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近60年我国某区域主要资源类型变化情况表(单位:万公顷)。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①森林面积锐减
A. ②③④
2.近几年,该地区在治理环境问题上取得很大成就。 下列措施对治理该地区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是
A. 大面积植树造林
C. 全面禁止耕作业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新乡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答案】
1.B
2.D
【解析】
1.从表中看该地区面积最大的是沙地和草地,说明该地区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从表中看该地区草地面积明显减少,说明草地退化严重,沙地面积增加,土地荒漠化严重,B正确;森林面积有所减少,但不是锐减;水土流失从图中看不出来。
2.从表中看该地区面积最大的是沙地和草地,说明该地区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该地区耕地面积和沙地面积增加,草地面积和湿地水系面积减少,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是过度农垦导致的土地荒漠化,最有效的措施是调整农业结构,进行生态退耕,D正确。
读北京市区划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A. 平谷区是按照自然要素划分的
C. 海淀区和密云区都是行政区
4.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近10年北京市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应该是
A. 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
C. 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
5.2016年西城区GDP约3533.56亿元,而密云区GDP却只有243.6亿元,二者GDP产生巨大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经济密度
A. ①②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新乡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答案】
3.C
4.A
5.D
【解析】
3.图为北京市的行政区划图,是按行政区管辖范围划分的,平谷区、昌平区、门头沟区、海淀区和密云区都是行政区,C正确;行政区界线明确。
4.北京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A正确;第一、二产业均波动下降。
5.从图中看密云区面积大于西城区,资源较丰富,而GDP远小于西城区,因此排除面积和自然资源, D正确。
【点睛】
三大产业分类方法: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和公共工程、上下水道、煤气、卫生部门;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业、运输、通讯业、服务业及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
其变化趋势是:起初是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也不断上升;随后包括第一、第二产业的物质生产部门的比重都不同程度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这种变化趋势在发达国家比较突出。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口的比重一般都在50%以上,成为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产业。而在发展中国家除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外,总的说来其产业结构层次都相对落后,转变的进程也不快。但从变化趋势看,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一致的。
读长三角地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①水热组合较好
A. ①②③
7.太湖平原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近年来其地位下降的原因是
A. 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占用大量耕地
C. 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多发
8.长三角地区有些工厂大量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劳动,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 减少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量
C. 推动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新乡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答案】
6.B
7.A
8.C
【解析】
6.农业机械化水平只能提高劳动效率,不会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不是单位面积产量高的原因,C正确。
7.该试题问的是近年来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近年来由于该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占用大量耕地,耕地面积减少,导致粮食总产量减少,商品粮地位下降,A正确;太湖平原地势平坦,不易出现水土流失;短时期内旱涝、台风发生频率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不会使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
8.工业机器人的普及会使企业使用劳动力的数量下降,劳动力成本下降,推动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C正确;工业机器人需要动力才能工作,不会减少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量;对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影响较小;会降低发展中国家的居民就业率。
在建的千岛湖配水工程预计2018年通水,当前杭州自来水大部分来自钱塘江。根据设计,千岛湖配水工程输水线路中有九成以上采用管道输水。读千岛湖配水工程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A. 水量较大
10.千岛湖配水工程
A.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全程基本自流输水
C. 采用管道输水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水源损耗
11.该工程建成后
A. 钱塘江口海水倒灌,杭州城区地面下沉
C. 千岛湖水体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新乡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答案】
9.B
10.A
11.D
【解析】
9.杭州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影响水源地的主导因素是水质,千岛湖作为杭州新水源地主要原因是水质好,B正确。
10.从图中看千岛湖配水工程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全程基本自流输水,A正确;从图中看沿线有多个接水点,杭州市不是唯一的受水区;采用管道输水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水质。
11.千岛湖配水工程工程建成后,因需向杭州提供清洁水源,有利于对千岛湖的保护,减轻水质污染,D正确;会减轻钱塘江口海水倒灌,杭州城区地面下沉的情况;缓解缺水问题,但因是管道输水,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圭亚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国土面积小,人口少。境内有圭亚那高原,是南美洲第二大高原,海拔为300-1500m,西部和南部地势较高,向东、向北缓倾。森林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83%,森林覆盖区土壤肥力较低。下列左图为圭亚那位置图,右图为该国首都乔治敦气温和降水量图。
(1)简述圭亚那的地理位置特征。
(2)描述乔治敦的降水季节变化特征,并分析其降水成因。
(3)分析圭亚那森林覆盖区土壤肥力较低的原因。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新乡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答案】(1)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热带低纬度地区;地处南美洲东北部;东北濒临大西洋;邻国有委
内瑞拉、巴西等。
(2)特征:降水季节变化大,一年中有两个雨季。原因:5~8月气压带和风带北移,此时北部沿海地区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形成雨季;11月~次年1月气压带和风带南移,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在北部沿海地区受地形阻挡,降水丰富。
(3)地形以高原为主,气候高温多雨;土壤易冲刷流失,淋溶作用旺盛;热带雨林生态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速率很高;土壤养分分解迅速,地表植被吸收快,导致土壤中各种元素的积累相对较少。
【解析】试题考查地理位置的描述、影响降水的因素、热带雨林地区土壤肥力低的原因
(1)地理位于特征可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邻位置三个方面来描述,从图中看圭亚那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热带低纬度地区;地处南美洲东北部;东北濒临大西洋;邻国有委内瑞拉、巴西等。
(2)结合图例,可知该地区降水季节变化大,一年中有两个雨季,分别是5~8月和11月到次年1月;从图中可读出该地位于7°N附近,5~8月气压带和风带北移,该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形成雨季;11月~次年1月气压带和风带南移,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在北部沿海地区受地形阻挡,降水丰富。
(3)结合该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图,可知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土壤易冲刷流失,淋溶作用旺盛;热带雨林生态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速率很高;土壤养分分解迅速,地表植被吸收快,导致土壤中各种元素的积累相对较少。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属于喀斯特地貌山区城市。六盘水市是一个“因煤而生、因煤而兴”的城市,城市发展主要依靠传统的煤、电、钢和建材四大支柱产业。近年来,六盘水市转变发展思路,积极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同时进行了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中心城区水城河畔梯田湿地建设引人注目。下列图甲示意六盘水市位置,图乙示意六盘水市梯田湿地景观。
(1)分析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2)简述六盘水市原有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3)试说明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六盘水市承接产业链整体转移的好处。
(4)分析六盘水市水城河畔梯田湿地建设的意义。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新乡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答案】(1)冬暖夏凉,气候适宜;煤炭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煤炭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2)生产链较短,附加值低;产业结构单一,易受外界市场变化影响;以传统工业为主,经济增长乏力。
(3)能够加速产业集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实现规模效应;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当地劳动力就业;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经济收入,有利于脱贫致富。
(4)增加城区湿地面积,起到良好生态效益;坡地改为梯田湿地,减少地质灾害产生;给市区居民提供休憩场所。
【解析】试题考查资源开发条件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湿地建设的意义
(1)资源开发条件可从资源、市场、位置、交通等方面来分析;六盘水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气候适宜;煤炭资源丰富;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劳动力价格低;我国经济发展快,对煤炭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2)由材料可知六盘水原产业结构以煤、电、钢和建材四大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生产链较短,附加值低,易受外界市场变化影响;以传统工业为主,经济增长乏力。
(3)试题考查产业转移对转入地的有利影响,可从产业结构、就业等方面来分析;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能够加速产业集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实现规模效应;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当地劳动力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经济收入,有利于脱贫致富。
(4)在城区增加湿地面积,可美化环境、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有良好生态效益;从图中看该地区是坡地改为梯田湿地,可减少水土流失及滑坡等地质灾害产生;给市区居民提供休憩场所。
【点睛】
产业转移可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或地区,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产业转移,可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和合,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转移会给转出区域和转入区域的自然环境带来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如原来的乡村变成工业化地区。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伴随产业转移,就业机会也会由转移国或地区转移到转移对象国或地区。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性河流,被称为“东方多瑙河”。在我国的河段叫澜沧江,下游叫湄公河。澜沧江上中游河道穿行在横断山脉间,河流深切,形成两岸高山对峙、坡陡险峻的V型峡谷。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有待开发的资源宝库。下图为澜沧江流域示意图。
(1)澜沧江流域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试简述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
(2)澜沧江流域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开发,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其开发方向。
(3)指出澜沧江流域在综合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临汾一中忻州一中长治二中高二上联考二地理试卷(带解析)
【答案】(1)山高谷深,地形崎岖,自然条件恶劣;远离东部发达地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资金缺乏;人口受教育水平低。
(2)对澜沧江丰富的水能资源进行梯级开发;发展航运,实现我国西南与东南亚国家间的陆水联运;开展与邻国的边境贸易;促进西双版纳热带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
(3)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流域(国际)合作,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解析】试题分析:
(1)澜沧江流域山高谷深,地形崎岖,自然条件恶劣;远离东部发达地区,交通不便。
(2)对澜沧江丰富的水能资源进行梯级开发;发展航运,实现我国西南与东南亚国家间的陆水联运;开展与邻国的边境贸易。
(3)澜沧江流域在综合开发中需要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流域合作。
考点:流域的综合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