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是某中学李强同学外出游玩时拍摄的照片。飞机抵达目的地时正值当日落,手表显示北京时间21:15。据此回答1题。

1.推测李强同学的目的地及旅行时间可能是
B.杭州(120°E)
C.新加坡(103°E)
D.北京(116°E)
“滴滴出行”是一款综合性的网络约车软件,具有查找附可用车辆、规划最优出行路线等功能。据此完成第2题。
2.“滴滴出行”中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①GIS
A.①②
河北省香河县地处京津之间,距北京市中心45公里,县政府以此为契机,积极构筑机器人产业港,引进高新机器人产业,2016年有30余家来自京津地区的机器人相关企业签约入驻,初步形成了涵盖核心零部件等机器人产业体系。据此完成3-4题。
3.相比河北,我国机器人产业初期选择落户京津地区主要考虑的是(
A.交通运输网络
4.相比京津地区,香河县目前发展机器人产业的主要优势是(
A.产业基础好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沿海铁路由我国承包建造。右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结合图文材料,回答5--6题.

5.尼日利亚铁路网的建设.最主要的意义是
A.缓解交通压力.完善交通运输网
B.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国民出行条件
C.加大沿线地区农矿产品的销售,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D.加快内陆地区脱贫致富.维护国家安定团结
6.从我国运输一批大型工程机械到尼日利亚.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A.麦哲伦海峡 河
美国某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湖岸周围植被茂密,风景优美。图4是该湖泊湖水流入量、流出量的月份分配图。据此完成7-8题。

7.该湖泊平均水位最高的月份是
A.3月
8.该湖泊附近地区植被景观主要是
A.针叶林

下图所示的L区域,在地图上形似香蕉(彩色图上饰以欧盟的标
9.该地带成为欧洲经济发达核心地带,对其优势区位条件概括合理的是
①地理位置优越,地域联系紧密,协作条件好
②河网密布,水能丰富,环境优美
③人口密集,城市集中,人力资源丰富
④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便利,体系完整
10.该地带也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其主要的农业类型为
B.水稻种植业和园艺业
C.乳畜业和小麦种植业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
B.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
C.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
12.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A.甲地区以旱地为主
B.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
C.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D.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

2011年1月7日,广珠城轨开通运营。广珠城轨的开通将升级珠三角为“超级城市体”,有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读珠三角部分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分布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关于本地区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
B.平原面积广阔,为我国三大平原之一
C.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
D.河流纵横交织,但河流流量较小,不利于发展航运
14.下列关于广珠城轨开通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促进珠三角西岸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产业水平的提升
B.能推动珠三角西岸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C.能从根本上解决珠三角西岸城市之间的人员出行难问题
D.能加速珠三角的相互融合即增强“同城化”效应,有助于形成中国南部最大的“超级城市体”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策划了“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的活动,线路分布如下图所示。图中标注的日期为各地入秋时间(我国气象部门规定的“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5天小于等于22℃时的第一天)。读图,回答15~16题:

15.影响路线③入秋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纬度与大气环流
B.地形与大气环流
C.纬度与地形
D.人类活动
16.此季节,以“碧云天,黄叶地”为主要景观的线路是
A.①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墒、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结合图3完成17-18题。
17.新疆伊犁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原理是
A.减弱地面辐射的损失

C.增强太阳辐射的总量
18.山东烟台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最主要的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C.保持土壤水分,减少蒸发
雨育农业是指完全不依靠河流及地下水源灌溉,或仅有田间坑塘补充供水条件,以种植一年生作物为主,或兼种多年生作物或兼养家禽、家畜的种植制度。简单地说,就是完全依靠当地自然降水进行耕作的农业。图5为“伊拉克雨育农业分布示意图和雨育农业区气候资料图”,回答第19题。

19.下列关于雨育农业区说法正确的是
A.雨育农业区内河流只参与陆地内循环
C.雨育农业区内降水受地形影响大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据此回答20-21题。

20.甲处地形名称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
A.三角洲,流水沉积作用
B.河漫滩,流水侵蚀作用
C.冲积扇,流水沉积作用
21.近年来,甲处地形面积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主要是因为
A.海平面上升
C.黄河入海泥沙减少
读“下面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第22题。

22.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
A.①土壤盐渍化普遍
B.②地因修建多个水电站导致河流断流
C.③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D.④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区
二、主观题(非选择题)
36、读材料一、二、三,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材料三: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的贵州省,气候温和湿润,年降水量1 200毫米左右,大致以贵阳为界,以西的降水集中在夏季,而以东的降水集中在冬春季节。境内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分布范围广,山川、河流、溶洞、瀑布众多,其中黄果树瀑布为亚洲第一大瀑布。此外,由于受到地壳构造运动抬升的影响,地质条件不稳定,目前石漠化现象十分严重。下图为贵州省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

(1) 简述古代雅安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6分)
(2)雅安是世界茶文化、茶栽培的发源地,是全球人工栽培茶树最早的地区。分析雅安茶叶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3)分析贵阳以东降水集中于冬春季节的主要原因。(4分)
(4)推测贵州省西部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季节,并从自然角度解释原因。(8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来源:学科
【答案】
(1)雅安位于四川盆地西缘(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横断山脉)的过渡带(或是我国中东部汉地与滇南少数民族地区联系的必经之路)(2分)。向东可达我国中东部地区(2分)向南可入云南(2分)自西(经茶马古道)进入西藏(2分)(三点即可)
(2)雅安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2分)临近四川盆地,多阴雨雾天(2分),降水多,土壤呈酸性(或岩石易风化表土层深厚,矿物质丰富)(2分),境内多低山利于排水(2分)。(三点即可6分)
(3)贵阳以东地势向东北方向倾斜,冬春季节北方冷空气南下,受云贵高原(或地形)阻挡,易形成准静止锋,贵阳以东受此准静止锋影响,冬春季节降水多。(从大气环流及地形答4分)
(4)冬季或冬春季。(2分)原因:贵州省西部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春降水少(或冬春季受云贵准静止锋暖气团控制,晴天多,降水少);地势起伏大,不利于保水;石漠化严重,植被稀疏,涵养水源能力差;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多裂隙、漏斗,地表水下渗强。(三点即可6分)
【解析】
(1)雅安地理位置可以归纳为位于河谷,地形平坦;河流提供水源,加上历史悠久;交通要道。古代雅安的地理位置重要性表现为位于四川盆地西缘(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横断山脉)的过渡带(或是我国中东部汉地与滇南少数民族地区联系的必经之路),向东可达我国中东部地区,向南可入云南,自西(经茶马古道)进入西藏。
(2)雅安位于山间盆地,夜晚,山顶降温快,冷空气沿着山坡滑入盆地底部;盆地暖空气被迫抬升,成云致雨因而多“夜雨”。雅安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临近四川盆地,多阴雨雾天,降水多,土壤呈酸性(或岩石易风化表土层深厚,矿物质丰富),境内多低山利于排水,因而多产茶叶。
(3)贵阳以东地势向东北方向倾斜,(2分)冬春季节北方冷空气南下,受云贵高原(或地形)阻挡,(2分)易形成准静止锋,贵阳以东受此准静止锋影响,冬春季节降水多。(2分)
(4)冬季或冬春季。(2分)
贵州省西部地区为亚热带
季风气候,冬春降水少(或冬春季受云贵准静止锋暖气团控制,晴天多,降水少);地势起伏大,不利于保水;石漠化严重,植被稀疏,涵养水源能力差;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多裂隙、漏斗,地表水下渗强。(8分)
【解析】
(3)贵阳以东地区冬季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降水多;从图中看规则地势西高东低,冬春季节北方冷空气南下,受云贵高原阻挡,形成准静止锋,贵阳以东受此静止锋影响,降水多。
(4)贵州省西部地区冬春季节水资源紧张;原因是冬春季节受单一暖气控制,多晴天降水少;植被稀疏,涵养水源能力差;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多裂隙、漏斗,地表水下渗强。
【考点定位】昆明准静止锋、瀑布的形成过程、西南缺水的原因
【方法总结】我国西南地区冬春季缺水的原因:西南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西南地区是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暗河和溶洞,地表水下渗量大,地表水较缺乏;植被稀疏,涵养水源能力差。网ZXXK]
材料一:“非洲之傲”列车运行线路之一的起点是南非开普敦,终点是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列车运行的最东段是我国1970年援建的坦赞铁路,共有320座桥梁,22条隧道。2017年1月中国宣布将再次参与该铁路的改造升级,实现铁路与港口的有效衔接,打造铁路沿线产业经济带。
材料二:开普敦位于欧洲到亚洲航线的中途,西欧人在此建立了南部非洲最早的殖民地,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引西欧农民不断迁移到此定居。
材料三:下图是非洲局部区域图

(1)说明图中30°S附近大陆东西两岸年降水量的差异,简述其成因。(6分)
(2)分析开普敦受西欧殖民者青睐的原因。(6分)
(3)铁路沿线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靠天吃饭,草原上旱季烧荒备耕现象非常普遍。指出草原地区旱季烧荒带来的主要生态问题。(4分)
(4)简述该铁路对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6分)
【答案】:(1)年降水量东多西少(大陆东岸1000-2000毫米,大陆西岸小于200毫米。)(2分)
大陆东岸: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海岸;山脉阻挡,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任答两点4分)
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位于东南信风的离岸风;沿岸有寒流。(同上4分)
(从大气环流和洋流两个角度作答)
(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位置重要、地处交通要道),是海上航线重要的物资补给站。(2分);与西欧相比,土地面积广阔,热量充足,适宜种植业发展(2分);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2分)。
(3)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肥力下降。(任答一点2分)
(4)利于沿线国家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业发展;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拓展市场。(任答三点6分)
【解析】
(1)结合图例读图,图中30°S附近大陆东年降水量大于西岸,大陆东岸1000﹣2000毫米,西岸小于200毫米.任选一侧从影响降水的因素简述成因即可.
(2)充分利用材料信息,开普敦位于欧洲到亚洲航线的中途,说明是海上航线重要的物资补给站,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再从气候(光、热条件)、地形等方面分析其优越的自然条件.
(3)草原地区旱季烧荒带来的主要生态问题主要包括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等;农业发展应采取的措施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宜农则农易牧则牧,针对非洲草原旱灾严重,农业技术落后等,要改善水利设施,促进技术推广或推广良种、加大政府管理力度、增加资金投入等.
(4)影响坦赞铁路施工的自然因素要从沿线地区的地形地质条件,气候、水文条件分析,铁路改造升级对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改善交通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利于沿线国家资源开发,改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42.【旅游地理】(10分)
《南极:终极之旅》是由资深极地科学家以其丰富学识和亲身经历,对南极洲的自然地理、环境
说出南极地区主要的特色旅游资源和南极旅游开发的不利条件。
【答案】:特色:原始的冰原景观;(2分)独特的动物资源;(2分)奇特的天文现象。(2分)(答对2点,得4分,不超过4分)不利条件:南极距离遥远(2分)自然条件恶劣,危险性大;(2分)生态脆弱,旅游环境容量小;(2分)接待能力差。(2分)(答对3点,得6分,不超过6分)
【来源】【百强校】2017届广西桂林市桂林中学高三11月月考文综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发旅游资源的条件。
43.【环境保护】(10分)
煤矸石是采煤过程和洗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是一种在成煤过程中与煤层伴生的含碳量较低、比煤坚硬的黑灰色岩石。由于利用价值低,许多煤矿都有大量的煤矸石长期露天堆放,形成很多“煤矸石山”,管理不善还会引起自燃。
分析煤矸石长期露天堆放的环境危害,并就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给出建议
【答案】:危害:占用土地;风化、自燃产生烟尘,造成大气污染;露天堆放的煤矸石经雨淋后,会污染土壤和水体。利用措施:回填采空、塌陷区;研发煤矸石提纯技术或直接燃烧技术;以煤矸石为原料,生产建材。
【解析】:煤矸石长期露天堆放的环境危害主要有占地、产烟,造成大气污染;污染土壤和水体。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措施可以通过回填;从技术层面加以改进,对煤矸石提纯或直接燃烧技术;也可以变废为宝,以煤矸石为原料,生产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