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
1.A
【解析】
试题分析:.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的区时,读图知长城站经度约为60°W,为西四区,西四区比东八区位置偏西,时间晚12小时,当北京时间2月19日零点时,西
五区为2月18日12时
,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
2.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

A.日出东南方向
B.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
C.昼长较广州短
D.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
2、B
【解析】
试题分析: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是4月5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进入夏半年。青岛日出东北方向,A错.昼长大于,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B对.夏半年,纬度越高,昼越长,昼长较广州长,C错。太阳直射点在向北移,所以正午物影较春分日短,D错。
考点:地球运动基本知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名师点睛】
材料中只告诉了到达时间,运用所学的地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分析。自转的意义包括地方时、昼夜交替现象、地转偏向力。公转的意义包括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更替、五带划分。
下图是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回答3~4题。


3.甲乙两三角洲都建设了核电站,说明了两区域(
A.都是临海区域,有利于建核电站
C.交通发达,便于运输核燃料
4.关于“流经甲乙两三角洲的河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能为两区域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
C.都有结冰期
3.D
【解析】
试题分析:
3.甲为长江三角洲,乙为珠江三角洲,两区域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大,但本身能源资源不足,常规能源缺乏,建立核电站,缓解能源资源不足;A、B、C项叙述为甲乙区域建核电站的有利条件,故D正确。
4.甲乙两区域河流水量丰富,下游落差小,水流平稳,适合航运,并为区域内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因两区域都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所以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因甲乙两区域均位于亚热带,最冷月均温大于0℃,河流没有结冰期,C符合题意。
考点:区域定位;核电站建立原因;河流特征
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它的蒸发量(假设水分供应不受限制时,某地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量)的差值,称为水分盈亏量。图一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的空间分布, 图二示意图一中甲、乙、丙三地水分盈亏量的月份分配。读图完成5~7题。


5.图二中①、②、③三条曲线表示的地点依次是(
A.甲、乙、丙
6.导致该区域东南部地区等值线较密集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7.关于甲、乙、丙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年太阳辐射最强
C.丙地位于半湿润地区
5、B
【解析】:
5、从图中曲线数值可看出,①曲线全年水分盈亏量为正值,②③曲线全年水分盈亏量为负值,且③小于②;再结合该地区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空间分布图,可判断B项正确。
6、水分盈亏量与降水量呈正相关,与气温呈负相关。图中东南部等值线密集,说明单位距离水分盈亏量变化大,结合该地处于长白山地的位置,可判断主要是因为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而降水多造成的。
7、甲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气候最干旱而年太阳辐射最强。图中显示5月份水分盈亏量为负值且最大,则5月份灌溉需水量最多;丙地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为正值,说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为湿润区。
图10是我国四地气温降水资料,据图判断8~9题。

8.①至④地分别位于(
A.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江南丘陵、长江三角洲
B.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四川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江南丘陵、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四地中受台风影响最大的是①地
B.②地的降水主要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影响
C.四地中受冬季风影响最小的是③地
D.④地的降水类型主要是地形雨
8、C
【解析】:
8、据气温、降水量特征可知①、②、③、④地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②冬季气温较高、夏季气温较低,年温差较小,降水量较少,应为云贵高原。④冬季气温最高,年降水量最多,应为珠江三角洲地区。
9、云贵高原受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双重影响。四地中④受台风影响最大,②受冬季风影响最小。
品质优良、名闻中外的“响水大米”出产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主要得益于其生长在世界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中。其生长的土地为亿万年前形成的大面积玄武岩“石板地”。“石板”上土壤厚度为10-30厘米,是经过亿万年的岩石风化和腐殖质沉积而形成的土壤,其中矿物质、有机质、微量元素含量极为丰富。灌溉水源优质,来自牡丹江上游。据此回答10~11题。
10.“响水大米”独一无二的生长环境主要包括(
①曾经有过剧烈的地震
③肥沃的土壤
A.①②③
11.与“响水大米”品质优良有很大关系的主要因素是(
①气温较低,水稻生长的周期长,积累的养分多
②当地降水丰沛、水源充足
③“石板地”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化肥使用量少
④冬季气温低,有利于病虫害的防治,农药残留少
A.①②
10.B
11.C
【来源】2017届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高三第一次文科综合模拟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0.该区域有大面积玄武岩分布,说明曾经有过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岩石风化和腐殖质沉积形成的土壤中矿物质、有机质、微量元素含量极为丰富,所以B正确。
11.该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水稻生长速度慢,生长的周期长,积累的养分多,质量好;降水丰沛、土层厚度与品质优良关系不大;该处冬季寒冷,不利于虫卵越冬,有利于病虫害的防治,使用农药少,残留少。
考点:区域农业发展
第Ⅱ卷(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气候条件分析阴山前山区和后山区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存在的差异及原因。(12分)
(2).据材料二分析阴山后山区南部为什么采取小麦留茬与马铃薯间作的方式治理风蚀?
(3).请你为提高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提出可行性措施。(6分)
原因:前山区夏半年降水较多,能满足马铃薯生长期所需水量(阴山后山区降水量较少,且降水变率大,易出现旱情)。冬半年有阴山阻挡冷空气入侵,受寒潮灾害影响小,利于高产(受寒潮灾害影响大,故马铃薯的产量较低)。
质量:前山区比后山区差。
前山区夏季温度高,高于29℃的天数多于后山,不符合马铃薯的生长习性,故质量较差。但后山区气候冷凉,生长期长,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所以马铃薯的质量较高。
(2)阴山后山区南部土层松软,砂质土壤,易被风蚀小麦留茬可增加地表粗糙度,减轻风蚀留茬可滞留更多积雪,使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增大土壤湿度,改善土壤墒情,从而减少土地沙化间作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过度开垦间作降低风速。
(3)建立信息网络,加大品牌宣传,开拓国际市场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引进高端设备,提高加工技术。加强马铃薯深加工,使产品多样化,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来源】【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解析】(1)阴山前山区和后山区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存在的差异及原因主要从气候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角度分析。气候条件一般包括降水、热量、光照等方面。从产量看,结合马铃薯生产条件,“马铃薯喜冷凉,怕霜冻,忌炎热,生长期需要水量为300—450mm”,阴山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南部地区降水量比北部地区大,所以产量较高。且从气温看,北部位于冬季风迎风坡,冬季气温低,容易发生寒潮天气,影响马铃薯产量。从质量看,气候干旱,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地区产品的质量较好。前山区夏季温度高,高于29℃的天数多于后山,不符合马铃薯的生长习性,故质量较差。但后山区气候冷凉,生长期长,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所以马铃薯的质量较高。
(2)阴山后山区南部采取小麦留茬与马铃薯间作的方式治理风蚀的原因主要从防治土壤沙漠化的角度分析。由于后山地区风力侵蚀强度大,“土层松软,砂质土壤”容易被侵蚀,而小麦留茬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且改善土壤墒情,减少土地沙漠化。
(3)提高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的可行性措施主要从扩大知名度、延长产业链、提高产量与质量角度分析。从扩大知名度看,建立信息网络,加大品牌宣传,开拓国际市场。从延长产业链看,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引进高端设备,提高加工技术,加强马铃薯深加工,使产品多样化,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描述古巴的地理位置特征。(4分)
(2).分析“中国制造”在古巴随处可见的原因。(8分)
(3).中国与古巴在旅游大巴和公共汽车项目上进行合作,概述中国将汽车部件运至古巴进行组装给古巴带来的有利影响。(10分)
【答案】(1)古巴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北美洲东南部;东临大西洋;墨西哥湾与加勒比海之间;(是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岛国。
(2)中国是古巴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经贸往来频繁;中国出口到古巴的产品种类多样(质优价廉);两国工业产品的差异较大(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古巴工业欠发达。
(3)从中国进口零部件,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可以引进中国的组装技术,降低技术成本;可以增加古巴就业岗位,并获得优质培训;满足古巴市场对汽车产品的需求;有利于促进古巴产业升级。
【来源】【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第五次摸底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以古巴地理位置图呈现信息,侧重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地理位置特征、工业区位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古巴地理位置特征,可以从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等方面回答。
(2)中国是古巴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经贸往来频繁,中国出口到古巴的产品种类多样,两国工业产品的差异较大,古巴工业欠发达。
(3)中国将汽车部件运至古巴进行组装,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可以引进中国的组装技术,降低技术成本,可以增加古巴就业岗位,有利于促进古巴产业升级。
(以下部分为选做题,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在45—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并在解答过程中写清每问的小题号。)
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 “九寨沟滞留事件”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4分)为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可采取哪些措施。(6分)
【答案】不利影响:旅游区声誉下降;游客耗时较多;游览质量下降;安全隐患增加。(4分)
措施:严格控制景区游客的实际容纳量;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优化游览线路;加强预警机制的建立;加强公共信息服务以及景区限流、分流的措施;国家出台带薪休假制度,让国人出游时间有更多选择性。(答对3点得6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结合材料和实际生活分析,不利影响:人过多超过了景区的承载能力,使环境破坏、游览质量下降,并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滞留事件造成景区声誉受到影响。
(2)滞留事件发生因为①短期内人过多,超过了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②景区接待能力有限,所以要想避免上述事件发生从"开源"和〞节流〞分析,首先严格控制景区的游客的容纳量,实行景区分流、限流措施;其次,提高景区的接待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景区进行规划设计,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最后可以调整假期制度,避开旅游高峰期。
44.下图为2000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成因。(6分)
(2).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4分)
【解析】
第(2)题.从占用空间,污染水源、大气,危害人体健康等角度分析。
【答案】 (1)地域差异:无机物的比重北方多于南方,有机物的比重南方多于北方。 原因:北方冬季气温低,需要燃煤取暖,产生大量煤灰等;南方水热条件好,蔬菜种类多、产量大,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
高三月考一文综地理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答案 |
A |
B |
D |
C |
B |
D |
A |
C |
B |
B |
C |
36.
答案:
原因:前山区夏半年降水较多,能满足马铃薯生长期所需水量(阴山后山区降水量较少,且降水变率大,易出现旱情)。冬半年有阴山阻挡冷空气入侵,受寒潮灾害影响小,利于高产(受寒潮灾害影响大,故马铃薯的产量较低)。(4分)
质量:前山区比后山区差。(2分)
原因:前山区夏季温度高,高于29℃的天数多于后山,不符合马铃薯的生长习性,故质量较差。但后山区气候冷凉,生长期长,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所以马铃薯的质量较高。(4分)
2.阴山后山区南部土层松软,砂质土壤,易被风蚀;小麦留茬可增加地表粗糙度,减轻风蚀;留茬可滞留更多积雪,使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增大土壤湿度,改善土壤墒情,从而减少土地沙化;间作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过度开垦;间作降低风速.
3.建立信息网络,加大品牌宣传,开拓国际市场,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引进高端设备,提高加工技术。加强马铃薯深加工,使产品多样化,提高产品的竞争力。(6分)
37.
答案:
2.中国是古巴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经贸往来频繁;中国出口到古巴的产品种类多样(质优价廉);两国工业产品的差异较大(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古巴工业欠发达。(8分)
3.从中国进口零部件,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可以引进中国的组装技术,降低技术成本;可以增加古巴就业岗位,并获得优质培训;满足古巴市场对汽车产品的需求;有利于促进古巴产业升级。(10分)
三.选做题(10分)
43.
答案:
措施:严格控制景区游客的实际容纳量;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优化游览线路;加强预警机制的建立;加强公共信息服务以及景区限流、分流的措施;国家出台带薪休假制度,让国人出游时间有更多选择性。(6分,答对3点,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44.
答案:
原因:北方冬季气温低,需要燃煤取暖,产生大量煤灰等(2分);南方水热条件好,蔬菜种类多、产量大,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2分)
2.堆放垃圾占用土地或水域(2分);污染地下水、土壤和大气;危害人体健康。(2分)
参考答案
1.A
【来源】【百强校】2016-2017学年重庆一中高一10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带解析)
【解析】长城站位于西四区,与北京时间相差12时区,利用东加西减的办法可以计算出长城站的时间是2月18日12时,选择A。
2.B
【来源】【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4月5日,太阳直射北半球,青岛日出东北方向,A错;昼长大于12小时,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B对;越向北昼越长, 昼长较广州长,C错;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春分日, 正午物影较春分日短,D错。
3.D
4.C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上学期联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3.甲为长江三角洲,乙为珠江三角洲,两区域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大,但本身能源资源不足,常规能源缺乏,建立核电站,缓解能源资源不足;A、B、C项叙述为甲乙区域建核电站的有利条件,故D正确。
4.甲乙两区域河流水量丰富,下游落差小,水流平稳,适合航运,并为区域内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因两区域都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所以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因甲乙两区域均位于亚热带,最冷月均温大于0℃,河流没有结冰期,C符合题意。
考点:区域定位;核电站建立原因;河流特征
5.C
6.B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解析】
5.根据个、我国气候的特征可知,降水由南向北递减,气温由南向北递减的规律。选择C项。
6.四地中受台风影响最大的是④珠江三角洲地,排除A;②云贵高原,降水主要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影响是正确的;四地中受冬季风影响最小的是②云贵高原,排除C;
7.B
8.C
【来源】2017届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高三第一次文科综合模拟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7.该区域有大面积玄武岩分布,说明曾经有过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岩石风化和腐殖质沉积形成的土壤中矿物质、有机质、微量元素含量极为丰富,所以B正确。
8.该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水稻生长速度慢,生长的周期长,积累的养分多,质量好;降水丰沛、土层厚度与品质优良关系不大;该处冬季寒冷,不利于虫卵越冬,有利于病虫害的防治,使用农药少,残留少。
考点:区域农业发展
9.B
10.D
11.A
【来源】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解析】
9.从图中曲线数值可看出,①曲线全年水分盈亏量为正值,②③曲线全年水分盈亏量为负值,且③小于②;再结合该地区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空间分布图,可判断B项正确。
10.水分盈亏量与降水量呈正相关,与气温呈负相关。图中东南部等值线密集,说明单位距离水分盈亏量变化大,结合该地处于长白山地的位置,可判断主要是因为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而降水多造成的。故答案选D项。
11.甲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气候最干旱而年太阳辐射最强,A对。图中显示5月份水分盈亏量为负值且最大,则5月份灌溉需水量最多,D错;乙丙5月份都极度缺水,且乙地夏季降水居中,并非最佳水稻种植地,B错;丙地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为正值,说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为湿润区,C错。故答案选A。
点睛:等值线判读的一般方法
1.读数值——等值差(每相邻的两条线数值差相等或为0);变化规律(这是做题的基础)
2.看疏密状况一了解影响因素 。
3.看走向和形态一了解影响因素 。
12.(1)答案:产量:前山区的比后山区大。
原因:前山区夏半年降水较多,能满足马铃薯生长期所需水量(阴山后山区降水量较少,且降水变率大,易出现旱情)。冬半年有阴山阻挡冷空气入侵,受寒潮灾害影响小,利于高产(受寒潮灾害影响大,故马铃薯的产量较低)。
质量:前山区比后山区差。
前山区夏季温度高,高于29℃的天数多于后山,不符合马铃薯的生长习性,故质量较差。但后山区气候冷凉,生长期长,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所以马铃薯的质量较高。
(2)阴山后山区南部土层松软,砂质土壤,易被风蚀小麦留茬可增加地表粗糙度,减轻风蚀留茬可滞留更多积雪,使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增大土壤湿度,改善土壤墒情,从而减少土地沙化间作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过度开垦间作降低风速。
(3)建立信息网络,加大品牌宣传,开拓国际市场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引进高端设备,提高加工技术。加强马铃薯深加工,使产品多样化,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来源】【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解析】(1)阴山前山区和后山区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存在的差异及原因主要从气候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角度分析。气候条件一般包括降水、热量、光照等方面。从产量看,结合马铃薯生产条件,“马铃薯喜冷凉,怕霜冻,忌炎热,生长期需要水量为300—450mm”,阴山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南部地区降水量比北部地区大,所以产量较高。且从气温看,北部位于冬季风迎风坡,冬季气温低,容易发生寒潮天气,影响马铃薯产量。从质量看,气候干旱,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地区产品的质量较好。前山区夏季温度高,高于29℃的天数多于后山,不符合马铃薯的生长习性,故质量较差。但后山区气候冷凉,生长期长,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所以马铃薯的质量较高。
(2)阴山后山区南部采取小麦留茬与马铃薯间作的方式治理风蚀的原因主要从防治土壤沙漠化的角度分析。由于后山地区风力侵蚀强度大,“土层松软,砂质土壤”容易被侵蚀,而小麦留茬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且改善土壤墒情,减少土地沙漠化。
(3)提高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的可行性措施主要从扩大知名度、延长产业链、提高产量与质量角度分析。从扩大知名度看,建立信息网络,加大品牌宣传,开拓国际市场。从延长产业链看,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引进高端设备,提高加工技术,加强马铃薯深加工,使产品多样化,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13.古巴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北美洲东南部;东临大西洋;墨西哥湾与加勒比海之间;(是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岛国。
中国是古巴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经贸往来频繁;中国出口到古巴的产品种类多样(质优价廉);两国工业产品的差异较大(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古巴工业欠发达。
从中国进口零部件,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可以引进中国的组装技术,降低技术成本;可以增加古巴就业岗位,并获得优质培训;满足古巴市场对汽车产品的需求;有利于促进古巴产业升级。
【来源】【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第五次摸底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以古巴地理位置图呈现信息,侧重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地理位置特征、工业区位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古巴地理位置特征,可以从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等方面回答。
(2)中国是古巴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经贸往来频繁,中国出口到古巴的产品种类多样,两国工业产品的差异较大,古巴工业欠发达。
(3)中国将汽车部件运至古巴进行组装,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可以引进中国的组装技术,降低技术成本,可以增加古巴就业岗位,有利于促进古巴产业升级。
14.不利影响:旅游区声誉下降;游客耗时较多;游览质量下降;安全隐患增加。(4分)
措施:严格控制景区游客的实际容纳量;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优化游览线路;加强预警机制的建立;加强公共信息服务以及景区限流、分流的措施;国家出台带薪休假制度,让国人出游时间有更多选择性。(答对3点得6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来源】2014届湖北省八市高三三月联考文综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结合材料和实际生活分析,不利影响:人过多超过了景区的承载能力,使环境破坏、游览质量下降,并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滞留事件造成景区声誉受到影响。
(2)滞留事件发生因为①短期内人过多,超过了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②景区接待能力有限,所以要想避免上述事件发生从"开源"和〞节流〞分析,首先严格控制景区的游客的容纳量,实行景区分流、限流措施;其次,提高景区的接待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景区进行规划设计,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最后可以调整假期制度,避开旅游高峰期。
考点:旅游环境容量
15.(1)地域差异:无机物的比重北方多于南方,有机物的比重南方多于北方。
原因:北方冬季气温低,需要燃煤取暖,产生大量煤灰等;南方水热条件好,蔬菜种类多、产量大,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
(2)堆放垃圾占用土地或水域;污染地下水、土壤和大气;危害人体健康。
【来源】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福建卷带解析)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可知,我国不可回收无机物比重北方多于南方,而有机物比重恰恰相反。对于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差异可从气候、水热条件、生活习惯等方面回答。
第(2)题,城市垃圾产生的危害可从对土地、水域、土壤、人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