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大气热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A. ③只出现在晚上
B. ①为长波辐射,②为短波辐射
C. 地面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③
D.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②
2.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关于两地受热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A. 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④大小有关
B. 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②大小有关
C. 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与③大小有关
D. 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与②大小有关
小明暑假到威海某农村姥姥家度假,发现堂屋虽没有空调,但白天因有“穿堂风”而感觉凉爽。图为房屋布局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4.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A. 热力环流
5.6.此时,“穿堂风”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 由西向东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可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结合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A. 减弱了地面辐射
B.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 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 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8.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 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C. 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下图为“近地面与3000 m高空垂直气压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若a、b、c位于同一纬度,则下列情形可能出现的是( )
①a、c代表冬季的海洋 ②a、c代表夏季的海洋
③b代表白天的陆地 ④b代表晚上的陆地
A. ①③
10.若a、b、c位于同一条经线,且a、b、c三地之间形成的环流属于三圈环流的一部分。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c之间的距离接近6660 km
C. a、b和a、c之间一定盛行信风
下图为我国东北部及周边地区2016年8月6日20时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A. 偏西风
B. 东北风
C. 偏东风
D. 东南风
12.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比丙地风速小
B. 乙地为下沉气流
C. 丁虚线附近出现锋面
D. 丙地吹偏南风
读下图,若阴影表示近地面中低纬度区域的气压带,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A. 赤道低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14.当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时,a地所在风带及风向是(
A. 低纬信风带
C. 中纬西风带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A. 图示环流为北半球的低纬环流
C. a气压带控制的区域干燥
16.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气压带影响下气候干旱
C. a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据印度媒体2015年5月30日报道,热浪持续席卷印度大部,在过去三周中,极端高温已经导致印度超过2 200人死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 盛行西风带
C. 赤道低压带
19.20.印度半岛夏季盛行西南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A.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 海陆轮廓的影响
C.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D. 板块运动的结果
下图为“世界某地海陆分布示意图”(M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盛行西南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 地中海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22.根据N地的地理位置推知,N地( )
A. 终年高温多雨
C. 夏季高温多雨
(2013·沈阳四校联考)下图为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A. 50°N、(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
C. 30°S、(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
24.由气压值推断此时( )
A. 夏威夷高压势力强
C. 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
下图是亚洲东部2012年12月6日14时的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天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 受台风影响,狂风暴雨
C. 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
26.甲天气系统中心气压为998百帕,它对菲律宾造成的灾害最可能是( )
A. 干旱
读某地天气系统图,回答下面小题。
A. 南半球气旋
B. 北半球气旋
C. 北半球反气旋
D. 南半球反气旋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处为暖锋
B. M处雨后气温上升
C. N处为冷锋
D. N处出现连续性降水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A. 吃月饼,共庆团圆
C. 放鞭炮,守岁迎春
30.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
A. 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C. 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和东半球),完成下面小题。
A. 3月21日15时20分
B. 9月23日8时
C. 9月23日3时20分
D. 6月22日7时
33.34.此时全球与北京处于同一时期的范围(箭头表示向东)是( )
A. 20°W→160°E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 ①为地壳
B. ②为岩石圈
C. ③为软流层
D. ④为下地幔
37.38.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 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
C. 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
D. 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态
读“锋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A. ①图
C. ①图、②图都是暖锋
41.42.两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后,出现的共同天气现象是(
A.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C. 都出现连续性降水
下图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A. A地温度高,气压低
C. B地温度低,气压高
44.若A位于山谷,B位于山顶,则此时(
A. 为白天,吹谷风
C. 为夜晚,吹山风
读下图(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A. ①
46.该图最可能出现在
A. 北半球近地面
C. 北半球高空
下图表示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 ⑤是东北信风
B. ⑥是西北风
C. ⑦是东南风
D. ②是副极地低气压带
48.外圆为赤道,①为赤道低气压带,那么图示季节是北半球的( )
A. 春季
C. 秋季
49.由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 )
A. ①②
C. ③④
下图所示是亚欧大陆甲气压中心达到一年中最强盛状态。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A. 高温晴好
51.该季节,甲气压中心切断的是(
A. 赤道低气压带
读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回答下面小题。
A. 大陆性气候特征最突出的是甲
C. 年降水量最大的是丙
53.下列关于四种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气候类型只出现在亚洲
③丙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A. ①③
54.形成图乙气候类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太阳辐射因素
C. 洋流因素
下表是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2012年某月连续三天的天气与空气质量统计表,回答下面小题。
A. 2月
56.这三天中,从该城市过境的天气系统是( )
A. 反气旋
57.这三天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受云层厚薄变化影响
C. 由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导致
下图为北半球某海域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状况图,图中a、b、c分别代表各自所在等压线的气压值。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 该地将经历一次冷锋天气过程
B. 该地的风向将由偏北风转向偏南风
C. 该地将出现连续性降水
D. 受反气旋影响,空气下沉,天气晴朗
59.若图中等压线的数值a>b>c,则此时甲岛屿和乙岛屿中的②、③、④、⑤四处中容易形成降水的是( )
A. ②与③
60.下图中实线为锋线且正向西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回答下题。
A. 一场春雨一场暖
B. 一场秋雨一场寒
C.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6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下图为某地的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图。
(1)请依次写出秋季北京雨燕迁徙在乙丙之间地区的气候类型。
(2)材料二中的某地最可能是甲乙丙丁四地中的哪一个?说出判断依据。
(3)材料一所示四地中,光敏定位仪得到的数据误差最大的可能是哪一地?说明理由。
(4)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显著差异。
(5)说出A岛屿东侧的气候类型名称,并从大气环流、地形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6)说出丙地所在大陆同纬度东部地区的气候类型名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
1.D
2.C
【来源】2017届河北邯郸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直接根据图示的太阳辐射的作用过程判断,①表示太阳到达地面的,应表示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②表示地面射向大气的,表示地面辐射,应属于长波辐射,由于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作用较弱,而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较强,故判断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③表示大气逆辐射,白天和晚上均出现,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2.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低,主要是因为海拔高,得到的地面辐射少,四川盆地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小,主要是由于四川盆地云量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主要是因为四川盆地云量大,大气逆辐射较强,晚上气温较高,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
考点:大气受热过程
3.4.A
5.6.C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威海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3.4.该地房屋前有水泥地,后有植被,二者的热力性质差异不同。白天水泥地比有植被地区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区,风从有植被的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形成穿堂风。夜晚水泥地比有植被地区降温快,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区。风吹向植被区,形成穿堂风。所以最符合的是A。大气环流指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温室效应是指气温条件的改变,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一种形式,与穿堂风关系不大,B、C、D错。
5.6.此时是白天,南侧的水泥地气温高,气压低。北侧的植被气温低,气压高,所以近地面的气流由北向南流。C对。
考点:热力环流的原理及运动方向。
7.A
8.C
【来源】2016届湖南长沙望城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7.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的效果。选A。
8.在果树下进行地膜覆盖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效率,而且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选B。
9.B
10.A
【来源】2014届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9.图示为近地面与3000m高空垂直气压差示意图,读图可以判断f、d处气压差大,也就是a地与c地垂直气压差大,b地垂直气压差小。由此可判断同一水平面上,a与c地近地面较b地气压高,对应的高空气压较低。b地近地面气压较低,对应的高空气压较高,气压差值小。根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近地面夏季(白天)陆地气温较高,气压较低,海洋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冬季(夜晚)陆地气温较低,气压较高,海洋气温较高,气压较低。高空气压与近地面的相反,由此可判断a、c近地面气压较高,代表夏季的海洋或冬季的陆地,②对,①错。b近地面气压较低,代表的是白天的陆地,③对,④错。 B对。
10.结合前面分析,a、c两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差大,说明a、c近地面是高压,b是低压。所以a与c可能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上(即30°NS附近),b位于赤道低气压带上,ac两地相差60°,经线上每相差1°就相差111km,所以ac之间的距离接近6660km,A对。大气是由高压指向低压,所以近地面大气由a、c向b流动,B错。从气压带与风带的影响考虑,a、b和b、c之间盛行信风,从海陆分布,近地面状况等影响分析,也可能盛行季风, C错。气压带和风带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a、c所代表的气压带移动方向是相同的,D错。
考点:热力环流,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及特征,三圈环流,距离计算。
【名师点睛】注意图示给出的是某一高度上垂直气压差的大小,差值越大,说明近地面气压越高,反之近地面气压低。近地面气压状况与高空同一水平面气压状况相反。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能够区分冬夏、昼夜陆地海洋气压高低的变化。熟悉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大约范围。
11.A
12.C
【来源】【百强校】2016-2017学年浙江嘉兴一中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1.读图,图示为北半球低压中心,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在北半球向右偏 ,P点近地面的风向为偏西风,A对。不可能是偏东风,B、C、D错。
12.图中甲地等压线密集,比丙地风速大,A错。乙地是低压中心,为上升气流,B错。丁虚线是低压槽,附近出现锋面,C对。丙地吹偏北风,D错。
【考点定位】等压线图,风向,常见天气系统及特征。
【名师点睛】在水平方向上,空气运动是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的低压中心,气流是逆时针辐合。低压中心的气流是上升运动,高压中心气流是下沉运动。风速由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的疏密有关。
13.B
14.A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福建厦门第一中学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3.据图中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可判断b应为一高压中心,AC排除,且该高压中心两侧均有气压带,可判断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所以B正确,D错误。故选B。
14.据上题结论可知,b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当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时,则a地所在风带应为南半球的低纬度信风带,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应为东南风,故选A。
考点: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15.A
16.C
【来源】2015届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5.若图示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根据气流运动方向,则图示b为赤道低气压带,a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结合指向标,图示为南半球的低纬环流,A错误,选A。b气压带的成因为热力因素,B正确。a气压带控制的区域干燥,Q地位于信风带,C、D正确。
16.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b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受其影响气候湿润多雨,A错。结合指向标,图示应为中纬度环流,D错。Q地位于西风带,盛行西南风,B错。a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对。
【考点定位】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性质 、风向。
17.18.B
19.20.C
【来源】【百强校】2016-2017学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7.18.盛行西风带会带来云雨天气,故A项错误;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故B项正确;赤道低压带气流上升,多云雨天气,故C项错误;东南信风带位于南半球,故D项错误。
19.20.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风向右偏,形成西南风,故C项正确;冬季东北风产生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故A项错误;板块运动与季风的形成无关,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季风的形成原因,考查大气环流对降水的影响
【知识拓展】季风环流及其形成原因
1.季风环流: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2.特别提示:
(1)冬季,大陆出现冷高压,将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夏季,大陆出现热低压,将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
(2)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与之类似的是,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的西北季风,是由于东北信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左偏而形成的。
21.A
22.C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安徽六安一中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21.根据材料,M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盛行西南风,结合图中纬度,M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气候类型是 地中海气候,A对。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B错。热带沙漠气候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全年炎热干燥,C错。温带季风气候位于大陆东岸,D错。
22.结合前面分析,M地属于地中海气候,位于亚热带地区。N地的纬度与M地相同,位于大陆东岸,从地理位置推知,N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C对。终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位于热带,A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在大陆西岸,B错。终年炎热干燥的是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大陆中西部,D错。
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特征及成因。
23.A
24.D
【来源】2011—2012学年度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23.根据图示气压最高值位于北纬40°--50°之间,最低值位于南半球60°附近,故判断为副极地低压带。
24.结合该地区的经度位置,北半球中高纬度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此时受高压中心控制,即亚洲高压,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大陆气温较同纬度海洋低,故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此时南亚冬季,盛行东北季风。
25.D
26.B
【来源】2015届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25.读图中等压线分布可知,此时上海处于高压中心,天气晴朗干燥,故D正确。
26.甲天气系统为低压系统,中心气压为998百帕,气压低,易形成台风,形成狂风暴雨,它对附近菲律宾造成的灾害最可能是洪涝,故B正确。
考点:等压线判读,天气系统及特征。
27.B
28.D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风度中学高一上期中教学质量调研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27.读图可知,图中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旋转辐合,为北半球的气旋,故选B。
28.读图可知,M处锋面将向暖气团一侧移动,应为冷锋,A错。M处锋面过境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B错。N处锋面将向冷气团一侧移动,为暖锋,C错。N处为暖锋,暖锋移动速度慢,多出现连续性降水,D对。故选D。
【考点定位】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天气变化
29.A
30.B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南宫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29.由地球公转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判断出d为春分日;a为夏至日;b为秋分日;c为冬至日,在地球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荡秋千,踏青插柳。
30.由地球公转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判断出d为春分日;a为夏至日;b为秋分日;c为冬至日,由秋分日到冬至日的过程中,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南移动,故北半球白昼变短且短于夜;南半球白昼变长且长于夜。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31.32.C
33.34.C
【来源】2016届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31.32.图示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其时间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因图示160°E为6时,那么北京时间为3时20分。故选C。
33.34.根据图中180°经线和东半球的范围可以判断,与180°经线相邻的经线为160°E,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东半球,0时经线位于夜半球的中央,与160°E相差90°,0时经线对应的经度为70°E,由此可以判断此时全球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箭头表示向东)是70°E→180°。故选C。
考点:光照图判读、时间的计算
35.36.C
37.38.B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广州六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解析:
35.36.由图可知①为大气层的垂直向上的第二层,属于平流层,A对;②为地面以下平均厚度33千米,属于地壳,属于岩石圈的一部分,B错;③位于地表以下80--400千米处属于上地幔的下部,C错;④在地面以下2900千米以下,属于外核,D错。故选A。
37.38.由上题分析可知:①圈层是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A错;②圈层为地壳,地壳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陆地平均33,海洋平均6千米,B对;③圈层为上地幔,其物质具有固态特征,横波可以穿过,(横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C错;横波不能在④圈层中传播,起物质状态为液态或者熔融状态,D错。故选A。
考点:地球的圈层结构
39.40.B
41.42.D
【来源】2015届山西省阳泉二中8月新高二分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39.40.由图可知,①图冷暖气团移动方向相反,为冷锋,②图冷暖气团移动方向一致,为暖锋,所以B正确。
41.42.①图冷暖气团移动方向相反,为冷锋,②图冷暖气团移动方向一致,为暖锋,两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后,被单一气团控制,为晴朗天气。
考点:常见天气系统
43.D
44.A
【来源】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
43.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水平方向上,气温高,气压低。据图可知,图中A处等压面凸向高空,即凸向气压低的方向,根据“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原则,A处高压,同理B处为低压。所以A处气温较低,气流下沉;B处气温较高,气流上升;水平方向上,气流从A流向B,故选D。
44.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水平方向上,气温高,气压低。图中A处等压面凸向高空,即凸向气压低的方向,根据“高高低低”的原则,A处高压,同理B处为低压。所以A处气温较低,气流下沉;B处气温较高,气流上升;水平方向上,气流从A流向B。山顶白天升温快,温度高,气压低,山谷升温慢,气温低,气压高,吹谷风,故选A。
45.B
46.A
【来源】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
45.据图可知,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因此①为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发生偏转,两者之间呈一锐角,故②为风向;和风向相反的为摩擦力,④为摩擦力;垂直风向的是地转偏向力,故③为地转偏向力。故选B。
46.结合上题的分析可知,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30—45度角,因此该图所示的是北半球近地面。故选A。
47.A
48.B
49.D
【来源】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
47.据图可知,外圆为赤道,按照空气流动方向判断出图示为北半球示意图,因此⑤是东北信风;⑥是西南风;⑦是极地东风,风向为东北风;②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故选A。
48.由图中可以看出,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到赤道以北即位置偏北,所以是北半球的夏季。故选B。
49.赤道地区常年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形成热低压;两极地区由于气候严寒,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冷高压。所以,①赤道低气压带和④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故选D。
50.C
51.D
【来源】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
50.据图可知,甲气压为亚欧大陆上的亚洲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低温晴朗,故选C。
51.据图可知,该季节亚欧大陆形成亚洲高压,可判断为冬季,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仅使低压保留在海洋上。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大气活动中心以及读图分析能力。做题需明确: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热低压。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冷高压。随着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高低气压中心的实际分布也在变化。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被亚欧大陆的亚洲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中存在着高压区域。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欧大陆的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中存在着低压区域。
52.A
53.C
54.B
【来源】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
52.据图中气候资料可知,甲为温带季风气候,乙为地中海气候,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丁为热带季风气候。甲地位于大陆的东岸,大陆性特征最为明显;海洋性气候特征最突出的是丙;年降水量最大的是丁;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的是乙。故选A。
53.甲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只出现在亚洲;乙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洲;丙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丁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分布最广。故选C。
54.据上题分析可知,乙地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故选B。
55.C
56.D
57.B
【来源】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
55.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该城市日平均气温最低时仅为3℃,远低于华北平原夏季日最低气温。故最不可能是7月,故选C。
56.分析13~15日天气状况变化、日均温变化(气温由13日的11℃降低到15日的3℃,降幅达到8℃)可知,该城市过境天气系统最可能是冷锋。故选D。
57.从13~15日日平均气温来看,气温呈递减趋势,这与冷锋过境有关。冷锋过境时、过境后几天内气温均下降,这是冷气团南下控制该区域所导致的。故选B。
58.A
59.D
【来源】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
58. 若a
59.若a>b>c,表明中心为高压。岛屿中的②、④两地为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③、⑤两地为山地背风坡,降水较少。故选D。
60.A
【来源】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因为是锋前降水,故锋面为暖锋锋面,所以与“一场春雨一场暖”天气一致,故选A。
61.(1)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4分)
(2)甲地(1分)材料二中的某地最冷月气温低于0°C,(1分)7月气温最高大于20°C且降水量最大(大于100mm),(1分)因此该地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1分)。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1分),与材料一中图示甲地的位置相同。
(3)丙地(1分)丙地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1分)全年多雨,(1分)受云层的遮挡,(1分)光敏定位仪得到的数据误差最大。
(4)甲地气温年较差较乙地小;甲地的年降水量较乙地多。(4分)
(5)热带雨林气候 东部终年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影响,带来充足的水汽;(2分)遇到山地地形的抬升,形成地形雨,(位于迎风坡,降水多),(2分)故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6)热带草原气候(1分)位于东非高原,海拔高,(1分)气温较低,空气对流运动较弱,因此降水较少,(1分)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来源】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1)据材料一图可知,秋季北京雨燕迁徙在乙丙之间地区经过中亚地区、阿拉伯半岛、非洲大陆。因此依次经过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2)据材料二中气候资料信息可知, 该地最冷月气温低于0°C, 7月气温最高大于20°C且降水量最大,可判断为北半球的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因此与材料一中图示甲地的位置相同。
(3)光敏定位仪的准确度主要受天气特征的影响。据图可知,丙地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全年多雨,受云层的遮挡,光敏定位仪得到的数据误差最大。
(4)气候差异应从气温和降水角度分析。据图可知,甲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乙中亚 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甲地气温年较差较乙地小;甲地的年降水量较乙地多。
(5)据图可知,A岛为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终年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影响,带来充足的水汽;遇到山地地形的抬升,形成地形雨,同时沿岸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因此形成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属于非地带性性。
(6)据图可知,丙位于非洲大陆,同纬度大陆东岸为热带草原气候,西岸为热带雨林气候。东岸因位于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空气对流运动较弱,因此降水较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也属于非地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