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恒河下游某江心洲地形状况。一年中该江心洲面积变化巨大,当地农户在江心洲上种植农作物的面积受此变化影响。据此完成1~3题。

1.一年中该江心洲面积变化巨大,主要是因为
A.河流水位变化 B.海水潮汐作用 C.岩层垂直运动 D.泥沙淤积速度
2.当地农民在江心洲上播收作物面积最大的时期应是
A.3月~7月
3.该江心洲比水面最高高出
A.2m
下图为非洲大陆局部区域某月份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R地的气温数值,可能是
A.16
5.据图中推测,②地的地形可能是
A.山脊
下表为我国主要大河流域水量平衡值,读表1回答6~7题。
流域 |
流域面积(km2) |
降水量(mm) |
径流量(mm) |
蒸发量(mm) |
径流系数(%) |
蒸发系数(%) |
松花江 |
557180 |
525 |
145 |
380 |
27.5 |
72.4 |
黄河 |
752443 |
492 |
76 |
416 |
15.4 |
84.6 |
淮河水系 |
261504 |
929 |
191 |
738 |
20.6 |
79.4 |
长江 |
1807119 |
1055 |
542 |
513 |
51.4 |
48.6 |
珠江 |
452616 |
1438 |
772 |
666 |
53.7 |
46.3 |
雅鲁藏布江 |
246000 |
699 |
474 |
225 |
67.8 |
32.3 |
6.雅鲁藏布江蒸发系数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 )
7.表中河流从水量平衡值角度分析,最容易被污染的是 ( )
A、珠江
读我国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与各作物生育期内平均需水量关系图,回答8~9题。

8.该地水资源最缺乏的月份是
A.1、2月
9.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该地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A.夏玉米

10.一年内M最大纬度与最小纬度的差值约为 (
A.47°
11.M为正午、N为子夜的时间段是 (
A.①②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4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36.读巴基斯坦地形图和气候材料,回答下列各题:(24分)

(1)描述巴基斯坦的地形特点。(4分)
(2)分析卡拉奇比伊斯兰堡降水少的原因。(12分)
(3)巴基斯坦有东方的“水果篮”之美称。水果种类多,从热带的香蕉、芒果到温带的桃子、柿子等均有生产。分析巴基斯坦水果种类多、品质好的自然原因。(8分)
(1)西部高原山地、东部平原(2分);地势西北高东南低;(2分)
(2)卡拉奇:冬季受东北风影响,降水少(2分):夏季西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东偏),风向与海岸线交角小,带来的降水不多(地形起伏小且与风向一致不易形成降水)(2分)。
伊斯兰堡:地处高原、山麓,多地形雨(2分);夏季气温高,易产生对流雨或气旋雨(2分)。(伊斯兰堡: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2分);夏季气温高,多对流雨(2分)
(3)种类多:纬度较低且南北跨度较大:地形起伏大,垂直差异显著(答出任何一点得2分):(或受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自然环境差异大,亦可得2分)
品质好:光热资源丰富(晴天多光照强光合作用强生成的营养物质多),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水果含糖量高(2分);土壤肥沃矿物质丰富(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能从材料中获取有用地理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回答问题,要求学生又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根据等高线推出地形地势特点;根据巴基斯坦地形图和气候材料推出卡拉奇与伊斯兰堡降水不同的原因;注意题目的提示分析巴基斯坦水果种类多、品质好的自然原因。
(1)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巴基斯坦的地形为西部高原山地、东部平原,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
(2)对比卡拉奇与伊斯兰堡气温降水图,可知降水量卡拉奇比伊斯兰堡少,卡拉奇是沿海城市,冬季受东北风影响,降水少,夏季西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即东偏),风向与海岸线交角小,地形起伏小且与风向一致不易形成降水,带来的降水不多;伊斯兰堡位于内陆地区,地处高原、山麓,多地形雨,夏季气温高,易产生对流雨或气旋雨,因而降水量较多。
(3)根据题目提示“水果种类多,从热带的香蕉、芒果到温带的桃子柿子等均有生产”,则巴基斯坦水果种类多的自然原因主要是纬度南北跨度较大,温度带多,地形起伏大,垂直差异显著,巴基斯坦水果品质好的自然原因从光热、昼夜温差、土壤等方面分析。
3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据地质考察研究,倒淌河在13万年以前流入黄河,而如今则注入青海湖。分析倒淌河“倒淌”的原因和倒淌河的形成对青海湖的影响。(8分)
(2)以右图A地区为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8分)
(3)说明右图B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及原因。(6分)
【答案】
(1) 在青海湖和黄河之间地壳上升运动形成山脉,改变地表形态(4分)。由于地壳的变动导致山脉的形成,河水折头向西注入青海湖,成为倒淌河并成为内流湖,排泄方式靠蒸发,倒淌河的淡水注入,一方面影响湖水水量及水位,另一方面影响湖泊的盐度4分)。
(2)
(3) 以畜牧业为主的发展方向。(2分)地处三江源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水源地,要注重生态保护;该区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严重。(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示可知,在青海湖与黄河之间存在山脉,说明该地由造山运动,由于地壳的变动导致山脉的形成,河水折头向西注入青海湖,成为倒淌河;青海湖成为内流湖,排泄方式靠蒸发,倒淌河的淡水注入,一方面影响湖水水量及水位,另一方面影响湖泊的盐度。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要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要素来阐述。
青藏地区,地势较高,气温低,地表以草原荒漠为主,生态环境脆弱,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分析应该主要发展高寒畜牧业,该地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从保护水源地的生态角度分析要注意发展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问题。
【考点定位】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河流变化对湖泊的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读图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调动知识阐述地理事象和成因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1)倒淌河“倒淌”的原因结合图示材料分析;(2)倒淌河的形成对青海湖的影响主要从入湖水量增多引起湖水面积、水位及盐度的变化分析;(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区域的发展要从该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来分析,要与当地的优势条件和发展潜力相适应,强调因地制宜的原则,并且注意发展过程的生态问题。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2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2.【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的方式和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景点旅游逐渐成为人们青睐的一种旅游方式。2016年12月22日,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印发《光宇大力发展题与旅游的指导意见》,部署体育旅游发展。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以参加或者观赏各类健身娱乐、体育竞技、体育交流等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它是一种以体育为主题的旅游方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无景点旅游兴起的主要原因以及我国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作用。
主要原因:人们旅游方式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游客需求层次的提高;可以自主选择路线、自愿选择旅游伙伴、自行选择交通工具和自由选择旅游时间;不以游览景区景点为目的,而能享受旅途的快乐;旅游景区人满为患;景点门票价格过高等。作用:强身健体,身心合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word】山西省孝义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新型旅游方式的出现与大众需求及市场变化有关,多为满足大众的个性需求而出现,同时也与游客的个人层次、收入等有关,近年大众旅游景点的一些弊端也是促使个性化旅游出现的原因。
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作用包括强身健体,身心合一;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新型方式。
43.【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甲烷含量占80%-99.9%,燃烧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小得多,而且储量丰富,全球储量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
阅读材料,说出与其他矿物能源相比,可燃冰的突出优点并简析我国大规模开发利用可燃冰的积极影响。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山西省孝义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考查可燃冰的相关知识。可燃冰属于可再生能源,且燃烧效率高,产生污染小,其大量使用对于能源消费结构、大气治理、就业等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矿物能源多为非可再生性能源,且燃烧中污染产生较多,根据材料,可燃冰产生的污染物要远远小于矿物燃料;且可燃冰储量大、燃烧效率高。
(2)我国大规模开发利用可燃冰,一方面可以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改善我国以矿物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由于可燃冰产生污染少,可以改善大气质量;可燃冰的大量使用,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