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南京(118°46’E,32°03’N)的小明每天早晨沿着玄武湖边绿道(如图)跑步锻炼。他从A地出发,按照顺时针方向的线路匀速绕湖一圈,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若不考虑天气因素,小明想要做到每天都在日出时出发跑步,有关其出发时间(北京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3月1日到5月1日出发时间推迟
C. 5月1日到7月1日出发时间推迟
2. 某日小明出发时观测到太阳刚好从正东方的湖面升起,他看了一下手表,下列时间最接近的是
A. 5时30分
【答案】1. B
【解析】试题分析:
1. 5月1日到7月1日出发时间推迟
2. 当太阳从正东方升起的时候,说明太阳直射赤道,当地地方时为6:00。因为当地经度为118° 46’E,比120°E靠西,时间比北京时间晚7分钟,所以此时北京时间为6时07分,选c项。
考点:时间的计算 。
下图示意我国新疆北部某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m,湖南西岸有高约50m的堆积物,由大小混杂的岩块、砂和黏土组成,成分为喷出岩和变质岩。湖泊西部有一处深达90m的峡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
A. 站在甲处可看到湖中群山的倒影
C. 湖泊为火山口阻塞积水而成
4. 图中峡谷的成因是
A. 流水如割
C. 地质断层
【答案】3. A
【解析】
3. 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可知,甲处为山脊,海拔比湖泊高,周围没有障碍物阻挡视线,因此可以看到湖中群山的倒影,A正确;乙处堆积物是大小混杂的岩块、砂和黏土组成,没有明显的分异规律,因此不是流水作用形成的,B错误;该湖位于 堆积物的上游,而且与下游河流
之间有堆积物隔开,而且该地对火山运动,因此该有可能为堰塞湖,主要是河道堵塞而成,
C错误;该湖有淡水不断地注入,而且形成时间不长,盐度不是很高,D错误。故答案选A。
4. 该地地形崎岖,流速较快,河流的下切作用强烈,因此长期发展形成峡谷,故答案选A。
下图示意澳大利亚附近区域天气形势,天气系统运行速度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图示时刻,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北岛之间的气压差(单位:hPa)可能是
A. 8
6. 此时,①、②、③、④海域,渔船航行风浪危险性最大的是
A. ①
7. 一天之内,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 澳大利亚大陆寒冷干燥
C. 珀斯雨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答案】5. B
【解析】本题组考查等值线判读和等压线与风的关系,天气系统。
5. 图示时刻,塔斯马尼亚岛地区气压取值范围是1020hpa<P1<1024 hpa之间,新西兰北岛地区气压取值范围是1008 hpa<P2<1012 hpa之间,所以两地的气压差是8 hpa<△P<16 hpa,所以选项B符合该取值范围。
6. 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风浪越大。图中④地等压线最密集,此地风力最大,渔船航行风浪危险性最大,D选项正确。
正常情况下,秘鲁沿岸水温由近岸项外海升高,以20℃等温线为冷暖区域的边界,外海是广阔的暖水水域,而近岸则是狭长的冷水水域,冷水区域的等温线通常与沿岸的走向保持一致。下图为秘鲁沿岸表层水温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影响该海域形成冷暖水域的主要因素是
A. 海陆热力差异
C. 洋流性质
9. 每年6-7月图示海域渔场渔获量减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东南信风减弱
C. 秘鲁寒流加强
【答案】8. C
【解析】
8. 读图,根据图示经纬度可知,该海域位于东南信风带,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从而形成离岸风,进而形成离岸流,深层冷水上泛形成寒流,水温较低,向周围冷水上泛减弱,温度较高,故答案选C项。
9. 该地的渔场主要是冷水上泛,从而带来海底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饵料增多,从而形成渔场,因此渔业资源的减少,应该与营养物质减少有关,营养物质减少与冷水上泛减弱有关,冷水上泛减弱与东南信风减弱有关,因此每年6-7月图示海域渔场渔获量减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东南信风减弱。故答案选A。
点睛:世界性大渔场多分布于近海大陆架,具备以下形成条件:
1、大陆架地区海水浅,水中阳光充足,海洋浮游生物生长旺盛,吸引鱼类。
2、多有洋流作用影响,如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上升流造成的秘鲁渔场、本格拉渔场等。
3、沿岸有河流径流注入,带来大量营养物质,促进海水中的浮游生物生长,吸引鱼类。
下为我国某地2016年元旦日落景观素描图,途中小船顺流而下,划船人的影子刚好与船垂直。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0. 图中河流大致流向为
A. 南→北
11. 该地再次出现图中所示日落景观的日期是
A. 2016年2月
【答案】10.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景观图的判读。
10. 由题意可知此图是2016年元旦日落景观素描图,说明此时太阳位于西南方向,划船人的影子刚好与船垂直,图中小船顺流而下,所以人和船应该西北—东南方向。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地理科考小组对某大洲的地理环境进行了科学考察,他们在下图(图甲)所示的沿海地区选取了a到I十二个点查阅相关资料,绘制了7月份的降水变化曲线,并选取了E和G两条线路进行了气候和自然景观的考察。图乙示意I地气温和降水变化。
(1)据甲图分析g、f两地降水其他地方多的原因。
(2)说明该科考小组两条考察路线中沿途自然景观的变化。
(3)分析I地气候对当地植被和水文的影响。
【答案】(1)7月份,气压带、风带北移,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大;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为西南风,位于海洋吹向陆地的西南风的迎风坡;沿岸受几内亚暖流影响,增温增湿.
(2)E线路沿途依次经过的景观是:热带雨林景观,热带草原景观,热带荒漠景观,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景观;G路线沿途依次经过的景观是:热带草原景观,热带雨林景观。
(3)I地为地中海式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代表性植被为常绿硬叶林,叶片表面有蜡质,夏季可减少水分散失;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汛期出现在冬季。
【解析】本题以非洲为背景区域,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区域的地域分异规律和自然景观的分布、地
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分析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
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
动等方面进行分析。读图分析可知,g、f位于几内亚湾沿岸,沿岸有几内亚湾暖流流经,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7月份,气压带、风带北移,受赤
道低气压带影响大,降水较多;同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转为西南风,位于海
洋吹向陆地的西南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2)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地域分异规律和自然景观的分布。E线路由几内亚湾沿岸向北到
达地中海沿岸,沿途依次经过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因此根据气候类型和自然带关系可知,依次经过的景观为热带雨林景观,热带草原景观,热
带荒漠景观,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景观;G线路沿赤道由非洲的东部东非高原到达非洲的西部
刚果盆地,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对应的景观为热带草原,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
景观为热带雨林。
(3)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根据I地的地理位置可知,该地为地中海式气候,
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代表性植被为常绿硬叶林,叶片表面有蜡质,夏
季可减少水分散失;由于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因此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冬季降
水多,河流的汛期出现在冬季。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研究气候变化对云杉生产力的影响,需要对不同环境中的云杉生长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采样分析。图中天山北坡的甲乙丙三地是某科研人员选取的部分采样点,调查显示自 西向东,云杉分布的海拔由低到高。
(1)天山北坡的云杉针叶林被称为“荒漠中的卫士”,试说明理由。
(2)分析甲、乙、丙三地的云杉针叶林分布高度差异的原因。
(3)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气候变暖使云杉的生产力有所提高,请分析原因
(4)野外调查时,为能反映云杉生产力与自然环境要素关系的真实性,需要对采样地点进行挑选。请你设计一个比较恰当的采样点挑选标准。
【答案】(1)云杉对附近地区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的作用;该地区地处两大干旱荒漠盆地的中间地带,有力地维护调控荒漠地区的生态平衡;云杉保护山区农林生产和牧业基地的生产活动。因此被称为“荒漠中的卫士”。
(2)甲位于天山北坡的西段,是天山朝西开口的河谷地带,是来自大西洋暖湿西风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大,水分条件优越,所以云杉分布的海拔较低;乙地和丙地位置偏东,位于大陆内部,来自大西洋的水汽越来越少,相同海拔高度上的降水量越来越少,水分条件越来越差,所以云杉的分布越来越高.
(3)在比较寒冷的环境下,湿度的升高可以促进植物代谢过程,增强植物光合作用;温度的升高可以促进有机物分解,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温度的升高还能延长植物的生长期,使植物能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从而提高生产力。
(4)云杉分布比较多,能形成成片的天然林;林地及其附近地区没有明显人为或自然的破坏和干扰;林地附近有气象站,能提供可靠的长时间序列的气象观测资料。
【解析】(1)天山北坡的云杉针叶林被称为“荒漠中的卫士”的理由主要从云杉林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分析。由于天山所处地区总体降水量较少,气候干旱,土地荒漠化比较严重,所以云杉对附近地区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的作用;该地区地处两大干旱荒漠盆地的中间地带,有力地维护调控荒漠地区的生态平衡;云杉还可以保护山区农林生产和牧业基地的生产活动生态环境效益明显,因此被称为“荒漠中的卫士”。
(2)甲、乙、丙三地的云杉针叶林分布高度差异的原因主要从影响降水的因素角度分析。读图可知,甲乙丙为自西向东,由于该地位于西北内陆地区,降水主要来自西风带来的大西洋水汽,所以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甲位于天山北坡的西段,是天山朝西开口的河谷地带,是来自大西洋暖湿西风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大,水分条件优越,所以云杉分布的海拔较低;乙地和丙地位置偏东,位于大陆内部,来自大西洋的水汽越来越少,相同海拔高度上的降水量越来越少,水分条件越来越差,所以云杉的分布越来越高。
(3)近年来气候变暖使云杉的生产力有所提高的原因主要从气温升高对于植物生长的作用角度分析。在比较寒冷的环境下,温度的升高可以促进植物代谢过程,增强植物光合作用;温度的升高可以促进有机物分解,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温度的升高还能延长植物的生长期,使植物能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从而提高生产力,从而使得云杉林的生产力提高。
(4)反映云杉生产力与自然环境要素关系的采样点的选择方法主要从林木分布、人类活动的干扰、气象条件稳定等方面考虑。从林木分布看,应当选择在云杉分布比较多,能形成成片的天然林;从人类活动的影响看,应当在林地附近没有明显人为或自然的破坏和干扰;从气候条件看,林地附近有气象站,能提供可靠的长时间序列的气象观测资料。
【点睛】植被的垂直分布可以概括以下规律:①基带为当地典型的植被带。②在各森林地带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与随着纬度的增加,植被类型的变化大题一致,垂直带可以看作水平带的缩影。但二者存在差异。如落叶阔叶林带在典型的亚热带以南退出各垂直带,寒温带针叶林也只限于亚热带以北的山地。另一方面,一些山地植被带,如高山灌丛带和高山草甸带是水平带中所没有的。③植被带中每个植被带的下限海拔高度向两极逐渐降低,森林带的上限海拔高度也有类似规律。④垂直带中每个植被带的宽度互不相同,且随气候差异而变化。⑤山体越高,垂直带谱越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