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天体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河外星系是最高级的天体系统
C. 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地球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
A. 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B. 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C. 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行星
D. 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小的行星
3.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火星的“左邻右舍”分别是:
A. 金星、地球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A. 诱发地震和潮汐现象
C. 诱发海啸和台风
5.下列关于太阳和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氮
B. 黑子、耀斑和极光都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C. 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约是17年
D. 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6.与地球公转远日点最接近的节气(北半球)是
A. 冬至日
7.下列太阳活动出现在色球层的是
A. 太阳黑子
8.下面四幅图中,表示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点移动状况的是(
A.
9.10月1 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 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C. 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10.下列日期中,湖南白昼最长的是
A. 6月1日
11.按气候统计标准划分,北半球的春季是
A. 2、3、4三个月
C. 4、5、6三个月
12.五带中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的是
A. 南北温带
13.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原始的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偏转的方向)(
A.
14.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15.下图为南半球等压线分布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
A. A
16.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
A. 地球表面平均气温降低
C. 白天的最高气温降低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题。
17.图中箭头②比①细的主要原因是( )
A. 大气逆辐射
C. 大气削弱作用
18.利用人造烟雾可以防御霜冻,因为人造烟雾能使( )
A. ①减弱
19.关于下图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B. 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C. 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
D. 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20.下列四幅风带图中,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
21.下图为近地面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的风向图,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读“热力环流示意图”(a、b表示等压面),回答下面小题。
22.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气压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 ①>②
23.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空气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A. ②→①
24.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
A. 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C. 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25.读“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
此时北半球是
A. 春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6.下图是二分二至日地球光照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列问题:
(1)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_。
(2)这一天的日期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节气是________。
(3)图中AB是_________线。
(4)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这一天以后北半球的白昼将变_______。
(5)图中C地为几点钟?时间:C_______。
(6)这一天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度? _________。
27.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问题。
(2)在地球内部圈层中,不连续面M以上为
(3)在地下2900千米处,E波和F波的变化表现为E
28.读“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处的各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
①
(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中,由热力原因形成的两大气压带的名称分别是:
(3)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参考答案
1.A
【来源】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总星系是最高级的天体系统,A错误;太阳系是比地月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地球,银河系包含地月系都是正确的。选择A。
2.B
【来源】[中学联盟]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目前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这就是地球特殊性,B正确。自转运动,公转运动是行星的共性,A错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木星,C错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小的行星是小行星,D错误。
3.B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右玉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在太阳系的行星中,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火星的“左邻右舍”分别是地球、木星,C项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太阳系的组成
【知识拓展】太阳系
1、太阳系。
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重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8颗行星、至少165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这些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柯伊伯带的天体、彗星和星际尘埃。广义上,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4颗类地的内行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4颗充满气体的巨大外行星,充满冰冻小岩石,在海王星轨道外,包括冥王星在内的被称为柯伊伯带的第二个小天体区。在柯伊伯带之外还有黄道离散盘面和太阳圈,和依然属于假设的奥尔特云。
2、九大行星运动特征:
同向性:绕太阳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近圆性: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接近于圆的椭圆,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小于0.1,(水星和冥王星除外)
共面性:公转轨道平面和黄道面非常接近,只有水星和冥王星稍有偏角
4.D
【来源】[中学联盟]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影响地球的气候, 影响地球的电离层,产生极光,使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影响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选择D。不会诱发地震和潮汐现象,A错误;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B错误;不会诱发海啸和台风,C错误。
5.D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二中学高一上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太阳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A错。黑子、耀斑都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极光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B错。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约是11年,C错。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D对。
【考点定位】太阳大气的结构,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标志。
【名师点睛】太阳大气中,在不停进行着核聚变反应,由4个氢原子聚变成1个氦原子。主 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大气结构要按顺序记忆,太阳活动的类型要对应不同的球层。太阳活动周期是相邻的两个极大年或是 极小年之间的时间间隔,约是11年。
6.C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高一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远日点时间在7月初,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故C正确。
考点: 地球公转运动
7.B
【来源】甘肃省通渭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球层上的黑子,色球层上的耀斑,故答案B正确。
8.C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一上学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之后向南回归线移动,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然后向赤道移动,次年春分日再次直射赤道。读图,只有C图符合,C对。不过,C图箭头指向次年,习惯是从左向右。其它选项错,A、B、D错。
考点: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9.C
【来源】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实验班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试题分析:3月21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正值北半球的夏半年;9月23日—次年的3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正值北半球的冬半年。1月13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太阳继续向北移动,故D项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10.B
【来源】甘肃省通渭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湖南位于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时北半球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长,备选答案中哪个距夏至日最近,昼最长,故答案B正确。
11.B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新泰市汶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按气候统计标准,北温带国家一般以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考点:本题考查四季的划分。
点评:本题难度低,我国常用的四季标准即为北温带国家常用的四季划分标准,注意与天文意义上的四季划分的区别。
12.A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浏阳、攸县、醴陵一中高一上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热带是有太阳直射的地方,寒带是有极昼极夜的地方;温带二者均无,因此,A正确。
【考点定位】五带划分
13.B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南省许昌市五校高一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是向右,南半球向左。根据材料,虚线箭头表示原来的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偏转的方向。读图,图A向左偏,位于南半球,A错。图B向右偏,位于北半球,B对。图C、D向左偏,位于南半球,C、D错。
考点:地转偏向力。
14.C
【来源】2012-2013学年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受热处气流上升,遇冷处气流下沉。读图,①图受热处气流下沉,A错。②图白天陆地气温高,是上升气流,B错。③图中白天山坡气温高,气流上升,C对。④图中城区气温高,是上升气流,D错。
【考点定位】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效应。
15.A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南省河南大学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是从高压指向低压,可以排除CD,再根据题目中的提示“南半球”可知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可以判定只有A的风向是正确的。
考点:大气运动
16.D
【来源】2014-2015学年云南省富民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夜晚气温不会太低,气温日较差减小,D对。地球表面平均气温没有降低,A错。保温效应使夜晚的最低温度较高,B错。白天的最高气温降低是白天削弱作用的影响,D错
【考点定位】大气的热力作用。
【名师点睛】大气对太阳辐射白天主要表现为削弱作用,夜晚主要表现为保温作用。所以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夜晚气温不会太低,昼夜温差减小。
17.C
18.D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天水第三中学高一10月学段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7.当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的过程中,由于大气对它有一定的吸收、散射和反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总辐射有明显削弱,特别是波长短的辐射能削弱显著,这种现象称为大气削弱作用或衰减作用,所以形成图中箭头②比①细。
18.农民点燃田地里的秸秆,烟雾弥漫,就相当于增厚了云层,加大了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从而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从而防止霜冻。
考点:大气受热过程
19.D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合肥新城高升学校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①处受热较多,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故A项错误;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故B项错误,D项正确;⑥处气温低,空气遇冷收缩下沉,故C项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热力环流原理
【方法总结】
1、气压分布大小的判断
(1)同一水平面上,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这主要取决于空气的密度大小。气温高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该处空气密度小、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正好相反。
(2)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
2、特别提示
在热力环流中,高空的气压高低与近地面相反。高压、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的,在同一个垂直空气柱上,越往高处气压值越低。
20.A
【来源】2012-2013学年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北半球的西风带应位于北纬30°--60°之间,由30°的副热带高压带指向60°的副极地低压带,并考虑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A项正确。
【考点定位】气压带和风带
【名师点晴】明确气压带的名称、分布,能动手把各风带的风向画出来。
21.B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省师大附中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读图,图中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对应字母d,A错。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向右偏 转,c是风向,D错。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a表示地转偏向力,B对。b与风向相反,是摩擦力,C错。
【考点定位】近地面空气受力分析。
【名师点睛】了解水平方向上空气受力平衡风向图,记住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垂直等压线,指向 低压。风向会偏离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地转偏向力与风向保持垂直,只改变风的方向,不改变大小。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只改变风力大小,不改变方向。
22.D
23.C
【来源】2012—2013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22.海拔升高,气压降低,近地面气压大于高空。空气受冷下沉,气压高,受热上升,气压低。读图,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气压大小比较, ②>③,D对。①在高空,气压小于近地面的②、③,A、B错。在高空,④>① ,C错。
23.大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吹向低压。受热处气流上升,遇冷处气流下沉。在热力环流图中,①、②、 ③、④四点的空气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②→③→④→①→②,C对。A、B、D错。
考点:热力环流,气压高低比较,气流运动方向。
24.D
【来源】河北省承德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故选C。
25.B
【来源】甘肃省通渭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由图可知,此时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应为北半球的夏季,故答案B正确。
26.(1)23°26′N
(2) 6
(3)晨线
(4)昼长夜短
(5)2
(6)66°34′
【来源】甘肃省通渭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1)由图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直射在北回归线。
(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天为6月22日前后,是夏至日。
(3)由图可知,AB是昼和夜的分界线,是晨昏线,且是晨线。
(4)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此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昼渐短。
(5)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图中每两条经线间隔为30度;C地与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相差60度,计算可得C地时间为2点。
(6)此时太阳直射点直射在23°26′N上,与赤道相差23°26′,根据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H=90°—纬度间隔,可得66°34′。
27.(1)横波
(2)地壳
(3)突然消失
【来源】甘肃省通渭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横波只能通过固态传播,纵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传播,可知E为横波,F为纵波。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M为莫霍界面,其上为地壳,G为古登堡界面,其以下为地核,两者之间为地幔。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横波只能通过固态传播,纵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传播,在地下2900千米处,E波消失,F波明显下降,这个界面是古登堡界面。
28.(1)赤道低气压带
盛行西风
(2)赤道低气压带
(3)太阳辐射
【来源】甘肃省通渭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由图可知,①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②位于30度附近,为副热带高压;③位于30度和60度之间,为盛行西风带;④位于赤道和30度之间,且位于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带。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赤道低气压带是因为温度高,空气上升形成的热低压;极地高压是因为纬度高,气温低,空气下沉而形成的冷高压,其都是热力因素形成的。
(3)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导致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随其而移动;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所以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向南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