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某日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6:40、16:40。据此回答下题:该地的经度约为(
A. 120°E
2.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活动放出的能量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直接所用的能源
B. 由于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会引起大气电离层的扰动,所以会产生磁暴现象
C. 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活动周期没有相关性
D. 太阳活动有时会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
3.我们肉眼看到的太阳是(
A. 太阳外部的整个大气层
C. 太阳大气的色球层
4.4.2017年9月7日,墨西哥附近附近海域发生8.4 级地震,震源深度19公里。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 地壳
5.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主要依据是
A. 岩浆活动的强弱程度
C. 内部岩石的坚硬程度
6.下列外力作用与地貌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A. 风化作用—瀑布、峡谷
C. 搬运作用一山麓冲积扇
7.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的自然带是(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8.下列地区中,经度地带分异表现最明显的是( )
A. 低纬度地区
C. 高纬度地区
9.9.影响秦岭南北自然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热量和降水
C. 径流和蒸发
10.某村因周边森林被伐,泉水干涸,后来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泉水重现。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 整体性
C. 稳定性
11.11.原始鱼类开始出现的地质时期是
A. 元古代
12.我国南方丘陵农村地区,居民以散居为主,其主要原因是(
A. 气候条件的影响
C. 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
13.13.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具有较大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原地区修路的成本较高
C. 山区地区修路的成本较低
14.某地理学习小组在常温下做了如下实验(如图):在相同温度下,用红外光源分别对充满空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两只烧瓶进行照射。一定时间后,发现乙瓶温度计读数比甲瓶高出4℃。与该实验原理相似的地理现象是(
15.15.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回答以下问题。
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 ②③④
16.“丁克”家庭也称为自愿不生育家庭,其反映的地域文化特征是
A. 传统农业文化
B. 现代工业文化
C. 现代大城市文化
D. 宗教文化
我国海尔电冰箱生产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从产品单一的电冰箱增加了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电视机等,成为一个企业集团。该企业集团产品开始在国内销售,以后产品逐渐销往国外,目前已经在数个国家投资办厂,以避开贸易壁垒,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7.影响该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 市场
18.随着关税等贸易壁垒降低,该公司仍然保持在国外的生产布局,原因是(
A. 利用廉价劳动力
C. 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19.我国在山西最适宜布局有色冶金工业的条件有(
①煤炭储量大质量好
A. ①②③
20.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右图,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A.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C.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2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 )
A. 生物是土壤形成中最活跃的因子
B. 生物是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
C. 春季,微生物分解作用非常迅速
D. 生物风化使有机残体归还多
22.下列人口稀疏区因气候湿热导致的是(
A. 撒哈拉地区
23.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①服务设施齐全
A. ①③
24.下列关于环境承载力描述错误的是(
A. 环境承载力反映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 环境承载力在区域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是恒定不变的
C. 环境承载力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逐渐提高
D. 一定条件下环境承载力随着空间的扩大而增大
25.我国由4位老人、1对夫妻和1个孩子构成的“421”家庭数量激增。对“421”家庭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
B. 受传统文化观念和婚姻习俗的影响
C. 受宗教的影响
D. 受婚姻不够稳定的影响
26.商业区靠近市中心布局的原因主要是市中心( )
A. 地租最高
C. 便于商业职员上、下班
27.关于城市等级、数目和服务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B.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C. 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D. 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28.蚯蚓具有喜温、喜湿的生活习性,最适宜的温度为20~27℃,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下图为我国某地秸秆菌业循环利用模式图。读图回答下题。
若充分考虑气候特征,下列地区中适宜推广该生产模式的是( )
A. 三江平原
下图为广州软件产业创业企业区位选择下产业集群的空间演化模式示意图。缝隙市场指被市场中的统治者或有绝对优势的企业忽略的某些细分市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图中第一代创业企业初始发展的显著优势是
A. 国家政策的扶持和鼓励
B. 国有企业技术和人才的释放
C. 临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D. 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条件好
30.第二代创业企业开辟缝隙市场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创新能力
B. 增加产品种类
C. 避免趋同竞争
D. 提高品牌知名度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塑造河口拦门沙的动力因素很复杂,但主要受径流与海流共同作用形成。下图示意我国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
(2)判断拦门沙由甲时期演变到乙时期的可能原因。
(3)说明河口拦门沙对河口两岸居民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32.大约在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从海底开始隆起。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缓慢抬升,今天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已高达4500多米,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图所示。阅读并分析以下联系框图,完成下列问题。
(2)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在青藏高原地区,“牵一发”指的是什么?
(3)据图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3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7年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厘岛发布了“巴厘岛路线图草案”,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草案指出,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要求所有国家的有效参与,并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应对气候变化,各方要在国内和通过国际合作做出更多的努力。
材料二:
(1)简要描述巴厘岛的自然地理特征。
(2)指出“巴厘岛路线图草案”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并分析该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34.《中国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问题研究》一文认为:“地球能养活多少人?”并不是一个与“你有多大年龄?”一样的问题,它无法仅用一个数甚至是一个数的范围来回答。地球的承载力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待认识的过程,也取决于我们和子孙后代有待做出的选择。自然限制和人类选择的相互作用是理解人类承载力的关键。根据以上材料,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能养活多少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内涵,这一概念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2)材料反映了这一概念的______________特征,为什么这一概念具有这一特征?
(3)材料中“人类承载力”实质是什么?其影响因素可分为哪几类?
(4)“谋求人口合理容量”需要我们和子孙后代做出怎样的选择?
参考答案
1.B
【来源】【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该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6:40、16:40,昼长为10小时,日出时间
2.D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普通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解析】试题分析:黑子活动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影响各地的降水量变化),C项错误;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太阳风到达地球两极,产生极光。我们日常生产、生活直接所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A错误;磁暴现象是由于耀斑爆发发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流而形成电离层的扰动,B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注意区别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差异。
3.D
【来源】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实验班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试题分析: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分层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平时肉眼能看到的只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只有在日全食时肉眼才能看到。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大气的结构。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大气的分层特征。
4.B
【来源】【全国省级联考word】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期中地理试题
【解析】大洋地壳的平均厚度约6千米,而本次海上地震的震源深度19公里,因此震源应位于地幔,B正确。
5.D
【来源】【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卷
【解析】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速度较慢,纵波可在固、液、汽三态中传播速度较快;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的变化划分了地球内部圈层。选D正确。
6.B
【来源】河北省正定县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1月份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风化作用形成的是戈壁沙漠地貌,瀑布、峡谷是流水侵蚀地貌,A错。流水侵蚀作用,形成黄土高原的沟壑,B对。搬运作用是将泥沙搬运到另一地,山麓冲积扇是沉积作用形成,C、D错。
7.B
【来源】2011-2012学年安徽省马鞍山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素质测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为了减少水分蒸腾,叶片为硬叶,且多有蜡质,故选B。
考点: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8.B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水分的差异,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分异规律是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因为中纬度地区水分差异最显著,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表现更明显,故答案选B。
9.A
【来源】【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10月)文科综合地理(理)试题
【解析】秦岭南坡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坡则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这与秦岭重要的地理位置有关。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地理一条重要的分界线,秦岭南部为亚热带,北部为暖温带。另外,秦岭也是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以北地区降水小于800mm,以南大于800mm,因此南北坡自然带谱的差异主要是由热量和降水的差异引起的。故答案选A。
点睛:秦岭的地理意义:
1、我国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2、一月份0°C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3、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
4、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地区的分界线;
5、亚热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6、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的分界线;
7、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8、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线;
9、中国的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
10.旱地集中分布区与水田集中分布区分界线。
10.A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组成地理环境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根据题意可知。某村因周边森林被伐,潜水干枯,后来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泉水重现,题干反映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故答案选A。
点睛: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即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
2.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可能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
3.不同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例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
11.B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浙江省金华市2018届高三9月十校联考地理试题
【解析】原始鱼类开始出现的地质时期是古生代,在志留纪中期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选择B。
12.B
【来源】【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解析】我国南方丘陵农村地区,平原面积小,不利于大型聚落形成,居民以散居为主,其主要原因是地形地貌的影响,B对。区域气候条件相同,A错。传统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相同,不是主要原因,A、C、D错。
13.D
【来源】2016届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山区地区的地形对线路限制较大,山区地区修路成本高于平原地区;平原地交通线路多呈网状;山区公路为了避免崎岖的路面,往往呈“之”字形。选D项。
考点:考查交通线路的建设。
14.A
【来源】2017年1月份天津市和平区高考地理模拟试卷
【解析】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导致气温上升,该实验原理相似的地理现象是温室效应,选择A。
15.A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全球变暖,雪线应上升,与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无关,①无关。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说明东海水温升高,②有关。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说明气温升高,③有关。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与全球变暖有关,④有关。A对。
考点:全球变暖的影响。
16.C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解析】最合理的定义是:双职业,能生但选择不生育,并且主观上认为自己是丁克的夫妇或者个体,称之为丁克。成为丁克的首要标准是:具有生育能力而选择不生育,除了主动不生育,也可能是主观或者客观原因而被动选择不生育。其次,主观上对自己丁克身份接纳和认可--他们认为丁克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属于现代大城市文化。所以C项正确。
17.A
18.C
【来源】2010—2011学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解析】试题分析:
17.由于我国的企业集团产品逐渐销往国外,在国外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因素。
18.关税等贸易壁垒降低,可使产品的流通性加强,该企业集团仍然保持在国外投资办厂,这样有利于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考点定位】工业区位因素。
【方法总结】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山西省煤炭、铝土资源丰富,同时山西还是我国重工业基地,距离京津唐工业基地较近,适合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但山西省水资源短缺。A正确。
考点:山西省资源优势
20.B
【来源】[首发]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风化作用形成的是戈壁沙漠地貌,瀑布、峡谷是流水侵蚀地貌,A错。流水侵蚀作用,形成黄土高原的沟壑,B对。搬运作用是将泥沙搬运到另一地,山麓冲积扇是沉积作用形成,C、D错。
21.B
【来源】[首发]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诗句说明的是植被最终落叶归根,成为了土壤的一部分,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并没有强调说明生物是土壤形成中最活跃的因子,A错误B正确。夏季气温高时微生物分解作用速度快,C错误;生物风化是指生物对岩石、矿物产生机械的和化学的破坏作用,如生物对母岩的破坏方式既有机械作用(如根劈作用),也有生物化学作用(如植物、细菌分泌的有机酸对岩石的腐蚀作用),因此生物风化并不能使得有机残体归还多,D错误。
22.D
【来源】[首发]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撒哈拉地区地处热带沙漠地区,气候炎热干燥;西伯利亚地处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青藏高原冬冷夏凉,降水较少,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刚果盆地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地区,气候湿热。上述四地由于气候条件恶劣,人口稀疏,其中因气候湿热导致的只有刚果盆地,D选项正确。
23.C
【来源】[首发]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上海市产业结构升级后,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周边中小城市转移,中小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导致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周边中小城市,故选C。
24.B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重点班)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环境承载力反映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逐渐提高,一定条件下环境承载力随着空间的扩大而增大,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故选B。
25.A
【来源】[首发]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据材料分析,“421”家庭的形成是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及社会的进步,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导致的,A正确;传统文化观念和婚姻习俗鼓励生育,孩子数量一般较多,B错误;世界上的宗教一般不反对人口增殖,C错误;婚姻不够稳定会影响出生率,但是也难以形成题目中提到的稳定的家庭结构,D错误。
26.D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重点班)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商业区呈点状或条状,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目的是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群体。故选D。
27.A
【来源】【全国百强校】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考查城市等级、数目和服务范围的关系。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同等级城市间距离越远;反之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同等级城市间距离越近。故选A。
28.D
【来源】[首发]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江南丘陵年均气温较高,有利于蚯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也有利于沼气发酵,多样的地形有利于发展农业的多种经营。所以本题D选项正确。
29.B
30.C
【来源】【全国百强校】广西桂梧高中2018届高三11月第四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
29.读图可知,图中第一代创业企业初始发展的显著优势是随着旧国有部门的衰退,利用原国有企业的技术和人才的释放,而兴起的,故选B。
30.由材料可知,缝隙市场指被市场中的统治者或有绝对优势的企业忽略的某些细分市场。在第二阶段,集群核心区成形,形成了合作分工的网络,为了避免企业间生产经营模式趋同发展,减少互相之间的恶性竞争,所以开辟缝隙市场,故选C。
31.(1)乙时期径流作用力小于海流作用力;
判断理由:乙时期拦门沙位置向河流上游方向移动(或远离外海方向);粗泥沙位置位于外海方向,细泥沙位置位于河流方向。
(2)海流作用力加强;流域气候变干,河流水量减少,径流作用力减弱;流域用水量增多,河流入海处水量减少,径流作用减弱。
(3)河口拦门沙使水道淤浅,不利于水运;阻碍洪水下泄,加剧洪涝灾害。
【来源】【全国百强校】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1)据材料可知,拦门沙主要受径流与海流共同作用形成。它的位置取决于径流作用力和海流作用力的大小。据图可知,乙时期拦门沙位置向河流上游方向移动;粗泥沙位置位于外海方向,细泥沙位置位于河流方向,可判断乙时期径流作用力小于海流作用力。
(2)据上题结论可知,乙时期相对于甲时期而言,径流作用力小于海流作用力。所以应从径流量减小和海流作用增强角度分析。可能原因有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流作用力加强;流域气候变干,河流水量减少,径流作用力减弱;流域用水量增多,河流入海处水量减少,径流作用减弱。
(3)据材料可知,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河口拦门沙使水道淤浅,不利于水运;阻碍洪水下泄,加剧洪涝灾害。
32.(1)自上而下分别是②③①。
(2)地壳隆起,海拔不断升高。
(3)随着印度洋板块北移,青藏高原地壳不断隆起,海拔不断升高(地势高),气候逐步寒冷、干燥,终年气温低,多冰川;土壤贫瘠,多冻土;植被为高寒草甸草原;以食草、抵御寒冷能力强的动物为主,如牦牛。
【来源】2012届山东省汶上一中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分析:
青藏高原隆起→地势高→②气温低→多冰川、多冻土;
青藏高原隆起→地势高→③空气稀薄→②气温低→多冰川、多冻土;
青藏高原隆起→地势高→③空气稀薄→①太阳辐射强。
【小题2】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在青藏高原地区,“牵一发”指的是地壳隆起,海拔不断升高。
【小题3】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是随着印度洋板块北移,青藏高原地壳不断隆起,海拔不断升高(地势高),气候逐渐寒冷、干燥,终年气温低,多冰川;土壤贫瘠,多冻土;植被为高寒草甸草原;以食草、抵御寒冷能力强的动物为主,如牦牛。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整体性。
点评: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是一个整体,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环境制约着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人口和城市分布等。
33.(1)多山的岛屿(中部高,四周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短急;热带雨林带。
(2)全球变暖
原因
【来源】[首发]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巴厘岛的自然地理特征和气候变化全球变暖问题。
(1)本题考查巴厘岛的自然地理特征。根据图示信息,可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分析。
(2)结合材料可知“巴厘岛路线图草案”主要是要求发达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变暖。而全球变暖产生的主因是燃烧矿物性燃料向空气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以及毁林(破坏森林)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消耗。
34.(1)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2)不确定性
(3)环境人口容量;自然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人类选择)。
(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对资源的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来源】[首发]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此题理论较强,但若建立在对教材的全面理解基础上,回答起来应该没有多大难处。关键是要对教材相关内容全面分析到位,并抓住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相互关系,重点突破“环境承载力”的本质内涵。
(1)“地球能养活多少人?”主要指的是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20世纪中叶以来面对数量庞大且与日俱增的人口,以及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日益紧张,人类开始研究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而提出的这一概念。
(2)“地球能养活多少人?”并不是一个与“你有多大年龄?”一样的问题,它无法仅用一个数甚至是一个数的范围来回答,由此材料反映了这一概念的不确定性。材料中明确说明地球的承载力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待认识的过程,也取决于我们和子孙后代有待做出的选择。因此随着时间的变化,环境人口容量肯定会发生变化,而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有资源、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人口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这些因素也在不断变化,这就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3)材料中“人类承载力”实质就是环境人口容量,也是环境能够容纳的最多人口数量;其影响因素主要有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可分为自然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两大类。
(4)人口人力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这需要我们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对资源的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