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吉林省吉林五十五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时间:2018-01-28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1. 区域
A. 都有明确的界限    B. 不受人为因素影响
C. 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D. 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区域有自然区域,也有人为划分的区域,区域有的有明确界限,如行政区,有的界限模糊,如干湿区,区域具有一定特征,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但非绝对一致。
考点:区域的含义
2. 区域的特征有
①具有一定的界限  ②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③区域内部差异性显著  ④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区域的特征有具有一定的界限,①对。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②对。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区域之间差异性显著,③错。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④对。D对,A、B、C错。
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吉林省吉林五十五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3.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海拔    B. 热量    C. 水分    D. 土壤
4.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A. 广泛种植水稻    B. 雨热同期    C. 冬季河流结冰    D. 水运发达
5. 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 河流流向    B. 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 盛行风向
6.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A. 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 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C. 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D. 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答案】3. B    4. B    5. C    6. D
【解析】试题分析:
3. 读图,甲位于华北平原,耕作制度两年三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制度一年两熟,甲乙两地均位于平原地区,海拔高度相差不大,甲纬度较高,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是暖温带,积温较低。乙纬度较低,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亚热带,积温较高,所以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热量,水分、土壤不能改变作物的熟制。
4. 甲地位于华北平原,是缺水严重地区,不适宜广泛种植水稻,北方地区河流少,交通以陆上交通为主,水运不发达,甲地冬季河流结冰,乙地冬季河流不结冰,甲乙两地都是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5.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导致楼间距越大,所以是纬度因素。
6. 目前,甲地由于降水少,蒸发量大,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乙地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河湖的调蓄洪水能力下降,洪涝灾害较多,多风沙危害;乙地降水丰富,水资源并不短缺,甲地是平原,水土流失少;乙地多洪涝灾害。
考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7.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转移过程,其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吉林省吉林五十五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I阶段          II阶段                   III阶段
A. 玩具制造    B. 汽车工业    C. 石化工业    D. 钢铁工业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美国是最发达的国家,劳动力工资水平较高,日本发展较美国晚,劳动力工资水平较美国低,韩国、香港、台湾地和中国大陆,属于较落后的地区劳动力工资水平低,该产业转移过程符合劳动力影响下的产业转移,玩具制造属于劳动力指向型企业,故答案选A。
考点:本题考查产业转移。
8. 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
①劳动力因素     ②国际援助    ③内部交易成本(如投资环境)     ④市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此外国际经济形式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都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
考点:产业转移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9.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 风化作用    B. 风蚀作用    C. 水蚀作用    D. 沉积作用
10.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 滥伐森林    B. 过度放牧    C. 开山取石    D. 环境污染
11. 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A. 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 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 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 彻底退耕还林
【答案】9. C    10. A    11. D
【解析】
9. 根据材料,“红色荒漠”位于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是土壤遭受严重侵蚀,红色基岩裸露形成的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湿润地区主要外力是流水作用,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水蚀作用,C对、D错。风化作用、风蚀作用主要分布在干旱区,A、B错。
10. 土壤侵蚀的原因,主要是植被破坏。“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滥伐森林,A对。该地位于湿润区,不是主要牧区,过度放牧不是主要原因,B错。交通建设、环境污染对山坡植被破坏影响小,不是水土流失主要原因,C、D错。
11. 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因地制宜发展生产,B对。修建梯田,是发展种植业,不能保持植物覆盖率,A错。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不利于植被恢复、保护,C错。彻底退耕还林影响经济增长,D错。
黄土高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近些年来人地矛盾十分尖锐。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2. 黄土高原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A. 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酸雨    D. 气候变暖
13. 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长期以来的灌溉农业的发展    B. 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C. 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D. 干旱和大风现象
【答案】12. B    13. C
【解析】试题分析:
12. 黄土高原最大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选B正确。
吉林省吉林五十五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水土流失的成因。
【知识拓展】水土流失形成的条件:一是地形起伏大,即坡度大;二是降水多,降水强度大;三是植被稀少。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形成的原因:
1.自然原因:
(1)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2)地形:从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
(3)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
(4)土壤:由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
2.人为原因:(1)毁林开荒(2)过度樵采(3)轮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4)开矿
14. 田纳西河为了有效控制洪水灾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建设巨大航运网    B. 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
C. 发展林业,改善气候    D. 兴建众多大坝,疏通河道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水库建设是防御河流流域洪涝灾害的主要措施。
考点:本题考查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河流流域洪涝灾害治理的一般方法。本题还可结合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和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设计试题。
读图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下面小题。
吉林省吉林五十五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5. 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16. 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①草原     ②水能     ③石油     ④森林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7. 乙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的是
A. 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
B. 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C. 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
D. 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
18. 我国政府停止开垦丙山脉,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原因是
A. 伐木难度大,成本高    B. 开发特色森林旅游
C. 进口木材,成本低    D. 抚育更新森林资源
【答案】15. B    16. D    17. B    18. D
【解析】
15. 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有距海远近,距海近,降水多,②对。农牧活动不影响降水分布,①错。带来降水的主要是夏季东南风,季风风向影响降水,③对。纬度位置纬度温度,不影响降水分布,④错。B对,A、C、D错。
16. 甲地位于山脉迎风坡,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水能,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②对。位于湿润区降水量与草原关系不大,①错。与石油无关,③错。水量充足,利于森林发育,④对。D对,A、B、C错。
17. 东北平原纬度较高,生长期短,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的是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B对。年降水量较多,灌溉水源充足,A错。耕地多为旱地,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C错。广泛分布黑土,土壤肥沃,D错。
18. 我国政府停止开垦大兴安岭,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原因是松树生长周期长,要抚育更新森林资源,D对。伐木难度大,成本高不是育林的原因,A错。封山就不能 开发特色森林旅游,B错。进口木材,成本低与封山育林无关,C错。
点睛:图中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有距海远近,距海近,降水多。与降水丰富有关的资源受水量影响大,主要是水能、森林资源。东北地区纬度偏高,生长期短,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封山育林有利于森林资源抚育更新。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吉林省吉林五十五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9. 图中①处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主要是
A. 水源    B. 地形    C. 光照    D. 土壤
20. 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水源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土壤
21. 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②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
A. 太阳能、水能    B. 风能、石油
C. 太阳能、石油    D. 水能、天然气
22. 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A. 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 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 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D.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答案】19. A    20. C    21. A    22. C
【解析】
19. 看图可知,图中①处位于河套平原,农业发展可以引黄河水灌溉,水源是该地区农业种植业生产的有利因素,选A。
20. 看图可知,图中②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地理环境整体表现为“高寒”的特点。④为四川盆地,海拔较低,气候温暖湿润。两地地理环境差异显著是因为地形,选C。
21. 看图可知,②所在的省区为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成为我国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地区,所以可以开发太阳能。又因为该省区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地势落差大,可以开发水能。故选A。
22. 横断山区与东北地区相比,纬度更低、气候条件更优越;地形起伏更大,垂直差异更明显。故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更明显,树种更丰富,选D。
【点睛】
农业生产主导因素的判定:农业生产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具体到某特定区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其中有一个因素起关键作用,这个因素就是主导区位因素。
判定角度 典例分析 主导因素
某区域存在的相对于其他区域来说具有明显优越性的区位因素 西北地区虽整体干旱,但河西走廊有丰富的地下水 水源
海南地处热带,可种植多季稻 热量
新疆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瓜果糖分高,品质好 气候
东北平原的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大豆产量高、质量好 土壤
某种农业类型或农业生产方式的直接成因 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改造后形成“基塘农业” 地形
江南丘陵以红壤为主,适宜茶树生长 土壤
南稻北麦、南甘北甜的农业布局 气候
城市对农副产品需求量大,郊区以肉、蛋、奶生产为主 市场
南方瓜果蔬菜可大量长途运往北方地区 交通、
保鲜技术
 
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回答下面小题。
23. 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
A. 北部地区    B. 南部地区
C. 中部地区    D. 北部和中部地区
24. 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吉林省吉林五十五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A. A    B. B    C. C    D. D
25. 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 丰富的矿产资源    B. 较高的科技水平
C. 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D. 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
【答案】23. B    24. C    25. B
【解析】试题分析:
23. 江苏省内,苏南地区靠近上海,受上海影响的经济扩散影响,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速度快。选B正确。
24. 江苏省的城市化是受上海影响的经济扩散影响,促进了当地的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的工业化、城市化。选C正确。
25. 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产业基础好、劳动力素质高,有较高的科技水平;两地都缺少矿产资源、国家政策已经是全国性的,海外华侨的投资规模不是江苏的优势。选B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区域的工业化城市化。
26. 汶川地震后我国无人驾驶飞机迅速对该地灾情进行监测,主要运用了
A. 遥感技术    B. 地理信息技术    C. 全球定位技术    D. 计算机技术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汶川地震后,我国无人驾驶飞机迅速对该地灾情进行监测,主要运用了遥感技术,拍摄出灾情图片,A对。地理信息系统是GIS技术,不能获取信息,B错。 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不能获取灾情图片,C错。计算机技术是对已知信息分析、处理,进行网络传输、存储,不能获取图像信息,D错。
考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GIS将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下面小题。
27. 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 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B. 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 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D. 为商业网点选址
28. 对2000年与2006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 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 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 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 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29. 在野外考察旅行时,只要拥有手机大小的GPS信号接收机,你就能随时知道
A. 自己所在的季节    B. 自己所在地的天气
C. 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D. 自己所在地的气候
30. “数字地球”是
A. 指用数字表示地球的大小
B. 把整个地球信息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C. 用经纬网的数据来表示地理事物的位置
D. 用GPS数据来表示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
【答案】27. D    28. C    29. C    30. B
【解析】
27. 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为商业网点选址,商业要求交通通达度高,消费人口数量大,D对。计算城市水域面积、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与交通、人口分布无关,A、B、C错。
28. 对2000年与2006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能够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C对。不能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A错。与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无关,B、D错。
29. 在野外考察旅行时,只要拥有手机大小的GPS信号接收机,利用GPS的定位功能,你就能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C对。知道自己所在地的季节、天气、气候与GPS无关,A、B、D错。
吉林省吉林五十五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点睛: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图示叠加的办法,针对需要了解的信息,选取相关图层叠加,进行处理、分析。GPS有定位功能,你就能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知道自己所在地的季节、天气、气候不需要GPS技术。
 
二、综合题(40分)
31. 阅读资料和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钢铁产量占到全国70%左右,煤炭产量高达80%以上,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资料二:    
吉林省吉林五十五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德国鲁尔区煤炭、钢铁工业的变化
吉林省吉林五十五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资料三: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核电的广泛使用,导致对煤炭的需求不断所减少;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出现,对钢铁需求量减少。鲁尔工业区从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资源型生产基地,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新型经济区。
(1)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发展煤炭和钢铁工业依托的地理环境是什么?(试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
(2)上图表现出的70年代后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                        
                           。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试从地理环境变化角度分析首钢迁出北京的原因。
【答案】(1)自然环境: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社会环境:世界对钢铁需求量大
(2)趋势:产业结构改变的趋势是第二产业比重逐渐降低,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
原因: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煤炭开采成本的升高,世界对煤炭和钢铁的需求量减少,环境污染严重、政策的支持等。
(3)环境恶化   政策的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  科技进步
【解析】试题分析:
(1)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世界对钢铁需求量大。
(2)70年代后鲁尔区产业结构改变的趋势是第二产业比重逐渐降低,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
(3)首钢迁出北京的原因,可以从环境恶化、政策的支持等方面回答。
考点: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32. 读 “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吉林省吉林五十五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下表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
吉林省吉林五十五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资料: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西气东输工程是从塔里木盆地轮南至上海的输气管道(如图所示)。新疆的天然气非常丰富,但经济发展滞后,相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小,天然气得不到充分利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很大(以煤炭为主)。长期以来这里能源资源贫乏,所需能源主要从外区调入。
(1)试从调出、调入区资源和经济发展特点,分析说明西气东输的原因             __________。
(2)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西部经济发展影响有__________(选择填空)。
A.    增加就业机会        B.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
C.改善生态环境            D.减少财政收入
(3)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东部和沿线地区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都属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范畴,研究此类问题应从几个方面考虑?
【答案】(1)天然气分布不均    经济发展不平衡   天然气对环境污染小
(2)A  B
(3)环境质量改善    生态良性发展
(4)调入、调出区的资源分布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加以分析  做到资源和经济优势互补  在工程实施中注意环境保护、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解析】整体分析:我国天然气分布不均,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资源少,经济发达,资源需求量大。东西部地区互补性强。有利于西部地区将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天然气对环境污染小,有利于减轻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
(1)西气东输的原因是我国天然气分布不均,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资源多,经济落后,当地需求量小。东部资源少,经济发达,资源需求量大。天然气对环境污染小,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2)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西部经济发展影响有增加就业机会,将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A、B对。可能导致生态环境恶化,C错。资源开发,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D错。
(3)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东部和沿线地区使用清洁能源比重提高,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有环境质量改善,生态良性发展。
(4)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都属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范畴,研究此类问题应从调入、调出区的资源分布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加以分析。做到资源和经济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局面。在工程实施中注意环境保护,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3. 读 “珠江水系图”,结合所学知识,补全表 。
吉林省吉林五十五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珠江水系不同河段比较
吉林省吉林五十五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答案】
吉林省吉林五十五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解析】针对不同河段的地理条件,制定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针对出现的主要问题,采取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红水河河段,地形多山,地势起伏大。降水多,强度大,水量丰富。有色金属资源、森林资源丰富。开发建设主要是进行河流梯级开发,利用水电,进行有色金属冶炼。开发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森林资源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有滑坡、泥石流灾害,针对治理措施是保护森林,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
西江河段河道曲折,有多种有色金属资源。基本建设是修建梯田,疏通河道,开发航运。开发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主要问题是洪涝,航道淤塞。针对治理措施是发挥水库防洪、灌溉的综合效益,加固堤坝,疏浚航道。
珠江河段冲积平原,地势低平降水多,强度大。河网密布土壤肥沃,人口稠密。基本建设是利用有利自然条件,发展工农业生产,区域内工农业发达,城市密集,航运便利。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洪涝、台风灾害多。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等环境污染严重。治理措施是修筑和加固堤坝,疏浚河道,加强城市环境治理。加强对台风的监测、预报。
34. 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山东省总面积 15.78万平方千米,2007年城镇化水平为46.75%,已经接近47%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年到2006年山东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从1286万增加到1870.3万。近年来山东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吉林省吉林五十五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吉林省吉林五十五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1)从资料和图表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                          
(2)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                         
(3)山东省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可能有                         答出两项即可)。
(4)山东省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你认为城市化对这一地区的水果生产是否有利,试说明理由。
(5)简述山东省城市化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1)工业产值增加  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增加
(2)城市面积增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3)空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音污染。
(4)有利,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对水果需求增加,带来广阔市场。
不利,城市发展使农业用地减少,水果种植受到影响。
(答案合理即给分)    
(5)城市化使城市不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解析】试题分析:
(1)从资料和图表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产值增加、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增加。
(2)从资料和图表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面积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3)山东省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可能有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4)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对水果需求增加,带来广阔市场,城市发展使农业用地减少,水果种植受到影响。
(5)城市化使城市不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考点: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地理试题
  • 上一篇: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
  • 下一篇: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201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