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作图为105°E某旅游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3题。
1、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30m,则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
A.200m
2、某登山旅行者于北京时间13时到达甲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现太阳位于乙地上空
C.可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 D.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3、某地质爱好者发现在乙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鹅卵石与沙子共存现象,原因是该河段
A.河流搬运能力强
C.流域降水季节变化大 D.沉积作用显著
下图是瑞士的河流和主要山脉示意图,该国德萨雷的梯田式葡萄园,用陡峭的山坡上的石头垒成一道道石墙,在上面堆积土壤,建成一道道梯田,梯田脚下是波光粼粼的湖泊,对岸是连绵起伏的山脉。充足的阳光和湿润的气候使这里成为该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地,据此回答4—6题。

4、葡萄园的耕作方式有利于
A.增大田间温差 B.保持水土 C.抑制杂草生长 D.接受阳光直射
5、材料中描述的葡萄园在图中的位置是
A.A处
6、有诗人这样写道:“德萨雷是幸福的,因为有3个太阳照耀着它的葡萄园”,诗中的“3个太阳”是指
①日照充足 ②土壤在夜晚提供热量 ③湖面反射太阳光提供热量 ④石墙在夜晚提供热量 ⑤气候湿润,降水较多
A.①②③
世界上最“贵重”的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将在2018年发射,望远镜定位于地球背向太阳的一面的日地连线上(如下图所示),完成7—8题。

7、按天体运动特征,该望远镜类似于
A.卫星
8、有关望远镜运行位置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天空呈现蔚蓝色
C.常发生极光现象
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冰晶,我国松花江沿岸能看到规模大、时间久的雾凇奇观,结合所学知识和下图完成9—11题。

9、根据图示信息,雾凇集中出现的河段位于
A.永吉至吉林段
10、松花江雾凇奇观集中出现的时间是
A.3月—5月
11、最有利于松花江雾凇形成的天气是
A.晴朗大风的白天
特琅勃墙是一种依靠墙体独特的构造设计,无机械动力、无传统能源消耗,仅仅依靠被动式收集太阳能为建筑供暖的集热墙体,某冬季白天工作原理如下图,回答12—13题。

12、冬季白天特琅勃墙向室内供暖的原理
A.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C.室内空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集热墙可能为白色
C.甲气流为冷气流,留出空气隔层
如春后,地面净辐射(地面吸收与射出辐射的差额),地面温度升高,一定深度内能量从地面向地下传递;入秋后,地面经辐射为负值,地面温度下降,能量从地下向地面传递,不同季节低温(地面以下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统称)随深度变化情况不同,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一监测点(年平均气温为﹣5.3℃)监测3月汇入9月地温随深度的变化,读下图完成14—15题。

14、该地形区可能为
A.四川盆地
15、如果a、b表示3月或9月,该监测点
A.a月期间白昼时间渐长
C.a月期间地表纬度渐高
据下图回答16题。
16、当俄罗斯捕鱼船行进到鄂霍次克海域甲处时为当地时间2016年6月15日11:0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15日范围占全球1/2
C.此时渔船上旗杆影子朝向西北
下图为10月1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回答17—19题。
17、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A.甲>丁>丙>乙
18、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左偏的地点是(
A.甲
19、该日正午太阳高度有可能恰好为0°的地点是(
A.甲
一位中国公民从北京(当地时间为25日16时)飞往美国的A城市探亲,飞机飞行时间为11小时20分钟,下图为飞机飞行航线路线图,读下图回答20—21题,

20.飞机降落时,A城市的当地时间为
A.25日0时20分
C.24日0时20分
21.飞机没有直接向东飞越日本的上空,而是选择向高纬度地区飞行,其原因为
A.日本进行空中管制,不允许国外飞机进入其领空
B.为了避开盛行西风的影响,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
C.尽量缩短航程,以节省飞行的时间和燃料
D.为了能在俄罗斯机场降落,及时进行能源补给
读下图“某区域某月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等压线数值单位:百帕)”,完成22—24题。

22、图中显示Q地区等压线发生明显弯凸,其主因受
A.海陆性质与季风的影响
C.冷锋过境与云量的影响
23、通常形成这种气压分布的时期,可能在
A. 一月 B. 三月 C. 七月 D. 九月
24.若此时期图中P气压中心南移,下列地区出现的现象最可信的是
A. 墨西哥湾沿岸飓风增强 B. 北美五大湖地区暴雨加剧
C. 中国华北地区雾霾消散 D. 欧洲中西部地区阴雨绵绵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夏季某时刻风向,据图回答25—26题。

25、图中降水强度最大的是
A.甲
26、图中甲处风力较小的影响因素是
A.地形
2014年初,我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在南极海域成功解救了被浮冰所困的俄罗斯考察船后,回撤时自身也被海冰围困,读下图回答27—28题。

27、南极大陆沿岸浮冰移动方向通常是向(
A.东
28、1月7日,雪龙号利用了一个短暂的气象有利时机成功脱困,这期间雪龙号所在海域刮(
A.东北风
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读图完成29—30题。

29、珀斯夏季风向日变化明显的原因是(
A.地处沙漠,昼夜温差大
C.地处沿海平原,地形平坦
30、珀斯风力强劲的时期(
A.亚洲低压强盛
C.享受珀斯海滩阳光浴的最佳季节
一种符号可以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下图PQ表示一种地理事物,M、O、N位于同一直线上,回答31—32题。

31、若PQ表示某地区近地面低压槽上的锋线,且N地吹西南风,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M地的气温低于N地
32、若PQ表示山区某一河流,河谷的等高线向Q方向弯曲,M地的地表水向东注入河槽,N地地表水向北流注入河槽,两地地表水同时到达该河流的出口断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河流大致由东北流向西南
B. 据材料可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温带,且N地处于阳坡
C. 仅考虑植被因素,M地周边差于N地周边
D. 仅考虑地形因素,M地向东到河道缓于N地向北到河道
下图示意某区域等值线组合,XY线为锋面,读后回答33—35题。

33、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定
①af ③e>d ④d>e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4、影响等地球自转线速度线d、e向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35、下列关于锋面XY性质及雨区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冷锋,雨区位于锋面XY西北侧 B.为暖锋,雨区位于锋面XY东南侧
C.为冷锋,雨区位于锋面XY东南侧 D.为暖锋,雨区位于锋面XY西北侧
二、综合题(共30分)
36、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说出A、B、C三点气压的变化规律,并说明原因。
(2)观察图中的数据变化用文字叙述气温与海拔之间关系,并用所学大气状况的知识解释其原因,
(3)在山坡B处的人们,白天和晚上感觉风向有何变化吗?
【解析】
第(1)题,地势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
第(2)题,海拔越高,距地面越远,获得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
第(3)题,在山顶与山谷之间形成热力环流,白天吹谷风,晚上吹山风。
【答案】
(2)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海拔越低,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越多,气温越高;反之,海拔越高,气温则越低。
(3)白天风由山谷吹向山顶,晚上风由山顶吹向山谷
37、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第一大淡水化生产国,其淡水供应的50%来自海水淡化工业,海水淡化主要依赖于“热法技术”(加热蒸馏)。
(1)比较该国西部地区降水的南北差异,并从地形、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其原因。
(2)A地附近埋藏了丰富的地下水,且盐度高。试从水循环环节角度,分析A地地下水盐度高的自然原因。
(3)说出该国发展海水淡化工业的优势自然资源。
(1)西多东少,西南部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加上地形抬升,降水较多,东北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加上位于地形背风坡,降水较少。
(2)大气降水后;形成地表径流,将硝酸盐带至A地;盐分随地表水下渗;水分蒸发,盐度升高。
(3)海水资源;太阳能(风能)资源;油气资源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等高线,该国西部的南部地势起伏较大,对夏季盛行风的抬升明显,降水相对较多。北部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较长,降水少。所以降水量南多北少。
(2)根据乙图,该地是向心状水系,大气降水后,形成地表径流,将硝酸盐带至A地。该地气候干旱,盐分随地表水下渗。水分蒸发,盐度升高。
(3)该国临海,海水资源丰富。降水少,太阳能 资源丰富。油气资源丰富,资金充足。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区域工业发展的条件。
38、下图表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表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表示
(2)在图中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
(3)说出图中甲、乙两图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
(4)图中⑥气流来自
第(1)题,极地附近为高气压带,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散,应为北半球。
第(2)题,B所在风带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
第(3)题,全球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与二分日相比,位置大致北半球夏季北偏,冬季南偏。
第(4)题,图1中⑥气流来自低纬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暖而轻;⑦气流来自高纬度,冷而重,相遇后⑥向上爬升。
【答案】 (1)北
(2)画图略。(提示:B所在风带的风向为东北风)
(3)甲图气压带位置比乙图偏北,原因是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或回归运动),导致气压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季节移动。
(4)副热带高 ⑥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⑦气流,被迫抬升。
答案
选择题
1—35CBCBA
36、(1)PA >PB>PC。地势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
(2)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海拔越低,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越多,气温越高;反之,海拔越高,气温则越低。
(3)白天风由山谷吹向山顶,晚上风由山顶吹向山谷
37、(1)西多东少,西南部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加上地形抬升,降水较多,东北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加上位于地形背风坡,降水较少。
(2)大气降水后;形成地表径流,将硝酸盐带至A地;盐分随地表水下渗;水分蒸发,盐度升高。
(3)海水资源;太阳能(风能)资源;油气资源
38、(1)北
(2)画图略。(提示:B所在风带的风向为东北风)
(3)甲图气压带位置比乙图偏北,原因是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或回归运动),导致气压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季节移动。
(4)副热带高,⑥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⑦气流,被迫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