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1A.
A.
2. D图中,从甲地到丁地,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 一直向东走
C. 先向正北,再正南方向走
【答案】1. B
【解析】
1. 读图可知,图A中纬度自南向北增加,经度自西向东增加,甲位于乙西北,丙位于丁东北,A错。B图中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的部分,甲位于乙西北,丙位于丁东南,B对。C图中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的部分,甲位于以的东北,丙位于丁东南,C错。D图为逆时针自转,为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甲位于乙东北,丙位于丁西北,D错。故选B。
2. 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为过两点大圆的劣弧,图中甲和丁位于同一经线圈上,国两点大圆为所在经线圈,所以从甲到乙的最短距离为从甲向北到北极点,然后向南到丁,故选C。
【点睛】利用经纬网定“方向”
(2)定东西:同是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则要看两点的经度和,若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的在东,西经的在西;若经度和大于180°,则东经的在西,西经的在东。
(3)在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上,靠近北极点的在北,劣弧范围内,在逆时针方向上的点在东;南极点则相反。
下图为一方格状经纬网示意图,图中A、B两地相距33.3厘米,地方时相差16小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 有关该图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上比例尺到处都一样
B. AC段的比例尺大于AB段
C. AB段的比例尺为1∶10 000 000
D. CD段的比例尺比AB段大2倍
4. 从A点去B点,距离最短的走法可能是
A. 从A点向东至B点
C. 先向东北,再转向东南
5. 不考虑海陆、地形、冰雪等条件,有人从极点附近(包括极点)的某地出发,依次向正北走5km,向正东走35km,再向正南走5km,正好回到原地。从极点上空看,向东走时不可能
A. 顺时针方向走了一个完整的圆圈
C. 顺时针方向走了<360º的圆弧
6. 将1:10000的地图图幅放大为原图的四倍,表示的实际范围不变,则新图的比例尺为
A. 1:2500
【答案】3. B
【解析】
3. 读图可知,图中线段长度相同,而实地距离不同,所以图上比例尺不同,A错。AC段实地距离为60*111千米,AB段地方时相差16小时,经度相差240°,则实地距离为120*111千米,图上线段相同,所以AC比例尺大于AB,B对。AB段比例尺为1:4000000000,C错。CD段的实地距离为AB段两倍,比例尺为二分之一,D错。故选B。
4.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AB相隔240°,则A位于B的东方(判断东西需要在劣弧上判断),过两点最短距离为大圆的劣弧,所以从A点去B点,距离最短的走法为西北然后西南,故选D。
5. 假如在北极点附近有一纬线圈周长恰好为35千米,在距离该纬线圈以南5千米地方开始向北行进,则逆时针方向走了一个整圆,同理在距离南极点附近有一纬线圈周长恰好为35千米,在距离该纬线圈以南5千米,地方开始向北行进,则顺时针方向走了一个整圆,AB对。如果从南极点出发,距离南极点5千米处的纬线周长为31.4千米,向东走35千米,为顺时针走了>360º的圆弧,C错、D对。故选C。
6. 图幅面积放大四倍,则图上两点实地距离扩大为原来的两倍,则比例尺为原来的两倍,故选B。
7. 下图中四幅地图,岛屿面积最小的一幅是
A.
【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A图东西跨经度2个度,南北跨1个纬度,B中跨经度10°, 5个纬度,C跨10个经度,D跨2个经度,2个纬度,面积最小的为A,故选A。
如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图,其纵坐标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划分间隔为1cm,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 图中的垂直比例和水平比例分别是
A. 1:1000和1:50000
C. 1:5000和1:20000
9. 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A. 175米和100米
C. 150米和125米
【答案】8. D
【解析】本题考查地图知识。
8. 可以直接从图中读出答案的,只要知道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就不应该出错的,小心单位的换算。
9. 图示B点的绝对高低即指距离海平面的高度。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是指与A点之间的高差。
下图为某大陆沿海某地区七月份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 若仅从地形因素考虑右上图的四幅剖面图与左上图沿EF线地势起伏状况最符合的是
A. 甲
11. 若左上图的比例尺为M,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为N,则
A. M<N
12. 按气温垂直变化的一般规律判断,该地区地势最低点和最高点的相对高度可能
①1120米
A. ②③
13. 上图中a、b、c、d四地降水量最多的是
A. a
【答案】10. A
【解析】试题分析:
10. 图中a附近是一低温中心,c附近是一高温中心,若仅从地形因素考虑,a附近应该是一山地,b附近为一洼地(盆地)。沿EF线地势起伏状况最符合的是甲。
11. a附近低温中心,其温度取值为大于21℃,小于22℃;c高温中心,其温度取值大于27℃,小于28℃;两地温差为大于5℃,小于7℃,根据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的规律,可推算两地高差约为大于833米,小于1167米。选取在833米至1167米之间的值即可。
12. 根据题、图信息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大陆东岸,时间为7月份。该地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夏季风来自其东部海洋,湿润多雨。而a地位处迎风坡,降水最多。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季风环流。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4. 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A. 40m
15. 若该地森林茂密,需要在Q点建立一处火情了望哨,则下列地点一定不在了望哨视野范围的是
A. ①地
【答案】14. C
【解析】
14. 读图可知,图中陡崖处有30、40、50米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10米,则陡崖顶部海拔高度为50-60米之间,故选C。
15. 读图可知,Q处海拔较高,而③地位于陡崖下部,受陡崖影响,等高线上疏下密,不能从Q处看到③地,故选C。
【点睛】判读等高线的形状特征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
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7、两组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较狭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表示为峡谷。
8、判断两点间可否通视,可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判断。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6. 图中P~Q两地间有一座桥梁,该桥和其下溪谷的高差最接近
A. 10米
17. 当地环保部门在桥下采样检测水质量,发现高浓度的农药残留。这些农药最有可能来自下列哪一个地区?
A. 甲
【答案】16. C
【解析】试题分析:
16. 图中等高距为50米。桥梁架在100米等高线之间,故桥面海拔为100米。桥下河谷海拔在0—50米之间,故桥面与溪谷的高差在50—100米之间。故C正确。
17. 桥下河水农药残留高,污染源应位于河流上游,并且该地应在此河流域范围内。图中甲、丙两地位于桥下游。丁地不在此河流域范围内。乙地符合。B正确。
考点: 高差计算、等高线地形图应用
下图是华北地区某地实测的海拔高程数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8. 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 坡度:甲>乙
19. 图中四地中,植被分布最茂密的是
A. 甲处
【答案】18. C
【解析】
18. 读图可知,甲附近等高线较乙处稀疏,坡度较小,A错。气温来看,丙处海拔高于丁,气温较低,B错。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季风,乙位于迎风坡,丁位于背风坡,乙降水多于丁,C对。海拔甲低于丙,D错。故选C。
19.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乙地位于迎风坡,降水量大,位于山地南侧,为阳坡,水热条件好于其他各地,植被分布最茂密,故选B。
下图为某大洋中的一小岛,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0. 关于该岛屿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岛上山顶海拔约1680米
C. 岛屿位于东半球
21. 若在岛上修建一港口,最适宜的位置是
A. a
【答案】20. D
【解析】
20. 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400米,岛上山顶海拔为1200-1600米之间,A错。该地纬度不太高,海拔较低,不会有永久冰川存在,位于板块交界处,火山活动剧烈,火山口积水形成“天池”,B错。图中经度位于160°以东,位于西半球,C错。附近洋流为西风漂流,自西向东流动,D对。故选D。
21. 读图可知,图中岛屿位于盛行西风带内,b位于西风背风坡,且附近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适宜建港,故选B。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2. 关于两图中河湖补给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河补给A湖
23. 如果两幅图中等高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河比乙河流速快
【答案】22. B
【解析】
22.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读图可知,甲和自A湖向外流动,A错、B对。乙河向B湖流动,补给B湖,为内流河,CD错。故选B。
23. 等高距相同,比例尺越大,实地距离越小,流速越快,甲河所在图比例尺大于乙河所在,所以甲河流速快,故选A。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局部地貌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4. 图中P等值线的数值为
A. 711米
25. 图示局部地貌可能是
A. 风力侵蚀地貌
【答案】24. C
【解析】试题分析:
24. 从等高线地形图形态来判断,图示地貌为风蚀蘑菇。P处等高线数值应高于712米,结合图中等高距为1米,故P为713米,C对。A.B.D错。
25. 结合前面分析,图示局部地貌可能是风力侵蚀地貌,A对。风力堆积地貌是沙漠、沙丘、沙陇,B错。西北地区多风力作用为主,流水作用少,C.D错。
【考点定位】等值线图,地貌类型。
【名师点睛】根据等高线的形态,要分析出是风蚀蘑菇等地貌类型。所以会出现有等高线被挡住看不到的情况,但数值变化仍符合等高线的递变规律。根据区域位置,判断主要外力是风力作用。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6. 站在图中MN与XY的交点,不能看到的点是
A. a
27. 若a、b、c、d为四个居民点,该地区拟建一座水库,计划蓄水位达到175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地区小部分面积被淹没,将出现一个岛屿
C. 该地区将出现两个小岛,b、c、d将被水淹没
【答案】26. A
【解析】
26. 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0米,MN与XY的交点海拔在200-250米之间,a与交点之间有闭合等高线(为山丘)阻挡视线,而其他三地与交点之间,均没有地形阻挡视线,可以通视,故选A。
27. 读图可知,图示区域等高距为50米,计划蓄水175米,则海拔在175米以下地区均被淹没。图中abc海拔均在175米以下,会被淹没,而d海拔在200-250米之间,不会被淹没,所以不需要搬迁,故选B。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途中虚线表示山脊线或溪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8. 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述景观相符的是
A. a
29. d图中甲处最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A. 滑坡
【答案】28. C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的综合分析。
28. 瀑布应分布于河谷地带,故c处等高线“凸高为低”,且河流流入瀑布,且落差大。
29. 图示甲处等高线“凸低为高”,为山脊,且等高线重合,为陡崖,故容易发生滑坡。
30. 下图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A. a图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判断地形的能力。只有寺庙位于山谷或山间盆地中,才会体现这一意境。根据各图中等高线数据不难看出,d图寺庙在一个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状地形中。
二、综合题(40分)
31.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_
(2)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______
(3)图中F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_______
(4)图中A点在C点的________________方向,E点在C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
【答案】(1)15ºS,15ºW
【解析】(1)读图可知,A所处经度自西向东逐渐减少,为西经15°,纬度自北向南增加,为南纬15°。A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B与A均位于同一经线上,两点纬度相差10°,在经线上,纬度相差1°,实地距离相差111千米,所以A与B相差为1110千米。AB均位于赤道与30°纬线之间,均位于低纬度地区。
(2)读图可知,CD所在半球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的部分,C位于南纬60°,随着地球顺时针自转,所处经度增加,位于东经170°上。属于南半球,西半球。CD均位于南纬60°上,经度相差10°,60°纬线为赤道的一半,两地实地距离为275千米。
(3)根据图中东经度变化规律,判断图示半球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F位于180°经线上(和0°经线相对),北纬70°,位于西半球、北半球、高纬度地区。F在E点西北方向。
(4)A点位于15ºS,15ºW,C位于南纬60°,随着地球顺时针自转,所处经度增加,位于东经170°上,所以A位于C的东北方向。E位于西经45°,0°纬线上,而C位于东经170°,南纬60°上,所以E位于C的东北方向。
32.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夏令营在图示区域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沿图中的登山线路行进,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2)图示拟建一火情瞭望台,最佳位置应在何处?请用“X”符号在图中标出。同学们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图中A处,从图中提供的信息简述理由。
(3)若考察小组在D处突遇泥石流,①②③④四条逃生线路中最佳的是____________。某同学因私自外出,在B处迷了路,请你给他指出独自走出困境的最佳路线。
(4)简要分析图中E城镇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
【答案】(1)沿线相对高度不够大,水热状况垂直分异不显著
【解析】(1)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是由于随着海拔升高,水热条件发生明显变化所致,图示地区海拔较低,山麓和山顶的水热条件差别不大,所以植被垂直变化较小。
(2)火情瞭望台应位于海拔较高,通视条件较好的地区,图示550米山顶地区海拔高,无山脊等阻挡实现,通视性好,可以建设瞭望台。宿营地点应当选择在地形开阔、远离地质灾害地区。读图可知,图中A地位于鞍部地区,地形平坦开阔,适宜宿营。
(3)泥石流发生时,一般逃亡路线,向山谷两侧的高地方向,即垂直于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方,图中②符合逃生原则。B处位于山脊,且附近有河流流经,河流由高流向低,终到达平地。
(4)城镇形成的区位因素主要从地形、交通、河流等角度分析。读图可知,E附近地形平坦;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
【点睛】宿营营地的选择及其建设是关系到全部人员休息的大问题,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近水:扎营休息必须选择靠近水源地,如选择靠近溪流、湖潭、河流边。但也不能将营地扎在河滩上或是溪流边,一旦下暴雨或上游水库放水、山洪暴发等,就有生命危险。尤其在雨季及山洪多发区。
2.背风:在野外扎营应当考虑背风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山谷、河滩上,应要选择一处背风的地方扎营。还有注意帐篷门的朝向不要迎着风向。背风不仅是考虑露营,更适用于用火。
3.远崖:扎营时不能将营地扎在悬崖下面,一旦山上刮大风时,有可能将石头等物刮下,造成危险。
4.背阴:如果是一个需要居住两天以上的营地,在好天气情况下是应该选择一处背阴的地方扎营,如在大树下面及山的北面,最好是朝照太阳,而不是夕照太阳。这样,如果在白天休息,帐篷里就不会太热太闷。
5.防雷:在雨季或多雷电区,营地绝不能扎在高地上、高树下或比较孤立的平地上。那样是很容易招至雷击。
6.建设营地:营地选择好后即要建设营地。尤其是有一定规模的野外露营地,整个营地的建设就尤为重要。
33. 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1千米。在左图中绘制A—F的地形剖面图并标明水平比例尺、垂直比例尺、单位。
【答案】作图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剖面图的画法,主要是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及坐标系,将图中A-F线的各点在左图中标出,然后将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即可。
34.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地区是我国水果重要产区之一,①地适宜种植的水果是
A.苹果 B.菠萝 C.椰子 D.柑橘
(2)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 (②或③)线,理由是 。
(3)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甲、乙、丙、丁四个村庄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
(4)为了解决未来小城镇的用水、用电问题,该地区计划在④处修建水电站。选坝的理由是 。但随之可能带来 、 问题
【答案】(1)D
【解析】试题分析:
(1)首先利用图中纬度信息和题干中的“我国东部沿海”进行空间定位,可判断出该地为亚热带丘陵,柑橘为亚热带水果。
(2)读图可知图中海拔最高处350米—400米,最低处为50米—100米。交叉相见的高差范围为250米米。
(3)公路大多沿等高线分布,以免坡度过大,增加工程难度。读等高线图可知,③线经过山脊,地势高低相差大,工程量大。
(4)读图可知,丁村处在两条河流交汇处,地势平坦,自然条件优势,交通便利。
(5)处位于峡谷,筑坝拦水工程量小,带来的问题是需要移民(丙村被淹没)。
【考点定位】等高线的综合判读。
【名师点睛】本题结合等高线的分布图考查地形的判断、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相对高度计算,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会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判断地形类型,会结合地形剖面图判断视野范围,掌握地形对交通运输线影响,会判断海拔高度及计算相对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