.11.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

A.
读“我国某城市城区地租分布等值线图”(数值:a>b>c),回答下列各题。

12.13.该市重工业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城区地价上涨②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 ①②
14.15.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甲地
A. 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高
C. 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16.美国西部城市旧金山的唐人街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历史因素
读某大城市零售业区位决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7.18.仅考虑利润因素,零售业的最佳区位是( )
A. M
19.20.近一二十年来,在一些特大城市边缘形成了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其主要原因有( )
①市区边缘地租低 ②市区边缘人流量大 ③市中心停车困难 ④市中心交通拥堵
A. ①②③
下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个地区的城市聚落分布进行模式化处理得出的图像,其中有省政府驻地、地级市政府驻地、县政府驻地、县级市政府驻地,甲区域分布着若干乡村聚落。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1.图示地区,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
A. a
22.甲区域的居民可以沿图示箭头到达附近城市寻求服务,通常情况下,到达频率最高和最低的城市分别是( )
A. u和s
从人多力量大到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政策,2013年启动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我国的生育政策经历了三次转变。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3.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时间相隔不到三年,影响
A. 人口老龄化严重
C. 育龄妇女人数少
24.制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
A. 取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C. 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25.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十年内,我国(
A. 总抚养比不断增长
C. 老年人口抚养比在下降
读“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26.若此图表示
A. 从北美迁往拉美
C. 从非洲迁往西亚
27.若此图表示近年来我国 跨省区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 从湖南流往广东
C. 从新疆流往内地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化进程曲线的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28.该国人口数量达到顶峰的时间为(
A. ①
29.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A. 甲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0.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市中心远近递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A.规模的大小
(2)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3)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
因为这里接近最大的
(4)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
31.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请判断出该地的主导风向。
(2)简要说明 工业区分布的位置特征。
(3)图中F、G两地适合发展商业区的是________,图中A、B、C、D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并说明高级住宅区在该地建设的原因
32.利用地理统计图可以使枯燥的数据变得直观、生动,便于分析和比较各种地理事物“量”的变化和相互关系。读人口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中第
(2)从人口增长特征看,乙图中B国处于甲图中第
(3)分析B国 面临的主要 人口问题和解决措施。问题:
(4)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 根本原因是
33.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二 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2010年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比重都在下降。流动人口由14 439万人变为26 139万人。
(1)材料一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别是
(2)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______。
A.由城市到乡村
(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 乡村 有何 积极影响?
(4) 游牧民族的 “逐水草而居” 反映了 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而影响 现代人口迁移 的主要是 因素。
34.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1)图A中,虚线代表______国家,实线代表________国家。
(2)20世纪80年代之后,人口数量较多的是
(3)图B说明了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 特大城市数量变化特点是
(4)上表信息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
参考答案
1.C
2.D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第二学期月考一(理科)地理试卷
【解析】
1.由图中可以直接看出Ⅲ期出生率急剧下降,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老龄人口比重缓慢增加。
2.Ⅰ阶段为原始型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具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点;这一时期人口平均寿命较低。
3.C
4.A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湛江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3.读图可知①②③④65岁以上人口比重大约分别是15%、10%、20%、7%,其中老年人口比重最高的是③。故选C。
4.从图中可以直接读出②国O一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为60%,人口增长速度快,所以要采取控制人口的政策,故选A。
【考点定位】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对策
5.D
6.D
【来源】【百强校】2016届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三上期中考试文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5.影响我国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差异因素有教育程度,因为教育程度影响生育观念,①对。自然环境没有影响,②错。人口政策有影响,③对。经济水平影响社会福利保障,影响生育观念,④对。所以C对。
6.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男性比重大,国防兵源充足,对未来发展影响较小的是国防, B对。影响人口再生产,造成劳动力不足,进而影响城市化发展,男女比例失衡,影响社会治安,对社会稳定影响较大,A、C、D错。
考点:人口性别比差异的原因,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影响。
7.C
【来源】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练习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而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较人口合理容量大,C对,A、B、D错。
【考点定位】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8.D
9.B
10.D
【来源】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通过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来考查人口问题。本题结合资料分析,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难度一般。
8.结合题干材料可知人口机会窗口即人口负担系数低,故图示我国的人口机会窗口在2010年前后达到最低值,也就是顶点时间。
9.结合图示可知我国的人口负担系数≤50%的“人口机会窗口”期从1990年到约2030年,大致为40年左右,故选B项。
10.人口机会窗口期人口负担系数≤50%,故人口负担较小,则劳动力充足,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所以本题D选项正确。
11.D
【来源】2010年郑州智林学校高一期末考试 城市
【解析】华北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因此工业区应当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者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因为华北的盛行风是相对的,因此不能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北部。只能分布在与其垂直方向的西南方向或者东北方向,故选D。
12.13.A
14.15.A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广西河池市高中高一下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12.13.工业向城市外围迁移的原因有:(1)城区地价上涨,降低生产成本;(2)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选择B项。
14.15.本题考查高级住宅区的区位条件。高级住宅区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高,基础设施齐全。选择B项。
16.D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唐人街大多是在当地华人分布集中的地区,是由于种族、宗教、文化等因素的趋同性而形成的。
17.18.B
19.20.C
【来源】2016届河北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三复习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A卷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7.18.若仅考虑利润因素,零售业的最佳区位在利润最高处。图中的曲线是付租前利润和地租,用付租前利润减去地租,两者之间的差值越大,则利润最高。由图中可知N处的利润最高,故选B。
19.20.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一些特大城市的市中心交通拥堵严重,停车较困难,且地租越来越高,导致一些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布局在城市边缘,因为城市边缘地租较低,可设置较多的停车位,且避开了交通拥堵路段,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边缘的环城公路为这些大型商场提供便利的交通。故C正确。
【考点定位】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21.D
22.B
【来源】2013届广东省珠海一中等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21.根据一定区域范围内,城市的级别越高,城市数量越少的原理,从图中各种城市聚落的数量分析不难看出,d类城市的数量最少,说明城市等级最高,该是省政府驻地,D对。其它类型城市数量较多,说明等级较低,B、C、D错。
22.对于甲区域的居民来说,沿图示箭头在到达附近城市寻求服务时,去s的频率绝对不是最低的,因为s城市的级别最高,能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A 、C错。根据接受服务就近的原则,到达频率最高的只能是距离最近的u,距离v较远,频率较低。T距离远,数量多说明等级低,到达频率最低。B对,D错。
【考点定位】城市等级,服务范围,到达频率的影响因素。
【名师点睛】一定区域内,城市等级越低,数量越多。从图中各种城市聚落的数量分析不难看出,a c类城市聚落都是六个,b类城市只有三个,在这三类城市中,只有地级市政府驻地略高一级,而县政府驻地、县级市政府驻地是同一级别的城市, a c可以分别代表县政府驻地、县级市政府驻地,b代表的是地级市政府驻地。
23.D
24.C
25.C
【来源】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23.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时间相隔不到三年,影响两次生育政策调整 间隔短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D对。人口老龄化严重是实行二胎政策的原因,不是两次生育政策调整间隔短的原因,A错。目前我国劳动力还充足,B错。育龄妇女人数多,C错。
24.制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 是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C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会改变,A错。与促进城乡之间人口数量平衡无关,B错。拉动房地产和母婴产品消费不是政策的主要目的,D错。
25.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十年内,我国新增人口抚养比增大,老龄人口抚养比下降,总抚养比不一定增长,A错。劳动人口的抚养压力不一定会减轻,B错。老龄人口占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抚养比在下降,C对。劳动人口比重在下降,D错。
点睛:两次生育政策调整间隔短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制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 是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老龄人口占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抚养比在下降。
26.C
27.A
【来源】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26.若此图表示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世界人口主要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迁往发达国家或地区,亚洲、拉美、非洲是发展中国家为主,北美、欧洲是发展国家为主,则该图可表示从非洲迁往西亚,C对。A、B、D错。
27.若此图表示近年来我国 跨省区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人口由内陆落后地区迁往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区,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从湖南流往广东,A对。河北、山东都是沿海区,两地间人口流动少,B错。从新疆、湖北、重庆都是内地省,区域间人口流动少,C、D错。
28.D
29.C
【来源】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28.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总量就增加。根据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该国人口数量达到顶峰的时间为④,之前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大于0,人口一直增加,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人口开始减少,D对。①、②、③时段人口未到最大值,A、B、C错。
29.当前该国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城市化水平高,增长速度缓慢,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丙阶段,C对。甲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城市化水平低,A错。乙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增速仍较快,城市化速度快,B错。D错。
30.(1)C
【来源】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整体分析: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付出租金的高低。地租变化规律是从市中心向外围递减。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市中心接近最大的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故租金最高。
(1)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付出租金的高低,C对。规模的大小、重要的程度、政府的决策不是用地类型的决定因素,A、B、D错。
(2)地租变化规律是从市中心向外围递减。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A对。土地利用方式主要取决于负租能力,企业的付租能力影响土地利用类型,不能决定土地租金高低,B、D错。交通通达度越高,土地租金越高,C对。
(3)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A,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商业区,因为这里接近最大的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故租金最高。
(4)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住宅区,其原因是这里位于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既有利于购物,又方便上下班。
31.(1) 偏南风
【来源】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1) 工业区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是偏南风。
(2) 工业生产的运输量大,工业区分布的位置趋向于交通干线,靠近铁路、公路、河流。工业生产有大气污染,分布在河流以北,城市外缘或城市北侧,盛行风下风向。工业区和居民区之间有河流做隔离带分开,减少对居民区污染。
(3) 图中F、G两地适合发展商业区的是G,图中A、B、C、D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A。高级住宅区在该地建设的原因是靠近风景区,环境好, 地势高。远离工业区,位于盛行风上风向,河流上游,污染小。
32.(1)一
【来源】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1)根据图中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计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甲图中第一阶段和第四阶段人口增长速度均十分缓慢,第二阶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2)从人口增长特征看,乙图中B国处于甲图中第四阶段,B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三低模式,乙图中A国的人口出生率较高,新增人口占比重大。
(3)B国
(4)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
33.(1)社会文化因素
【来源】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1)材料一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别是社会文化因素和经济因素。
(2)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由乡村到城市,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C对,A、B、D错。
(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积极影响是加强乡村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缓解乡村地区的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利于乡村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4) 游牧民族的 “逐水草而居” 反映了自然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而影响 现代人口迁移的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
34.(1)发展中 发达
【来源】[首发]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地理试题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以城市化比重变化图呈现信息,侧重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城市化变化特征、城市数量变化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虚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实线代表发达国家。
20世纪80年代之后,人口数量较多的是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较快的是发展中国家。
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量不断增多,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特大城市数量增长更快;未来超过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出现畸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