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05日是“旅行者一号”深空探测器发射40周年纪念日。目前,它已经离开太阳系,正飞向其他恒星系。读“旅行者一号”飞行轨道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旅行者一号现在已进入的天体系统位于(
A. 地月系
3.4.旅行者一号从地球飞离太阳系过程中肯定没有经过(
A. 水星和金星公转轨道
C. 木星和土星公转轨道
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虽然到达地球的能量只占22亿分之一,但对地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5.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能来自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C. 不同纬度地区有不同的植被带
6.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7.2017年11月17日,第三届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暨2017中国侨都(江门)华人嘉年华,在广东省江门市开幕,下列对中国侨都—江门(113.06°E,22.61°N)的正确描述是(
A. 属热带地区,但无太阳直射现象
C. 属于温带地区,得到热量较少
读大气热量交换过程图,回答下面小题。
A. ①
9.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会导致大气热量交换环节强弱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变大,②变大
10.下图中,ABCD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
读杭州不同季节天气系统图,完成下面小题。
A. 高压系统
C. 高压系统
12.上述四幅图中,与二十四节气中“小寒”至“大寒”期间符合的是(
A. 甲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完成下面小题。
A. 浙江省:环节①水量
C. 地中海沿岸:环节③水量
14.关于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 塑造地球表面的形态
C. 利于陆地水资源更新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A. 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C. ①②都是寒流
16.假定该海域位于太平洋中,②海域水温异常升高时,则(
A. 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动异常频繁
C. 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异常多雨
17.下列词语,从地质作用的观点看,正确的是(
①水滴石穿 ②沧海桑田 ③稳如泰山 ④坚如磐石 ⑤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A. ①②⑤
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但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安全事故隐患。读“山西省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A. 甲
19.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 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C. 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20.沿断层线丁处常发育成沟谷的主要原因是(
A. 断层平直而陡峭
C. 岩块相对位移
下图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A. 河流携带泥沙减少
C. 风浪和潮水的侵蚀
22.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推测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
A. 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变深
C. 北航道航行条件始终好于南航道
23.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的是(
A. 气候湿热、草类茂盛
C. 气候相对寒冷的草原地区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18日上午9:00十九大在人民大会堂开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24.在纽约(西五区)留学的中国大学生小明准备收看十九大开幕式的现场直播,他于当地哪个时间打开电视比较合适(
A. 17日19:50
25.十九大召开期间,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 南极点上全天都能看见太阳
C. 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降低
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A. 各圈层的温度不同
C. 各圈层的活跃程度
28.29.从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是(
A. 横波、纵波都变快
C. 横波变快,纵波变慢
30.31.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位于(
A. 软流层
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凤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A. 上升湿润
34.35.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亚洲低压强盛
C. 东南信风带位置偏北
36.37.受①②之间的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有(
A. 东非高原
2010年3月,英国摄影师勒弗朗向媒体公布了一组北极熊母子被困在狭小浮冰上的照片,勒弗朗回忆说:“它们看上去很焦虑,小北极熊显然是吓坏了,它的身体在微微颤抖着。”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A. 全球气候变暖,浮冰消融且间距增大
C. 人类扑杀,北极熊向外海迁徙
39.下列现象,与上题中问题相关的是(
①中纬度沿海地区台风减少
A. ①②
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A. 空间分布不均
C. 蒸发微弱
41.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
A. 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
C. 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A. ④和⑤
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作用⑤表示侵入或喷出后岩浆冷却凝固
B. 腾冲常见的火山石的形成主要通过作用②
C. 作用②需要高温高压的条件
D. 作用①主要通过内力作用来实现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44.利用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1)材料一所统计的数据表明当地受到
(2)材料二中,甲、乙两地都被
“前”或“时”或“后”);长江流域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与材料二中的
关。
(3)2017年8月23日,超强台风“天鸽”在中国珠海登陆,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4级,造成极大危害,为2017年以来登陆中国的最强台风。造成该现象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材料二中四幅图中的
(4)材料四图中数字分别表示降水、风暴潮、大风、云系,其中表示降水的是
45.外海中学高一级同学,利用暑假到进行考察活动。以下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和拍摄的照片,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楚楚同学的考察活动是在海南省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他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____图。
(2)希希同学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活动所到地区海拔最高的。”据此判断,属于希希同学绘制的是___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
(3)轩轩同学说道:“这次我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辛苦。”你认为他绘制的是________、________两图,图中地貌景观分别是由风力侵蚀、________作用所形成的。
(4)睿睿同学说:“我见到了百舸争流、江海相连的美景。”该同学见到的可能是
(5)欣欣同学拍到F景观,其作用过程是图中①、②、③、④、⑤中的
(6)聪聪同学查找了F图当地的地质构造图(下图),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岩石中,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①处还是②处?
(1)根据图中所示洋流判断北半球季节为
(2)图中j洋流的名称是
(3)图中A气候区对应的自然带是
(4)从H→I→F经过的植被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这种变化体现了主要以_____
参考答案
1.2.C
3.4.A
【来源】【全国省级联考word】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期中地理试题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1.2.材料“它已经离开太阳系,正飞向其他恒星系”,排除A、B。银河系包含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因此旅行者一号飞向的其他恒星系属于银河系,C正确。
【点睛】注意“它已经离开太阳系,正飞向其他恒星系”以及天体系统的构成。
3.4.水星和金星位于地球地转轨道之内,因此旅行者一号从地球飞离太阳系过程中肯定没有经过。A正确。
5.A
6.D
【来源】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同步练习: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5.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所有物质能量的源泉,如植物生长,也是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有纬度差异,从而导致不同纬度形成不同的植被带,BCD说法正确。太阳辐射能来之太阳内部和核聚变反应,不是来自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A叙述不正确。
6.煤炭和石油是动、植物经过地质历史变迁形成的,动、植物与太阳辐射关系密切。行进的赛车使用的是石油,煤球炉使用的是煤炭,AB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太阳能电池板是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C利用的能源最终是来自太阳辐射能。地热能是地球内能的释放,不是太阳辐射能,D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D项正确。
7.B
【来源】江门市外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级第一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解析】中国侨都—江门的纬度是22.61°N,位于北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属热带地区,C错。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现象,A错。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机会,B正确。热带地区没有极昼极夜现象,D错。
点睛:赤道和回归线之间是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直射现象,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直射现象。极圈内是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8.D
9.C
【来源】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解析】
8.据图中箭头特点可知,图中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故选D。
9.二氧化碳增加对太阳辐射影响小,二氧化碳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所以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加,即③变大;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也会增强,因此④⑤都变大。故选C。
10.D
【来源】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解析】陆地比热容小,温差比海洋大,AB排除;阴天的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气温低,晚上阴天大气逆辐射强,气温高,昼夜温差最小,C错误,D正确。故选D。
11.D
12.C
【来源】【全国省级联考word】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期中地理试题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11.丁图中,杭州东南部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周边地区,为低压系统。北半球低气压呈逆时针辐合。D正确。
12.“小寒”至“大寒”期间为北半球隆冬季节,陆地形成高压。C正确。
13.C
14.D
【来源】【全国省级联考word】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期中地理试题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13.地中海沿岸冬季多雨,环节③水量1月份较大,C正确。北半球海8月气温高,蒸发量大,A错误。北京市夏季降水多,环节②水量7月份较大,B错误。非洲西南角为地中海气候,7 月份为冬季,因此环节⑥水量7月份较大,D错误。
14.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①促使水资源不断更新;②维持全球水量平衡;③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④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A、B、C正确。地球的圈层构造包括内部与外部圈层,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主要是外部圈层。D错误。注意本题要求选择错误答案。
15.C
16.B
【来源】2017年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同步习题: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解析】
15.海水等温线弯曲方向即洋流方向。根据洋流方向可知:①洋流为北半球寒流;②洋流为南半球寒流。故选C。
16.等温线弯曲的方向一致,都向高温方向弯曲,都为寒流;假定该海域位于太平洋中,②海域在南半球为秘鲁沿岸,题中所述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异常干旱,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动比正常年份减少,而秘鲁、智利沿岸降水异常增多,出现洪涝,而且由于秘鲁寒流减弱,浮游生物减少,造成秘鲁渔场减产,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7.A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沈阳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①水滴石穿反映的是流水的侵蚀,属于外力作用;②沧海桑田是内外力作用造成的地表形态的改变。⑤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能反映流水的侵蚀和沉积作用。③稳如泰山、④坚如磐石都表示极其稳定的情况,不能体现内、外力作用,故A正确。
【点睛】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18.B
19.A
20.B
【来源】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
18.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判读。题意中“露天开采”,图示煤层出露地表的是乙和丁,排除甲、丙,AC错;丁处位于断层附近,多地质灾害,D错;乙处煤层出露地表,且该处为背斜,拱起弯曲能起支撑作用,不易塌方,B对。故选B。
19.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判读及意义。a处是背斜构造,煤气层气体积聚,开采过程中有瓦斯爆炸的危险;b处是向斜构造,是储水构造,开采过程中容易发生透水事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本题考查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河流的原因。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有时出现泉或湖泊。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地质构造判断方法
(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心老两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21.C
22.D
【来源】2018版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3地质构造与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解析】
21.据图可知,1880-1945年,甲岛明显东南方向受侵蚀、西北方向淤积,主要是因为东南昂新受较强东南向风浪的侵蚀和涨潮的冲刷作用,而西北方向水流速度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故选C。
22.据图可知,河口沙岛近些年来面积明显增加,能反映海平面上升速率要小于泥沙沉积速率。故选D。
23.C
【来源】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同步练习: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微生物分解缓慢,利于有机质积累;草原地区,草类根系茂盛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为土壤表层提供了大量有机质。湿热的环境有机质分解快;寒冷森林根系深,表层主要是落叶腐殖质层,土壤层有机质少于草原。
24.A
25.D
【来源】【全国百强校首发】江苏省启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纽约在西五区,比北京时间晚13小时,此时纽约时间是17日20时。注意要提前打开电视机观看。10月18日至10月24日,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南极点上有极昼现象,全天都能看见太阳。
24.开幕式开始时的北京时间是18日上午9:00,纽约在西五区,比北京时间晚13小时,此时纽约时间是17日20时。留学的中国大学生小明准备收看十九大开幕式的现场直播,应提前打开电视机,他于当地17日19:50打开电视比较合适,A对。B、C、D错。
25.十九大召开期间,时间是10月18日至10月24日,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南极点上有极昼现象,全天都能看见太阳,A正确。纽约昼长不断变短,B正确。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降低,C正确。北京的日出时间不断推迟,D不正确,选D。
26.27.D
28.29.A
30.31.A
【来源】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
26.27.人类对地球内部圈层的认识主要来自
28.29.读图可知,从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是横波、纵波都变快。A正确。
30.31.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位于软流层。A正确。
32.33.B
34.35.B
36.37.D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菏泽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B)
【解析】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
32.33.图中②位于南回归线以南附近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
下沉干燥。B正确。
34.35.读图可知,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说明直射点位置在南半球,南半球处于夏季,北半球为冬季。则亚洲高压强盛,A错误;上海盛行西北风,B正确;东南信风带位置偏南,C错误;印度半岛高温干旱,D错误。所以本题选B。
36.37.图中①②之间的气压带或风带是东南信风带,主要影响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撒哈拉沙漠在北回归线附近,所以不可能受东南信风影响。D正确。
38.A
39.D
【来源】【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解析】图示现象表示冰川融化,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浮冰消融且间距增大。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可能使我国东北水稻种植向北推进。
38.图示现象表示冰川融化,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浮冰消融且间距增大,
39.上题中问题是全球变暖。与中纬度沿海地区台风减少无关,①错。与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有关,②对。全球变暖,可能使我国东北水稻种植向北推进,③对。青藏高寒区农作物播种可能提前,④错。D对,A、B、C错。
40.B
41.B
【来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3章第3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练习
【解析】试题考查水资源的特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40.表中看不出水资源空间分布是否均匀;降水夏季比冬季多,季节分配不均匀,B正确;该地夏季气温高蒸发强;气候干旱是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不是水资源的特点。
41.该地区气候干早,降水少应改进耕作方式和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B正确;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不易实现;该地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建造大型人工湖;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形成地下漏斗,导致地面塌陷。
42.D
43.A
【来源】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
42.变质作用可以形成变质岩,故指向变质岩的③、⑥表示变质作用,选D。
43.⑤是岩浆形成岩浆岩的作用,表示侵入或喷出后岩浆冷却凝固,A对;火山石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地质作用是⑤,B错;②是沉积物变成沉积岩的固结成岩作用,C错;①是岩浆岩变成沉积物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属于外力作用,D错。
【点睛】
地壳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可归纳为上面的模式图:
号码 |
原物质 |
地质作用 |
生成物质 |
① |
岩 浆 |
冷却凝固作用 |
岩浆岩 |
② |
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
沉积岩 |
③ |
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 |
变质作用(温度、压力) |
变质岩 |
④ |
各类岩石 |
重熔再生作用 |
岩浆 |
44.冷锋
【来源】【全国百强校】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1)材料一中当地平均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出现阴雨、小雪天气,表明当地受冷锋影响;材料二中A是冷锋、B是暖锋、C是气旋、D是反气旋;我国冬季的寒潮、沙尘暴、霜冻、雪灾都与冷锋有关。
(2)材料二中,甲、乙两地都位于锋面下方,被冷气团控制;B 图的乙城市位于暖锋锋前,过境前;长江流域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是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与材料二中的D天气系统有关。
(3)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造成该现象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材料二中四幅图中的C图;北半球台风水平方向气流为逆时针辐合,为材料三图中的③图。
(4)台风带来的降水可增加径流、缓解旱情、洗刷浮尘,②表示降水;大风可缓解赤潮、扩散沿岸污染,③表示大风。
【点睛】
冷锋过镜时常会形成大风、降温、雨雪天气;暖锋过镜时常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高压控制下多晴天,低压控制下多阴雨天。
45.B
【来源】【全国百强校】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1)三亚位于沿海地区,可能有海蚀柱和海蚀崖,B正确。
(2)我国海拔最高地区的是青藏高原,冰川地貌典型,图中的C图是以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冰斗和角峰。
(3)40℃高温地区可能是我国西北地区,地貌景观是风力侵蚀形成的A图,风蚀蘑菇,和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E图沙丘。
(4)百舸争流、江海相连景观出现在河流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区,如D图。
(5)F景观是火山喷发,是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图中的④。
(6)图中①岩层被侵蚀成谷地,②岩层形成山地,说明②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②处;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图中③处表示岩浆侵入,应选择③处。
46.冬
【来源】【全国百强校】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1)图中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方向流动,为北半球冬季。
(2)图中j洋流是西风漂流、i洋流是北大西洋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洋流g是千岛寒流、h是日本暖流,交汇处附近的岛弧是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3)图中A是热带雨林气候,对应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B是热带草原气候,对应自然带是热带草原带。
(4)从H→I→F经过的植被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这种变化体现了主要以水分为基础的经度地带性规律。
【点睛】
北印度洋在冬夏风作用下形成季风环流。从10月到次年3月~4月,亚洲大陆被强大的亚洲高压控制,在北印度洋海面,盛行东北季风,这时海水主要向西南流动。南赤道暖流的北分支和沿非洲海岸南下的东北季风海流汇合东转,形成赤道逆流,形成北印度洋的逆时针环流。5月到9月,在索马里沿海,由于西南季风的作用,形成相当强大的上升流,形成北印度洋地区的顺时针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