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Ⅰ是某岩层顶部埋藏深度(与地表之间的垂直距离)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岩层容易遭受侵蚀的时期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该地区出现过一次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喷发的时间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A
2.D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适应性考试(模拟五)文综地理试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和地质作用。侵蚀
1.甲位于地表,直接受大气、水、流水等作用,该岩层容易遭到侵蚀,选择A。
2.丁
下图为我国某地(40°N,112°E)南坡的植树造林整地模式示意图,右图为沿图中PM一线所作的剖面图。该模式是先在山坡上沿等高线挖沟,将沟内挖出的底土在沟前培埂(右图中A处),再用沟上沿的活土回填到沟的下方(右图中B处),最后在内斜坡一例(图4中C坡)栽种小树苗。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3、右图中A埂的作用是
A、改变沟内光照 B、拦蓄地表径流 C、升高沟内温度 D、增加地表粗糙度
4、一年中正午时分,右图中沟内小树苗能全部被阳光照射的时间约为
A、60天 B、100天 C、180天 D、340天
5、6月22日,右图中沟内小树苗全部能照射到的时间约为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下图示意伏尔加河三角洲位置变化及里海海平面变化,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6、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变化的特点有
①面积不断增大 ②坡度逐渐趋缓 ③向东南方向扩展 ④增速先慢后快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2000年该三角洲的前缘位置可能位于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8、若在该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库,将导致河口及附近水域
A、三角洲面积缩小 B、河口盐碱化加剧
C、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D、生物多样性增加
1991年史鲁格曼提出了完善了的中心外围理念,它提示了经济地理聚焦内在的运行机制。他认为集聚力和离心力都受到贸易自由化水平的影响,当集聚力大于离心力,企业趋向于集聚;反之则企业不会发生产业集聚现象。读“集聚力与离心力与贸易自由化关系图”,根据題意完成下列问题。

9、以下对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贸易自由化程度与集聚力、离心力均呈负相关
B、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集聚力和离心力相互之间呈负相关
C、集聚力与离心力两者相比,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集聚力变速快
10、关于图中M和N两区域的描述, 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向广东边远地区扩散,说明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处于M区
B、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企业将一直趋向于集聚
C、中国加入WTO后,企业将出现不断分散的现象
D、处于N区域的企业趋向于分散
图3所示盆地某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以上。其植被覆盖较我国其他沙漠高。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1、与我国其他沙漠相比,该区域植被覆盖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地下水充足 B、山地降水丰富
C、季节性积雪融水丰富 D、年均温低蒸发弱
12、形成该沙漠冬季稳定积雪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
13、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 B、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大气温度
C、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 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贡嘎山位于四川西部,下表示意该山东坡某海拔范围由低到高(Ⅰ-Ⅳ)四种植被垂直带某年10月时的生物量及其分配构成。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14、该海拔范围内物种优势最显著的是
A、乔木 B、灌木 C、草本 D、苔原
15、植被带Ⅲ是
A、落叶阔叶林带 B、高山灌丛带 C、常绿阔叶林带 D、山地针叶林带
16、推断导致植被带Ⅱ、Ⅲ生物量高于Ⅰ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B、土壤 C、降水量 D、光照
读“某岛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7、根据图中的信息,估算该岛屿的面积约为
A、105km2
18、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合建海军基地和空军基地的分别是
A、①③ B、①② C、③② D、④②
19、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岛位于大西洋中部 B、该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上
C、该岛全年高温,雨量充沛 D、该岛成因与台湾岛一致,都属于大陆岛
2016年7月16日,地处长江沿岸南洞庭大通湖垸的乐园村进入了繁忙的“双抢”时节。“双抢”是指南方水稻一般种两季,七月早稻成熟,收割后,得立即耕田插秧,务必在立秋左右将晚稻秧苗插下。秧苗插下后得六十多天才能成熟,八月插下十月收割,时间紧迫,因此要适时抢收抢种。目前,全村有400多人外出打工,95%的土地实行信托流转。由“大地农业”等8个农业专业公司和大户,经营着全村4600多亩成片流转的土地。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0、“双抢”是因为
A、收割,犁田,插秧十分繁忙 B、在锋面雨带来临之前抢收粮食
C、避免台风造成粮食减产 D、晚了季节,收成将大减,甚至绝收
21、乐园村在“双抢”时节可能遇到的困难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劳动力不足 B、灌溉水源不足
C、烈日、酷暑和高温 D、农业生产机械的动力不足
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设计。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图4),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图5)。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列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让主人享受着酷暑中的阵阵清爽。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2、“风塔”底部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辐散上升 B、辐散下沉 C、辐合上升 D、辐合下沉
23、与“风塔”原理相同的是
A、温室大棚气温较高 B、锋面暖气团的上升运动
C、水库蓄水区比周边降水少 D、秘鲁沿岸的上升流
22.C
23.D
【来源】【全国百强校】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试题分析:
22.根据材料,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所以“风塔”顶部的气流运动方向是符合下沉,然后再底部辐散,D对B错,若果风塔处气流上升,不起到降温作用效果,故AC错。
23.结合前面分析“风塔”处事下沉气流,与风塔原理相同的是库区比周边降水少,库区温度比四周较低,下沉气流为主,D对;温室大棚气温较高,锋面暖气团是受冷气团挤压或主动爬升的;秘鲁沿岸是受离岸风而形成的。故答案选D项。
【考点定位】热力环流
【名师点睛】热力环流原理,受热空气上升,冷却空气下沉。空气上升,在顶部福散开,在底部辐合,空气下沉,在顶部符合,在底部向四周辐散。水面与四周的气温差异,相当于海陆热力差异。
下图中甲、乙为北半球某大洋西侧表层水温等值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4、下列选项中对甲、乙两处洋流性质及其分布的纬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寒流-55° B、乙-暖流-55°
C、甲-暖流-25° D、乙-寒流-25°
25、乙洋流对流经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是
①欧洲西部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 ②撒哈拉沙漠向西延伸到大西洋沿岸 ③纽芬兰渔场的形成 ④海参崴港冰封期较长 ⑤美国加利福尼亚地区森林火险等级高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⑤
二、非选择題。(40分)
26、(13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滇金丝猴,被称为世界上最高贵的猴子,它栖息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针叶林带,活动范围可从2500米到5000米的高山,以松萝针叶林的嫩叶、花苞等为食。滇金丝猴主要分布在金沙江与澜沧江之间狭长地带。现存自然种群几乎均处在相互隔离状态,各自然种群之间已不可能进行基因交流(图11)。

(1)描述图示两江地带滇金丝猴种群栖息地的分布特征。
(2)分析两江狭长地带有利于滇金丝猴生存的原因。
(3)说明导致两江地带滇金丝猴种群相互隔离的人为原因。
(1)分布在两江南北狭长地带;分布高差大;北多南少;分布相对隔离,呈孤岛状。(4分)
(2)海拔高,垂直高度大,活动空间大;高山针叶林分布广,食物来源丰富;山高谷深,天敌数量少。(6分)
(3)居民点扩张;道路的修建;当地人口增长,毁林开荒、放牧等人类活动对森林的砍伐,破坏了栖息地环境。(3分)
【解析】(1)据图例可知,两江地带滇金丝猴种群栖息地主要分布在两江南北狭长地带;分布高差大;数量上北多南少;分布相对隔离,呈孤岛状。
(2)结合材料中滇金丝猴的生长习性可知,它栖息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针叶林带,说明海拔高,活动范围可从2500米到5000米的高山,垂直高度大,活动空间大;以松萝针叶林的嫩叶、花苞等为食。而这里高山针叶林分布广,食物来源丰富;山高谷深,天敌数量少,所以两江狭长地带有利于滇金丝猴生存。
(3)据图可知,猴群栖息地有居民点和道路图例,说明这里由于森林不断采伐、毁林开荒以及放牧,以及居民点扩张、道路的修建,严重地破坏了它们的栖息环境而导致社群分割,一些小的社群最后遭到蚕食绝灭。
(4)对滇金丝猴的保护可以设立滇金丝猴生态保护区;实行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工程,促进生态恢复;建立生态廊道来连接破碎的栖息地,促进基因交流;通过宣传、教育等活动,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
【点睛】本题以我国稀有物种的分布和生存为载体,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做题需明确:(1)面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的描述,应从位置、形态、数量等方面分析。(2)两江狭长地带有利于滇金丝猴生存的原因,应结合材料中滇金丝猴的生长习性分析,并将分布区域特点加以阐述。(3)导致两江地带滇金丝猴种群相互隔离的人为原因结合图例可知,分布区有居民点、道路等,以此分析原因。(4)保护措施应从建自然保护区、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考虑。
27、(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塑造河口拦门沙的动力因素很复杂,但主要受径流与海流共同作用形成。图12示意我国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

(1)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径流与海流作用力大小特点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判断拦门沙由甲时期演变到乙时期的可能原因。
(3)说明河口拦门沙对河口两岸居民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1)乙时期径流作用力小于海流作用力;(2分)
判断理由:乙时期拦门沙位置向河流上游方向移动(或远离外海方向);粗泥沙位置位于外海方向,细泥沙位置位于河流方向。(4分)(共6分)
(2)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流作用力加强;流域气候变干,河流水量减少,径流作用力减弱;流域用水量增多,河流入海处水量减少,径流作用减弱。(6分)
(3)河口拦门沙使水道淤浅,不利于水运;阻碍洪水下泄,加剧洪涝灾害。(2分)
【来源】2017年09月深圳市罗湖区高三地理模拟试卷
【解析】(1)据材料可知,拦门沙主要受径流与海流共同作用形成。它的位置取决于径流作用力和海流作用力的大小。据图可知,乙时期拦门沙位置向河流上游方向移动;粗泥沙位置位于外海方向,细泥沙位置位于河流方向,可判断乙时期径流作用力小于海流作用力。
(2)据上题结论可知,乙时期相对于甲时期而言,径流作用力小于海流作用力。所以应从径流量减小和海流作用增强角度分析。可能原因有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流作用力加强;流域气候变干,河流水量减少,径流作用力减弱;流域用水量增多,河流入海处水量减少,径流作用减弱。
(3)据材料可知,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河口拦门沙使水道淤浅,不利于水运;阻碍洪水下泄,加剧洪涝灾害。
28、(13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3年,中国科尔集团在美国东南部南卡罗来纳州兰开斯特县购置土地1000余亩建立科尔美国公司,目前只生产一个品类的产品,即气流纺纱(利用气流将纤维在高速回转的纺纱杯内凝聚加捻输出成纱),其产品运回国内进行深加工,如图示意开斯特县位置。

(1)说明兰开斯特县吸引科尔集团投资建厂的条件。
(2)推断该企业的生产特点。
(3)你是否支持科尔集团到美国投资建厂,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靠近棉花产区,原料丰富;临近海洋,海运便利;政策支持。
(2)用工少,机械化程度高(专业化程度高),原料消耗大。
(3)支持: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降低生产成本,寻找最优区位;增加外汇收入;避开棉花的贸易壁垒。
反对:劳动力成本高;距离远,运输成本高;增加国内就业困难;地方保护政策。
【解析】(1)本题考查工业区位选择。读图可知,兰开斯特县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海运便利。结合所学知识,该地区靠近美国棉花产区,作为纺织工业,其原料丰富。
(2)根据材料,可知该企业的生产技术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少,只生产一个品类的产品,专业化程度高,原料消耗量大。
(3)若赞成,可从在国外建厂,可以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降低生产成本,寻找最优区位,还可以避开贸易壁垒,增加外汇收入。
若不赞成。根据材料,可知产品需要运回国内,运输成本高,当地的劳动力价格高,此外,会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
29、(10分)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法合拍的电影产《夜莺》主題之一是展示广西桂林、三江、阳逆好风光。电影中的景色山清水秀、富有浓郁地域风情和少数民族特色。
(1)从地形角度,简要分析我国西南地区多少数民族的原因。
(2)说出影视作品对当地旅游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2)提高知名度;促进旅游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提高经济水平。
【来源】【百强校】2016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主要从地形对交通影响的角度分析。西南地区多高原、山地地形,地形复杂,导致交通不便,各聚落之间相互隔绝,对外联系与交往少,不利于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
(2)影视作品中的景色山清水秀、富有浓郁地域风情和少数民族特色,可以提高当地的知名度,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水平。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地形对交通的影响,考查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江西省新余一中2018届毕业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参考答案
1-5ADABC
26. (13分)
(1)分布在两江南北狭长地带;分布高差大;北多南少;分布相对隔离,呈孤岛状。(4分)
(2)海拔高,垂直高度大,活动空间大;高山针叶林分布广,食物来源丰富;山高谷深,天敌数量少。(6分)
(3)居民点扩张;道路的修建;当地人口增长,毁林开荒、放牧等人类活动对森林的砍伐,破坏了栖息地环境。(3分)
27. (14分)
(1)乙时期径流作用力小于海流作用力;(2分)
判断理由:乙时期拦门沙位置向河流上游方向移动(或远离外海方向);粗泥沙位置位于外海方向,细泥沙位置位于河流方向。(4分)(共6分)
(2)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流作用力加强;流域气候变干,河流水量减少,径流作用力减弱;流域用水量增多,河流入海处水量减少,径流作用减弱。(6分)
(3)河口拦门沙使水道淤浅,不利于水运;阻碍洪水下泄,加剧洪涝灾害。(2分)
28.
(1)靠近棉花产区,原料丰富;临近海洋,海运便利;政策支持
(2)用工少,机械化程度高(专业化程度高),原料消耗大
(3)支持:利用国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降低生产成本,寻找最优区位;增加外汇收入;避开棉花的贸易壁垒.
反对:劳动力成本高;距离远,运输成本高;增加国内就业困难;地方保护政策。
29.
(1)西南地区地形复杂,相互隔绝,交通不便,难于融合(4分)。
(2)提高知名度;促进旅游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提高经济水平。(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