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河北省冀州市中学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时间:2017-10-10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1. 中国国家航天局计划于2020年发射“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月球车—“嫦娥四号”。此台月球车很可能在离地球较远的月球背面着陆。在月球着陆后,“嫦娥四号”属于(  

A. 自然天体    B. 人造天体    C. 流星体    D. 地球卫星

【答案】B

【解析】天体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嫦娥四号是人类加工制造的对月球进行探测的人造天体,故选B。

2. 读图回答下题。

河北省冀州市中学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图中所示信息反映了行星的运动特征是(  

A. 自转方向都一致    B. 公转方向都一致    C. 公转轨道都为正圆形    D. 公转轨道面完全重合

【答案】B

【解析】图示反映了八大行星围绕太阳的运动,运动方向一致,为公转,八大行星自转方向不同(金星是唯一一个自东向西自转的行星),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公转轨道在同一平面,而并非重合,故选B。

下图示意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时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河北省冀州市中学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3. 下列关于图中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W1和W2两者皆无法通过地幔    B. W2表现为上下跳动

C. W1和W2可在任何物质中传播    D. 能通过地核的是W1

4. 若M台站测得纵波和横波的时距差为6分钟,则M台站的震中距最接近(  )

A. 3000千米    B. 3500千米    C. 4500千米    D. 4 000千米

【答案】3. B    4. C

【解析】

3. 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传播速度慢于纵波,且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在固体和液体中均能传播。读图可知,在震中距相同情况下,W1用水较W2长,说明为横波,而W2为纵波。两者皆可以通过地幔,A错。纵波表现为上下颠簸,B对。横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C错。能够通过地核的为纵波,D错。故选B。

4. 读图可知,在震中距4500千米处,时间差为6分钟,故选C。

【点睛】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由地核、地幔、地壳组成的内部圈层和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组成的外部圈层。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成岩石圈。

“好奇”号确认火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分析检测显示,取出的岩石粉末含有黏土、硫酸盐和其他对生命非常关键的矿物成分。火星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下图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高分辨率照相机抓拍到的“公牛眼”状陨石坑。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河北省冀州市中学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5. 火星大气比地球大气温度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比地球质量小B.比地球密度小

6. 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理由最可能是(  

A. 火星自转周期长B.火星表面温度高

7. 相对于地球来说,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  

A. 火星公转速度快

B. 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

C. 火星大气密度小

D. 火星的宇宙环境不安全

【答案】5. C    6. C    7. C

【解析】

5. 火星大气的热量来源于太阳,由于火星与太阳的距离比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远,所以大气温度比地球低,故本题选C。

6. 液态水为生命之源,一般以是否存在液态水作为衡量某个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条件,故本题选C。

7. 陨石与行星大气高速摩擦可以使陨石燃烧,减少陨石对行星的影响。由于火星质量比地球质量小,大气比地球稀薄,所以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故本题选C。

在日出前可以看到金星与月亮相依相伴,即“金星合月”现象。读太阳系部分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河北省冀州市中学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8. 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看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人们叫它“启明星”;而在黄昏时分,西方余晖中有时会出现一颗非常明亮的“昏星”,人们叫它“长庚星”;这两颗星其实都指金星。图中被人们称作“启明星”的是(  )

A. a    B. b    C. c    D. d

9. 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下列有关其特殊性的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质量和体积小    B. 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C. 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    D. 温度条件比d行星好

【答案】8. C    9. B

【解析】试题分析:

8. 从图中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来看,a、c天体都可以表示金星,结合地球在图中的位置和自转方向可知,c处的金星出现在黎明时,为启明星,而a处的金星出现在黄昏时,为长庚星。故选C。

9.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因此地球的温度条件适宜生物生存,这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原因之一,D对。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A错。大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相同,C错。故选D。

考点:地球的宇宙环境及生命存在的条件

10. 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降水量的关系”。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河北省冀州市中学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A.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    B.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

C.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大致吻合    D.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

【答案】C

河北省冀州市中学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考点:主要考查太阳黑子周期及读图能力。

2015年7月18日凌晨,“双星伴月”天象出现,金星、木星和月亮在天空中组成了一副“乐嘴歪”的笑脸。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河北省冀州市中学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11. 不包含图中天体的天体系统为(  )

A. 太阳系    B. 河外星系

C. 银河系    D. 总星系

12. 与地球相比,图中三天体均缺少(  )

A. 岩石    B. 大气    C. 液态水    D. 阳光

【答案】11. B    12. C

【解析】

11. 月球属于地月系,木星、金星和月球均属于太阳系和总星系,而河外星系是银河系以外的天体的总称,不包括太阳系,所以图中天体不属于河外星系,故选B。

12. 与地球相比,其他三个天体目前没有发现生命,而生命存在的最关键因素为液态水,且木星距离太阳远,金星距离太阳近,温度不适宜液态水存在,故选C。

【点睛】天体系统是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地月系是最低级的天体系统,太阳系比地月系等级高。太阳系属于银河系,河外星系和银河系是同一等级的天体系统。总星系是目前科技水平能够观测到的宇宙,也叫可见宇宙。

2015年9月17日,智利中部沿岸近海海域发生8.2级地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3. 地震时,位于地震附近海域船只中的人应感到(  )

A. 上下颠簸

B. 左右摇晃

C. 先上下颠簸,再左右摇摆

D. 无感觉

14. 地震、海啸的发生,对下列哪一圈层影响最小(  )

A. 岩石圈    B. 大气圈

C. 生物圈    D. 水圈

【答案】13. A    14. B

【解析】

13. 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传播速度慢于纵波,且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在固体和液体中均能传播,在地震发生时,位于地震附近海域船只中的人只能感觉到纵波,表现为上下颠簸,故选A。

14. 地震是岩层受到挤压,发生断裂,引起地表的震动,且地震发生在海底,会对海水及海洋生物产生影响,而对于大气圈影响较小,故选B。

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重要的天体。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5. 太阳(  

A. 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它是宇宙中最大的恒星

B. 吸引地球围绕其旋转,构成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C. 与地球的距离最近时,正值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D. 辐射能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

16. 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黑子每11年出现一次,与自然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

B. 耀斑爆发时,会发射强烈电磁波从而干扰大气电离层

C. 是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动力来源

D. 释放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使全球可见极光

【答案】15. D    16. B

【解析】试题分析:

15.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恒星,太阳吸引地球围绕其旋转,但不是最低一级天体系统,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最近时,正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太阳辐射能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

16. 黑子每11年出现一次,与降水的发生有相关性,耀斑爆发时,会发射强烈电磁波从而干扰大气电离层,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动力来源,太阳风释放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使高纬地区可见极光。

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读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完成下面小题。

河北省冀州市中学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17. 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④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的传播只能通过液体

B. ④传到②,波速突然下降

C. ④和③在①中波速明显减小

D. ①②均为液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

18. 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A. 地幔和地壳    B. 岩石圈和地壳C.地幔和地核D.地壳和地幔

【答案】17. B    18. D

【解析】试题分析:

17. 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速度慢;纵波可在固、液、汽三态中传播,速度快;图示③是横波,④是纵波,A错;②是古登堡面,以下是外地核,横波在这里消失,纵波在这里减速,B正确;①是莫霍面,横波和纵波在这里都明显加速,C错;横波不能通过②,可通过①,说明①是固态,②是液态,D错。选B正确。

18. ①是莫霍面,以上为地壳,以下为地幔;岩石圈是地壳和上地幔总称。选A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地球内部圈层。

19. 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河北省冀州市中学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A.     B.     C.     D.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纵波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且传播速度较快,而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且传播速度较慢。若海底有石油存在,那么传播速度发生变化的应是横波,因横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故海底若有石油,那么横波在传播过程中将完全消失,故符合题意的是A。B中纵波突然消失,C中横波和纵波速度都在增大,D中横波的传播速度先增大再减小,不合题意。

【考点定位】地震波的应用

2008年7月30日《成都晚报》消息,为了研究和了解地震破裂过程和发生机制,寻求监测余震的有效方法。经过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讨论,建议在龙门山断裂系的主震破裂区、余震破裂区以及南端未破裂地区布设三口2000~3000米主孔科学钻,以加强对比分析和规律总结。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0. 此次科学钻井的深度位于(  )

A. 地幔    B. 地壳    C. 地核    D. 软流层

21. 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实施被称为“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们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成果是通过直接观测得到的

B. 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地球内部的认识大多是通过地球物理等间接方法获得的

C. 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可以揭示整个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与结构构造

D. 科学钻探并不能有效地监测某些地震活动

【答案】20. B    21. B

【解析】

20. 读材料可知,科学钻井的深度为2000~3000米,地壳平均深度为17千米,陆地平均为33千米,所以钻井深度位于地壳,故选B。

21. 上天、入地、下海是人类向自然界挑战的三大壮举。被称为伸入地球内部“望远镜”的大陆科学钻探是带动21世纪地球科学和相关工程技术发展的大科学工程,同时也是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资源、灾害和环境等问题的重要基础研究课题之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地球内部的认识大多是通过地球物理等间接方法获得的,如地震波。故选B。

22. 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①地球 ②河外星系 ③天空中的白云 ④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⑤陨星⑥流星体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①④⑥

【答案】D

【解析】地球和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属于天体,而河外星系是天体系统,陨星及天空中的白云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适宜独立天体,故选D。

23. 比太阳系高一级,比总星系低一级,且不包含月球的天体系统是(  

A. 地月系    B. 银河系    C. 恒星世界    D. 河外星系

【答案】D

【解析】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而河外星系不包括地球和月球,故选D。

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讲述地球人类试图从遥远的潘多拉星球(离太阳大约4.4亿光年)开采矿产以解决地球的能源危机而与“纳美人”(潘多拉星球上的土著人类)发生一系列矛盾冲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假如影片中“潘多拉”星球在宇宙中是存在的,那么它不可能属于(  

A. 总星系    B. 可见宇宙    C. 河外星系    D. 太阳系

25.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与地球大气有密切关系的是(  

A. 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    B. 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

C.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D. 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答案】24. D    25. A

【解析】

24. 太阳系的直径为0.003光年,银河系的直径为10万光年,材料中的潘多拉星球(离太阳大约4.4亿光年),说明位于太阳系以外,故选D。

25. 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与地球具有生命有关,A对。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地球自转周期适中均与地球的温度有关,BCD错。故选A。

【点睛】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自身条件是有适宜的温度、水和可供生命呼吸的大气。太阳是太阳系的主要能量来源,日地距离适中,是地球上有适宜温度的主要原因。距离太近、太远导致温度过高或过低,不适宜生命存在。

26. 下列与地球上存在生物无关的条件是(  

A. 日地距离适中    B. 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C. 地球自转方向适宜    D. 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地球上有生物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要有适合生命存在的内部环境,如适宜的温度、液态水的存在及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还要有安全的宇宙环境为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使地球上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同时,大气层的存在对地表温度同样存在影响,地球自转方向与地球上的光、热、水和地球自身的安全都没有必然的联系。

考点:宇宙中的地球

27. 若地球到天王星轨道上运行,则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有(  

A. 变为寒冷的冰球    B. 变为炽热的火球

C. 大气层会消失    D. 水会全部蒸发掉

【答案】A

【解析】天王星距离太阳较地球距离太阳远,获得太阳辐射少,温度较低,若地球到天王星轨道上运行,会变为寒冷的冰球,故选A。

28. 地球上自有生命以来,其宇宙环境稳定的原因有(  

①太阳较稳定     ②大行星及小行星的公转方向不同 

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④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河北省冀州市中学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2012年8月6日,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好奇”号火星车降落火星。该火星车收集的数据,有助于科学家弄清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以及火星过去和现在的可居性问题。根据下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河北省冀州市中学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29. 在太阳系八颗行星中,美国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和地球的大气层厚度相当 ②火星、地球的自转周期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温度比较适宜 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30. 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进化的重要条件之一,与火星相比,地球上有液态水存在的条件是(  

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②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29. B    30. A

【解析】

29. 火星与地球相似主要表现为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与其他两个无关。故选B。

30. 与火星相比,体积质量适中,与地球大气存在有关,与液态水无关,①错。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使得昼夜温差不大,适宜液态水存在,②对。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与地球生命进化有关,③错。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使得地球温度适宜液态水存在,④对。故选A。

31. 有关地壳和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组成的    B. 地壳的厚度比岩石圈大

C. 地壳就是岩石圈    D. 岩石圈就是地壳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组成的,A对。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地壳的厚度比岩石圈小,B错。地壳不是岩石圈,C、D错。

【考点定位】地壳、岩石圈概念,包含关系。

32.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下题。

河北省冀州市中学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  

A. 5千米处    B. 17千米处    C. 33千米处    D. 2900千米处

【答案】A

【解析】莫霍界面位于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大约在图中5千米处。

33. 读“地球表面各纬度的全年和冬、夏半年辐射总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河北省冀州市中学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1)全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________,随着纬度的增高,辐射量便逐渐________,极小值出现在________。

(2)夏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在________的纬度带上,由此向________逐渐地减少,最小值在________。

(3)冬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________,随着________的增高,太阳辐射量也迅速________,到________为零。

(4)夏半年与冬半年的辐射量差值,随着________的增高而________。

【答案】(1)赤道,减少,极点    (2)20°~30°,南北(赤道、两极)  两极(90°)

(3)赤道,纬度,减少, 两极(90°)

(4)纬度,增大

【解析】(1)读图,根据太阳辐射的全年分布规律可知,全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为赤道。随着纬度升高,辐射量减少,极小值出现在极点地区。

(2)读图,根据太阳辐射的夏半年分布线来看,最大值出现在20°-30°的副热带地区,由此向南北两侧递减。最小值在极点地区。

(3)读图,根据太阳辐射的冬半年分布来看,赤道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纬度升高,太阳辐射量减少,两极地区最少。

(4)读图,随着纬度升高,夏半年和冬半年太阳辐射的差值逐渐增大。

34.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河北省冀州市中学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___波,B表示________波,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____界面,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C代表________,它的平均厚度为________千米,主要由______组成。

(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________,地震波B速度____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________态,F面是________界面。

(4) ________(填字母)层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G层叫________,H层叫________。

【答案】(1)横  纵   横波慢,纵波快 在古登堡界面消失  (2) 莫霍   波速加快   地壳   17   岩石

(3)消失   减小   固   古登堡

(4)E   外核   内核

【解析】(1)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且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而纵波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均可以传播,所以A为横波,B为纵波。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界面,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增快,所以D表示莫霍面界面,莫霍面以上为地壳,它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主要由岩石组成。

(3)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且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而纵波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均可以传播。读图可知,在F处横波消失,纵波传播速度减慢,说明F面以上为固体,F为古登堡面。

(4)读图,结合上题分析,E为地幔,上地幔顶部有软流层,为岩浆发源地。G为外核、H层为内核。

【点睛】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点:

·1、地核的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内核为铁镍固体。地球不止一个核心,而是两个即内核和外核。地核之所以成为实心因为地心引力在此创造出的压力是地球表面压力的300万倍。地核是的高温可以达到华氏13000度,比太阳表面温度高上2000度。 地核内的铁流使物质产生巨大的磁场,可以保护地球免受外来射线的干扰。

·2、地幔为铁镁固体,地幔上部的软流层为岩浆发源地。

·3、地壳厚度不均,陆壳厚洋壳薄,地壳上为硅铝层,下为硅镁层。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月考地理试题
  • 上一篇:江西上饶县综合高中高一2017-2018
  • 下一篇:浙江省2017年《名卷精编A版》考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