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岩浆、地下泉水
B. 南极冰盖、黄山云雾
C. 岩石与表面的苔藓
D. 瀑布溪流、天山积雪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考点:地球的圈层结构。
2. 下图示意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的光照情况(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关于图示各点相对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A. R点位于P点东南
B. R点位于Q点西南
C. Q点位于P点的正东
D. P点位于Q点的正东
【答案】D
点睛:根据70°S判断图示为南极点,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靠近南极点是向南。根据晨昏线、切点,判断Q点与P点关于切点所在经线对称,位于同一纬线上,只有正东、正西方向。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磷高累积区是( )
A. 高山草甸带
B. 高山冰雪带
C. 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 常绿阔叶林带
4. 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
A. 大气温度较低
B. 生物生产量较低
C. 土壤含水量较低
D. 地表径流量较小
【答案】3. A
【解析】试题分析:
3. 读图,磷高累积区海拔约4000米,该地位于四川西部,山麓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类型。5000米左右是雪线,所以图中磷高累积区是高山草甸带,草地的吸引的磷在地表积聚,形成高累积区,A对。高山冰雪带生物量少,B错。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常绿阔叶林带损失养分元素多,C、D错。
4. 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磷累积量较低。根据材料提示“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该山坡土壤含水量低,不利于磷的积累,C对。该地海拔较低,大气温度高,水分多,不有利于磷的积累,A错。该地的地表径流较大,不利于磷的积累,D错。 海拔低,生物生产量大,C对。
考点:区域自然带类型及特征,磷累积区范围差异的原因。
5. 决定甲、乙、丙三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A. 气候?土壤
B. 地貌植被
C. 气候地貌
D. 土壤植被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丙位于东部沿海平原地区,气候湿润,植被以森林为主;乙位于内蒙古高原,距离海洋边缘,降水变少,植被以草原为主;甲位于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所以引起三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气候和地貌。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6. 地球上全年昼夜平分的地方是(
A. 北极点
B. 南极点
C. 北纬30°线上
D. 赤道上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北极点和南极点都有半年的极昼、极夜现象;北纬30°线上只有在3月21日和9月23日时,昼夜平分;而在赤道上,全年晨昏线平分赤道,有昼夜平分现象。故选D。
【考点定位】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江西三清山风景区是世界自然遗产,它展示了独特的花岗岩石柱与山峰景观。左图为“三清山地貌景现”,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的字母表示内、外力作用。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7. 塑造三清山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类型是( )
A. 风化与搬运
B. 风化与侵蚀
C. 侵蚀与堆积
D. 搬运与堆积
8. 图中箭头表示形成三清山岩石的地质作用是( )
A. a
【答案】7. B
【解析】
7. 据材料可知,三清山属于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到岩层内部冷却凝结形成的;在地壳运动下向上隆起露出地表,经外力作用下,经风化侵蚀作用形成,故B项正确。
8. 据材料可知,三清山属于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到岩层内部冷却凝结形成的;结合右图可知,d表示岩浆岩形成的过程,故D项正确。
9. 如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 )
A. 顺风飞行
B. 逆风飞行
C. 风从北侧吹来
D. 风从南侧吹来
【答案】B
【解析】飞机通常在高空飞行,高空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据图,风从西侧吹来,因此飞机自东向西飞在逆风飞行。故选B。
【点睛】近地面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高空风只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10. 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则其位置是
A.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往右为西半球,结合图示,则他所在的经度是160°E,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可判断是在南半球上,则他所在地纬度为23.5°S,所以D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中巴铁路(图)北起中国新疆电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是“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加速“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催化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 喀什和瓜达尔的气候在特点和成因方面相
A. 气温年较差特点
C. 年降水总量特点
12. 中巴铁路在建设中将会遇到的最主要困难是
A. 沙漠广布,风沙严重
C. 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13. 中巴铁路的修建对喀什的积极意义是
A. 促进外贸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C. 利于引进外资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11. C
【解析】试题分析:
11. 读图,根据图例,喀什和瓜达尔都属于沙漠气候,气候方面相 似的是年降水总量特点,年降水少,夏季风影响不到,C对。瓜达尔的气温年较差小,A错。喀什气温、降水特点的成因是深居内陆,大陆性强,降水少,昼夜温差大。瓜达尔是因纬度低,位于热带,温差小,夏季风影响不到,降水少,B、D错。
12. 中巴铁路在建设中要穿过亚洲中部的高原山地区,将会遇到的最主要困难是地质复杂,冻土影响,B对。 穿过区沙漠广布,风沙严重不是主要困难,A错。山河相间,山高谷深是横断山区的特征,C错。途径地区降水少,河流水量小,洪涝灾害少,D错。
13. 中巴铁路的修建对喀什的积极意义是获得巨大大市场,B对。促进外贸带动沿线经济发展是对巴基斯坦的意义,A错。铁路对引进外资意义不大,C错。喀什没有港口发展,D错。
考点:区域气候特点及成因,交通建设面临的困难,带来的影响。
【名师点睛】利用图例中的沙漠分布符号,判断区域降水少的特点。根据区域位置,分析气候特征及成因。两地的降水特点相同,但成因不同,一个是深居内陆,海洋水汽影响不到。一个是副高影响,夏季风影响不到,降水少。根据铁路线分布位置,分析面临的主要困难。注意题目中是问铁路修建对喀什的意义,不是铁路修建的意义。
下表为哈尔滨、沈阳、石家庄、上海四城市10月1日的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14. 表中数字所代表的城市正确的是
A. ①-哈尔滨
15. 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自转线速度最大
B. ②地全年白昼最长
C. 此日③地正午旗杆的日影最长
D. ④地地转偏向力最大
16. 影响四个城市日出、日落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经度、纬度
【答案】14. C
【解析】试题分析:
14. 读图可知,图中四地10月1日,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计算可知,①昼长为11小时47分,②地昼长为11小时52分,③地昼长为11小时49分,④地昼长为11小时44分,昼长由长到短依次为②③①④,对应四地为上海、石家庄、沈阳、哈尔滨,故选C。
15.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②为上海,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最大,A错。太阳直射北半球时,纬度越高,昼越长,哈尔滨昼长长于上海,B错。③地为石家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沈阳和哈尔滨,日影较短,C错。④地为哈尔滨,纬度最高,地转偏向力最大,D对。故选D。
16. 该日,太阳直射南半球,纬度差异导致昼夜长短有差异,日出时间有差异,同时,同纬度地区,相对朝东地区,日出较早,所以影响日出、日落差异的因素为经度和纬度,故选A。
【考点定位】昼夜长短的纬度差异 日出日落时刻的差异
这是一个神奇的岛屿,岛上70% 的动物是世界上独有的,80% 的树木和植物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岛上的孤猴已经完成了长达5500万年的进化历程。下图示意该岛屿等高线地形,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7. 影响该岛屿R城市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大气环流
C. 海拔高度
18. 该岛屿孤猴集中分布区的自然景观是(
A. 荒漠
C. 绿洲
【答案】17. C
【解析】
17.
18. 仔细读图,该岛屿孤猴集中分布区主要集中在岛屿东部。岛屿东部由于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同时收沿岸暖流的影响,自然景观是热带雨林。答案选D。
烃源岩指的是富含有机质、可大量生成与排出油气的岩石。下图为我国某盆地部分地区烃源岩沉积厚度等值线图(单位:米),该烃源岩层顶部是一较完整的平面,底部呈现为不平的曲面。烃源岩层厚度主要受沉积物的多少影响。沉积物多少一般取决于沉积环境的地势高低、沉积过程中的地壳运动等因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形成烃源岩的地质作用是(
A. 冷却凝固
20. 推测该烃源岩层甲乙沿线沉积环境最有可能的是
A. 在沉积过程中快速隆起
C. 甲乙沿线较两侧地势高
【答案】19. B
【解析】
19. 根据材料,烃源岩指的是富含有机质、可大量生成与排出油气的岩石,应是沉积岩。形成烃源岩的地质作用是外力作用,B对。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是内力作用,岩层中没有油气存在,A、C错。重熔作用形成岩浆,D错。
20. 根据图中烃源岩岩层厚度,该烃源岩层甲乙沿线两侧沉积层厚度薄,说明沉积形成时,两侧地势较高。推测沉积环境最有可能的是甲乙沿线较两侧地势高,甲乙沿线是谷地,C对,D错。在沉积过程中快速隆起或下降,沉积厚度差异不大,A、B错。
点睛:烃源岩指的是富含有机质、可大量生成与排出油气的岩石,应是沉积岩。形成烃源岩的地质作用是外力作用。其它作用形成的岩层中不含油气。岩层沉积厚,说明沉积时地势低。沉积层薄,说明沉积形成时地势高。
读地震波传播速度示意图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关于地震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④通过三态传播,③的传播只能通过固体
B. ④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
C. ④和③传到①时波速加快
D. 横波的传播速度高于纵波
22. 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A. 地幔和地核
C. 地壳和地幔
【答案】21. D
【解析】试题分析:
21. 地震波分为横波与纵波。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从图中看③是横波只能在固态物体中传播,④是纵波可以在固、液、气三态物体中传播。D对。
22. 地球内部存在着地震波速度突变的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①为莫霍面,以上为地壳,以下为地幔,②为古登堡面,以上为地幔以下为地核,C对。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及判断原理。
2017年7月7日当地时间下午l时,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在德国汉堡(53°33′N,10°E)举行,会期2天。日前汉堡正实行夏时制,时间拔快l小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3. 峰会开始时,北京时间为(
A. 7月7日20时
24. 峰会召开期间.正值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
A. 夏至
25. 与汉堡相比.会议期间北京(
A. 日落时问较晚
【答案】23. B
【解析】试题考查区时计算、地球运动意义
23. 德国汉堡位于东一区,与北京(东八区)相差7个小时,但是德国汉堡夏季采用夏时制,时间拨快l小时,即采用夏时制时汉堡与北京相差6小时,汉堡13时举行开幕式,北京时间应为19时,B正确。
24. 6月22日为夏至,7月7日与6月22日相差半个月,是夏至后的一个节气,小暑,B正确。
25. 北京比汉堡偏东,日出和日落时间早;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汉堡纬度高,昼更长;北京距直射点近,正午太阳高度大,C正确;北京位于(40"N,116"E),比汉堡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
下图中甲、乙分别是 M、N 两条河流上的水文站。观测发现,M、N 河流的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地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 防洪任务最重的月份是
C. 大陆沿岸有暖流经过
D. 大陆沿岸终年受西风影响
27. M、N 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时期分别是
A. 冰雪融水
C. 地下水
28. 据图中信息推测
A.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 此时该流域处于夏季
【答案】26. A
【解析】试卷分析:
26. 因该河位于40°附近,且河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所以可判断该地属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的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A对;1月或2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降水少,防洪任务不大,B错;位于大陆的西岸,有寒流经过,C错;大陆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只有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D错。故选A。
27. 两条河流主要补给为大气降水,因7、8月份受西风带的影响,降水较多,是河流的汛期。选B。
28. 因图中M河为洪水期(河流水位高于潜水位,河水补给地下潜水),可判断该地降水多,是因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南半球西风带的风向为西北风;故选D。
考点:气候类型以及河流补给类型判断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9.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____地区,其成因是___________
(2)C、D、E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
(3)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_______风。
(4)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西北内陆 风力作用强烈
【解析】(1)从地貌形态来看有风蚀蘑菇和沙丘地貌,应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受风的侵蚀和堆积作用而成。
(2)岩石年龄的新老顺序由形成时间决定。C在D中说明D老C新;C在E中,说明E老C新;E在D下,说明E老D新。
(3)F为流动沙丘,该地风向从缓坡吹向陡坡,再结合图中风向标,可知则该地盛行是东北风。
(4)图中出现了断层,说明有地壳升降运动,有花岗岩生成,存在岩浆活动,这属于内力作用。
30. 读地貌地质综合示意图,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的地貌形态是
(2)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
(3)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4)如果D处为石灰岩,E处的岩石由其变质而成,则E处的岩石可能是
【答案】(1)风蚀蘑菇;西北;风力侵蚀
(2)东北
(3)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4)大理岩;喀斯特
【解析】本题以地貌地质综合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貌,地质构造与岩石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很学生的 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地理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此题考查风力作用。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风力堆积形成沙丘和沙垅(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A图是风蚀蘑菇,是风力的侵蚀作用形成的,一般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分布。
(2)此题考查风力作用。盛行风向的判断要结合流动沙丘形状和图中指向标。图中F为流动沙丘,是风力的沉积作用形成的。迎风坡,即是风出来的方向,受风的影响,沙子渐渐堆积,坡度较缓;在背风坡。坡度较大。根据图中的沙丘的两侧的坡度分析,图中的风向是东北风。
(3)读图分析该地岩层中存在断层,存在岩浆的侵入,断层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力过大或者张力作用,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而形成,岩浆侵入主要是由于岩浆喷发,侵入岩层,后经冷却凝固作用而成。因此该地的地质作用由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
(4)石灰岩在高温下会变质成大理岩。E为位于岩浆岩附近,具有高温条件,因此会变质呈大理岩;图中的D岩石是石灰岩,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喀斯特地貌。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卢瓦尔河是法国最长河流,源出法国东南部的中央高原,流经巴黎盆地的边缘,向西北流至奥尔良后,进入卢瓦尔河平原丘陵区,注入大西洋,全长1020 km。卢瓦尔河谷是法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区。沿岸的葡萄园从上游中央高原到大西洋沿岸,共有6.8万公顷葡萄因,法定产区数多达70个,各产区的风味迥异,却目为卢瓦尔河而串联起来。为促进当地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当地葡萄酒商联合成立了卢瓦尔河谷葡萄酒行业协会。
特色小镇是卢瓦尔地区风光的精华所在,其中以索米尔镇最为著名。索米尔镇被誉为“法国葡萄之乡”,卢瓦尔河各地区超过一半的知名酒庄均环绕其建造。索米尔镇历史悠久,富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游客可以在起伏的丘陵闻领略广裹的森林、葡萄田、玉米地、油菜花、薰衣草等美景,参观星罗棋布的城堡或酒庄,不仅能学习法国文化、历史和农业知识,还可顺便在某家特色餐馆大快朵颐一番。镇上每年举办诸多节庆活动如赛马等,吸引上万名游客来此游览。下图为卢瓦尔河位置图。
(1)简述卢瓦尔河的水文特征。
(2)分析卢瓦尔河谷产区葡萄酒品种多样、风味迥异的原因。
(3)试推测卢瓦尔河谷葡萄酒行业协会为促进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4)阐述我国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应借鉴卢瓦尔河葡萄产业发展的经验。
【答案】(1)水量较大,全年水量比较稳定,水流平稳;含沙量小;冬季无结冰期。
(2)卢瓦尔河谷葡萄产区面积广阔,气候类型多样,葡萄品种多样;卢瓦尔河流经不同的地形区,各地形区的土壤类型不同,形成了葡萄的不同风味;酿造历史悠久,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酿造工艺。
(3)在法国及国外参加展会等方式对该产区的葡萄酒进行集中推广;协会在种植、酿造方面为庄园提供技术支持,使酒农工作更加细化以提高葡萄酒质量;协会提供售后质量跟踪服务等。
(4)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设立专门的机构(协会),为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提供支持;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发展以特色农产品为主的旅游、文化等第三产业等。
【解析】(1)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及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角度分析。卢瓦尔河位于法国西部,流域内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大,且全年温和多雨,流量的季节变化小。由于气候温和,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C以上,河流没有结冰期。
(2)卢瓦尔河谷产区葡萄酒品种多样、风味迥异的原因主要从流域内的自然环境特征多样,适宜多种葡萄种植角度分析,而自然环境主要从气候、地形等方面考虑。从气候来看,卢瓦尔河谷葡萄产区面积广阔,气候类型多样,葡萄品种多样;从地形及土壤来看,卢瓦尔河流经不同的地形区,各地形区的土壤类型不同,形成了葡萄的不同风味;酿造历史悠久,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酿造工艺。
(3)卢瓦尔河谷葡萄酒行业协会为促进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主要从提高知名度、技术保障、葡萄酒的酿造及售后服务角度分析。从提高知名度角度看,在法国及国外参加展会等方式对该产区的葡萄酒进行集中推广;从技术保障看,协会在种植、酿造方面为庄园提供技术支持,使酒农工作更加细化以提高葡萄酒质量;从售后服务看,协会提供售后质量跟踪服务等。
(4)我国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应借鉴卢瓦尔河葡萄产业发展的经验主要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成立组织、延长产业链、发展其他相关产业角度分析。卢瓦尔河地区葡萄产业的发展主要是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条件,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成立了葡萄酒协会,设立专门的机构(协会),为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提供支持;从延长产业链来看,可以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从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看,可以发展以特色农产品为主的旅游、文化等第三产业等。
32. 为了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关系,老师组织学生们以欧洲为案例进行探究。下面是他们探究时使用的地图。据图回答。
(1)概括归纳欧洲地势的特点,并说明这种地势特点对欧洲气候的影响
(2)根据A、B两地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比较两地气候差异。
(3)根据A地的气候特点和地形,推测当地的河流主要水文特征。
【答案】(1)南北高,中部低
(2)便于湿润的西风气流向东深入内陆,使欧洲大部分地区深受海洋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
(3)气候差异:A地降水多,季节分配均匀,气温年较差小;B地降水少,季节差异大,气温年较差大
(4)A地河流水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小;水流平缓。
【解析】(1)欧洲地势的特点,需要结合图示和所学的知识进行回答。
(2)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便于湿润的西风气流向东深入,使欧洲大部分地区深受海洋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
(3)A地降水多,季节分配均匀气温年较差小,B地降水少,季节差异大,气温年较差大。
(4)A地河流水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小、水流平缓。
考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