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宁夏农业区划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2.上图中Ⅰ、Ⅱ、Ⅲ、Ⅳ四个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降水量
3.4.关于图示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合理的是
A. I区靠近黄河,适宜发展灌溉农业
C. Ⅲ区降水丰沛,适宜大力发展种植业
【来源】2016届广西来宾市高三二模考试文综地理试卷(带解析)
【答案】
1.2.D
3.4.A
【解析】试题分析:
1.2.有图例可知,,工、Ⅱ、Ⅲ、Ⅳ四个区域的最大区别在于地形差异,依次四个区域是依据地形分布划分的。选D项。
3.4.I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虽气候干旱少雨,但靠近黄河,可利用黄河水发展灌溉农
业,A项正确;Ⅱ区水源较为缺乏,但可发展畜牧业,B错;Ⅲ区降水较多,可发展种植业,但大力发展种植业可能造成该地水土流失加剧,C错;贺兰山纬度较高地势高,气候相对温凉,降水较少,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D错。
考点:区域的划分依据,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和方向。
城镇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近几年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阅读表格一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表:1978年以来我国GDP、城镇化率和城镇投资率情况
5.上述图文材料说明(
A. 我国的城镇化率在不断提高,并不断促进GDP的增长。
B. 我国的城市化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C.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必然造成环境的急剧恶化。
D. 我国应积极推进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职能多样化。
6.在很多地区,与城市的繁华成对比,“外面像个村,进村不见人,老屋少人住,地荒杂草生”的农村空心化现象却日益加剧,发展农村经济陷入困局。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 加强户籍管理,控制青壮年进城务工。
B. 将农村土地大规模开发成工业区,吸引农民返乡工作。
C. 由政府负责照管留守老人和孩子。
D. 开发新型农业,发展乡村旅游市场。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答案】
5.A
6.D
【解析】
5.结合表格数据进行验证分析,表格数据显示我国的城镇化率在不断提高,城镇化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不断促进GDP的增长,故A项正确;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故B项错误;城市化水平提高不一定会造成环境的急剧恶化,故C项错误;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出现的现象,故D项错误。
6.控制青壮年进城务工,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不现实,故A项错误;农村发展工业的条件较差,故B项错误;政府负责留守老人和孩子不能根本治理该问题,而且不易实现,故C项错误;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发展乡村旅游市场,故D项正确。
【点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联系
1、城市化。
城市发展进程的概述。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工业革命的伴生现象,一般是指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流动和集聚;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成为社会前进的主要基地;以及城市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广泛地渗透到农村的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会不断增大。城市化程度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特别是工业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2、工业化。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但工业化并不能狭隘地仅仅理解为工业发展。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总是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等为依托的。在工业化进程中,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量的快速增长,新兴部门大量出现,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国民消费层次全面提升。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A. 白色人种
9.10.读左图,印度棉纺织工业中心最有可能是 (
A. 新德里
11.12.读两图,给南亚带来充沛降水的季风是(
A. 东北季风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北大学附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带解析)
【答案】
7.8.A
9.10.C
11.12.B
【解析】试题分析:
7.8.印度的主要人种是白种人, 故选:B.
9.10.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是孟买,该城市靠近棉花产地.故选:C.
11.12.每年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南亚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一年可分为三季.3至5月的热季,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高温少雨;6至10月的雨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雨水,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90%,湿热多雨;从11月到次年2月为凉季,盛行干燥的东北季风,气候凉爽宜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由于西南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故答案选B项。
【考点定位】世界主要的国家、区域地理特征。
【名师点睛】该题主要考查印度的相关知识,人口的分布、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气候特征等,熟练掌握世界主要区域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总结)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成因及特点 :
南亚大部分处于北纬10º~30º的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北有高山阻挡亚洲中部的冷空气侵入,南有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由于受到巨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的影响,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①特点:
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虽与东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无本质区别,但在特征上略有差别。表现在:南亚的旱季是10月至次年5月=东北风(而不是11月至次年5月),雨季是在6至9月=西南风(而不是6至10月),旱季后期(3至5月),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迅速升高,印度半岛内部气温可达45℃以上,天气炎热程度远甚于中南半岛。此外,西南季风对南亚影响的强度和广度亦大于东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区。
②成因:南亚和东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成因相同。旱季是因为冬季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向南移动,该地受东北信风和由亚洲大陆吹向海洋的、在低纬地区偏转而成的东北季风的共同影响的结果;雨季因为夏季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向北移动,该地受由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来的西南季风影响的结果。由于夏季陆地增温快,6~9月南亚地区持续高温,在印度北部产生低气压中心,它强烈地吸引着西南季风,从而使西南季风的势力进一步加强。旱季后期(3~5月)南亚地区气候炎热,则是由于此时太阳直射点北移,当地气温迅速升高,气候转热,而北面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冷气流的南下,形成半岛上特有的热季。
13.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如下图中将某区域划分为九个方格,数字“1”“2”“3”分别表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则可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根据右图,回答若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该区域海拔(米)如表1所示,则此地最可能位于
【来源】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图中河流分布信息,可知河流地势中间高,两侧低,应为“地上河”,调动黄河下游地上河知识加以分析,则D正确。
【考点定位】黄河知识,图表分析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A. 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C. 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15.与丙省相比丁省(
A. 劳动力资源丰富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湖南湘潭一中岳阳一中高二上期中联考地理(带解析)
【答案】
14.D
15.D
【解析】试题分析:
14.读图,甲区域是黑龙江,乙区域位于长江三角洲,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 ,甲区域纬度高,作物生长期较短,A错。甲区域是温带季风气候,乙区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甲区域降水较少,B对。乙区域受海洋影响较大,大陆性较弱,C错。乙区域高温多雨,D错。
15.读图,丙是山东,丁是青海省,与丙省相比,丁省经济落后,第三产业比重小,D对。劳动力资源比丙省少,A错。丁省陆地交通条件较差,B错。丁省第一产业比重较大,C错。
【考点定位】区域地理特征差异。
【名师点睛】区域作物生长期,主要受积温多少的影响,积温多少主要受纬度影响,纬度高,适宜作物的生长期短。根据区域气候类型及特征,判断气温、降水的差异。根据省区轮廓,判断名称,比较地理特征的差异。
下图为某区域河流、抽水站、灌渠及灌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A. 风力侵蚀作用
B. 流水侵蚀作用
C. 冰川侵蚀作用
D. 喀斯特溶蚀作用 喀斯特堆积作用
17.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与灌 溉在农业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渠道引水灌溉是灌区灌溉的主要形式。广布相关性较小的是
A. 河谷地区地势较低平
B. 地下水资源较丰富
C. 大气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大
D. 土壤组成中矿物质成分多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茂名市十七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地理卷(带解析)
【答案】
16.B
17.D
【解析】试题分析:
16.有图中材料可知,A地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区,地形崎岖,流速较快,以河流的侵蚀作用为主,B在河流的入河口处,有灌区分布,地型变得平坦,流速减缓,以泥沙的沉积为主,B正确。
17.从图中的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的渭河平原,河谷地区地势较低平,农业发达,耕地面积大,由于该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小,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水资源短缺,由于该地地下水丰富,抽取地下水灌溉在农业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罐道引水灌溉是灌区灌溉的主要形式,这些与灌渠广布相关。土壤中的矿物质成分与成土母质有关,与灌渠广布关系不大,所以选择D。
考点:河流的外力作用,区域农业的发展条件。
读“十八大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的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A. 原料依托型
C. 市场依托型
19.能够保障我国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变化的条件是(
①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②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产值的工业部门③大力发展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④完善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A. ①②
20.下列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与上海无关的是
A. 南水北调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黑龙江双鸭山第一中学高二6月月考地理卷(带解析)
【答案】
18.B
19.D
20.C
【解析】试题分析:
18.读图,西部最初是以资源为主导因素,未来以F为主导因素的相关因素有资源、信息、品牌、科技、人才等,所以F不是原料,A错。人才是F的辅助因素,F不是劳动力依托型,B错。动力依托型主要是有色金属冶炼等,与品牌、信息关系不大,D错。只有市场依托型,需要及时把握信息,树立品牌,依靠科技、人才发展,C对。
19.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变化,是由资源依托型转向市场依托型。读图,二者之间的转变条件不是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①错。也不是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产值的工业部门,②错。图中可看到条件是生态保护,所以需要大力发展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③对。完善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④对。
考点: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导向变化及变化条件。
读我国部分省行政图,完成下列各题。
A. ①-太原-秦
22.关于图中各省份相关地理事物或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 ②为我国的煤炭生产大省,有著名的大同煤矿
B. ④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是一个自治区省份
C. ⑥省是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之一
D. ⑧省境内东部森林覆盖率高,西部地区草类繁盛
【来源】2017届人教版 选修四 城乡规划 单元测试地理卷(带解析)
【答案】
21.D
22.A
【解析】试题分析:
21.图中数字①③⑤⑦分别代表山西、湖北、四川、宁夏,分别简称晋、鄂、川、宁。
22.②是河南,煤炭资源较为丰富,但大同在山西;④是重庆,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⑥是甘肃,是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之一;⑧是内蒙古,东部草类茂盛,西部以荒漠为主。
考点:我国的区域差异
读下图 ,回答下列各题。
A. 高原农牧业
24.图中字母Q分布区表示的最主要经济作物(非纺织原料)名称,该区域和下图中C区域相同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A. 甜菜、冬小麦
C. 棉花、春小麦
25.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以下对我国农业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有利于提高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民收入
B. 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C. 有利于引进外贸和先进的农业技术
D. 有利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来源】【百强校】2016-2017学年河北唐山一中高二10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答案】
23.B
24.C
25.C
【解析】试题分析
23.该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中国季风气候区面积广大.习惯上以(ab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为界,把中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ab线以西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黄河流经的地区形成大片的灌溉农业区,缺少灌溉水源的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宁夏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农业.青藏地区则形成独特的河谷农业.
故选:C.
24.Q位于我国东北平原,小麦、水稻属于粮食作物,棉花和题意不符,甜菜适合温凉的气候,故甜菜符合题意;东北平原主要的而来那个是作物为春小麦和玉米,分析图C,为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带,结合C区域的位置判断该地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春小麦,故该题答案选B项。
25.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的技术,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等,选项ABD叙述正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关税和贸易配额量的增加,国内农产品市场的开放,国外粮食进入我国市场,会使我国粮价降低,故本题选C。
【考点定位】区域农业的发展差异、影响农业的因素.
【名师点睛】该题以农业发展为背景考查了农业区位、以及农业的发展差异等区位因素。ab线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该线以西以北气候干旱,降水比较少,没有的是桑基养鱼,桑基养鱼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种混合农业,对水热要求比较高。Q位于我国东北平原,小麦、水稻属于粮食作物,棉花和题意不符;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的技术,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等.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 纬度较高,年温差大,年降水量稀少
B. 地势低平,河流航运价值都比较高
C. 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在世界人口分布中都属于较稠密区
27.甲、乙两地均是世界重要的酿酒葡萄生产区,有关两地葡萄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常年盛行西风,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小
B. 乙地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光热条件好
C. 甲地深居内陆,光热资源丰富,灌溉水源充足
D. 乙地深受海洋影响,冬不冷不热,降水量大
【来源】【百强校】2017届云南曲靖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三次半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答案】
26.B
27.A
【解析】试题分析:
26.甲地位于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年温差小,年降水量多,AC错;乙地位于我国山东半岛,河流径流量较小,位于季风区,水位季节变化大,河流有结冰期,航运价值较低,B错;欧洲西部和我国东部,都属于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地区,D对。故选D。
27.甲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小,不利于葡萄糖分积累;阴雨天气多,光热条件差,也不利于葡萄生产。乙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光热条件好,有利于葡萄生产。故选B。
【考点定位】气候特征及成因
【名师点睛】气候类型、特征、成因及分布
气候特征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相对稳定,即称为气候类型。依据太阳辐射在全球的差异,可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和寒带五大气候带。这些气候带大致同纬线平行呈带状分布。同一气候带内,具有近似的气候特征,但又可根据局部环流状况、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地势高低、洋流性质等所导致的气温、降水、风向、湿度等方面的差异,分出若干气候类型,现将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和形成原因如下:
气候带 |
气候类型 |
气候成因 |
气候特点 |
分布规律 |
典型地区 |
热带 |
热带雨林气候 |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全年高温多雨 |
南北纬10°之间 |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 |
热带草原气候 |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 |
全年高温, |
南北纬10°~南 |
非洲中部、南美巴西、澳 |
|
热带季风气候 |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
全年气温高, |
北纬10°~北回归 |
亚洲中南半岛、 |
|
热带沙漠气候 |
副热带高气压带 |
全年干旱少雨 |
南北回归线~南北 |
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 |
|
亚热带 |
亚热带季风和季 |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
冬季低温少雨, |
南北纬25°~35° |
我国秦岭—淮河 |
地中海气候 |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 |
冬季温和多雨, |
南北纬30°~40° |
地中海沿岸 |
|
温带 |
温带季风气候 |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
冬季寒冷干燥, |
北纬35°~55° |
我国华北、东北、 |
温带大陆性气候 |
终年受大陆 |
冬冷夏热, |
南北纬40°~60° |
亚欧大陆和北美 |
|
温带海洋性气候 |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
全年温和多雨 |
南北纬40°~60° |
西欧 |
|
亚寒带 |
亚寒带针 |
全年受极地 |
冬长严寒, |
北纬50°~70° |
亚欧大陆和北美 |
寒带 |
苔原气候 |
纬度高,太阳辐射 |
全年严寒 |
北半球极地 |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 |
冰原气候 |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 |
全年酷寒 |
南北半球极地 |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
|
高原和高 |
地势高,地 |
气候垂直变化明 |
高大的山地、高原 |
青藏高原、南美 |
如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A. 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B. 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C. 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D. 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30.31.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两区相比,对外资吸引力正在下降,其原因是( )
A. 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实行了更优惠的政策
B. 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限制
C. 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劳动力资源更为丰富、廉价
D. 外商的投资取向由扩大市场规模转向追求更低的生产成本
【来源】[首发]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题
【答案】
28.29.D
30.31.B
【解析】
28.29.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发展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工业产值低,变化小;20 世纪 90 年代后,实施了产业升级,重点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高,变化大。
30.31.珠三角的区域发展主要得益于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邻近港澳的地理位置和世界产业转移,但与长三角、京津唐等地区相比,该地区主要的不利是受地形(南岭)阻隔,经济腹地狭小;产业基础薄弱;科技水平较低,长三角地区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匮乏,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短缺。
32.皖江(长江安徽段)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利用苏、浙、沪等沿海地区产业部门“腾笼换岛”之机,形成了纺织、家电、汽车产业基地。据下图和资料,沿海地区产业部门“腾笼换岛”的主要原因是( )
C. 能源、资源消费殆尽
【来源】北京市怀柔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答案】B
【解析】皖江(长江安徽段)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利用苏、浙、沪等沿海地区产业部门“腾笼换岛”之机,形成了纺织、家电、汽车产业基地,沿海地区产业部门“腾笼换岛”的主要原因是地价、劳动力成本高,所以B正确。
【点睛】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此外,国际经济形式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都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
33.33.跨国纸业集团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建成了林、浆、纸一体化生产基地。对图中地区的地理特点描述可信的是
A. ①②
【来源】乐陵一中2016-2017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
【答案】B
【解析】苏门答腊岛位于赤道附近,没有气旋活动,①错;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热带雨林气候,森林覆盖率高,②对;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③错;旅游资源丰富,附近查亚峰海拔5000多米,终年积雪,④对,选择D
34.下图为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下列有关该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B. 该流域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
C. 水资源综合开发是该流域治理核心
D. 该流域以种植水稻为主
35.有关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区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B. 各种区域都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划分的
C. 各种区域面积和形状不一定相同,但都具有明确的边界
D. 同一区域内部自然环境相似,不同区域则不相似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答案】
34.C
35.A
【解析】
34.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田纳西河从上游至下游,依次流经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区,故A项错误;田纳西河流域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故B项错误;该流域治理的核心是水资源的综合开发,故C项正确;该流域平原地区为美国的棉花带,故D项错误。
35.考查区域的特征。区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故A项正确;行政区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划分的,故B项错误;区域的界线有些是明确的,有些事模糊的,故C项错误;同一个区域自然环境相似,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但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可能相似,故D项错误。
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读“中国和日本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比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图14
36.上图中表示中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日本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曲线依次是
A. ①②③④
37.下列关于中、日两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分析,错误的是
A. 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过程而发生的现象
B. 中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
C. 中国工业化水平高于日本
D. 中国城乡发展差别比日本大
【来源】【全国百强校首发】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答案】
36.C
37.A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世界城市化的特征及差异。
36.由于日本是发达国家,其城市化和工业化起步都比较早,因此①④应为日本的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变化曲线,②③应为中国的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变化曲线。因日本的城市化水平达到了90%,故①为日本的城市化率变化曲线;中国是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发展,所以其起步较早的应为工业化,故②为中国的工业化率变化曲线。因此B正确。
37.工业化率高低与工业化水平是两个不同概念。日本工业生产处于生产链的前端,我国工业生产处于工业生产链的低端,所以总体来看,我国工业化水平是不如日本高的。C说法错误,其余说法均正确。
读下图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38.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
A. 中亚土兰平原
39.该地区盛产( )
A. 冬小麦
【来源】【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答案】
38.B
39.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通过气温和降水可以判断气候类型,通过最冷月气温确定温度带,通过降水分布判断气候类型。
38.该地最冷月低于0℃,最冷月为1月,说明处于北半球温带,高温时降水多低温时降水少,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选择B。
39.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属于华北平原,华北平原盛产小麦,不产柑橘、青稞、甜菜,选择A。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40.结合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两端从城陵矶到枝城直线距离只有180千米,河道却有337千米,从1560年到1998年,荆江大堤决口共37次,平均10年左右一次。
(1)长江洪涝灾害在荆江段频繁发生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根据监测站数据,1998年最大洪峰流量为6.6万m3/秒,但最高洪水水位却比1954年最大洪峰流量7.19万m3/秒时还要高,主要原因是______。
(3)下列四项工程中能减少来水,缓解荆江段险情的是
A.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C.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4)洞庭湖对长江起蓄洪和补给的双重作用,我国以这种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变化与下图曲线中最吻合的一条是 ________。
(5)针对荆江的洪涝灾害,你认为防治的措施应有哪些?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竞赛(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答案】(1)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水流缓慢
【解析】本题以荆江河段为背景材料,考查洪涝灾害的成因、水文特征的变化、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3)由材料可知,该题目的关键是减少来水,所以跨流域调水很重要,而南水北调西线是把长江上游的水调到黄河上游,可以减少下游水量,从而缓解荆江段的洪水量,A正确,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在荆江的下游河段,对荆江河段的水量影响不大,C错误。三峡水利工程是通过对下游水量的调节作用没减少洪涝灾害的,B错误;都江堰水利工程是防洪和灌溉的水利工程,主要恩泽的四川盆地,D错误。故答案选A。
(5)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1.在河流中上游地区恢复植被,起到保持水土,调峰的作用,削减洪峰;2.在河流中下游疏浚河道,修筑堤坝、水库等水利设施,在城市低洼处完善排涝设施;3.加强天气的监测,对强降雨天气提前预报,建立预警机制。
点睛:长江洪涝灾害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
自然原因:1、流域广、支流多,降水丰,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2、河道弯曲,泥沙淤积,流水不畅 。
人为原因: 1、上中游山区滥伐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2、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缩小,调蓄洪水能力减弱。
综合治理措施:上游:营造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修建水库;
中游:重点整治荆江河段,截弯取直;退耕还湖;兴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 ;
下游:加固江防大堤;疏浚河道。
41.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但也产生了各种问题。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珠江三角洲处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两个阶段发展, 第一阶段的主导产业是
(2)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迅速推进的原因。
(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试从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
【来源】吉林省镇赉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答案】(1)劳动密集型产业
【解析】(1)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进程第一阶段是得益于政策因素,接授外资企业产业转移,做出口贸易加工,主导产业是层次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1990年以后的第二阶段,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和资金基础,注重发展层次高的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迅速推进与国内环境和国际大环境有关;国际上恰逢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国内是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吸引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自身特征:珠三角近港、澳、台及东南亚,对外交通便利,有良好的区位;历史因素:是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政策的优惠吸引海个华侨回乡投资办厂。
(3)影响工业布局因素有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等;珠三角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地区产业基础薄弱,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处于劣势,国内的腹地范围狭小,对发展高新产业有一定的局限性。长三角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产业基础好;文化教育领先,技术、人才有优势;沿长江经济带,长三角的经济腹地广阔,对外资企业的吸引力更大。
本题考查珠三角的工业化城市化。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进程第一阶段是接授外资企业产业转移,主导产业是层次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1990年以后的第二阶段,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和资金基础,注重发展层次高的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迅速推进与国内环境和国际大环境有关;国际上恰逢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国内环境包括国家的政策、自身的良好区位、历史因素侨乡。影响工业布局因素有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等;珠三角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地区产业基础薄弱,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处于劣势,国内的腹地范围狭小,对发展高新产业有一定的局限性。
42.安徽省固镇县以当地种植的红薯,用传统工艺加工粉丝已有200年的历史。2007年成立了“固镇县金香丝专业合作社”,申报了“金香丝”商标。其生产的“金香丝”粉丝保持原汁原味的山芋芳香,是原生态绿色食品,在第十一届上海农展会上显露风采,深受上海市民喜爱。其生产工艺现已成为蚌埠市中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读下图,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