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对一年中时令、气候等方面变化规律形成的认知体系和社会实践。二十四节气中农耕八节是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对我国农事活动安排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2016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读图完成1—2题

1.一年中石河子市正午太阳高度最接近的两个节气是
A. 惊蛰与清明
2.农耕八节对我国农事活动安排的指导意义最显
A. 青藏高原
霾的形成与水平方向的静风现象、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悬浮颗粒物的增加有关。当大气湿度增加时,霾可以转化为雾,因而霾与雾常常相伴而生,统称雾霾。在我国雾霾天气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中西部地区少东部地区多,乡村少城市多,春夏季节少秋冬季节多。据此读图3回答3~4题。
3.图3所示容易出现严重雾霾的天气状况及其原因是
A.①——湿度大,降水多
C.③——逆温层,风力小
4.雾霾天气对下列相关产业,直接影响最大的是
A.果林园艺及乳畜业
C.钢铁及汽车制造业
某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坚持观测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并作详细记录。以下是6月22日
观测时刻(北京时间) |
3:50 |
…… |
11:20 |
…… |
18:50 |
太阳高度 |
0゜ |
…… |
73゜26’ |
…… |
0゜ |
5.6月22日,该校所在地的昼长约为
A.10小时
6.7月1日,该校同学观测日出时和日落时,太阳分别位于观测者的
为了响应全民健身活动,甲城镇设计了一条健身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7~8题。
7.

A.瀑布 低空跳伞
B.长城 攀岩
C.陡坡 低空跳伞
D.陡崖 攀岩
8.在A、B两个休息亭休息的人能否与
N点通视
A.两个亭都不能
B.两个亭都能
C.A亭能,B亭不能
D.A亭不能,B亭能
当美国华盛顿(西五区)区时是3日18时,晨昏线经过北京(40°N,116°E)。据此完成9~11题。
9. 此时北京地方时为
A.4日6时44分
C.4日7时
10. 此时经过北京的这条晨昏线延伸方向是
A.西北—东南
C.南—北
11. 此日,惠灵顿(约41°S,175°E)日落时间约为当地地方时
A.18时 B.18时30分
C.18时40分

二、综合题
36.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右图中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水位季节变化十分显著。
材料二:从图中可看出,该地区洪泛区面积广大,洪涝灾害多发。
(1)分析H湖水位季节变化大的原因。
(2)结合地形和水系特点,分析当地洪涝灾害多发自然原因。
(3)该地区附近是传统稻米产区,说出水稻种植业生产特点
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口镇~潼关区间的黄河中游地区汇入渭河、泾河、洛河、汾河等较大支流30余条,增加的水量占黄河水量的42.5%,增加沙量占全黄河沙量的92%,是黄河泥沙的最主要来源区。区域内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大、小写字母A-E和a-e系列分别表示的土壤侵蚀方式,并从整体上概括出两种侵蚀方式在图示区域的空间差异。
(2)指出贺兰山区土壤侵蚀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3)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两河西安北郊交汇时,形成了一道清浊非常明显的界限,是“泾清渭浊”还是“清渭浊泾”?请根据材料和地形特点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4)有资料表明,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利津水文站测得黄河入海泥沙呈明显减少的趋势,2000-2009年期间的年均输沙量仅为1956-1968年期间年均输沙量的10%。试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B2.C3.C4.D5.C6.B7.D8.A9.A10.B11.D
36.(1)热带季风气候区靠降水河水补给;季节变化大;旱季东北风(偏北风)降水少水位低;雨季西南风(偏南风),降水多水位高。
(2)四周高中间低易积水;河流众多(支流众多);下游河道单一(下游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3)小农经营;单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37.(1)A-E系列表示的是流水侵蚀作用(由强到弱);a-e系列表示的是风力的侵蚀作用(由强到弱) 。
总体上图示区域西北部地区风力作用强,流水作用弱;东南部地区流水作用强,风力作用弱。
(2)答案:贺兰山区的流水侵蚀和风力侵蚀作用都微弱。
原因是贺兰山北段是林区,森林覆盖好,防风和保持水土能力强;南段为石质山区,地表基岩裸露,风力和流水的侵蚀难度大。
(3)清渭浊泾。
理由:①两河的基本数据反映出泾河的含沙量远大于渭河;②泾河流域的界河模数大于渭河流域;③泾河大部分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落差大,侵蚀搬运能力强,渭河大部分河段流经平原,水流平缓,沿途泥沙不断淤积,至西安附近含沙量减小。
(4)①黄河中游地区(以生态退耕、修筑水平梯田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为核心的)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②黄河干流大型水利工程的蓄水拦沙致来水显著减少;③黄河干流沿途农业引水灌溉致来水来沙减少;④近十几年来,黄河中游地区降水量减少
参考答案
1.B
2.C
【来源】【全国百强校word】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临考冲刺训练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
1.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则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日期应当关于冬至或者夏至对称,如小满和大暑节气,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相同,则长沙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故选B。
2.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故选C。
3.C
4.D
【来源】2017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3.读图分析可知,①图是降雨天气,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较少,不易出现雾霾天气, A错。②图显示某地不同气压状况的天数,不是某一天的天气状况, B错。③图中气温变化表示垂直方向上有逆温现象,可能出现雾霾天气,C对。④图表示这一天的风速较大,雾霾形成是在静风天气,D错。
4.雾霾天气时能见度降低,看不清景物和道路,直接影响到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D对。对果林园艺及乳畜业、钢铁及汽车制造业、环境保护及文教事业影响较小,且不能直接严重影响,A、B、C错。
考点:雾霾形成条件,主要影响。
5.C
6.B
【来源】广西钦州市金浦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9月份考试地理试卷
【解析】太阳高度为0度时,说明是日出或日落时。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7月1日,北半球是夏季,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
5.根据表格观测时间,6月22日,该校所在地的日出时,北京时间是3:50,日落时北京时间是18:50,日出时间减去日落时间,该地昼长约为15小时,C对。A、B、C错。
6.7月1日,北半球是夏季,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该校使用北京时间,是我国某学校,位于北半球。同学观测日出时和日落时,太阳分别位于观测者的东北方、西北方,B对。A、C、D错。
7.D
8.A
【来源】2017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7.读图,图中M处的等高线相交,地形名称是陡崖。其适合的运动项目是攀岩,D对。M处是山脊,没有河流,不会形成瀑布,A错。与长城无关,B错。不是陡坡,是陡崖,C错。
8.读图,根据等高线形态,在A、B两个休息亭休息的人与N点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不能与N点通视,A对。B、C、D错。
考点:等高线图判读,等高线图的利用。
9.A
10.B
11.D
【来源】广西钦州市金浦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9月份考试地理试卷
【解析】根据时区差,计算区时。经度每差1°,时间相差4分钟,可以计算出地方时。正午时刻是12点,昼长时间等于正午时间减去日出时间,然后乘以2倍。正午时间加昼长时间的一半,等于日落时间。纬度越高,昼越长,日落地方时越晚。
9.西5区是3日18时,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区时,比西5区早13小时,此时北京时间是4日7时。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北京地方时为116°E的地方时,经度每差1°,时间相差4分钟,可以计算出此时北京地方时是4日6时44分,A对。B、C、D错。
10.结合上题分析,此时北京日出时地方时是4日6时44分,正午时刻是12点,昼长时间等于正午12点减去日出时间,然后乘以2倍。可以计算出昼长是10小时32分,昼短夜长,此时北半球是冬季,越向北昼长越短。经过北京的这条晨昏线延伸方向是东北—西南,B对。A、C、D错。
11.惠灵顿位于南半球,纬度与北京相似,昼夜长短状况相对。即北京的昼长时间等于惠灵顿的夜长时间。此日,惠灵顿的昼长时间约13小时28分,正午12点加昼长时间的一半,等于日落时间,日落时间约为当地地方时18时44分。纬度越高昼越长,日落地方时越晚,惠灵顿纬度略高,日落地方时在18时44分之后,最可能是19时,D对。A、B、C错。
12.(1)热带季风气候区靠降水河水补给;季节变化大;旱季东北风(偏北风)降水少水位低;雨季西南风(偏南风),降水多水位高。
(2)四周高中间低易积水;河流众多(支流众多);下游河道单一(下游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3)小农经营;单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来源】广西钦州市金浦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9月份考试地理试卷
【解析】(1)湖泊位于东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河水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降水季节变化大,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大。旱季盛行东北风或偏北风,降水少,水位低。雨季盛行西南风或偏南风,降水多,水位高。
(2)根据图示河流流向判断,图示区地形四周高中间低,易积水。入湖河流众多,汇水量大且集中在雨季。下游河道单一,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所以洪涝灾害多。
(3)水稻种植业特点是小农经营。单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13.(1)A-E系列表示的是流水侵蚀作用(由强到弱);a-e系列表示的是风力的侵蚀作用(由强到弱) 。
总体上图示区域西北部地区风力作用强,流水作用弱;东南部地区流水作用强,风力作用弱。
(2)答案:贺兰山区的流水侵蚀和风力侵蚀作用都微弱。
原因是贺兰山北段是林区,森林覆盖好,防风和保持水土能力强;南段为石质山区,地表基岩裸露,风力和流水的侵蚀难度大。
(3)清渭浊泾。
理由:①两河的基本数据反映出泾河的含沙量远大于渭河;②泾河流域的界河模数大于渭河流域;③泾河大部分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落差大,侵蚀搬运能力强,渭河大部分河段流经平原,水流平缓,沿途泥沙不断淤积,至西安附近含沙量减小。
(4)①黄河中游地区(以生态退耕、修筑水平梯田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为核心的)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②黄河干流大型水利工程的蓄水拦沙致来水显著减少;③黄河干流沿途农业引水灌溉致来水来沙减少;④近十几年来,黄河中游地区降水量减少。
【来源】【全国百强校】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1)根据材料一图中大、小写字母A-E和a-e的分布特点,结合图示区域西北部地区风力作用强,流水作用弱;东南部地区流水作用强,风力作用弱,可知A-E系列表示的是由强到弱的流水侵蚀作用,a-e系列表示的是由强到弱的风力侵蚀作用。
(2)读图可知,贺兰山区中对应字母为Ee,结合上题结论,则可知贺兰山区的流水侵蚀和风力侵蚀作用都微弱。贺兰山北段是林区,森林覆盖好,防风和保持水土能力强;南段为石质山区,地表基岩裸露,风力和流水的侵蚀难度大,所以流水侵蚀和风力侵蚀作用都微弱。
(3)根据材料提示,输沙模数指河流某断面以上单位面积上所输移的泥沙量,可知泾河的含沙量远大于渭河,泾河流域的界河模数大于渭河流域;泾河大部分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落差大,侵蚀搬运能力强,含沙量大,渭河大部分河段流经平原,水流平缓,沿途泥沙不断淤积,至西安附近含沙量减小,所以形成了清渭浊泾的景观。
(4)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利津水文站测得黄河入海泥沙呈明显减少的趋势,2000-2009年期间的年均输沙量仅为1956-1968年期间年均输沙量的10%。这说明黄河含沙量减少了,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黄河干流大型水利工程的蓄水拦沙致来水显著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