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系统是在缺水地区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将屋顶的大气降水进行回收、处理、再利用的一种良性系统。回答下列各题。
1.该系统改造的水循环环节是(
A. 蒸发
2.目前,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淡水主要来自(
A.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C. 大气水、河流水和冰川
3.关于水循环意义的正确叙述是(
A. 水循环只在水圈中进行,沟通了各种水体,不涉及其他圈层
B. 水循环主要通过内陆循环来调节水量的地区平衡
C. 水循环使地球外部的四大圈层相互联系,并促进自然界的能量交换与物质迁移
D. 水循环可以完全满足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
4.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是
A. 地转偏向力
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A. 影响海岸地形
C. 给沿岸带来风暴潮
读左图和右图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下列各题。
6.左图所示地貌的名称为( )
A. 三角洲
7.右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 风力侵蚀
8.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地质作用的正确判断是
A.①——重熔再生
C.③——变质作用
9.9.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B. 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沉积成岩等
C. 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
D. 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
10.读1880-2009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
上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A. 波动上升
11.11.“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境的(
A. 差异性
12.下列山地自然带分异最多的是(
A. 北美洲的落基山脉
C. 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
13.形成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规律的基础条件是(
A. 热量
14.我国北方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一草原一荒漠,这体现了(
A. 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C.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15.15.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是
①西北多,东南少 ②东南多,西北少 ③春秋多,冬夏少 ④夏秋多,冬春少
A. ①②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16.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上看,甲是
(2)在甲、乙、丙三地中最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3)常见的山地类型有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华山属于它们中的哪一类?
(4)如果在该地区修建东西向地下隧道,应选择在甲、乙、丙地中的
(5)在甲、乙、丙三地向下打井,最可能找到油气资源的是
(6)若该地位于我国东部,有河流流经,则河流侵蚀最严重的季节是
17.读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⑤处为
(2) 按洋流的性质划分,②④分别是
(3)若图中②海区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其有利的影响是______;不利的影响是
(4)图中①②③④洋流主要受风带影响形成的是
参考答案
1.D
2.A
3.C
4.B
5.D
【来源】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生要熟悉洋流的分布、形成原因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掌握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利用。
1.该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收集和利用雨水,雨水被收集和利用将不会在地表汇集形成径流。故选
2.目前,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淡水主要来自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A对;冰川是淡水的主体,但是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人类利用的少,B错;大气水储量少,人类不好直接利用,C错;人类利用深层地下水和咸水湖泊水少,D错。
3.水循环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中进行,A错;水循环主要通过海陆间循环和陆上内循环来调节水量的地区平衡,B错;水循环使地球外部的四大圈层相互联系,并促进自然界的能量交换与物质迁移,C对;地球上还有很多地区缺水,自然界还不能完全解决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D错。
4.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大洋表层海水在盛行风吹拂下,沿着一定的方向大规模流动形成风海流,世界上的洋流主要是风海流,B对;地转偏向力和海水的密度差异影响相对较小,日、月引潮力对洋流没有影响,ACD错。
5.洋流对沿岸地形基本没有影响,A错;洋流将海洋中的污染物带到其它海域,加快了污染海域的净化速度,同时扩大了污染的范围,B错;风暴潮主要是由台风引起的,和洋流无关,C错;洋流将水热从一个海区带到另外一个海区,加强了全球水热交换,调节全球水热分布,D对。
6.C
7.B
【来源】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外力形成地貌,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景观图根据地貌形态来判断具体的外力作用。
6.左图所示地貌名称为冲积扇。山前冲积扇一般在河流的出山口附近,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入海口附近,沙丘属于风力沉积地貌,一般不新月型,丘陵一般相对高度不太大,但有一定的起伏,选择C。
7.右图所示地貌为沙丘,其形成原因主要是风力沉积形成的。
8.C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①是岩浆转化成岩浆岩的过程,表示冷却凝固;②是各类岩石转化呈沉积岩的过程,表示外力作用;③是各类岩石转化呈变质岩的过程,表示变质作用;④是各类岩石转化为岩浆的过程,表示重熔再生。
考点:岩石圈物质循环
9.D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吉林长春第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A错。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沉积成岩属于外力作用,B错。
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有时较剧烈,内力作用一般较缓慢,有时表现剧烈,C错。内力作用使地表高低不平,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D对。故选D。
考点:内外力作用的表现
10.A
【来源】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从图中的曲线看上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变化的主要特点是波动上升,A对;有时上升,有时降低,总体趋势为上升,逐年上升、先降后升、直线上升都不正确,BCD错。
11.B
【来源】2011-2012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综合理科地理试卷
【解析】本题考查整体性的表现。①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如:水土流失的实例
②“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如:热带雨林的砍伐、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12.D
【来源】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一般来说,山体越高,纬度越低,山地的自然带数量越多,从所给的四个山脉看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山体较高,山顶有冰雪,纬度最低,山地的自然带分异最多,选择D。
13.A
【来源】黑龙江哈尔滨十九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解析】由赤道向两极的自然分异规律形成的原因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形成基础条件是热量,A正确。
14.C
【来源】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异。我国北方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自然带呈东西方向更替,是由于水分条件自西向东递减而形成的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5.D
【来源】【百强校】2016-2017学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26.试题分析: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故选D。
【考点定位】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
16.(1)向斜
(3)断块山
【来源】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1)从地质构造上看,甲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其成山的理由是岩层受挤压,两翼物质疏松易受侵蚀,槽部物质结构紧密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2)断层处岩石破碎,容易受到侵蚀而形成谷地。假设该河流位于我国,自西向东流,若只考虑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向右,河流的右岸侵蚀严重,自西向东流河流右岸为南岸。
(3)华山是岩层两侧断裂中间上升形成的,属于断块山。
(4)修建东西向地下隧道,应选择在背斜,丙为背斜。
(5)油气资源储存在背斜,丙是背斜,在甲、乙、丙三地向下打井,最可能找到油气资源的是丙地。
(6)若该地位于我国东部,那么气候为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如有河流流经,则河流侵蚀最严重的季节是夏季。在河流上游的山区段,河流以侵蚀为主,河谷横剖面一般呈“V” 型。
17.(1)秘鲁
【来源】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1)从图中海陆轮廓特征可以判断图中⑤处为秘鲁渔场,图中⑧处为北海道渔场,其中⑤的成因是受上升流的影响,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浮游生物增多,鱼的饵料丰富。
(2) 按洋流的性质划分,②从高纬度向低纬度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水温低,属于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④位于赤道地区,水温高,属于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3)若图中②海区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导致污染范围扩大,净化的能力增强,所以说洋流对其有利的影响是加速污染物净化;不利的影响是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4)④处于东北信风带,受东北信风的影响洋流自东向西流,主要是受风带影响形成的,从图中位置看洋流③的名称是加利福尼亚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