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中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从我国海南文昌发射基地成功发射,稳定运行5个月后,于9月22日18时左右,完成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及后续拓展试验后,受控离轨,再入大气层。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在轨飞行的天舟一号属于
A. 恒星
2. 在轨飞行的天舟一号绕_____运行
A. 太阳
3. 最有可能干扰天舟一号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A. 太阳辐射
4. 天舟一号发射当天,北京昼夜长短状况是
A. 昼长夜短
5. 中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完成任务进入大气层时,伦敦是
A. 22日10时
6. 中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从发射到完成任务进入大气层期间,上海正午太阳高度
A. -直增大
7. 中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完成任务进入大气层时,地球处于图2所示公转轨道的
A. ④位置
【答案】1. C
【解析】
1. 在轨飞行的天舟一号属于人造卫星。故C正确。
2. 天舟一号进入预定轨道后绕地球运行。故B正确
3. 太阳活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故B正确。
4. 4月20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故A正确。
5. 伦敦位于O时区,北京时间是东8区区时,两地时差8小时,根据东早西晚可知伦敦为9月22日10时。故A正确。
6. 2017年4月20日至9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从南向北移动,到北回归线(6月22日)再向南移动,所以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6月22日最大),后减小。故C正确。
7. 9月22日地球公转接近秋分日,即③位置。故C正确。
2015年10月12日至18日,国家天文台在日面上观测到多次黑子和耀斑活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8. 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活动是太阳内部的变化
C. 耀斑出现在太阳光球层
9. 太阳活动剧烈时,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A. 干扰地球磁场引发“磁暴”现象
C. 全球各地降水量都明显增多
【答案】8. B
【解析】试题分析:
8. 太阳活动是地球外部大气层释放能量的不稳定导致的,A错。耀斑和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B对。耀斑发生在色球层上,C错。黑子是光球层上黑色的斑点,D错。故选B。
9. 太阳活动剧烈时,会干扰地球磁场引发“磁暴”现象,A对。太阳活动导致电离层扰动,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B错。会对地球气候有影响,不一定降水量增多,C错。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与太阳活动无关,D错。故选A。
【考点定位】太阳活动及影响
【名师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扰乱地球电离层
太阳活动增强时发出的电磁辐射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强烈干扰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会使各类无线电通信产生短时间的中断现象,世界各国和我国都十分重视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和预测,力图把太阳活动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2.干扰地球磁场
当太阳活动增强时,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针剧烈震动而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的“磁暴”现象。
3.产生极光
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从而出现美丽的极光。
4.自然灾害
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下图是美国航天局公布的代号为“开普勒—22b”的行星所处恒星系统与太阳系比较的假想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0. 与“开普勒-22b”行星所处的恒星系统级别相同的是
A. 地月系
11. 位于“宜居带”的“开普勒-22b”行星应具有
A. 肥沃的土壤
【答案】10. B
【解析】试题分析:
10. 读材料可知,“开普勒-22b”行星所处的天体系统属于恒星系,中心天体为恒星,与太阳系属于同一级别。故选B。
考点:天体系统 ,生命物质存在条件。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 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有
A. 图中角a是黄赤交角
C. 黄赤交角的度数与回归线的度数相同
13. 若黄赤交角变为O°,则可能出现的地埋现象有
A. 太阳终年直射赤道,各地昼夜平分
C. 全球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增多
【答案】12. C
【解析】
12. 读图可知,a为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b为黄赤交角为23°26′,与回归线的度数相等;黄赤交角是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故C正确
13. 若黄赤交角变为O。,则太阳直射点没有变化,太阳终年直射赤道,各地昼夜平分;由于黄赤交角变为O,太阳直射点没有变化,中纬度地区也就没有了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四季更替也就不存在了;全球极昼极夜现象会消失,也就没有五带。故A正确。
14. 在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分别出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标志是
A. 黑子和耀斑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在太阳光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标志是黑子,色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标志是耀斑,A对。日珥出现在色球层,B、C、D错。
考点:太阳大气结构,太阳活动类型及分布位置。
15. 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球是个球体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照射地球产生昼夜现象,再加上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从而才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才会产生太阳的东升西落,因此地球自转是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根本原因,AC错B对;。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地球公转的特征,产生昼夜长短,D错。
【考点定位】地球自转的意义。
【名师点睛】该题主要考查昼夜交替的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规律形成的,因为地球24小时自转一周,当地球朝着太阳的一面时就是白天,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就是黑夜,每天不停地循环自转,就形成了每天昼夜不停地交替
16. 下列四幅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表示北半球冬至日的是
A.
【答案】A
【解析】根据昼夜分布和地球自转方向可知,A图表示表示北半球冬至日。故A正确。
17. 夜晚我们看到天空中的群星大多属于
A. 行星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夜晚我们看到天空中的群星大多是距离遥远,能够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恒星,C对。行星绕着恒星运转,卫星绕着行星运转,都不能自己发光、发热,反射恒星的光,A、B错。流星是一闪而逝,D错。
【考点定位】天体的类型及特征差异。
18. 下图是太阳大气层结构示意图,A、B、C是太阳大气层的三个组成部分,其厚度大小为
A. A>B>C
【答案】C
【解析】读图,太阳外部大气结构,按由内向外的顺序,依次是光球、色球、日冕层,其厚度逐渐增厚。故C正确。
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9. 下列四个城市中,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多的城市是
A. 兰州
20. 从光照条件来看,我国下列城市最不适宜建太阳能电站的是
A. 北京
【答案】19. D
【解析】
19. 从图中可知:兰州、昆明、上海和拉萨四个城市中拉萨的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多。故D正确。
20. 重庆太阳年辐射总量较少,所以最不适宜建设太阳能电站。故B正确。
21. 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要比南方宽一些,理由是
A. 北方地区地势平坦
C. 冬季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答案】C
【解析】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越往北正午太阳高度越低,楼房对太阳光线阻挡得越多。故C正确。
22. 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大约为15天。西安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两个节气是
A. 谷雨与立夏
【答案】D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3. 今年国庆小长假期间,太阳直射点
A. 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C. 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二分二至日,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国庆节这天,是10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即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D对。A、B、C错。
考点: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福建某学校(25。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4. 12月22日正午,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应调节么d为
A. 23°26′
25. 一年中,活动支架影长最短的日期是
A. 春分日
【答案】24. C
【解析】试题分析:
24. 根据材料,该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12月22日是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与该地纬度差是68°26ˊ,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公式,计算出正午太阳高度为21°34ˊ。正午时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应使集热板与阳光垂直,读图可以看到,正午太阳高度与∠a互余,应调节∠a为 68°26ˊ,D对。A、B、C错。
25. 一年中,活动支架影长最短的日期是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北半球是夏至日,B对。春分日、秋分日影长居中,A、C错。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影响最大,D错。
【考点定位】正午太阳高度,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名师点睛】利用图示信息,判断太阳光线与集热板垂直,获得的热量最多。注意正午太阳高度与集热板夹角间的互余关系。活动支架的长短,与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关,便于获得最多的热量。
26. 正午竿影在一年中既有朝南,又有朝北现象的地区,其范围为
A. 只有在赤道上
C.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正午竿影在一年中既有朝南,又有朝北现象的地区范围有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C对。不只在赤道上,A错。在回归线上没有这种现象,B错。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区无这种现象,D错。
考点:影子朝向与太阳直射点位置关系。
27. 下面四幅图中,不能正确表示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原来的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偏转的方向)
A.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是向右,南半球向左。根据材料,虚线箭头表示原来的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偏转的方向。读图,图A向左偏,位于南半球,A错。图B向右偏,位于北半球,B对。图C、D向左偏,位于南半球,C、D错。
考点:地转偏向力。
28. 地球上一年内昼夜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A. 赤道附近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地球上一年内昼夜变化最大的地区是南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C对。赤道附近昼夜变化最小,A错。南北回归线之间、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变化幅度较小,B、D错。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幅度。
打超深钻井,钻穿地壳,直接“触摸”到地壳与地幔的边界,这是全世界地球科学家的理想。美国、英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30名科学家已登上美国“决心”号钻探船,准备在西南印度洋开展打穿地球壳幔边界的一次大洋钻探。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9. 若地球科学家们能够一直掘进到地心,则依次钻探的是
A. 地壳
B. 地壳
C. 地幔莫霍界面
D. 地壳
30. 当前科学家仍主要利用地震波的性质对地球内部的结构进行探索,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其地下储有石油的是
A.
【答案】29. D
【解析】试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29. 地球科学家们能够一直掘进到地心,则依次钻探的是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D正确。
30. 横波传播速度比纵波慢,且只能在固态中传播,若地下有石油,则横波消失,A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写出与小行星相邻的行星名称:D____________,E________。
(2)代表地球和土星的填字母分别是________、____
(3)八颗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________ 向________ ,而且轨道面几乎在________,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在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4)行星F与地球相比,不具有生命物质条件最主要的原因,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________。
(6)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____。
【答案】(1)火星
(4)距日太远,温度太低
(6)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解析】(1)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据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和海王星,因此小行星带位于火星(D)与木星(E)之间。
(2)由上一小题可知代表地球和土星的填字母分别是C 和F。
(3)八大行星的公转特征:同向性--自西向东;共面性--轨道面夹角很小;近圆性--公转轨道为近似正圆的椭圆。
(4)与地球相比,F距离太阳远,温度低,因此不适合生命的存在。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有利宇宙环境是: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本图反映的是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6)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包括:①、温度——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宜;②、生命必需条件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 层,它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
(2)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
(3)与黑子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________。________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4)太阳活动是太阳风暴的诱发困素。请举例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答案】.(1)光球
(2)2022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活动的类型、分布,以及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光球层亮度较高,而黑子的温度较低,亮度较暗。
(2)黑子是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多的年份,为太阳活动高峰年。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通过材料可知“人类系统记录的第23个太阳活动周期于1996年开始”,由此通过计算可知,2000年是第23周太阳活动高峰年。
(3)太阳黑子增多是,耀斑随之也会增强,因此耀斑与黑子活动同步出现,其中黑子的多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激烈的显示。
(4)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活动的影响。耀斑爆发会发射强烈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传播到地球附近,会强烈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甚至使各类无线电通信发生短暂的中断。此外,电离层发生强烈骚扰,从而使宇航员可能受到辐射伤害;电磁遥感测量在磁暴期间常常发生错误;电波路径发生位移,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导航产生误差;大磁暴使电网超载、造成输电线路中断;卫星衰老并过早陨落,星载电子仪器受到严重损害。
3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B、C、D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出现极昼的是______。
(2)甲图中B点位于五带中的______带。
(3)甲图中EF线是______(晨、昏)线。
(4)甲图所示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日(节气),此日太阳直射点刚好位于乙图中a、b、c、d中的______点,地球公转的速度较______。
(5)甲图中B点的地方时为
(6)A、B、C、D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与丙图所示相同的是______地。
【答案】(1)D
(5)2
【解析】(1)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因此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D,读图可知A点出现极昼现象。
(2)B位于南半球回归线和极圈之间,因此位于南温带。
(3)沿地球自转方向,过EF线将进入昼半球,因此EF线为晨线。
(4)图中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因此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刚好位于乙图中d点。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因此地球公转的速度较快。
(5)读图可知,图中相邻的两条经线地方时相差2小时,因此D点与晨线和赤道的交点相差4小时;赤道上永远昼夜等长,6点日出,所以D点的地方时为2点,B与D在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等,故甲图中B点的地方时为2点。过C点做出C所在的纬线,读图可知昼弧占2∕6,因此C点的昼长是2∕6*12*2=8小时。
(6)读丙图可知,该地一年被太阳直射两次,应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D地位赤道上,故应为D地。
34. 读图,回答问题。
(1)地壳由图中字母____表示的层次构成,上地幔由图中字母表示的层次构成。
(2)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
(3)被认为岩浆发源地的层次是______层,在图中用字母______表示。图中A、B、C组成的圈层叫______。
(4)莫霍面是字母______表示的两层之间的界面。
【答案】(1)A、B
【解析】(1)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3km,高山、高原地区地壳厚度可达60—70km,大洋地壳平均厚度约6km,因此B、C之间的界面为莫霍面。故地壳由图中字母A、B表示的层次构成。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古登堡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2900km处,地幔又分上地幔和下地幔,二者分界大约位于地面以下900km处,因此上地幔由图中字母C、D、E表示的层次构成。
(2)读图可知,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厚度不一,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3)一般认为软流层被是岩浆发源地的发源地,位于上地幔的上部,因此在图中用字母D表示。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图中A、B、C组成的圈层叫岩石圈。
(4)莫霍面是字母B与C表示的两层之间的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