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铁路运输供需缺口图〔铁路运输供需缺口=经济发展需要的铁路网长度(DL)一已建成的铁路网长度(SL)〕。读图回答下面题:
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铁路运输压力最大的阶段是( )
A. T4
2.T4阶段铁路运输变化趋势表明( )
A.经济衰退
下图为北半球某热带海岛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
A.乙处为河流冲积扇
4.岛内最大零售商业点位于甲村,主要形成原因是该村(
①商业从业人口多②地形平坦,交通便利③人口数量大④商业组织形式复杂
A.①②
5.在海岛开发的过程中,该岛(
A.人口容量最主要受耕地资源、矿产资源限制B.适宜种植水稻、甘蔗、香蕉和橡胶
C.河流入海口处地势开阔,适宜建设深水港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6-8题。
6.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 聚落
7.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8.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材料,回答9~10题。
A. RS—GIS—GPS
10.“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
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
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
11、关于交通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公路运输的应用最广,对各种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强
B.大宗需要长距离运输的货物,应选择铁路或水路运输
C.水路运输历史悠久,运输量大,且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最小
D.目前,交通运输的联系范围越来越广,运输速度越来越快
读“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关于交通条件对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②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③交通线的发展对城市规模没有什么影响
④交通线的衰落不会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A.①②
13.早期沿运河发展的城市,历史上商业贸易很繁荣,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慢,其原因是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C.人口增长速度变慢
读“某城市内部和对外联系路线图”,完成14-15问题。
14.按交通最优原则最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
A.甲
15.对图中路线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内部道路网比较合理
C.城市内部联系十分便利
网络鲜花速递是指送鲜花人利用网络订购鲜花,连锁店直接把花送到收花人手中,是鲜花销售的新形式。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6、网络鲜花快递,将使鲜花种植业
A.增加销售数量
17、与传统的鲜花销售方式相比,网络鲜花速递
A.促进了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换代
C.营销环节增加,销售成本降低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问题。
18.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杆利用方式是(
A.①
19.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
①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②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③引起大气污染④造成资源浪费
A.①②
下图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质、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请回答20-22题。
20.图中a、b、c分别代表(
A.电厂、化工厂、盐场
C.盐场、化工厂、电厂
21.该生态工业园区中(
A.a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
C.c的废弃物得到利用
22.该生态工业园区可能位于(
A. 冀东
23、下列环境问题中,不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A.轧钢厂的噪声传到附近居民区
C. 黄土高原区严重的水土流失
读我国南方某流域等高线图,回答24-25题。
24.在该流域综合开发中A地的主要作用为(
A.养殖
25.为缓解甲河段洪水泛滥的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
A.加强流域内植树造林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的部分农业信息示意图,读图回答26-27题。
注:耕地利用率指年内累积耕作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
26.该区域耕地利用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土地抛荒
C.过度利用,土壤肥力衰退
27.图示现象可以反映我国(
A.农业技术水平下降
28、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财富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29、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下列言论中蕴含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C.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完成30-31题。
30.图中所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31.图示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最严重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
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咸水的共同影响。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洲地区2007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下表所示。完成下面两题。[来源:Z。xx。k.Com]
|
旱地 |
林草地 |
盐荒地 |
滩涂 |
其他 |
合计 |
占地总面积(%) |
17 |
12 |
32 |
18 |
21 |
100
|
32.该三角洲地区最有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A.甲
33.在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一般趋势是(
A.
C. 滩涂→盐荒地→旱地
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34-36题。
34.图中河流的丙河段流域范围较甲乙段广,其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
C.地势低平、开阔
35.下列关于图中丙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B.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C.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36.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是(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②单产高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④机械化水平高⑤水利工程量大⑥商品率高
A.①②
下面两图分别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被人类活动破坏前后气温年变化图和该区域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37.两图中表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被破坏后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的分别是A.甲和乙
38.下列关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增大
C. 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39-40题。
1-耕地 2-居民地 3-湖泊
11 |
33 |
33 |
31 |
11 |
11 |
33[ |
33 |
31[ |
22 |
31 |
31 |
31 |
11[ |
12 |
31 |
31 |
11 |
11 |
11 |
31 |
11 |
11 |
11 |
11 |
39.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40.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A.推广蔗基鱼塘
二、综合题(共40分)
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6分)
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4分)
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12分)
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4分)
2.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及治理措施(8分)
答案: 1.B; 2.B
答案: 3.D; 4.C; 5.B
解析: 1.河流冲积扇分布于河流流出山谷处,乙处为河口三角洲;由图中可以看出丙处为凸岸,泥沙沉积比对岸强;丁处矿床上部覆盖有砂岩,说明曾被侵蚀,天然气不会被保存;戊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因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2.由图可以看出此岛屿上甲处地形最为平坦开阔,交通便利,居民点多,人口数量大,对日用商品的需求量大,利于零售商业的发展。3.由图可以看出该岛地形崎岖,平原面积狭小,而矿产资源丰富,人口容量主要受耕地资源、地形的限制.本区为热带,不适宜种植甜菜:河流入海口泥沙沉积严重,不适宜建设深水港:热带岛屿多强风、暴雨、风暴潮等自然灾害,因此需要加强防范.
答案: 6.C; 7.D; 8.C
解析: 1.根据铁路线修建的原则,在山区应尽量少穿越等高线。读图,图示铁路沿1000米等高线修建,主要是因为不穿越等高线,地势起伏较小,所以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形,D对。图示天山地区河流短小,铁路线没有沿河修建,A错。线路没有经过主要城市,主导因素不是聚落,B错。该地区耕地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的绿洲上,也是聚落主要分布区,C错。2.铁路修建的意义是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图中铁路线与城市吐鲁番之间高差较大,距离远,不利于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距城镇过远,B对。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线路长短,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错。该地区是干旱区,洪水灾害少,C错。沿等高线修建,工程量较小,D错。3.图示区位于干旱地区,城镇分布在水源较充足的山麓地带的绿洲上,绿洲上农业基础较好,适宜人类生存,B对。干旱区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水源,铁路沿线如果没有水源,也不会形成城镇,所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地形、河流、沙漠分布对城镇分布有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A、C、D错。
答案: 9.A; 10.B
解析: 1.对农田进行定期的遥感(RS),然后将获得的资料输入GIS进行分析,从而为有特定需要的农田(GPS)制定出合理的用肥措施等。2.GIS信息数据库无法统计流动人口数量。
答案:11 C答案: 12.A; 13.D
解析: 1.从图中可知城市空间形态沿交通线扩展,交通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2.铁路和海运的发展,导致运河的运输地位下降。
答案: 14.C; 15.D
解析: 1.商业中心的布局一般符合市场最优或交通最优原则,图中丁处远离市中心,人口较少,不符合市场最优原则;远离交通干线,交通不便,不符合交通最优原则,因此最不可能形成商业中心。2.图中城市内部为环形-放射状道路网,方便人们出行,布局合理,若改造为“井”形路网,则要大量拆迁,因此不适宜改造;高速公路、铁路等穿城而过容易对城区交通造成干扰,因此不适于穿城而过。
答案: 16、A
解析: 1、认真阅读题干材料,正确理解网络鲜花快递的含义;由材料可知网络鲜花快递是鲜花销售的新形式,所以该模式会使鲜花种植业扩大销售市场;与鲜花种植业的生产成本、生产方式、种植制度无关,故选项B正确。2、由于网络鲜花快递是鲜花销售的新形式,与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换代无关;该鲜花销售的形式销量相对较少,而且需要借助于连锁店,所以生产企业仍然需要致力于市场开拓;网络鲜花快递,减少了商业网点布局的空间限制,减少了市场营销环节,可以降低销售成本,故选项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答案: 18.A; 19.D
解析: 1.本题考査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利用秸秆为沼气原料,既可提供生活能源,沼渣、沼液又可以还田提高土壤肥力,D项正确。2.本题考查环境问题。大面积燃烧秸秆,形成烟尘污染大气,同时燃烧的热量又浪费,故A项正确;灰烬提供给土壤的是无机肥料,③选项错误;在农田燃烧秸秆,不会影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④选项错误。
答案: 20.B; 21.C ; 22.A
解析: 1.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寻找切入点和突破口,而切入的方法有多种,因而本题的解法就有多种,而最容易切入的就是我们最熟悉的不同工厂之间的物质、能量流动方向和地点。第一种解法:依据实线箭头所代表的产品联系链条确定a、b、c所代表的工厂。a厂的产品可以供应建材厂和c厂,可能为它们提供原料或动力,且利用海水淡化站的产品 (淡水)作循环冷却水,最有可能是电厂;b厂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且不需要其他工厂的主导产品来支撑,故最有可能是盐场;c厂只能是化工厂。第二种解法:主要依据副产品或废弃物链条确定各厂。建材厂可以利用电厂或钢铁厂等的废渣生产煤灰水泥或建筑砌块,因为其提供副产品或废弃物的a厂最有可能是电厂;海水淡化站的副产品——浓度很高的海水是b厂的原料,最有可能是盐厂;盐场的副产品如卤水等又是化工厂的原料,因而c是化工厂。第三种解法:综合以上两种解法的优点,采用特征选择法与排除法相结合的形式,更容易得出正确结论。2.发电厂的“三废”只利用了“两废”,另“一废”没有参与产业链上的物质、能量循环。建材厂利用的是电厂的废弃物而不是盐场的废弃物。化工厂的废弃物排放到系统之外。本题也有多种解法:一是直接利用图中信息解题,关键是虚线箭头的方向,是又参与了系统内的循环利用,还是排放到系统之外;二是明确各工厂的废弃物的种类,知道下游工厂的原料组成和结构,这种解法难度较大。3.晋南、闽西地处内陆,不可能有盐场;粤北地区的地形、气候条件也不适合晒盐;冀东为泥质海岸,海滩平缓广阔,雨季短,春季多大风,适合晒盐。答案: 23C 解析: 试题分析:环境问题可分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和部分资源枯竭问题,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属于生态破坏问题。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环境问题的基本分类,并能结合具体的环境问题案例按其性质进行分类即可。答案: 24.D; 25.D
解析: 1.本题考查流域综合开发。根据等高线可以判断出A地地势低洼,可以起到分洪与蓄洪的作用,缓解洪水对河流下游地区的影响。
2.本题考查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甲河段洪水泛滥主要与上游来水量大,且河段弯曲、排水不畅有关,因此可在上游修建水库,用来调节汛期的洪水。
答案: 26.D; 27.C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耕地利用率降低的同时,60岁以上农民占农业劳动者的比例在上升。也就是说,此区域耕地利用率降低,是因为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土地抛荒,而A、B、C三个选项表达的意思在题中都没有显示。2.青壮年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从事非农业生产,体现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D城镇化的标志之一就是非农人口比重的上升。
答案:28 D
解析: 停止开采非可再生资源会影响到我们当代人的需求;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可能使部分可再生资源受影响,进而影响后代人的需要;人口的发展应该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答案:29
解析: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竭泽而渔,焚薮而田”违背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盛世滋丁,永不加赋”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的观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一种方法论。故选C项。点评:本题以成语为载体考查可持续发展思想,难度一般。解题关键是弄清古诗句的含义再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进行综合分析。
答案: 30.C; 31.A
解析: 1.由于植被的破坏导致土壤肥力降低、河湖淤积,可知该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2.黄土髙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答案:32.D; 33.C
解析: 1.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说明该河流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盐碱地比例较大,说明此区域旱涝频发。甲图中由于阿斯旺大坝的修建,使得入海泥沙减少,三角洲不断后退。乙、丁两图中的河流水土流失不是很严重,三角洲增长较慢。丙图为黄河三角洲,黄河所流经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2.由于黄河三角洲不断向海推进,所以一部分滩涂地会逐渐变为盐碱荒地,继而经过改造变为旱地。
答案: 34.B; 35.A; 36.C
答案: 37.C; 38.C
解析: 1.湿地具有调节局部小气候的功能,故湿地破坏后,该地区的温差加大,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加大。2.我国东北三江平原的湿地破坏主要是因为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答案: 39.A; 40.C
解析: 1.读图可以看出,1979年至2005年间有8个区域的湖泊被开垦为耕地,该地区位于辽宁西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区,耕地需要灌规,因此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湖泊面积变小,空气湿度明显下降,旱涝灾害频繁增加,水生生物多样性减少。2.针对该地区的灌溉农业和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应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该地区位于东北地区,不适宜发展基塘农业(蔗基鱼塘)和大牧场放牧业,水资源紧张,也不适宜大面积推广水稻种植。
41答案:
1.大盐湖为内陆湖,陆地河流带来盐分在湖泊中积累,使湖泊成为咸水湖,湖水盐度高,适宜卤虫生长。陆地河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为藻类的繁生提供了条件。高盐的湖水,使得湖泊中没有大型水生动物,卤虫缺少天敌。故该湖卤虫资源丰富。6;
2.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卤虫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市场需求量小。同时受制于其运输需要低温条件,运输不便,导致当时卤虫产业规模小。4
3.原因:过度捕捞使野生渔业资源日益枯竭,捕获量减小;环境保护力度增大,限制了野生鱼类的捕捞量;对鱼类的市场需求扩大。6;影响:受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对优质鱼饲料的需求量大增,促进了大盐湖卤虫捕捞产业的发展,卤虫捕捞量增大,从业人员增加。6;
4.赞成:发展卤虫捕捞可充分利用当地的卤虫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可促进当地就业;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带动交通等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不赞成:过度捕捞会导致卤虫资源枯竭;该湖为咸水湖,湖泊生态系统非常脆弱,易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6;
解析:
1.本题考查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材料中提到“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大盐湖属内陆盐湖”,因此大盐湖为高盐水域,适于卤虫生长;从图中可以看出有多条河注入大盐湖,为卤虫生长带来大量营养物质。
2.本题考查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市场需求最终决定农产品的产量,材料中提到了早期卤虫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 因此市场需求小,且产品需低温运输,运输成本较高。
3.本题考査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及其影响。结合材料,从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如市场、技术等方面分析。如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说明海洋渔业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同时技术提高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材料中提到的“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显示了水产养殖业对卤虫产业规模的影响。
4.本题考查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若赞同则从发展卤虫捕捞业的有利条件及有利影响角度回答;若不赞同则从发展卤虫捕捞业的不利影响角度分析。
42答案: 1.特点: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西南高,东北低)。理由: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或灌渠多呈西南一东北走向。(其他合理理由也可)4;2.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4①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②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③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④执行环保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⑤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4
解析:
1.根据总干渠、排干渠及汇流入湖等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
2.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灌渠泥沙淤积问题,因为河套平原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泥沙很容易沉积,易造成灌渠水流不畅。
3.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灌区化肥、农药使用过多,湖泊污染物多年积累,湖泊水量少而稀释作用弱,湖泊水体交换困难等都是形成原因。
4.首先明确措施是针对问题提出的,乌梁素海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工农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和生活污水。应首先将污染源控制住,如农业生产减少使用化肥、农药,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等;再通过其他措施如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净化水体,严格执法,宣传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