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地理高考复习方法策略18讲:第14讲求同法简化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

时间:2017-09-10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每当冬季我国北方出现降雪时,不少地区的煤炭和电力供应就会紧张。面对能源状况的严峻形势,山西的煤炭生产受到高度关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山西的煤炭生产受到高度关注的原因是
①山西省是我国煤炭产量最多的省份 ②我国的发电厂都是用煤作为燃料来发电
③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居第一位  ④我国煤炭分布不均,南多北少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2.对山西省煤炭市场形成挑战的自身因素是
A. 西气东输    B. 西电东送    C. 能源结构调整    D. 开采成本上升
 
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考复习方法策略18讲:第14讲、求同法简化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3.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  )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4.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国际金融危机,一方面重创了山西结构单一的煤炭产业,同时也成了调整、升级煤炭产业的大好机遇。山西的能源“新政”提出,大力发展煤炭循环产业,提高煤炭产业的上下关联度:延伸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等产业链,加快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煤炭产业优化升级,进行资源综合利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5.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不包括(  )
A. 发展电力工业    B. 降低煤炭运输成本
C. 发展化学工业    D. 发展冶金工业
6.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  )
A. 能源开发规模不大
B. 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
C. 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不足
D. 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
 
7.资源诅咒系数是一个衡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第二产业发展)与地区资源优势偏离程度的指标,指数值越大,资源遭受诅咒的程度越高,即资源没有带来相应的财富并带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推测下列省区资源诅咒系数最低的是(  )
A. 贵州省    B. 上海市
C. 内蒙古自治区    D. 青海省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5年前开始,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8.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A. 食品工业    B. 高耗能工业
C. 农产品加工工业    D. 高技术工业
9.近年来,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高考复习方法策略18讲:第14讲、求同法简化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该模式体现了清洁生产过程 ③该模式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④该模式体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过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考复习方法策略18讲:第14讲、求同法简化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10.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1.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 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二、综合题
12.读下图“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考复习方法策略18讲:第14讲、求同法简化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包头建设国家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2)简述鄂尔多斯地区能源开发对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呼包鄂地区重点承接东部地区煤炭生产设备、发电设备与风力发电机制造、农牧机械装备配套等项目。
(3)从生产联系的角度,分析呼包鄂地区重点承接东部地区上述项目的原因(请从上述项目中选择其一作答)。

参考答案
 
1.A
2.D
【来源】2017年高二地理暑期作业(江苏)(新高三)高考复习方法策略18讲:第14讲求同法简化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
【解析】试题分析:
1.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在能源消费构成中居第一位,但是山西省的煤炭生产量在我国居第一位,所以在能源紧张的情况下,山西的煤炭生产会受到高度关注;而我国的发电的燃料种类较多,如煤、水能、太阳能、生物能、核燃料等;我国的煤炭北多南少。故选A。
2.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能源结构调整等都不是山西省面临挑战的自身因素;而煤炭是非可再生的资源,随着山西省煤炭的不断开采,开采条件越差,储量越少,开采 成本不断上升,使市场的竞争力下降。故选D。
考点:能源资源开发
 
3.A
4.B
【来源】2017年高二地理暑期作业(江苏)(新高三)高考复习方法策略18讲:第14讲求同法简化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
【解析】
3.题干材料中说明了风功率密度等级与风能资源的关系,且“冬季高于夏季”,我国南海地区冬季受东北风的影响较大。
4.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建风力发电站既要考虑风能资源是否丰富,也要考虑市场因素,①地与②地接近市场,但是②地风能资源比①地丰富,③地与④地远离市场。故选B。
 
5.B
6.D
【来源】2017年高二地理暑期作业(江苏)(新高三)高考复习方法策略18讲:第14讲求同法简化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
【解析】试题分析:
5.根据材料中产业链的延伸方向,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主要有发展电力工业、发展化学工业、发展冶金工业,A、C、D包括。降低煤炭运输成本,不是加工增值,B不包括,选B。
6.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主要是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D对。山西能源开发规模大,A错。我国能源需求量大,能源分布不均,难以发挥出优势,B错。煤仍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不足,C错。
【考点定位】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区域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的原因。
【名师点睛】山西是我国的重要的能源基地,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单一的资源开采,不能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延长产业链,进行产品深加工。要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找出经济效益不高的原因。
7.B
【来源】2017年高二地理暑期作业(江苏)(新高三)高考复习方法策略18讲:第14讲求同法简化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
【解析】试题分析:
读材料可知,资源诅咒系数数值越大,资源遭受诅咒的程度越高,即资源越多,经济水平越低,诅咒系数越大。选项中四省市,上海市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各种矿产资源最少,所以是资源诅咒系数最低的省区,B对。其它三省区矿产资源都比上海丰富,所以A、C、D错。
考点:该题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8.B
9.D
【来源】2017年高二地理暑期作业(江苏)(新高三)高考复习方法策略18讲:第14讲求同法简化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
【解析】试题分析:
8.根据材料,该地能源资源丰富,在资源开发初期,技术水平低,为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当地适合发展高耗能工业,B对。采掘工业又属于采矿业,A错。农产品加工工业与资源丰富关系不大,C错。技术水平低,不适宜发展高技术工业,D错。
9.读图,图示生产模式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①对。该模式体现了清洁生产过程,②对。该模式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③对。该模式体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过程,④对。D对。
【考点定位】区域资源优势,适宜的工业类型,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清洁生产模式。
 
10.D
11.C
【来源】2017年高二地理暑期作业(江苏)(新高三)高考复习方法策略18讲:第14讲求同法简化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
【解析】试题分析:
10.读图,从图中显示的生产结构看,山西省改变了过去以煤炭开采、输出为主的生产结构,对煤炭进行了深加工。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当地的收入,④对。我国铁路运输量约一半是运输煤炭,减少了煤炭输出,就可以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①对。图中没有显示出煤炭产量的变化,②错。当地产业结构改变了,并不 是进行了产业转移,③错。所以D对。A、B、C错。
11.从图中看,二氧化硫只是部分回收,没有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①错。图中显示排放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这些温室气体,在当地进行煤炭深加工,会导致使温室气体排放增多,不会减缓气候变暖的趋势,②错。图中产业部门中煤炭的深加工,焦化、炼钢等会加剧当地大气、水的污染,③对。山西黄土高原地区,位于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煤炭。钢铁等重工业耗水量大,会加剧当地水资源短缺,④对。所以C对。A、B、D错。
考点:中国区域地理,区域工业的发展。
12.(1)接近白云鄂博稀土产地,原料丰富;(1分)靠近鄂尔多斯煤田,能源丰富;(1分)京包、包兰铁路经过,交通便利;(1分)靠近黄河,水源充足。(1分)
(注:没有描述图中信息均不得分)
(2)大量开采煤炭引起地面塌陷;(1分)破坏地表植被,引起土地沙化;(1分)造成环境污染。(1分)
(3)当地的煤炭工业发达(或:煤炭资源丰富);(1分)引进煤炭生产设备,促进煤炭产业升级;(1分)延长产业链,加快工业化进程。(1分)
或:当地的风能等电力资源丰富;(1分)引进发电设备与风力发电机制造,促进电力工业产业升级;(1分)延长产业链,加快工业化进程。(1分)
或:当地的农牧业发达;(1分)引进农牧机械装备配套,促进农牧业产业升级;(1分)延长产业链,加快工业化进程。(1分)
【来源】2017年高二地理暑期作业(江苏)(新高三)高考复习方法策略18讲:第14讲求同法简化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
【解析】试题分析:
(1)稀土产业的冶炼,耗能多,耗水多,交通运输量大,读图可以看到,包头北面白云鄂博稀土产地近,原料丰富。南面靠近鄂尔多斯煤田,可以提供火电,能源丰富。包头有京包、包兰铁路经过,交通便利。南面距黄河近,水源充足。包头位于河套平原,农业基础较好,人口较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2)从图上可以看出,鄂尔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被黄河环绕,南面与黄土高原相接,库布其、毛乌素两大沙漠,位于鄂尔多斯市中部,大量开采煤炭首先会破坏地表植被,引起土地沙化。地下采煤留下的坑道,如不回填,会引起地面塌陷。煤炭工业的发展,会造成大气环境污染。
(3)由材料可知,当地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工业发达。引进煤炭生产设备,能够促进煤炭产业升级,延长产业链,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或:我国的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地区,当地的风能资源丰富,引进发电设备与风力发电机制造,能够促进电力工业产业升级,延长产业链,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
或:这里位于我国农区和牧区的过渡地带,当地的农牧业都比较发达。引进农牧机械装备配套,促进农牧业产业升级,延长产业链,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考点:中国区域地理,能源资源的开发,区域的综合开发,产业转移。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开发矿产资源区域能源高考复习方法求同法
  • 上一篇:地理高考复习方法策略18讲:第15讲
  • 下一篇:地理高考复习方法策略18讲:第13讲
  • 猜你喜欢()