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等级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 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B. 地月系—太阳系—星座—宇宙
C. 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D. 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宇宙
2.下图是“四季更替成因示意图”,关于图中甲、乙含义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B. 乙表示昼夜的交替
C. 甲表示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D. 丙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读下面太阳直射点移动图判断,回答下列各题。
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 a 点时( )
A. 郑州为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 B. 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C. 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90 度 D. 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长
4.当太阳直射点位于 b 处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
A.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B.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C. 北半球各地 D. 南半球各地
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 d 处时,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
A. 北半球各地 B.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C. 南半球各地 D.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下图是“大气热力作用关联示意图”,读图回答 下列各题。
6.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形成“露重见晴天”的说法,主要是由于夜间( )
A. ①减弱 B. ②增强 C. ③减弱 D. ④减弱
8.下图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
若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A 地温度低,气压高 B. B 地温度低,气压高
C. 水平方向气流:由 B 流向 A D. 垂直方向气流:A 处上升,B 处下沉
下图为某假想陆地的一部分,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甲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 )
A. 热带季风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草原气候
10.下列地区,夏季降水量多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1.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是( )
①冷空气均在锋面之下 ②过境时均多有云、雨天气 ③过境后天气均转晴
④锋面均向暖空气一侧移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下面的气流运动状况示意图中,表示北半球气旋的是( )
A. B.
C. D.
读下图回答 下列各题。
13.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则最能代表台风登陆我国的环节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若该图表示低纬度大气环流圈,则④是( )
A. 季风 B. 西风 C. 东风 D. 信风
15.在下图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 ②是寒流,位于南半球
C. ①②均向南流动 D. ①②均向北流动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 下列各题。
16.a、b、c、d 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
A. 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B. 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
C. 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D. 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
17.我国华山的成因是( )
A. 向斜山 B. 背斜山 C. 火山 D. 断块山
读下图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下列各 题。
18.左图所示地貌名称为( )
A. 三角洲 B. 冲积扇 C. 河漫滩 D. 沙丘
19.右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 流水侵蚀 B. 风力侵蚀 C. 风力堆积 D. 流水沉积
20.下图中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
A. ①④⑤ B. ①③⑤ C. ②③⑥ D. ②④⑥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 M 地区气候资料图,读图下列各题。
21.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B. 该山地是由断层作用形成的块状山
C. 1 月 M 地区受来自海洋气流的影响
D. M 地区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2.M 一侧同一自然带的高度比另一侧高,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M 侧是迎风坡,水热条件好
B. M 侧是阴坡,热量相对较低
C. M 侧是阳坡,热量条件好
D. M 侧是背风坡,降水较少
23.图中非地带性沙漠的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洋流 C. 海陆分布 D. 降水
读“某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的转变表”,完成下列各题。
24.该国人口增长具有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特点的阶段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5.影响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有( )
①国家政策 ②自然环境 ③社会福利 ④文化观念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下图是商业、工业、居民和农业活动付租水平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活动 A 的区位有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的趋势
B. 活动 B 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C. 活动 C 对交通的依赖性较大,往往安排在市中心
D. 活动 D 受自然条件影响小,付租水平高
27.若 A 是商业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商业区用地面积虽少,但它是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B. 商业区通常位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C. 中心商务区内部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有明显分区
D. 商业区人口数量昼夜差别不大,居住人口最稠密
某钢铁厂于 19 世纪初建在 M 地;20 世纪 80 年代将炼铁厂从 M 地迁至 N 地,炼钢厂仍留在 M 地,如下图所示。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依赖进口。图中河流可通航。结合下表, 回答下列各题。
28.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 M 地的有利条件有( )
①接近燃料地 ②接近铁矿 ③接近消费市场 ④廉价劳动力充足
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29.该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 N 地,可以降低( )
A. 燃料运输费用 B. 铁矿石运输费用 C. 产品运输费用 D. 废弃物的排放量
亳州市涡阳县义门镇、苔干栽培历史悠久,被称为“苔干之乡”,近年来以义门为中心不断 向四周扩散,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去年的种植面积达到 34 万亩、总产量达 2.7 万吨,产值 约 4 亿元,产品除在国内畅销外,现已出口至日、韩、俄、 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 然而近几年特别是入世以来,亳州市的苔干产品出口面临着更为严格的出口检测标准。据 此回答 下列各题。
30.该地区苔干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区域化种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 B. 科技 C. 劳动力 D. 市场
31.为有效增强市场竞争力,避免发达国家对亳州“苔干”出口限制的“绿色壁垒”,对 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产过程机械化 B. 生产过程有机化
C. 生产产品品牌化 D. 经营模式产业化
下图是某城市发展阶段图,完成 下列各题。
32.图中能正确反映Ⅱ阶段都市人口密度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两者之间关系是( )
A. A B. B C. C D. D
33.Ⅱ阶段城市不会发生的现象有( )
A. 交通问题得以缓解 B. 与周边地区温差增大
C. 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D. 农业用地不断减少
2010 年国家将甘肃省作为我国循环经济示范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到 2015 年,甘肃 省将培育出 16 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和农业模式。结合传统经济和循 环经济发展模式图,回 答下列各题。
34.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表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B. 图乙表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C. 图甲模式有利于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D. 图乙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35.下列不应列入甘肃省循环经济生产措施的是( )
A. 建设特色农副产品基地 B. 开展综合利用
C. 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 D. 开荒扩大耕地
二、综合题
36.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地形是 ,其形成原因是 。
(2)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和 。
(3)简述丙处地貌的形成过程。
(4)人类不合理的城市化建设,可能对图中水循环的环节产生什么影响?
37.年降水量仅 200mm 左右但蒸发量达 1600mm 的宁 夏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 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 南”的美誉。右图为宁夏平原及周边区域图。
(1)试分析宁夏平原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
(2)近年来该地区不断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很多专 家持反对意见,试分析原因。
38.读美国铁路交通示意图和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硅谷”高新技术工业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2)与南北向铁路相比,美国东西向铁路修路成本较高,说明其原因。
(3)近三十多年来,加利福尼亚州吸引人口迁移,目前已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的州。简述 其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C
【解析】总星系是目前人类观测到的宇宙的范围,是最高等级的天体系统,由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组成。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恒星系统,因太阳的质量、体积巨大而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吸引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运动。而月球在地球引力下围绕地球运动构成地月系。
2.A
【解析】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一年中不同时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运动,导致同一地区不同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从而使得一个地区一年中不同时间获得的热量不同,造成四季更替。
3.B
4.A
5.C
【解析】
3.太阳直射点位于a时为北半球春分日,该日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4.太阳直射点位于b时为北半球夏至日,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5.太阳直射点位于d时为北半球冬至日,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短,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长。
【点睛】太阳直射点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直射点纬度越高,直射点所在半球各地昼长越长;太阳直射点位置还决定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离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的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6.C
7.D
【解析】
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之后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较少,而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物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较强,因此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面(长波辐射),即③。
7.雾是水汽凝结所形成的,因此夜间温度低利于雾的形成。若夜间大气逆辐射较弱,地面散热快,地面附近温度低,容易形成雾,因此D正确。
8.A
【解析】根据气压形成的原理可知,同一垂直方向上越接近近地面的地方气压越高,据此可知A地气压高于1036、B地气压低于1036,即A地气压高于B地,说明A地气流下沉,近地面受热少;B地气流上升,近地面受热多。近地面风从高压吹向低压方向,即从A向B。
9.B
10.D
【解析】
9.图中甲地位于30°-40°之间大陆西岸,结合世界气候分布的一般规律可知,该地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
10.结合图中四地位置可知,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乙地全年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季节分配较为均匀;丙地全年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稀少;丁地夏季受夏季风控制,带来大量水汽,降水多。乙地和丁地年降水总量接近,但丁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因此四地中夏季降水量最多的是丁地。
11.A
【解析】冷暖气团相遇后,冷气团俯冲到下方,而暖气团向上爬升,因此①正确;暖气团向上爬升过程中遇冷,水汽凝结,易形成云、雨天气,②正确;锋面过境后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转晴,③正确。暖锋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冷锋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④错误。
12.B
【解析】试题分析: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结果,是一个低压(气旋)系统。B、D为气旋,根据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规律,其中B为北半球气旋,故B正确。
【考点定位】 气旋判断
13.B
14.D
【解析】
13.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台风登陆我国时将太平洋上的水汽带到我国陆地上,属于水汽输送的环节。
14.低纬度大气环流发生在赤道和30°之间,其中近地面的④表示信风带,南北半球均为偏东风,其中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带、南半球为东南信风带。
15.C
【解析】根据①处等温线数值变化可知该地为北半球;①处等温线凸向低值方向,说明该地温度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说明受暖流影响;暖流由水温高的方向流向水温低的方向,即①暖流向北流。同理可判断出②是南半球的寒流,由南向北流。
16.C
17.D
【解析】
16.a的结果是形成沉积岩,说明a是外力作用;b是岩浆转化成岩浆岩的过程,为岩浆冷却;c的结果是形成变质岩,说明c是变质作用;d的结果是形成岩浆,说明d为重熔再生。
17.华山是断层中相对上升的部分形成的断块山。
18.B
19.C
【解析】
18.左图所示地貌位于河流出山口处且大致呈扇形分布,为冲积扇。
19.右图所示地貌为沙丘,是干旱地区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
20.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侵蚀作用。在河流转弯处,凹岸受侵蚀严重,而在直道,则受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左岸侵蚀严重。
21.D
22.A
23.A
【解析】
21.该地最冷月均温在0℃左右,说明为亚热带和温带过度地带,属中低纬度;M海域在大洋东部,结合世界大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可知,流经该海域的洋流为寒流,具有降温减湿作用,A错误。该地7月气温低,为南半球;大陆西部有山地,最可能是南美洲,图中山地为安迪斯山,是板块碰撞挤压所形成的,B错误。该地1月降水少,不可能受到来自海洋气流的影响,C错误。结合该地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正确。
22.该山地为难比走向,分东西两坡,不存在阴坡和阳坡的说法,因此B、C错误。从上题分析可知,该地7月(冬季)受西风带影响,M一侧为迎风坡,降水多,造成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较高。
23.图中非地带性沙漠所在区域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气候干旱,因此形成沙漠。
【点睛】非地带性是由非地带性因素引起的无规律分布,影响其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①海陆分布,如北半球高纬度的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呈东西延伸、南北交替的现象十分明显,而南半球相同纬度绝大部分是海洋,故没有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分布。②地形起伏,如图中的巴塔哥尼亚沙漠。③大气环流和洋流,如信风带大陆西岸,因受离岸风及沿岸寒流的影响,在海岸带形成沙漠。又如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纬度范围到达60°N以北,是受到了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④水分变化,如热带荒漠带和温带荒漠带内的绿洲。⑤局部水分矿化度的变化,如在沿海平原的温带落叶阔叶林中,由于盐分变大出现的碱蓬草地。⑦岩石性质变化,如在四川盆地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由紫红色的砂岩、页岩风化而成的紫色土。⑧局部地热异常,如在冰岛,苔原是这里的地带性植被,但在热泉附近却分布着草甸。⑨人为作用,如在沙漠边缘营造防护林、填湖造田、培育水稻等活动都可以造成对地带性规律的改变等等。
24.B
25.C
【解析】
2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国人口增长具有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特点的阶段是②③。
25.社会福利和文化观念的改变均会影响人口出生率,进而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而现代社会自然环境对人口模式转变的影响很小,因此③④正确、②错误。表中缺少国家政策信息,①错误。
26.B
27.D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
26.根据四种活动从市中心随距离递减的付租能力的变化判断,A表示商业活动,B表示住宅;C表示工业,D表示农业,故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B正确。
27.结合上题分析,商业区的布局于应符合市场最优原则或交通最优原则,而商业中心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居住人口最稠密为住宅区,D错误。
28.A
29.B
【解析】试题分析:
28.M地附近有煤田,又靠近工业区,能源、市场条件优越。因为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依赖进口,因此不是接近铁矿。
29.由于技术进步,钢铁工业消耗的煤炭数量减少,相对来说铁矿的运输量较大。河流可以通航,炼铁厂迁至N地,使铁矿石的运输费用降低,从而降低成本。
【考点定位】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方法总结】工业区位因素有自然、经济等,常见工业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如下表所示:
①原材料运量大(如甜菜或甘蔗制糖厂)或不能长途长时间运输(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 厂、葡萄酒厂),则布局于原料地,主导因素为原料。
②产品运输要求高(如成品油)或产品不便于运输(如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或产品需快 速上市(如食品厂、面包厂、面粉厂),则布局于消费地,主导因素为市场。
③技术要求高的工业(如集成电路、飞机制造、精密仪器等),应布局在接近高等教育或科 技发达地区,主导因素为技术。
④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如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等),应布局在具有大量廉价 劳动力的地区,主导因素为劳动力。
⑤高耗能企业(如炼铝厂,重化工厂等),应布局在火电厂或水电站等能源供应基地,主导 因素为动力。
⑥工业布局转移中优越性增强的环节为主导因素,如首钢搬迁至河北曹妃甸后,海洋运输 的优势增强,主导因素则是交通。
30.D
31.A
【解析】
30.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1.避免发达国家对亳州“苔干”出口限制的“绿色壁垒”,应注意无公害生产。生产过程机械化,对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影响小。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2.A
33.B
【解析】试题分析:
32.读图,图中Ⅱ阶段都市规模扩大,城市功能区分开,工业区搬迁到郊区,人口密度小。市中心是商业区,地价高,人口密度小。住宅区位于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住宅区人口密度最大。所以人口密度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两者之间关系是A图,A对。B、C、D错。
33.Ⅱ阶段城市由于城市功能区分开,工业区搬迁出城区,交通问题得以缓解,A可能发生。城市规模扩大,热岛效应增强,与周边地区温差增大,B可能。工业区搬迁出城市,工业污染减轻,C不可能发生,选C。城市规模扩大,农业用地不断减少,D可能发生。
考点:城市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
34.D
35.D
【解析】
34.图甲所示模式中物质的流动是单向的,资源浪费较多,污染物排放多,不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利于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图乙所示模式中物质的流动是循环的,实现了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属于循环经济模式。
35.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较为干旱,开荒扩大更低易引发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不应列入该省循环经济中。
【点睛】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和再循环原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三个原则。从资源利用的技术层面来看,主要是从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三条技术路径去实现。我国农业和工业上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分别是生态农业和清洁生产。
36.(1)山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 物质紧密 不易侵蚀 (2)断层 背斜 (3)上游山区,河流携带大量泥沙碎石;流出谷口,地形开阔,流速减慢,搬运减弱,泥沙沉积形成 (4)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在雨季增加,旱季减少 地下径流减少
【解析】整体分析:该组试题以区域地质剖面图为背景,考查地质构造和地貌、水循环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回答该题的关键在于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对题目要求的正确解读,如理解并区分地质构造和地貌的概念和二者关系是正确回答第1、2问的关键,而准确解读“地貌的形成过程”这一设问则是正确回答第3问的关键。总体来看,试题难度适中。
(1)甲地地表向上隆盛,为山地地形。该地岩层向下弯曲,说明为向斜构造;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因此易形成山岭。
(2)乙地岩层出现断裂错位现象,为断层构造;丁地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
(3)丙地地貌为冲积扇,描述其形成过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碎屑物质,②上游搬运,③出山口堆积。切忌简单的回答“流水堆积作用”。
(4)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对水循环的影响包括下渗减少、雨季地表径流量、旱季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减少等方面。
37.(10分)
(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有丰富的灌溉水源。(6分,答出3条即可)
(2)耗水量大,加剧水资源矛盾;造成土壤盐碱化。(4分)
【解析】试题分析:
第(1)题,宁夏平原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可从地形、土壤、光照、水源等方面分析。
第(2)题,水稻水稻是需水量大的农作物,该地区地处内陆、降水少,蒸发量大,另外大水漫灌会导致土壤盐碱化现象,因此很多专家对近年来该地区不断扩大的水稻种植面积持反对意见。
考点:本题考查宁夏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及宁夏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宁夏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2)了解宁夏发展水稻种植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38.(10分)
(1)高等院校集中,科技水平高(或高素质人才多);交通便捷;环境清洁优美。(4分,答出2条即可)
(2)穿过山地、河流,修建的隧道、桥梁较多;(2分)里程较长,修路成本较高。(2分)
(3)高新技术等产业的发展,使经济高度发达,就业机会多;阳光充足,环境污染较少。(2分)
【解析】试题分析:
第(1)题,根据图例在图中的分布,我们可以知道“硅谷”高等院校集中,科技水平高,交通便利,无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环境清新,这些都是高新技术工业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第(2)题,美国本土的地形特征是东西两侧高,中间低,没有东西走向的山脉。与南北向铁路相比,美国东西向铁路修路成本较高,这与地形有关,修建东西向通路需穿过山地、河流,修建的隧道、桥梁较多;里程较长,修路成本较高。
第(3)题,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已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的州,这是因为由于高新技术等产业的发展,带来众多的就业机会;另外这里阳光充足,环境污染较少从而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考点:本题考查美国的人文地理。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美国硅谷的发展条件。(2)了解美国的地形特征。(3)知道美国人口的迁移方向与迁移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