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兰铁路连接四川省成都市和甘肃省兰州市,设计时速200公里,全线桥隧比((桥梁里程+隧道里程)/总里程)86.05%,与成兰公路基本平行且距离很近,预计2018年2月竣工;京沪高铁设计时速250~300公里,全线桥隧比87.7%,已通车。完成下列各题。
1.成兰铁路与成兰公路基本平行且距离很近,这样布局
①利于共用原有公路桥梁②利于修建水陆交通枢纽③利于铁路建设物资运输④地形较平坦,造价较低
A. ①②
2.下列关于两条铁路桥隧比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A. 隧道比成兰高于京沪
C. 隧道比成兰高于京沪
由于荒漠戈壁和绿洲独特的气候特征和表面性质,决定了绿洲相对于其周围荒漠环境 是个冷源,即形成绿洲最显著的“冷岛效应”,但绿洲中城市的发展不断影响“冷岛效应”。 下表为我国新疆石河子绿洲 1989-2013 年相关数据变化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3.1989-2013 年石河子绿洲“冷岛效应”的总体表现为(
A. 逐渐增强
4.造成 1989-2000 年石河子绿洲“冷岛效应”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耕地面积减少
C. 水域面积增加
5.绿洲中城市的发展要想减弱对“冷岛效应”的影响,最为关键的是(
A. 合理规划城市土地利用
C. 提高土地利用率
“十一”过后,北京某中学开始使用冬季作息时间,第一节课时间由7:40开始改为8:00,放学时间也提前了1小时。而此时我国某城市仍保持9:00上课,19:05放学的作息时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6.北京某中学调整作息时间的主要依据是
A. 气温高低
7.资料中所涉及我国某城市可能位于
A. 东南地区
8.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湖泊迎风岸形成雨、雪、雾等现象。左图为美国五大湖区年平均降雪量(1971---2000年)的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与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过程原理类似的天气系统是
A. 暖锋
9.下图为五大湖区东岸附近一年中气温与水温变化示意图。由大湖效应产生降雪的主要时期是
A. ①
读我国某区域“日平均气温≥5℃的积温”图,完成下列各题。
A. 东高西低
11.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水热条件最好的是(
A. ①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12.下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上太阳高度为0°,B点为
与纬线的切点。图中阴影部分日期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从B点沿最短距离到A点的行进方向
(2)写出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并说明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3)描述该日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
(4)判断赤道上处于黑夜且位于东半球的经度范围。
(5) 当B点的纬度逐渐变大时,判断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及亚洲高压的势力变化(增强或减弱)。
13.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分析乌克兰自然植被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分析乌克兰农业开发可能对黑土产生的不利影响。
(3)分析白教堂设立食品加工工业园区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
1.B
2.C
【来源】广西合浦县山口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
1.两条交通线平行走过,因此不能利于共用原有公路桥梁,排除①;在成都市和甘肃省兰州市之间没有可供通航的大河,排除②。故B正确。铁路、公路距离靠近,利于铁路建设物资运输;材料中二者“桥隧比”十分接近,“基本平行且距离很近”说明,在成兰铁路建设过程中利用了在以前成兰公路建设过程中改造的地形,减轻工程造价。故B正确。
【点睛】本题宜采用排除法。
2.京沪高铁穿过地区主要为平原地形,为了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多以桥代路,因此桥梁比高;成兰高铁穿过地区从海拔500米的成都平原上升至海拔3400米的青藏高原东缘,完成二级阶梯攀越一级阶梯后,又回到二级阶梯,沿线地势起伏修剪隧道大,因此需要以降低坡度。故C正确。
【点睛】平原地区以桥代路主要是为了少占耕地
3.D
4.C
5.A
【来源】【全国百强校word】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3.根据表1,1989-2000年高温区和较高温区比例下降,说明冷岛效应增强,2000-2013年,高温区和较高温区比例增加,低温和较低温区比例下降,说明冷岛效应减弱,所以冷岛效应先增强后减弱,选D。
4.据第1小题,1989-2000年高温区和较高温区比例下降,冷岛效应增强。读表2,可以看出1989-2000年石河子耕地、林地、草地均下降,B错。A选项,耕地面积减少对绿洲冷岛效应影响小;D选项,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导致气温升高,减弱冷岛效应;C选项,水域增多,导致气温降低,导致绿洲冷岛效应增强,所以选C。
5.结合表格分析可知,绿地、湿地都可以影响到冷岛效应,因此,城市建设中要注意合理规划城市土地利用,对各功能区合理布局,选A。
【点睛】
冷岛效应是指由于戈壁沙漠较绿洲的比热小,同时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也不同,在阳光照射下戈壁沙漠增温比绿洲、湖泊快得多,戈壁沙漠上空被加热的暖空气,通过局地环流作用输送到绿洲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也得以保持稳定,于是形成了一个比较凉爽、湿润的小气候。
6.D
7.C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省重点中学大同一中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6.北半球冬季时,太阳直射南半球,白昼时间短,日出晚,日落早,为便于生活作息,合理利用光照,安排作息时间,故将第一节课的上课时间推迟,而将放学时间提前,D项正确;与A、B、C三项无关。
7.某城市仍保持9:00上课,19:05放学的作息时间,说明该地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均晚于北京,应位于北京偏西,只有B项正确。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与作息时间关系;
8.A
【来源】广西合浦县山口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降雪、雾气等现象。所以这种过程涉及到与冷暖气团的相遇相似。具体看:暖锋是冷气团遇到强势暖空气,暖气团向上爬升形成的降水,两者原理类似。冷锋是暖气团遇到强冷气团,不同于大湖效应。
9.D
【来源】广西合浦县山口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量取决于以下因素:冷气团与水面的温差,温差较大时,水温越高,冷气团温度越低,冷凝的水汽就越多,雪量就大。①③④时期都是气温低,水温高。但是③时期水温、气温都在0℃以上,不易降雪;①④比较起来,④的水温在0摄氏度以上,蒸发更加旺盛,更符合题意。
10.B
11.D
【来源】2013届贵州省遵义市湄潭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10.根据图示的河流流向和降水量的分布判断,该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11.图示④位于雅鲁藏布江的南侧,迎受来自印度洋的湿润水汽,且地势较低,故水热条件最好。
12.(1)西南(2)(15°N,60°W)
【来源】[中学联盟]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7-2018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1)从B点沿最短距离到A点应该沿着大圆劣弧前进,根据
上太阳高度为0°可知,
为晨昏线的一部分,为大圆劣弧,再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应该向西南方向。
(2)结合上题可知,
为晨昏线的一部分,且B点为
与纬线的切点,可知,M点所在经线为0时经线,为120°E,D点所在经线为180°经线,故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15°N,60°W)。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在15°N达最大值,向南北两侧递减。
(3)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15°N,60°W)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且北纬75°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4)赤道上处于黑夜的范围为18点到次日6点的经度范围,此时120°E为0点或24点,则18点为30°E,6点为150°W,则赤道上处于黑夜且位于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0°E向东到160°E。
(5)当B点的纬度逐渐变大时,说明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越来越冷,亚洲高压的势力增强。
13.(1)乌克兰自然植被大致沿东北-西南方向呈带状延伸、东南-西北方向更替。原因是受纬度和地势影响,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降水自西向东减少
【来源】福建省永安一中、德化一中、漳平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解析】(1)根据河流流向判断,水向低处流,乌克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乌克兰受纬度和地势影响,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地处西风带,受海陆位置影响,降水自西向东减少。结合图中自然带分界线特点,自然植被大致沿东北-西南方向呈带状延伸、东南-西北方向更替。
(2)乌克兰农业开发,土地过度开垦,导致地表植被破坏严重。缺少植被保护,风力侵蚀作用加剧,表层肥沃土壤被风吹走,黑土肥力下降。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农药,农药残留土壤中,使土壤遭到污染。
(3) 乌克兰重工业发达,工业基础好。食品加工工业是原料指向型产业,白教堂地处乌克兰中部,周边地区农产品丰富,为食品加工提供了充足原料。根据材料二,基辅、白教堂等地设有多所农业大学和农业技工学校,该地农业大学和技工学校众多,农业加工技术人才充足。靠近河流,水源充足。距离首都近,与首都有铁路相通,水陆交通便利。有政府支持,政策条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